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时代先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执笔乱红尘
就在几个人小声讨论的时候,突然一个同事低声咳嗽了一声,随即几个迎宾立马站好脸上带着微笑。
原本领几个客人进去的总经理葛宏,得到了前面保安的报告匆匆的从里面跑了出来。迎宾小姐姐向着停车位看去,没发现有车进来。
再看向通向这边雅阁的单独道路也没有汽车的影子,一时间有点茫然,感觉是不是哪里弄错了。
可看到自家总经理不断整理的衣袖和衣领,似乎生怕哪里出错一样那么重视。她们眼观鼻,鼻观心脸上职业微笑不变身体站的笔直。大约两三分钟之后,一连三辆大奔开了进来,先是从两个车上下来一种西装革履的保镖。
然后中间大奔后左门打开,比第一个来到的客人更加年轻的男子走了下来。
看到男子的一瞬间,也不知道是身份衬托的原因,还是几个迎宾小姐姐的审美观一直,都感觉这个男的好帅,然后心里同时浮现出共同的问题,“这是哪家的公子哥这么大的牌场。”
作为雅阁这边的服务员,他们不但见过杭城有名有姓的那些大家公子,还见过真正下班之后低调在这边相约的大佬。
可无论是大家公子,还是低调的大佬,都没有眼前这位有气场的。
“杨少晚上好。”葛宏脸上堆满笑容迎了上去,笑容比刚才似乎更加生动三分。
“葛总好,葛总风采依旧啊。”杨东旭笑着和葛宏握了一下手。
“不行了,再干几年准备退休了。”葛宏笑着说道。
说真的原本葛宏感觉自己并不老,毕竟男人50正当年。可和杨东旭一比,葛宏就不禁有些唏嘘了。
毕竟任谁看到杨东旭,只感觉是那个大家的公子学成归来,开始学着接受家里的生意了。根本想不到这位却是一位真正隐藏在深水中的巨兽。
自己这个年龄现在这个成就,原本感觉还是不错的,也算是成功人士了。可和杨东旭的年龄和成就一对比,瞬间感觉有些扎心有种想要退休的冲动。
不拼搏了,种种花、养养鱼、溜溜鸟似乎也挺不错的。
“葛总要是退休了,杭城可就少了三分精彩了。”杨东旭开口说道。
“哪有三分精彩,能给一分薄面就已经说明我葛宏这辈子为人还不错,运气也很好了。”葛宏谦虚道。
说真的葛宏想当年也是一号人物。先是当兵,后来转业,转业的时候军衔还不低。在政府部门上过一段时间的班儿。
八十年代下海大浪潮的时候辞职下海了,倒腾过不少东西,甚至还和人正面拼过刀。毕竟严打前的那几年,不管你做什么生意,没点名声和狠劲儿,家底儿早就被街面上的那些街溜子给霍霍光了。
后来遇到了一个贵人,开始转业开酒楼和酒店,之后又模仿燕京里的那些会所经营模式,弄了江南会所这个一个地儿。
一开始没想指着这个赚钱,就是想要拓展一下人脉关系抬一抬自己的档次和身价。
没想到有心种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自己努力打拼的其他事业一年亏的比一年多,反倒是没准备赚钱的江南会所支棱了起来。
后来他干脆就把其他生意都停了,然后专心经营这家会所。这样钱似乎赚的没以前那么多了,可人脉关系起来之后,却比以前更算是个人了。
江南会所的葛总满杭城的打听打听,无论是官面还是道上儿的都要给几分薄面的,现在他在杭城也算是一号人物。
可这也算是一号人物和杨东旭一比......算了,人要想开一点,不能总和自己过不去。
“杨少。”
“宗老板!”
“杨少。”
“鲁老板。”
“董总。”
走进屋内是一个装修十分雅致的客厅,没开空调烧着壁炉的那种看着很有感觉。
今天的天气也很给面儿,来的时候天气阴沉沉的,这敢打完招呼坐下,外面竟然飘起了雪花。
杭城不是每年都下雪,偶尔冬天下雪也就是两三次的小雪不会下太大。所以下雪对于杭城人来说还是蛮稀奇的。
“瑞雪兆丰面呀,明年肯定有个好年景。”马风云起了一个话头。
别看现在马风云在网上开始风光起来,不用到处演讲当成功学鸡汤文的大师了。但在在座的人面前他现在还只能算是个弟弟。
别的不说,就连坐在杨东旭身旁的苗山都比他有地位。
毕竟苗山除了做网络购物的快递之外,也是国内进前三甲的运输大亨。天南地北四个超级大的物流园,手底下而二十多万号员工,还不算人数占比不少的快递小哥。
今年刚入秋的时候,又在内蒙那边弄了一个超大型的牛羊肉中转站,那生意做的比现在的掏宝有牌面多了。
在座的唯一生意做的不行的王刚,人家爷爷是军区高层,老婆那更不用你说以前那是管全国官帽子的。
随便一个身份拿出来都甩马风云一条街,金钱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确可以抬高身价和地位。可有些身份和地位那是用钱堆不起来的。
比如说杨东旭,他现在已经很有钱了,或者说已经超级有钱了,单从金钱资产角度来说,他都可以和那些财阀面前摆一摆了。
可如果单纯的有钱,先不说钱亮他们,就面前的王刚绝对不会对他像现在这么尊重。
他被王刚这样的大少喊‘杨少’那是因为他的人脉积累,那几乎堪比泰山。不但在高层心里印象极佳,私人关系方面无论是军方,还是仕途,那都是有不少人情的。
所以不单单是王刚,就算和王刚的爷爷,杨东旭也能坐在桌子上和对方喝两杯。这么深的人脉关系,如此雄厚的背景。所以王刚这样的大少也喊他‘杨少’。
在燕京城就连宋家这样的大家族,不单单宋立行见面要维持表面的客气和礼貌。有的时候参加一些经济座谈会的时候,遇见宋立行的老子,对方也会面带微笑的和他交谈两句。
“今年比去年冷一些,这个时候杭城就开始下雪了,不知道能不能多下几场雪。说真的,半个月前还在内蒙那边,那边的雪下的,突然回到杭城还有点不适应。”苗山笑着说道。
现在穿着一身唐装的他,比之前见到的时候似乎又胖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内蒙的牛羊太养人了,弄得苗山现在越来越像时脖子比人腰都粗的土财主。
“那边的冬季的确太长了,基本上已进入冬季就开始下雪了。”说话的是带着眼睛斯斯文文的冯论。
他是董立带过来的,今天原本是宗老板发起的小聚,董立说带一个朋友过来。然后杨东旭接电话的时候正好和苗山还有马风云在喝茶,所以和两个人说了一声一起过来凑热闹。
说起冯论或许很多人都不认识,可要说到万行六君子,那在房地产行业内可是鼎鼎大名的存在。而冯论就是六君子之首。
甚至有人把万行称之为华夏地产界的‘黄埔军校’,因为六君子发家之后,基本上都成了房地产界的大拿。
重生之时代先锋 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江南小聚 下
小聚没有什么目的性,就是赶巧杨东旭也在杭城,几个朋友很长时间没见,找了个共同的时间点出来见一见。
所以聊天也没什么目的性,马风云说下雪,苗山引到了内蒙,然后冯论接话茬,又从内蒙的牛羊和大雪聊到了内蒙的房地产。
没错,就是内蒙的房地产。不要感觉内蒙只有草原和牛羊,哪里也有大都市的,比如说呼和浩特,又比如说呼伦贝尔。
这几年内蒙的房地产很热,又或者说不但内蒙,北方的房地产都很热。
比如内蒙那边,现在主打的草原生活主体,什么出门就是大草原,骑马、射箭、牛羊......好一副广阔草原任我驰骋的景象。
再加上国家一直在倾斜的西部大开发,北部大开发等等。商人和打工的这几年的确都南下,可很多想要沾政策红利的人都在北上。
现在还没有后世那么严重的北方人口向着南方流失的现象,不少人都是故土难离。所以这让很多房地产商都看到北方房地产的红利。
于是一哄而上各种拿地,搞的内蒙的房子都快向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看齐了。
不过不说其他的,单说房地产这一块儿,现在北方的房地产,尤其是内蒙的房地产,现在有多疯狂,以后就有多崩溃。
就算不说人口向南外流眼中,单单是北方的天气就不是什么人都能适应的。所以只有当地人买房子,而房地产开发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地人的上限,外地人又不来买房子,这崩溃只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有很多房地产上,感觉既然上面现在还在执行这西部大开发,北部发展政策。那有可能再把东部的人,政策性迁移一次,然后自己的房子就能卖掉了。
可惜这样的美梦没做成,国家没有进行人口迁移的计划,并且因为市场经济的原因。反而经济中心不断的向着东部沿海和南方转移。
弄得西部和北部的人口非但没有因为政策的原因大范围迁移过去,反而跟着经济发展一起流失不少,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你还盖那么多房子,你不崩谁崩?
基本上明明全国房价都在大涨,但却出现鬼城和开发房子卖不掉的情况,都是因为这次北方房地产大热给吹出来的。
只是因为全国房地产都在大涨,所以这个现象被掩盖了。所以等到后世网络发达,开始盘点全国各地房价,还有资源枯竭性城市白菜房价的时候。
很多人才骤然发现,原来在很早之前,甚至还没到08年奥运的时候,国内就出现了鬼城和大面积房子卖不出去的现象。
“杨董在北方也拿了不少地吧?”谈着房地产的话题,自然绕不开杨东旭这个飓风建筑的大老板。
冯论也是听董立要和杨东旭吃饭,所以在说跟着一起过来的。
毕竟前不久在李超人的组建的宴会上,他看到过杨东旭这个年轻有为房地产大佬的风光。只是可惜当时没有熟悉的人,没办法进一步接触。
这一次赶巧在杭城,董立又认识杨东旭,所以就一起过来结识一下。
“也没拿多少地,飓风建筑有个在全国各个省会都建立飓风广场的计划。之前一直在南方这边布局。
北部和中部,还有西部的的建设节奏有点慢,所以干脆就一起拿地开工了。飓风广场嘛,一个城市综合体,配套的写字楼和高档小区,所以一次拿地大了点。”杨东旭开口说道。
杨东旭其实在这些话里暗示了一下,也算是看在董立的面子上给冯论一个提醒。那就是他在北方拿地只是因为飓风广场省会建设计划。
和看好北方的房地产市场,准备大面积拿地进军北方市场是两码事儿。
当然这个暗示至于冯论听不听得懂那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哦,其中有几块地还是帮苗山,苗总拿的。”杨东旭又补了一句。
“哈哈,没错,是帮我拿的,我这不是在建物流中心嘛,但我又不做房地产。地皮买下来还要交给飓风建筑建设,所以干脆就把拿地和建设的事儿打包给飓风建筑了。”苗山笑着说道。
“那苗总也是大手笔,一出手就是三个超级物流中心。”葛宏笑着捧了一句。
眼底多少有点羡慕的神色,毕竟他葛宏在杭城算是一号人物的时候,苗山还只能算个地头蛇。
这才几年的时间,就是因为抱上了杨东旭这个大腿,一转身成功上岸不说,还变成了苗总。现在更是国内最大的四人物流公司大佬级别的人物。
“我也是咬着牙上的,这个马总其实最有发言权。这几年的运输市场你们是不知道,各路牛鬼蛇神都冒了出来。
想要继续做这一行,你要么被赶鸭子上架扩大经营,咬着牙也要把份额占住。要么即便是小步前进,都有被淘汰的风险。”苗山一脸无奈的说道。
“这几年国内冒出来的物流公司的确不少,不过像苗总这么大手笔的放眼全国也没几个的。”马风云笑着说道。
马风云和能说,但他很会分场合,这个场合他身份最低,所以尽量少说话,说话的时候也捡好话说。
不过他也不是虚捧苗山,他说的也是事实。目前物流行业的竞争的确初见端倪,不少资本都涌入进来。
但能像苗山这样大手笔全国各地建设物流中心的,还真的没几个人敢这么烧钱。
其实不论是他,还是在场的其他人,都不清楚大丰其实就是杨东旭的产业。就连葛宏也以为杨东旭只是在大丰物流中向其他公子哥那样拿着干股。
大丰物流如何发展怎么规划,都是苗山在做。根本不知道这个物流运输扩充计划,而且还是一步到位根本不给其他资本机会战略,苗山只是执行者背后掌权者是杨东旭。
“国家高速公路大建设的计划你们都知道吧?”说道物流运输,鲁城那边又把话题引到了告诉公路上面来。
“这个不是早就提出来了,并且这几年一直在执行吗?”马风云有些疑惑的问道。
“计划是一直在推行,但现在国内经济发展一片向好,所以上面准备把这个计划在扩大一下。并且进一步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高速公路建设,加大加快全国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
“鲁老板准备投资一下?”董立小问了一声。
“有这么个计划,毕竟这几年高速公路投资的政策和盈利还是蛮可观的,是不是呀杨少?”鲁城笑着说道。
几人不禁看向王刚。
“这个我不清楚,我就农机家健身房玩玩,做些其他生意,没碰过告诉公路。”王刚笑着说道。
然后所有人又不禁看向杨东旭,冯论和马风云有点不解。不知道为何几个人都看向杨东旭。难道这个杨少有这方面的人脉?
冯仑和马风云不知道,但董立和宗老板几个人却是清楚。飓风建筑不单单是一家房地产公司,而且在投资高速公路上面不但投资早,投资规模也是数得着的民间资本。
从一开始投资宁杭高速的时候,再到魔杭告诉,然后在扩大到全国各个路段的高速公路建设。
飓风建筑的高速公路项目部,单拿出来都是国内一顶一的大资本公司。
“是有这方面的政策扶持,而且高速公路收费站也比之前更放开了。”杨东旭笑着说道。
同时思绪不禁有点小小的走神,想了这几年公路上开始不断增加的收费站。一个城没出去遇到好几个收费站,并不是玩笑而是真的。
“宗老板要不要一起合计合计?”董立笑着问道。
相对于宗老板做饮料,鲁城做汽车配件。董立这边这几年更注重金融投资,和冯论成了朋友,其实就是大中集团准备在为涉足房地产在铺路。
高速公路这一块儿大中集团这几年也一直在投资,但在浙省境内的项目他有人脉关系,可除了浙省他就有点没办法了。
所以眼前这个小聚正好是个不错的机会,拉上在全国各地都有厂房的宗老板,汽车行业也是大佬的鲁老板。
当然更重要的要是能够绑上,已经在告诉公路行业混的风生水起的杨东旭,以及旁边绝对大公子哥的王刚。有这些基础基本上一些大项目就十拿九稳了。
“你们是行家,我跟着投点可以,其他的可管不了啊。”宗老板笑着说道。
宗老板做生意很坚持,并且他在饮料行业一直深耕,没有打算扩充其他产业。所以有适合的投资朋友却钱他可以跟着投点。
但集中精力专注做这件事情不符合他对自己事业的规划,超出事业规划的事情,他一向是不做的。
所以所有人的目光又不禁看向杨东旭。
“年初的时候国家有好几条高速公路准备投标。周怀国那边在做投标书,你们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一起跟着投一投,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杨东旭笑着说道。
当然这个人场显然不是指凑个人头,不想多出钱那就要拿出人脉关系来。
投标的事情飓风建筑周怀国来做,但中标之后接下来的和地方政府打交道、拆迁、机器入场、乃至一些材料入场,这些都有利润,但也都是麻烦。
毕竟赚钱的事情谁都想做,如何平衡里面的关系,又或者说如何挡住某些伸手的人。那这就是帮人场的人需要做的。
“我也跟着投点钱吧,这方面的事情真的不是很懂,不过我肯定不能和宗老板比,就投宗老板的三分之一吧。”马风云很是积极。
同时很会说话,也很会做人,第一个表态尽显情商。既跟着参与了一份赚钱,还把自己成功绑在了这个小团队上,可以拿了好处的同时还扩充了人脉简直不要太爽。
重生之时代先锋 第一千四保六十三章 民航
既然是无法反抗,那就好好享受好了。这是马风云最新明悟出来面对杨东旭的态度。
cc和mm的事情马风云看在眼里,虽然他早就明白资本的嘴脸,可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相对于cc和mm的卖身契,马风云感觉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甚至有点后悔引进了自己的偶像丫虎杨进来。
当然如果丫虎杨有本身挤走杨东旭这个大佬,那他肯定会拍手称快的。可惜的是丫虎杨没有挤走杨东旭,虽然融资到的钱他花的很香。
可现在已掏宝的发展的速度,这笔钱很快就会被丫虎杨成倍的赚回去。更重要的是不融资丫虎杨的这些钱,找杨东旭这个大腿要,掏宝依然不会比现在发展的差。
总之就是,战略目的没有达到,引进的战略伙伴虽然是花钱上车。但以目前的成果来看,他依然感觉自己的股份花的不值得。
所以在没有想到如何安全从杨东旭手里拿回更多的股份之前,马风云决定全力借助杨东旭这个粗大腿的影响力来发展阿里。
这个粗大腿虽然有点压的他喘不过来气,但同样也是一个贼坚挺的保护伞。阻挡住那些让他签卖身契的资本强行进入,他可以有精力更好的规划规划阿里未来的发展。
“我也跟着投一点吧,就按照马总这边的投资比例来,同时我有个朋友,在土管局有点关系或许能用得上。”葛宏瞥了马风云一眼开口说道。
原本他注意力都放在有点让他心里不平衡的苗山身上,没想到这个表态让马风云抢了先。要知道以前这个抢先会做人的可是他,这一不留意竟然冒出来一个对手来。
“我也跟着投点吧,跟着葛总和马总投,这个我也不懂,还需要各位多多照顾啊。”冯论也笑着说道。
虽然他没打算做高速公路,万行一直发展的重点都是房地产。但他不介意花点钱和这个小团队车上关系,更何况这又不是拿钱送礼,这出钱还能赚钱,还能结识人脉关系,这么好的事儿大灯楼都找不到。
甚至要不是知道大头肯定是杨东旭的,第二档次上是董立、鲁城和宗老板的位置,他都想多拿钱加大投资。
“那我也跟着投点,向马总、葛总还有冯总看齐。”苗山笑着说道。
刚才杨东旭隐晦的瞥了他一眼,苗山心领神会。似乎对于大丰物流完完全全就是杨东旭这回事儿大家既然不知道,自己也装作不知道好了。
一条路飓风建筑这边挂头占六成,董立、鲁城投钱还出人占一人一城,宗老板和马风云等人只出钱不出人加在一起占一成,然后王刚不出钱只出人占一成。
不过挂头归挂头,飓风建筑只管投标和建设的事情,建成之后成立收费站收费的事情。杨东旭提议建单独建立一个收费公司和建设投标建设公路分开。
这个提议得到了在场人的纷纷响应,因为他们身为股东,可以往这个公司里面塞些人监督的,对于这个暖到心里的提议,没有不同意的意思。
甚至几个人都觉得杨老板实在是太大气了,这简直把事情安排的明明白白的让人很是舒心。
他们高兴杨东旭也很高兴,因为公路建设的质量他可以保证。至于收费站还有服务区这种被人骂的事情,那就和飓风建筑没有关系了,那是另外一个公司的事情。
这家公司杨东旭甚至连法人和公司管理权都可以不要,只要每年足额足量的把属于他那一份的分红给他就行,其他的他懒得问。
有了合作,而且可以预期一定赚钱,小聚的气氛更加热烈起来。
葛宏这边连忙宣布让人上菜,一行人移步到餐厅。这里的餐厅从装修到服务,再到食材的考究和厨师的手艺,那都是一顶一的,所以大家吃的都很开心,饭局结束之后还喝茶小品了一下才散去。
其他人散去,王刚和杨东旭又单独聊了一下,这也是这次他主动参加这次小聚的原因。
或者说主要是来见杨东旭的,对于宗老板等人只是顺便认识一下,毕竟以他做的那些生意,基本不和这些大老板打交道,结实就是多认识两个朋友,不结识也损伤不了什么。
至于投资高速公路,那是纯属凑一份儿,毕竟他也不能显得那么不合群。再说这是一笔稳赚的买卖,就当随手赚点零花钱了。
“杨少对国家再次放开民间资本投资航空怎么看?”这才是王刚要见杨东旭的原因。
投资一段告诉公路那只是小打小闹,民航才是王刚这段时间一直在运作的事情。
不过这事儿太大,他一个人抗不下来,尤其是投资民航,真的想要做出来,不是投钱有关系就行了,你还要有人。这个有人不是人脉,而是做事儿的人,比如说飞行员你总要有吧?
如果不走国家的联合采购路线,那采购飞机的时候你总要有懂行的人吧?
民航公司运行起来,你总要找人管理和发展这个公司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