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时代先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执笔乱红尘
南方冬季的寒冷那就是魔法攻击,穿再多依然感觉十分寒冷。再加上房子没有供暖,屋里也不能烧炕,那冬天的滋味......
杨家村的地理位置属于淮河以北,按理说算是北方寒冷的物理攻击,但相对于黑吉辽这样的东北省份。
杨家村这边城里的房子都没有供暖,农村的家庭也没人烧炕。所以也是穿着衣服抗冻过冬和南方一样干冷干冷的。
并且虽然现在各家生活质量都提升上来装空调了。可空调这玩意夏天那叫一个好用,随便开一会儿就凉飕飕的。
可冬天制暖那是各种的拉胯,开半天的空调你还不如找个树根生火烤烤火呢。所以冬天躲被窝里不出来就情有可原了。
天气预报是很靠谱的,回来的第三天干冷的空去突然开始升温,让寒冷中的人们有了暖意。
然后下午的时候天就开始阴沉沉的,还没等天彻底黑下来天上就开始飘起了雪花。
一般情况下如果直接下雪不下雨,那地上雪花会积累的很快,而且走在上面不会泥泞。下雪之前来一场小雨,那基本上雪下的小一点没看到多少雪花呢就全部融化了。
“东杰看着你弟弟别让他摔着。”看着一群孩子在屋里根本坐不住,兜里揣着擦炮,手里拎着弹弓即便冬季树上没什么鸟,也是各种溜达。杨东旭不禁在后面喊了一声。
“知道了,放心吧,我看着呢没事儿。”杨东杰回了一声,让小文辰拎着弹弓走在前面他在后面看着。
杨东杰今年已经十四岁了,正是叛逆爱玩的时候,可以说是村子里的孩子王。
再加上杨家在村子里的地位,现在这一批的孩子差不多都跟着他屁股后面转悠,大的十四五岁的,小的六七岁的。只要他一回村屁股后面能跟一大溜。
原本一个村里的孩子一起玩就没事儿,比在城里安全多了。现在有东杰这个当哥哥的看着那更一点问题都没有。
杨东旭开始到地里的大棚里帮忙弄蔬菜,年底了正是蔬菜涨价的时候,每天一大早杨家村这边都要往外面走几车青菜。
旁边村子因为路不好的原因,不下雨还好,一下雨大棚里的菜基本上都是挑着挑子弄到杨家村这边地头来一起装车。
周雅在家准备晚饭,卓青儿这几天在和村子里的老人学着做虎头棉鞋和虎头帽。
村子上有几家人今年添丁,于是老一辈儿给小孙子做虎头鞋虎头帽什么的,卓青儿有兴趣就在旁边一起学。
这几天都开始出图纸,准备弄一套流程下来。这样给人举办中式婚礼的时候,等到人家家里添了人口举办满月酒的时候。
送一套虎头虎脑的虎头鞋,虎头帽,或者五毒肚兜什么的,这可比送什么贺卡有意义多了。
同时卓青儿做的现在可不止中式婚礼庆典,她手里还有华绣这个服装品牌,古琦这个奢侈品牌。
能请她设计中式婚礼的家庭那都是不差钱的人,这些小礼物成本不高,却能够更好的维护客户关系。
到时候客人一高兴随便订制几套衣服,或者随手买个包,买个手表什么的那就翻了倍的赚回来。
“到那边看着称记账去。”看到杨东旭小叔胜利对他说道。
“让小婶去看着称吧,我来帮抬菜。”杨东旭开口说道。
“你去看称,小心你这一身衣服别脏了。”小婶在旁边说道。
现在网络开始慢慢发展起来,家里富裕了小叔小婶一年到头也会偶尔带着东杰寒暑假的时候出去转转。
再加上自从上次把周雅送给他们价值不菲的礼物送人的乌龙之后。小婶这边也开始知道逢年过节周雅给家里置办的那些没有牌子的衣服究竟价值几何。
“没事儿,这外套我爸的不是我的。”杨东旭笑着摆手,让小婶让一下位置,他和小叔胜利两个人合力,把一捆芹菜从大棚里抬出来。
杨爸杨妈在养猪场那边忙活,今天要出一栏猪。不过猪只是上称之后直接拉走去城里屠宰。所以那边不忙,他来地里这边帮忙。
现在小叔家主要有两块儿收入,一块就是眼前大棚蔬菜的收入,一块儿是家里地里中药的收入。
杨家三户人口,三家人口加在一起十来口人将近二十亩地,再加上之前承包的荒地,一共有两百亩左右。
前两年小叔家的养猪场和杨家的养猪场并在了一起,都交给杨爸来搭理。
小叔家则是专门伺候大棚蔬菜和种植草药这一块儿。
大棚蔬菜冬季的价格不用说,地里的中药因为都是药厂直接定制种植,根本不存在卖不掉,或者看什么赚钱一窝蜂都种植什么,最后价格崩盘的情况。如此这两块儿的生意加在一起不比养猪场少赚。
现在其实不单单是杨家,村子上只要家里地多的,也基本上都弄了大棚蔬菜。不弄大棚蔬菜的也种中药。
或者把地流转出去,比如说小五家现在就不种地,把地全部流转了出去一亩地一年给800的高价。
他们家的收入主要是街面上的电器店,还有就是小五现在捣鼓的这个运输公司。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杨家村这边的村民差不多都是跑大车起家的,小五把运输公司架子搭建起来之后,又把十里八乡的大车和司机都整合了一下。今年规模一下子扩充了很多赚了不少。
这种资源整合其实是双赢,这样十里八村的大车司机根本不用单独去找活,还被人压价了。
每天按照公司的安排,拉货送到哪里,回来的时候拉什么回来,省心省力还不比以前少赚,出了事儿有公司在前面顶着大家都很欢喜。
两个人合力把困好的芹菜抬到称上,过称之后开始抬到一边开始上车。
这车菜是往省里走的,从杨家村到省里大约需要五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现在从大棚这边直接装车夜里到省城,然后卸货什么的耽搁一两个小时,明天凌晨两三点钟的时候,摊贩和各大农贸市场的人就会进批发市场把这批才分流到省会各家店铺中。
“来喝点水,累不累?”把最后一包菜送上车,小婶拿着水壶过来倒茶。
“没事儿,冬天干点活暖和。晚上你和小叔别做饭了,来的时候我和周雅说了,家里估计准备差不多了,一会儿都上老宅那边吃饭。”
“干了半天的活怎么还去你家吃饭,在街上叫两个菜,把你爸妈和周雅都叫上去我家吃。”小婶开口说道。
“真的准备差不多了,明天再去你家吃。收尾就不帮你们了,一会儿到家里吃饭。我去看看东杰把小文辰领那里去了,这雪越下越大了。”
“谁说不是呢,原本说是明天装菜的,这一看真的要下雪,只能头天晚上装连夜走了。”小婶开口说道。
然后听到那边收菜的人吆喝了一声,连忙拿着账本去和对方对下账准备结钱。
平常拉菜基本上是合几次一起结,年底拉菜则是现场结现金,毕竟年底了大家都准备过年呢,谁都不想眼看着就要到小年了,年前还要到处去要账。
杨东旭和小叔胜利打了一声招呼,开始往家走,一路上三叔、二大爷的喊着人,一边喊一边递烟。出了地头一包烟也没了。
把嘴里叼着的烟点着吸了一口,没感觉到啥味道。就夹杂手上让它烧着往村子里走去。
刚走到村头,看到一辆大卡车进来,前两天去看车的大亮和小亮兄弟两个回来了。
拉的那车养也是往城里送的,不是拉回来十里八村分一分好过年。
现在农村还有不少农户在养羊。农户养的羊基本不吃饲料,因为饲料要花钱。平常吃的都是不要钱的青草,以及挤油时候留下的豆饼,或者菜籽饼什么的。
也没用什么催肥之类的药物,都是足年足月生长的。所以想要吃羊肉,看到谁家养羊买一只味道不比草原上的羊差。
当然肉差不多有人喜欢吃个名头,所以大车上还大亮留了十来只羊,回来决定分一分。
看到杨东旭,副驾驶上的大亮下来,小亮把车开回家。
他和小五弄的那个运输公司,公司没车,大卡车都是司机自己的。所以年底了谁的车谁开回家,城里场地那边大门一锁连看门儿的都不用留。
看到大亮下来杨东旭往兜里摸烟,一摸才想起来烟盒里最后一根烟在手里烧着呢。
看到大亮递烟,也没说自己抽着呢不要,把烟接过来夹在了耳朵中。
“什么时候回来的?”大亮开口问道。
“前两天刚回来,路上怎么样?”
“就是下雪的时候堵了一段时间,然后油在服务区丢了一次,其他的没事儿。”大亮笑着说道。
杨东旭愣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油丢了就丢了吧,年底了人没事儿就行。”
“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当时认了倒霉没在哪里磨叽什么。”大亮挠了挠头皮两个人都紧了紧自己的衣领一起向村里走去,“主要是前些年一直在南方倒腾水果。
北边这条线今年刚开始跑,丢油的时候小亮要去当地转转。我说回来过年药劲就没让去,多跑几趟把路子趟熟了就没事儿了。”
“油耗子现在很猖獗吗?”杨东旭开口问道。
“跑长途的没丢过几次油,都不好意思自己说自己天南地北的闯过。”大亮笑着调侃道。





重生之时代先锋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为人父母
晚上杨东旭陪着自己小叔胜利和杨爸喝了点。爷爷这两天感冒吃着感冒药呢就没让喝酒。
看着已经半大小子的杨东杰,杨东旭第一次感觉到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他三十多了,杨妈今年52杨爸49了。爷爷今年66直奔70了。
杨爸这一代人都能喝酒,无论男的女的都能喝点。所以饭桌上加上杨妈和小婶五个人喝白酒。
然后杨爸和小婶,又陪着周雅和卓青儿喝了一点红酒,杨东旭和自己老爸和小叔又干掉了一瓶白酒这顿饭才算结束。
每个人也没喝多,六七两左右。小叔这几年也算是彻底沉稳了,不会见到酒就迷,不和的不省人事不停杯。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六七两就刚好,头有点小晕回家洗脚直接上床睡觉美得很。
“刚才刷碗的时候小婶提了一嘴让杨东杰去城里上学,妈当时没接话。”在下面收拾好东西,小文辰跑去和爷爷奶奶睡去了。
卓青儿也住在街面上房子里,没来老宅大四合院这边,所以这边家里就他们两个人。
“去魔都?”脑袋也有点小晕正在洗脚的杨东旭愣了一下。
“你说呢?”周雅反问道。
“估计是冉浩那边提的引子。”杨东旭叹了口气。
小叔家现在又不是没钱,想要在附近那个城市上学随便买房子,就算是珠城,或者去省会上学都行。
所以现在小婶提去城里上学那就只剩下魔都和燕京这样的大都市了。
估计也是听了去一些大学附中上学,或者说在大城市里上学到时候大学录取分数不一样才有这一茬的才有这样想法的。
“一个羊是养,一群羊也是放。去就去呗,冉浩要是去城里上学,大几率也是去魔都我们看着。
冉菲菲根本就不是看孩子的人,和她相比估计冉浩和你更亲近。毕竟你在家带文辰的那几年,他和你更熟悉。
所以多一个杨东杰也没什么。不过吃穿住行都算我们的没问题,学费和借读费小叔家要出,这一点要分清楚。”杨东旭开口说道。
这其实并不是钱不钱的事情,这点钱他不在乎。虽然对小叔家有点压力,但也不是拿不出来。这是分寸和规矩,分清楚一点虽然显得有点生硬,但总比以后有什么问题伤感情的好。
“我也是这个意思,明天我和妈说一说。顺便把魔都一些好学校的借读费也说一下。”周雅点了点头。
如果真的去魔都上学,到时候转学手续和学籍,以及找学校这些事儿她这边来做,不会和小婶那边提。但借读费和学费的确不能少。
“魔都借读费需要多少?”杨东旭顺口问了一句。
“小姥姥那边提让冉浩暑假转学的事情时候菲菲之前查过。
燕京那边稍微好一点的学校一年十万起步,稍微好一些的学校都是几十万的。一些名牌大学附中,或者重点中学什么的,基本上花钱都不好使。
魔都的借读费估计也和这个差不多,到时候我和小婶说一下让她好有个参考。”周雅开口说道。
“这么多?”杨东旭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一年十万起步,考上名牌大学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都花不了这么多。
“这只是价格,还不算到时候弄转学手续和学籍时候,还要搭进去的人情。到时候找熟人办事儿,多少你是不是还要提着礼物上门拜访一下?”
杨东旭感慨的摇了摇头,“没想到个重点中学比大学还赚钱,随随便便几个借读生就能收入上百万。这玩意在填点钱都可以找不错的地方买学区房了。”
“当时菲菲和我说的时候我也下了一跳,没想到重点中学的借读费这么贵。可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啊。”为人母的周雅也有些感慨。
“那你就按照这个标准和小婶说说吧。就算冉浩和东杰都去魔都上学,也就是多两双筷子的事情。”
“嗯,知道了,和你说就是和你知会一声。之前文辰去魔都上幼儿园,小婶要送东杰去城里上学,为了在城里卖不卖房子的事情,就闹的一家人有点不和睦。这一次别又把关系弄的太僵大过年的。”
“其实成绩不好,就算念了大学也就是多个毕业证而已。而且成绩不好花钱借读也没用。
就算去魔都上了重点中学,外省的复旦600分收,魔都的当地的他只收450分。
可你也要能考到450分不是?高考考个200多分,亲戚米国上学也那样。东杰今年期末考试又没及格吧?回来之前不是说刚挨揍完吗?”
“你没回来的前两天,的确被小婶揍了一顿,语文靠了四十多分,数学好像是五十多分。”
“这个成绩去魔都读高中有什么意义?与其交这么多的借读费,还不如在家里念高中。高考完看他想去哪里上大学,直接找个大学捐个几百万捐个名额出来省时省力。”
“那名额不就是花钱买的吗?”周雅说道。
“交借读费不是一样再买?”杨东旭翻了个白眼,只是后者比前者看上去好看一点。
甚至如果不是为了以后发展需要结交人脉的话,他认为捐个几百万给学校上大学的人都是脑残。
家里有个几百万拿去捐款的,家里基本不差钱,所以以后工作根本不需要那张毕业证。
家底不行硬捐也要上大学的,几百万捐进去,毕业之后几十年凭借这张毕业证到时候能不能回本都是个问题。
所以单纯从投资角度来说,花钱上大学性价比极低。
但谁让华夏人爱面子呢,为了这点面子问题,很多人宁愿省吃俭用的往里面砸钱。
“到时候我多说两句吧,不单单小婶这边要说。我和菲菲通通气,让他和小姥姥也说说。
不然到时候大笔借读费花了,最后还是没考上好的大学,小婶心里别有怨气。”周雅开口说道。
其实这件事情周雅纠结的重点还是在小婶这边。因为小姥姥那边有个冉菲菲呢,什么问题不用和小姥姥解释,冉菲菲明白就好。
比如说借读费的问题,无论是在燕京还是在魔都肯定是她出。最后冉浩成绩不好没考上重点大学,她也明白里面的道理,不会影响什么。
而小婶这边,原本借读费对于他们家来说就有一定的压力,最后花了钱还没上上好的大学,即便心里明白主要原因就是儿子不争气。可花了那么多钱,心里跟定感觉好冤枉。
肯定会想一开始就不应该让儿子跑到魔都去借读什么的,这样这件事情扯不清楚,到时候弄得一家人又开始不和睦。
“对对对,这个一定要说清楚。即便念了好的附中,也不一定能上好的大学。即便上了好的大学,那也有扫厕所搬砖的不是?又不是每个上大学的人都成了大老板,成了科学家。”杨东旭开口说道。
然后两个人对视一眼,都叹了口气。
很多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清自己,过分的盲目和自信。感觉自己好牛,感觉自家的孩子好厉害,然后......不听劝啊!
......
腊月24祭灶杀猪每年的惯例。
相对于杨东旭小时候弄个猪尿泡当球踢,现在的孩子已经不玩这个了。他们更喜欢往猪尿泡里塞炮,或者把猪尿泡吊在树上拿弹弓打。
被大人发下超屁股两脚,当时撇了撇嘴眼泪水快下来了。一转头就忘了疼看到别人玩,自己继续上去凑热闹。
过小年杨东旭去小妹丹丹那边把玄老爷子和岳父接了回来。
现在的玄老爷子和以前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双目依然有神,耳不聋眼不瞎的,腿脚十分灵活不说,一嘴牙依然整整齐齐的一颗没掉。
反观岳父周义仁就感觉苍老了很多,尤其是他还是个大个子,身体显得更加单薄了。一嘴牙前几年就开始掉,现在嘴里没有一颗真牙,全都换成了假牙。
不过身体虽然消瘦但还算坚朗,每天跟着玄老爷子一起锻炼。再加上满腹经纶,整个人看上去儒雅且和善。
同时这几年他算是彻底从政治体系中脱开身,以前那些学生什么的基本联系都断了。
现在除了钓鱼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和丹丹农家乐里的厨子切磋厨艺。
以前一口好牙的时候不讲究吃,只要能够填饱肚子就行。现在换了一嘴的假牙,味觉也没有以前灵敏了,反而爱上了美食和厨艺。
两个老人回到家里,一家人都很开心。
唯一不开心的就是两个孩子杨东杰和杨文辰。
早晨天刚蒙蒙亮两个人被玄老爷子抓起来练武,杨东杰练武属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平常没有文辰作比较的时候小婶也不在意,玄老爷子那边你不练就不练他也不在意。
可现在文辰在家,每天被玄老爷子调教,有了对比杨东杰想跑都跑不掉。
早晚练武,上午和下午跟着周义仁学习。
各种文言诗词之乎者也的,杨东旭听着都能回忆起当年抱着砖头一样的莎士比亚诗集,或者俄罗斯文的砖头块子,学习英语和俄语的画面。那感觉......
但不管自己回忆感受如何,看到这两个小屁孩受虐,看热闹的感觉很是不错。果然幸福都是对比出来了。




重生之时代先锋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撒欢童年
一夜无话清早起来放眼望去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地面的雪足足有一尺多厚,这雪整整下一夜就没停过。
早晨起来一个大早起来洗漱完,杨东旭先到厨房把炉子什么的打开。
杨东旭和周雅都回来了,为了给老宅这边的房子增加点人气和烟火气,所以杨妈说早饭什么的都在四合院这边吃。
正好街面的房子距离老宅子这边也不远,早晨起来走两步也就到了。
早饭吃包子,包子是昨天晚上包好的,这个天气不用放冰箱,包好之后找东西盖一下放在厨房里就行。
炉子先打开烧水,给蒸笼里上热气,等锅里水开了,在蒸笼拿下来把包子放进去。爷爷奶奶和小叔一家人也会过来吃早饭。
所以蒸了二十多笼,炉子原本就是用来专门蒸包子的,上方有三个足球大小的洞那种铁皮炉子,地下烧水上面放蒸笼就行,二十多笼分成三柱也没多高。
除了蒸包子的炉子之外杨东旭打开另外来两个炉子,第二个炉子上面坐着一个很深的桶子一样的锅。和一些一些早餐摊贩盛稀饭和高汤的锅一样。
锅里面煮着一些卤味,比如说豆腐干、剥掉皮的鸡蛋、肉丸子、猪蹄和猪头肉什么的。
卤锅的底料汤是从小妹丹丹农家乐那边弄的,所以味道十足卤出来东西很是好吃。
每天只要适当的的往里面丢调料、放盐和水保证汤料的味道足就行,什么想吃的东西都可以丢进去卤一卤,比如说此时里面有几根不小的牛棒骨。
爷爷奶奶、玄老爷子和岳父毕竟年龄大了,就算是玄老爷子这样牙口好的人,吃肉什么的都有点费事儿。
所以今年弄了这么一个卤锅,想吃什么肉直接丢进去卤,把肉焖的透透的烂烂的没牙也能吃。
几个牛棒骨则是给东杰和小文辰准备的,当然还少不了杨东旭这个肉食动物的。
卤肉的炉子用的是煤球的,不是蒸包子烧的是木柴。卤肉的锅子下面不能断火,所以用煤炉最合适,头天晚上把煤炉进风口堵上,锅里一夜还能保持一定的温度。
蒸包子的路子则是需要快,所以早晨起来的时候,直接烧木柴速度更快一些。
第三个炉子也是煤炉子,上面也坐着很深的桶形状的铁锅,里面煨的是鸡汤,正宗的老母鸡汤整整两只老母鸡都在里面。
不是一些小吃店里为了节省成本买的那些鸡架熬的简化版的鸡汤。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鸡汤是昨天晚上就熬个差不多,又在煤炉上坐着保持些许温度煨了一夜,现在只要打开炉子大火烧烤就能喝。
这个不是直接喝的是用来冲鸡蛋汤的,皖省这边管这个叫撒汤,就是汤碗里打一个鸡蛋,然后用筷子搅拌好,用勺子舀烧开的鸡汤冲开这样喝。
1...564565566567568...7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