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农女有田有点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饭团开花
    “我上次走之前不是说金斗的事情,让你给把把关吗你这个当婶子的,就没放在心上”张婆子语气十分不快。

    柳小桥心一惊,直呼冤枉“娘啊,我都托族里的婶子,将咱们这附近村里适合的姑娘家都梳理了一遍,那些年纪不合适的就不说了,那些合适的,我都托婶子去探了口风了。”

    “可咱们看得上的人家,人家看不上咱们咱们看不上的那些,倒是乐意,就是一个个狮子大开口,什么聘礼就要五十两银子起步,这不是拿咱们家当冤大头么索性我就想着,这不是爹去世后百日都没过么,还有三年呢,且冷上这些人几天,到时候再看看。”

    “真不是我偷懒不放在心上啊”

    王永富也忙道“娘,弟妹确实很上心了,也都是真心实意的帮着挑人,这都要怪林氏那个贱人”

    金斗一脸的尴尬“爹,我的事不急,等出了孝再说吧”

    他还能咋说如今情况大房没个女人确实不行,打扫做饭缝缝补补什么的,他们当侄子的还能求一下婶子,可他爹总不能求着弟妹吧

    确实要娶个人进来,不是他,就得是他爹

    与其娶个后娘进来,不如他娶,那也是王家长孙长媳,也不能随便什么人都行,偏偏因为亲娘林氏,谁家好人家的闺女愿意跳这个火坑

    到时候这休了的婆婆也是婆婆,怎么对待万一这公爹再娶个后婆婆回来,夹在中间岂不是受夹板气

    看着同龄的村里玩伴,比他差的都娶上媳妇,过上了媳妇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可他,如今连衣服破了都没人补,逼得他不得不十几岁的大小伙子了,晚上还要点着油灯,补裤子。

    这种苦逼日子,谁乐意过啊

    这不是实力现实条件不允许吗能咋办

    张婆子简直没力气说,一家子除了她和闺女女婿,就没一个能办得了正经事的。

    这老四媳妇,当初看着还不错,挺精明的,怎么办事就办不清楚

    “行了,我都知道了指望你们还不如指望天上掉个媳妇下来一个个的你说你们都能干啥能干啥”张婆子气得指了一圈,索性起身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王永珠给宋重锦使了个眼色,然后起身道“我去劝劝娘”追着张婆子去了。

    张婆子和王永珠一走,就剩下个宋重锦,顿时这气氛就有些说不出来的拘谨了。

    宋重锦只做不知道,又寒暄了两句,才告辞回院子。

    等宋重锦一走,大家才霍然放松下来。

    王永贵低声道“你们说,这城里的风水是不是不一样娘去了两个月,回来说话都能装斯文了,这妹夫也是,不过才两个月,如今身上这气势,我滴个乖乖,我瞅着跟那官老爷差不多了,我连话都不敢跟他多说一句他看我一眼,我腿就发软,看我一眼,我腿就发软”

    王永平在一旁疯狂点头赞同,以前勾肩搭背的兄弟,这次回来,不知道怎么的,还是那个样子,还是那个黑脸,可他就连靠近都不太敢了。

    三兄弟对视了一眼,都各自默默地回家了。

    回到屋里,柳小桥到底还有几分担心“四哥,娘方才是不是生我气了”

    王永平回想了一下张婆子方才那表情,十分肯定点头。

    柳小桥

    看柳小桥面色不好,王永平想了想,安慰道“没事,娘生气顶多就是骂两句,不会打你的娘除了上次气急了揍了大林氏,还从来没揍过儿媳妇呢要揍也是拿我出气,你放心吧”

    柳小桥

    并没有被安慰到。

    可是跟这样的棒槌男人生气又不值得,干脆换话题“娘和小妹他们这次回来住这么久,不会是在城里出事了吧”

    怨不得她多想,这城里住得好好的,上次还是气冲冲走得,怎么这次回来就要住上这么久尤其是连妹夫都回来了,虽然她不懂科举读书什么的,可也听王永平说过,当初王永安为了秋闱,那可是恨不得长在书院里好吗出了过年回来了两天,压根就没回过家。

    怎么到了妹夫这里,就变成窝在乡下了




第一千零七章 百日
    王永平大大咧咧的一挥手“这不是爹过世百日么再说了,不是说了,城里热,回来家里凉快么能出啥事有什么事,也有娘和小妹在呢你怕啥”

    柳小桥在这个时候就很能理解婆婆了,恨不得拿笤帚好生抽上一顿。

    她是这个意思吗她是想着,那城里多好啊,吃的好住的也好,若真跟婆婆说的一样,还有两个婆子一个丫头伺候,那过得不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这样的好日子不过,跑回来乡下做啥

    柳小桥知道跟王永平说不明白,这个男人,她嫁过来这也半年了,也算是了解了,平日里跟其他几房有个什么摩擦,这男人肯定是站在她这边的。

    可一旦跟婆婆和小姑子有关系,不用想,自家男人铁定是站婆婆和小姑子那边的。

    再一想,若真有什么事情,不说别的,以她对小姑子的了解,肯定也不会带累家里。

    若真有个什么,大不了将家里的钱凑凑,也算是还小姑子的情了。

    这么想着,柳小桥也放松下来,不再提这事了。

    王永珠他们到七里墩两天,就是王老柱的百日了。

    七里墩的老风俗,百日这天,不仅出嫁女要来,外孙什么的也要回来,都要准备纸钱,用纸包好,上面写上封批,然后烧给王老柱。

    然后各家还要杀鸡,杀鱼,供饭。

    箱子王永珠早就准备好了,纸钱什么的也都买回来了。

    到了百日这天,一早就准备好了供品,大家吃了早饭,就一起往祖坟那边去。

    到了门口,看看时间,再看看人头,王永富的眉头一皱。

    今天可是大日子,出嫁女和外孙都该来的,怎么这个时候了,还没见王永珍和木头

    “金斗,你去催催你大姑他们,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磨叽啥”王永富回头吩咐金斗。

    金斗答应了一声,就往老宅那边跑。

    跑到半路上,就看到王永珍和木头刚从老宅子里头出来。

    木头手里抱着一个箱子,王永珍手里抱着一个食盒。

    见他们来了,大家也就不说了,吆喝着去了坟地。

    到了坟地,先上前烧纸。

    从王永富大房起,顺着来,王永富家封了四个烧纸包,替在外头没回来的金壶也烧了一份。

    轮到王永珍了,她只站着不动。

    还是木头从箱子里摸出两包纸钱来,上前烧了,饶是如此,王永珍似乎还想说啥,不过扫了一下周围,老实了。

    等大家都烧了纸,又将箱子也烧给你王老柱。

    又磕头上供。

    每家都有一个食盒,里面放着一荤一条鱼一碗饭。

    舍得的就杀鸡,王永富家几个大男人,鸡都被林氏抓走了,只得去买肉,那肉也堆了一满碗。

    王永珍一直磨磨蹭蹭的,等到大家都将饭菜供好了,她才从食盒里掏出两个碗来。

    王家人的脸都黑了,按理说,今儿个给王老柱上供,每家都要有三样,有肉有鱼有饭,让老人家在下面也能吃饱饭。

    因为百日以后,再就是周年祭才会给老人上供了。

    一般人家,就算日子过得紧张的,这百日上供,一碗饭,两个荤也勉强能凑齐。

    没有大鱼大肉,那河沟里捞点子小鱼什么的,也能凑上一碗,再加上一个鸡蛋,也说得过去了。

    可王永珍这碗里,一个二和面的馍馍,一碗炒苋菜梗,就没了。

    再回想先前木头手里的箱子,一看就知道是木头的手艺,估计是他抽空打的,这也就算了,可就难道一点荤腥都拿不出来

    王永平性子直,直接就问了“大姐,你这是啥意思”

    王永珍瑟缩的看了看张婆子和王永珠,小声的道“这家里艰难,我们都几个月没吃荤腥了,想来爹在下头也不会说啥的。等将来我们日子好过了,我在给爹补,到时候给他供个大猪头,让他老人家在下头吃的饱饱的。”

    “再说,你们都准备了这么多,他老人家在下头也够吃了,说不得吃腻了,吃点青菜还舒坦些呢”王永珍越说声音越小。

    木头急了,一把拉过王永珍,小声的问“娘,我昨儿不是给你钱,让你去村头买一尾鱼,割半斤肉的吗你怎么就弄了这个来”

    王永珍嗫喏道“我去迟了,就剩下一条鱼,足有三斤重,太大了些,那肉也只剩下精肉了,价格还跟那肥肉一般,我,我就”

    木头急得直跺脚“那你也不该啥都不买啊”没看到几个舅舅和小姨还有奶的脸色有多差

    如今他们娘俩还住在人家王家的老宅子里,这靠得是什么是姥爷。

    姥爷虽然不在了,可越是如此,他们越是要记得姥爷的好才是,再说了,这一条鱼和半斤肉满破也就几十个大钱,他们固然日子难过,可也没到这个份上吧

    春收后,不仅娘俩的粮食够吃了,手里还略有盈余,他如今精心伺候着几亩地,到了秋收后,手头还能更宽裕点。

    他们娘俩略微省点,这几十个大钱怎么省不出来

    非要在姥爷的百日上省这让地下的姥爷知道了,只怕要伤心透了,更别提几个舅舅和小姨他们了,以后的日子仰仗他们的地方还多了去了,这是活生生要把人都给得罪光啊

    可木头也知道,自己娘不只是对姥爷抠门,而是自从守孝以来,他们桌上就没见过半点荤腥。

    娘还养了一窝鸡,一头猪。那鸡自从下蛋后,他们却连蛋味都没闻过,因为院子里还住着以前的大舅母林氏,王永珍防着林氏,每天都跟在鸡屁1股后头,鸡前脚刚下蛋,后脚就被王永珍给摸走了。

    这些鸡蛋都被王永珍攒够一筐子,就让木头拿到镇上去卖了,卖回来的钱,就存着。

    如今王永珍就一个念头,存钱给木头娶媳妇,只要能省钱,就差不吃不喝了。

    王永珍的这番心思,木头都知道,也劝说过,可王永珍本就是执拗的人,自如今世上就木头一个指望和依靠了,怎么也要给木头成家娶上媳妇。

    等木头成家,再生上几个孙子孙女,她才能松一口气。

    所以木头也不好说得太过,也怕伤了王永珍的心。



第一千零八章 家丑不可外扬
    只是没想到,昨日他千叮咛万嘱咐的,王永珍还是当了耳旁风。

    能怎么办这是自己亲娘木头只能低头赔罪,还要替王永珍圆过去“奶,舅舅,小姨,我娘这是糊涂了”

    王永贵差点没跳起来“糊涂我看她可不糊涂她聪明的很这银子钱都要花在自家人身上,我们这些是外人,躺在地下的那个是死人,哪里配使你们孙家的银子”

    王永富三兄弟脸色很差,可张婆子和王永珠她们却很淡定,早就知道王永珍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有什么可气的她们能做到,都做到了,再多肯定是没有了的。

    反正王永珍再闹腾,也占不了自家的便宜,闹得欢腾,别人知道了,也只会说王永珍凉薄,替王老柱不值得。

    木头脸立刻白了,这话要是传出去,他们只怕要被人指点一辈子了,在这七里墩也住不下去了。

    谁不知道,这王永珍和木头能住下去,是因为王老柱,可这王老柱才去了百日,得了王老柱这么多好处的闺女,连碗荤腥都舍不得上供,传出去,脊梁骨都要被人戳断。

    顿时双膝一软,跪在了大家面前“奶,舅舅,小姨,我知道我娘做的事情糊涂,可是她这都是为了我我娘就想攒钱给我娶媳妇,所以才这样。她就是舍不得,不是不孝从姥爷去到今天,我娘就没沾过一点荤腥,连鸡蛋都没吃过”

    王永贵冷笑“她那是孝顺她那时舍不得要是鸡蛋不要钱,你看她吃不吃别以为我们平日里不说,就拿我们当傻子”

    王永富本来也是满肚子的不高兴,可在看到远远的有人过来,立刻低声喝止“老三,别说了有人来了”

    都讲究个家丑不可外扬,这种事情自然不能让外人看到,不然传出去,这王家只怕又要被人笑话了。

    因着这个,大家也就勉强收敛了神色,又给王老柱磕了头,一般上供完后,等烧的香燃尽了,将每样供品都留下一点,剩下的带回家去。

    尤其是长寿老人的这种贡品,据说是沾了祖宗保佑的灵气,带回家去后,可以和族中的人分享。

    眼看着香染尽了,大家也就将自家带来的贡品都留下一点,然后将剩下的收净食盒里,回去处理分一下,给族中交好的人家送去。

    因着王永珍的贡品实在没眼看,本来结束后,兄弟姐妹怎么也要聚在一起吃个饭,大家也都没了心思,沉闷的拎着自家的食盒就回家了。

    王永珍倒也知道,老老实实的拉着木头回了院子。

    一近院子迎头就碰上了林氏“哟,看这脸色,怎么,又吃了排头回来啦活该没良心的东西,当初要了我那死去的前头公爹多少好处银子,粮食都数不清了,结果呢人一死,还是靠着我那前头公爹才有这个落脚的位置呢,转脸就忘记了逢七烧纸都舍不得买上一扎,只干嚎两声的货色也就是我那前头公爹眼瞎,就喜欢你和王家老二那样的白眼狼”

    林氏被休了之后,一出门就被人指指点点,她也就懒得出门了,反正有吃的有喝的,日子舒坦呢。

    心情不好,就在自家院子里骂王永富和金斗,骂完心里就舒坦了。

    要么就是找个由头,跟王永珍吵架。

    她也知道今儿个是王老柱的百日,昨儿个木头叮嘱王永珍的话,她也听到了,结果一早上,她偷偷溜到灶屋边一看,差点没笑出声来,王永珍嘴里答应木头答应得好好的,却只准备了一个馍馍,一碗炒苋菜梗。

    想着王永珍去上坟,只怕要气得王家几兄弟跳脚,林氏就捂着嘴回屋躺在炕上乐了半天。

    等王永珍他们一出门,就守在院子里等他们回来。

    果然,看这架势,肯定是被骂了,林氏心里也痛快了,甩甩手,要回屋去。

    王永珍对着王家人心里还有些心虚,可对着林氏,一个被自家大弟休了还死皮赖脸住在王家老宅子的贱1人,有什么好怕的,“你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被我家大弟不要脸的水性杨花的贱人,出去都要被人吐唾沫,指着脊梁骨骂,你也好意思说我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自己,配也不配”
1...442443444445446...6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