赝太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荆柯守
一瞬间,他起了杀心,几乎想立刻把妖族以及神策军全部杀了。
可转眼,又强行压抑住。
“不说我能不能杀,就算能杀,可杀了,本王还怎么争夺大位?”
“好个神策军,好个妖族,孤,真的小看你了!”
赝太子 第九百九十五章 再见了,邵郎
周府
十亩府邸,不过是上限一半,只是碧水成潭,曲径通幽,假山叠嶂,亭榭错落,以一隅之地凝山川之趣,现在天气渐热,流火铄金,可在后园,仍觉水气沁凉,端是消暑胜苑。
“今年真的太舒服了,连风都是凉的。”
丫鬟侍琴走到窗前,推开两扇窗,清凉的风扑面而来,还带清幽的花香,令她忍不住伸个懒腰。
“我还以为今年夏天相对凉快,可出门去,还是一样热,回府就清凉,小姐住的地方最清凉。”
“对了,箱笼内糕点没有了,是不是吩咐厨房再准备?”侍琴问着。
“是你自己要吃吧?”端坐窗前,洗净铅华,摘去首饰,周瑶看书这时头也不抬的说着。
“算了,你去就去吧,给我带个瓜。”
看着丫鬟侍琴喜跃而去,她笑了。
闺房箱笼常备着蜜枣、柿饼、核桃酥、茯苓糕等,多数被几个贴身丫鬟分享,周瑶本身不怎么用。
“不过,的确是舒服。”周围石径水幽,虽盛夏烈日,丝丝清冷水汽洄流,这并非是她故意,乃是觉醒后,自然水气风声听从命令,如果不是怕引人注意,甚至有云雾萦绕。
对龙来说不足为奇,对人来说,就相当方便了。
这时微风吹动,她也有些醺然。
周瑶这次为人,也相当享受,不需苦于酷暑了,甚至是冬天,虽无法直接提高温度,却可使衣服和被褥等干燥,不染潮气。
“咦,齐王和神策军又有间隙了?”才寻思着,周瑶一怔,放下了书卷,忍不住惊奇出声。
她回去后就老老实实收集史书,这几日一直在查看,大概知道了一些情况。
原来魏郑之间,竟然有妖族介入了争龙,神策军就是主力。
明显就是神策军影响了气数,大郑削平群雄,成为真龙,只是争龙成功之日,就是妖族这一批精英受死之时。
“这人的确分薄了我的权柄,竟然能号令妖族气运。”周瑶这些日子,已经摸清楚了大半情况:“齐王府召集了五十三个妖将。”
“妖将先不管,这个谢真卿是大问题。”
“有妖王之气,又不周全。”
“难道他真是我之后,应运而出的妖王?只是由于我还存在,以及有我女在,始终不得圆满?”
“他肯定不是人,要不,不能应妖王之运,不知原形是啥?”
周瑶沉思良久,美目一寒:“不管原形是啥,此人要圆满,就得或杀或娶了我等。”
“娶是不可能,这谢真卿自然就对我或我女有妨,最重要的是,我为了陛下大计,必须除了此人!”
“看此人之谋略,其实也算有资质,可惜就算合乎妖族,我也不得不除之。”
周瑶美目迷离,摇头叹息。
“至于妖将……”
她倒是觉得,这五十三个妖将,也不是非要一起除了。
毕竟,这些都是妖族的精英,谢真卿可除,这些妖将却可利用。
“可为我女,以及妖族增添羽翼。”
想到这里,周瑶对着窗外吹了一声哨子,不一会,就有一道黑影从夜空中落下,飞入半开着窗的屋子,直接落在了桌面上,因羽毛上沾了一些雨水,它还忍不住低头啄了啄羽毛,那锋利的爪子已是初显威力,竟是一只刚刚长成没多久的小鹰!
但这鹰虽小,却很神俊,明显不是普通的鹰。
周瑶放下笔,将写好了的纸条放好,绑在了小鹰的腿上,对其吩咐:“给陛下送去。”
小鹰朝着她点了下头,展翅飞了出去。
才完成,就听到垂帘外传来脚步声,丫鬟侍琴提着二个篮子进来。
“小姐。”
“这……”周瑶看到侍琴将篮子放到了桌上,她的目光也落了过去,一个就罢了,的确是瓜果和枣饼,看清楚很新鲜,厨房直接拿的,还有个就奇怪了,这篮子里装了不少铂纸。
周瑶顿时就有些诧异,夜了,送来这些铂纸,是什么用意?
不过她现在聪明了,知道侍琴沉不住气,便是不解,也没有直接问出来。
而侍琴果然主动开口说:“小姐,夫人说了,您折这点就可以了,多了累神,小姐也不必亲自去,以免物议。”
这番话入耳,周瑶全身一震,竟这才想起来,明日是邵思森诞辰!
现在的风俗,是诞辰胜过过世的日子,往昔都是她亲手折着元宝火化祭祀。
可如今她却……
周瑶一下站起来,她一身素净的白衣,远远望去,直似餐风饮露的仙子,近处望气,更是肌肤胜雪,还带着一层澹澹的白光,连侍琴都为之目眩神迷。
“小姐越发漂亮了,连夫人都担忧了,真不知道,她以后寻谁当夫君?谁又有资格娶小姐。”
才想着,看见周瑶呆怔,神色怅然,安慰:“小姐,你别伤心了,都过去几年了。”
“邵公子也不会愿意看见你这样,没有缘分,该撂手就撂手呢!”
侍琴还有着隐秘心思,自己是跟着小姐的,小姐嫁了,自己才能落个归处,要是不嫁,难道自己也得陪着当老姑娘?
侍琴还真不愿意。
“是么?该撂手就撂手?”周瑶按额,颓然坐下,摆手:“你先出去,入夜了,可以休息。”
“你爱吃糕点,带几块出去。”
“好吧,小姐,我就在小间,有事叫我。”规矩是贴身丫鬟这些,其实是陪侍,就连住的,多半是隔帘小房间的小床上,一喊就听见。
见周瑶噙泪默默出神,侍琴该转达的话也已转达,自然不好打扰,虽不甘心,还是默默退了出去,只是啐了口:“可恨,都是死鬼了,还在纠缠小姐。”
等侍琴离开了,周瑶才放下手,却不是真追忆,而是别有心怀。
“我还记得,我对他的山盟海誓,但仅仅只是记得。”
“……我……我竟然对他印象都模湖了,往事以及情缘,就和烟云一样缥缈了。”
这还不是更可怕的,更怕的是……
“我发觉了这一点,竟然也没有多少伤心了。”
“难道我真的变了个人了?”
周瑶这才发觉,以前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竟已有了明显的鸿沟。
在过去时,她的体内有着两种思维,但现在虽依旧是两种,但却越来越像是一个人了。
“邵郎,我已经喊不出口了。”
待周瑶回过神,才发觉房间里静静的,只有燃了一半的蜡烛发着幽幽的光,她没有说话,就这样就着烛光,默默折起元宝。
折好的元宝会被放入了篮子里,等放下最后一个元宝,她脸色怅然,烛光映在眸子里,微微晃动。
“再见了,邵郎!”
赝太子 第九百九十六章 雷中授道
京城·道观
夜风吹动,噼噼啪啪的雨点连连打下,沸沸扬扬,虽窗子紧闭,依旧有着湿风吹来。
倒是灯笼不受影响,甚至不知是不是用的纱太薄,在这小小棋室里,很是亮堂。
屋内很是安静,在明亮烛光下,一副围棋残局就这样摆在棋盘,闻如老和尚正坐在一侧,垂眸看着棋盘,似入了神。
刘湛则是坐在对面,似乎望着门外,望着远方,目光复杂,不知是悲还是愁,又或还夹杂着别的情绪。
“唉,术数哪能窥探天机。”
转眼间,刘湛叹:“难,太难了!京城气数乱成一团,简直乱麻一团,根本无法看清楚。”
原来刘湛出神,竟是在掐算这些,想要看个清楚。
“情况如此复杂,道友还要继续下么?”刘湛看向对面和尚,问。
闻如笑着,拈起黑棋,又下了一子,说着:“下子无悔,贫僧既已入局,就断然无悔。”
刘湛一听,又转身对侍立在不远处的辨玄说:“辨玄,你觉得呢?”
辨玄从容合掌回话:“小僧也是。”
刘湛见了,暗叹:“梵门真的有点门道。这辨玄几经劫难,怕真修行大进了。”
重新坐回来,刘湛摸着棋,却又有迟疑。
对面闻如见状,也是反问:“真人,您还下么?”
刘湛沉思良久,想了很多,整个道门,整个师门,京城盘根错节形势,虎视耽耽的诸王,不动声色又高居九重的皇帝。
“一息尚存,就是天命啊!”
刘湛不禁一叹,用手一推棋盘,把黑白子推乱了,颓然说:“不下了,我认输了。”
“既是如此,那贫僧就告辞了。”闻如见状,起身,对着刘湛合掌,带着辨玄离开了道观,待走出大门,站在了台阶上,黄豆大雨点打得青砖噼啪响。
闻如立在阶上见雨大,略一思忖问着辨玄,轻声:“辨玄,你又怎么看?”
“现在我等,介入争龙,非成就死,你不必有任何顾忌。”
“是,梵师。”辨玄合掌。
“听闻当年,刘湛曾为了师门利益,一剑纵横,大闹直隶,转战三十七场,使得上得天听。”
“可现在,转眼数十年过去,已不复当年颜色。”
“说的好。”闻如听了,忍不住摇了摇头,笑着:“道门如此尾鼠两端,实不足成事。”
说着,又问辨玄:“你怕死吗?”
“为梵门气数计,弟子不怕。”辨玄合掌说着。
“好!是我梵法弟子,就得有这等气魄!”闻如赞赏点头:“梵法已传入此世,这些年,更是传播不小。”
雨水中,他的语气澹澹:“虽还未抵达京城,可几次州省辩法,我等都大胜于道门,你知道何故?”
“是我等梵法精妙,超脱生死。”辨玄毫不迟疑的说着。
“你这是法正见,但是,却不是世正见。”闻如说到这里,一个闪电落下,整个道路不复晦暗,紧接着便是雷声。
“敢问梵师,何谓世正见?”辨玄合掌,恭敬问着。
“所谓世正见,乃是利益。”雷声中,闻如声音显得异常从容安详:“道门理论,虽各自分散,并不统一,总体稍逊于我梵法。”
“但是,道门岂无有识善辩之士?”
“之所以一面倒,让我等占尽便宜,实是我梵门之利,百倍于道门。”
“愿闻梵师法音。”
“世人求之神梵,根本是为了生趣。”
“而不死,乃是生趣第一。”
“为什么权贵重视道门,就是道门要兴长生不老之药。”
“可别说炼制长生不老之药,单是延寿,就不下万金,几人能炼得?”
“而我梵门,大开生趣之门,甚至闻一梵号,就可转生梵土,此种利益,岂是道门能及?”
“故成千上万人都信我梵门,就连主持辨法的权贵都暗中甚至明里都拉偏架,道门岂有不输之理?”闻如语气愈加阴寒,坦然说出了其中最大奥秘。
“原来如此。”辨玄是真的醍醐灌顶功效,浑身一个寒战,彻底明白了,合掌:“果虽寂灭,因缘生趣,小僧真的明白了。”
“善哉,你有此悟,可任法祖矣。”闻如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辨玄已得梵门正果,不由欣慰。
“可为什么,我们要支持太孙?”
“以利诱之,尚不及以力压之,虽有梵法梵土,可尚无梵力,而要在此世界显出梵力,就得人主应之。”
“谁是人主,我看只有太孙一人,故我等,必倾力以援,余下,就看这天,答应不答应了。”
“小僧明白了,必誓死前行,以得人主之诺。”
“轰”才说着,一个明闪,划破了天空,又恢复了黑暗,只有大雨直泻而下。
南桐郡·余家客栈
“商兄,你今日怎么起得这般早?可是昨夜没睡好?”
在客栈的一楼,余律方惜刚刚招呼商秀才过来用饭。
余律和方惜兜里有银子,自然不会亏待自己的胃,再说早饭贵又能贵到哪里去?
皮薄馅大的馄饨,热腾腾冒着热气。
二人又要了三笼小包子,伙计已给端了上来,就招呼商秀过来,待他坐下后,又与之寒暄。
余律问得比较委婉,但这问题一旦回答,就直接落在了为何没睡好这话题上。
他们与商秀才交往已有几天,但这位商秀才却一直不肯多说,二人每每将话题扯到与粮食有关的事上,商秀才要么就是闭口不说,要么就是将话题往别的地方扯。
但他越是这样,余律方惜就越是深信此人必是知道一些。
若不是知道紧要的事情,怎么会在酒醒后是这样的谨慎态度?
若是酒醒之后也与之前一样大说特说,他们反要有些迟疑了。
现在商秀才谨慎着不说,二人心里就像长了草一样,若不是顾及着怕将商秀才给吓跑了,怕是与之交往第一日就直接开口问了,可现在就只能这样委婉了。
商秀才呵呵一笑:“睡得倒是还好,哎哟,这里的馄饨看着真不错,今日的馄饨比昨日的看着还好!”
说着,就用小勺舀起一颗馄饨,放入了口中,咀嚼几下,立刻吞咽下去,继续吃下一颗。
这一位,竟不仅没按照二人预定的答桉往下说,甚至没问二人为何也起这样早。
若商秀才这样反问了,二人还能顺着这个话题扯到想问的问题上,但商秀才愣是没问!
方惜的性格算是冲动的,但在成了进士,还被皇上委以重任后,他也不敢随便开腔,知道谨言慎行了。
看着坐在对面的商秀才低头吃饭,他与余律对视一眼,一个劲地给余律递眼神。
那个意思,你可比我聪明,你赶紧问,咱们都耽搁几天了,可不能再继续耽搁下去了。
余律沉吟了片刻,才开口:“商兄……”
就在这时,客栈大门口传来噔噔噔声,竟突然进来一人,此人一进来,就四处寻找,一眼看到了坐着吃早饭的商秀才。
“商秀才!你还在这里吃饭呢!你的事被县尉陈达知道了!他说你四处败坏他的名声,有违儒家之道,要请学政革了你的功名!”
这人对着商秀才大声叫嚷。
“你好几日不回家,你妻子可惨了,现在就正有人在威逼你的妻子,让她说出你的去向,还说要上刑法,你快回去罢!”
赝太子 第九百九十七章 本仓一石不缺
“好家伙,竟有这样嚣张的县尉?!”
余律和方惜一听,直接惊愕了。
秀才也是有功名的人,是货真价实的读书人,讲不好听点,谁家没有座师和教师(县学或府学),谁家没有亲朋故友,谁家圈子没有考取举人甚至进士?
基本上说,只要不自己作死,没有几个县里的官员会去折辱秀才。
名声不要了?
才想着,就见坐在对面的商秀才将快子一扔,腾一下就站了起来,他长的眼本来不大,可此刻已是瞪得跟牛眼一样通红。
但余律和方惜却不觉得他反应太过分,毕竟,任谁听到有人这样欺辱自己,欺辱自己的妻女,怕都要悲愤不已。
“商兄,你别怕!”
相比于余律,方惜更感性,听了这话,义愤不已:“朝廷自有法度,你有功名,就算有过,也不能这样折辱,此人真这样行事,监察史不会不管!”
监察史是地方监查官,官职不高,一般不过正八品,尚不及“七品县令”,但他们手握着监督、弹劾的利剑,所以达官贵戚畏忌。
被他这样安慰着的商秀才,双受握拳,血涌到脸上,涨得通红,甚至爆了青筋,喘息了几下,突然之间怒吼:“陈达,你欺我太甚!”
接着“啪”一下,用手狠狠拍下桌面,震得杯叠都跳了起来,商秀才也不去看,只用眼睛死死盯着面前两人,一字一顿说:“两位贤弟,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但知你们是为何与我相交,我愿与你们合作,说出所有事情,扳倒这恶官!”
“县尉陈达,就是盗粮买卖的那人!”
总算是问出是谁了!
方惜和余律相视一眼,余律拍着商秀才的肩,认真承诺:“你放心,朝廷不会冤枉一个好人,更不会放过一个污吏!”
解鹿府
此时虽是上午,却天色晦暗,这条官道靠近运河,但见两侧柳荫,不少车辆或推或驾,人流不少。
有个是驴车,驴在前面拉,后面是爷孙在后面推,载的是新收的西瓜,才行了一段,就听着有人吆喝:“快,快让道,官爷军爷来了。”
这爷孙连忙避道,果然不一会,有十几骑在前,一群亲兵簇拥着,而在后面,脚步声层叠而上,步卒按紧了头上兜鍪,一枚枚鲜红长缨在道路上闪动着幽光。
路人出行,有不少人撞到这一幕,纷纷脸色大变,退到路侧,给这群人让开一条路来。
“怎么回事?他们这是去干什么?不会是又出什么大事吧?”有人忍不住滴咕着。
同伴亦是惊讶,他们这里虽然也算城池,但往日里还真没出过大事,像甲兵出动的大事,也很久都没遇到过了。
就连最近一年各地都陆续出现一些神神鬼鬼的事,但也没有这样兴师动众过,毕竟相比于边疆,这里是直隶,情况要好许多。
“吩咐下去,都加快些速度,尽量早点到站!”撇开这些路人不说,甲兵中骑马领头的人,正是副钦差张岱。
队伍中还跟着许知府,以及同知孙德文,很显然,张岱是钦差,许知府笑眯眯的略后几步,而同知孙德文却没有这样好涵养,沉默跟随,脸色有点阴沉。
再后面,郡里的随行官吏各个使着眼色,又是张望,又是窃窃议论。
“副钦差又不是正钦差,十数二十人跟随就差不多了,有必要凭钦差关印,调出甲兵么?”
“还让我等跟随。”
“排场呀!”
“哼!”
张岱早就已憋着一口气,想要立刻将那些贪污蛀虫给扫清了,此刻扫了后面一眼,却也没有说话。
“等我抓了证据,再来收拾你们!”
张岱直接率人去粮仓,还用钦差调了甲兵,根本就没想过检查后若没毛病会怎么收场,他已经胸有成竹。
因为已经有“线人”,给了不少情报,说不定比太孙知道的还多。
“大人,您听说了么,余律方惜这两人,竟微服私访去了。”有人骑着马跟着张岱,在半路上突然提到了这二人。
“是么?”张岱对这两人印象也不怎么样,听闻这两人都是太孙的昔日同窗?
他不知道皇上为何要让这两个新科进士跟着办这大桉,在他看来,这必然是因这两人与太孙之间有关系,皇上是看在了太孙的面子才给了这二人机会。
这叫什么?
这叫走后门!这叫裙带关系!
张岱素来看不上这样走后门的官员,两个新科进士,在别处都没当过差,居然就被委派了这样重任,皇上到底是怎么想?
若不是张岱还有点忠君思想,知道不能腹诽皇帝,早就要在心里念叨一番了。
更不必说,这两人竟还学话本上的故事,搞微服私访?
张岱都懒得理会这样的人,直接冷嗤:“简直是胡闹!”
就不去管了。
“皇帝用意难侧,线人的情报也太过仔细,实在蹊跷。”
“可我张岱,又去管这些干什么?”
“我只知道粮仓亏空,给这些城狐社鼠贪了,我张岱时日无多,只想给朝廷当好最后一岗警猫,能捉一只耗子是一只。”
“再多,对我有意义么?”
张岱其实是隐隐也感受到了皇帝和太孙的波澜,但却并不在意。
自己当了一辈子清官,他有二子三女。
三女已嫁,二个儿子,长子聪慧,19岁考取秀才,可惜的是不久就摔断了腿,终身无缘功名。
次子资质差些,25岁才考取秀才,举人是几次都考不上,已经渐渐放弃了。
这由于才学不足,还是自己得罪的人太多,殃及子孙,张岱已经无法分辨了。
“唉,这样也好,我死了,他们如果在仕途上,不知道怎么下场。”
“能安稳在家耕躬这二三十亩地,不也是福气?”
张岱抿着嘴,目光幽幽,眼前道路一处,已渐渐出现了轮廓。
直隶粮仓虽说是七大仓,实际数百万石根本不可能存在一处,七处都不能,分成五十四座,卫星一样绕之京城排列。
解鹿郡就有一处,张岱此刻带着甲兵去的就是这处粮仓。
“大人,到了!”
朝着粮仓疾驰而去,因本就距离不算远,不算太久的时间,这队人马就已是抵达了粮仓大门。
早就有人提醒,在靠近粮仓前,张岱的脸上就已带上了一丝潮红,抵达后,目光更如鹰一样落在这一片区域上,扫了一圈。
“这里的粮仓又有五十八座仓廒?看着挺大,哼,就不知,里面还有多少粮食了。”
张岱目光落在一座座仓廒上,神色莫名地自言自语。
闻讯赶来的粮仓官员,这时小跑着出来,向张岱行礼:“下官徐志明,见过钦差大人,见过知府大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