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漫威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度方
这身兵甲,完全是按照重步兵或者重骑兵的规格打造的,一身加起来,算上兵器,有六十斤左右,不算太重。以军功反馈增强体魄论,这点重量对将士而言,会越来越轻,不会造成负担。
主要原因还是金元合金的材质轻巧——其密度比起钢铁要大的多,但因为其中密布元符云纹的缘故,在某个玄妙的层次,大大减轻了重量。这里的奥秘,连嬴翌现在都还没搞懂。
历来军队因兵种划分,军备各有不同。比如轻骑兵,必定不会着重甲,以机动为主。步兵才可能装备重甲,以正面作战。
但在嬴翌这里,他计划逐渐模糊陆地兵种因兵种不同而军备不同的概念。无论是炮兵骑兵还是部兵,都一样的规格的甲胄,最多在镀色上,有个区分就够了。金元合金制造的甲胄,没有那么重,既然承受得起,当然要以安全为主。
骑兵要着甲,步兵要着甲,炮兵亦要着甲,最多就是在兵器方面,有些差异。
骑兵以朴刀为主,三眼铳为辅。部兵以长枪和火铳为主,短剑为辅。炮兵亦要装备短剑和火铳。
火铳要全面普及。
&n
第1482章 超三代轶汉唐
自回到开封,嬴翌难得悠闲。在一个崭新的政权新生之初,作为首脑,若非必要,必须要时刻看着,把握方向。
这是确立新生政权核心构成的关键时候——此前嬴翌将政务甩给郑云之而去月牙谷,是因为月牙谷所涉之事更为重要。
元炁方案是立国之本,由是以此为先。
解决了月牙谷诸事,为元炁方案的实践完美拉开序幕,嬴翌回到开封,自然便不能再无所事事。
河南百废待兴,所涉军政诸多事务,其发展的大方向,都要嬴翌亲自把关,虽说有人道榜约束,但嬴翌也未尝可以放松。
无规矩不成方圆,嬴翌首重立法。这段时间多在立法司盘桓,与诸多官员翻阅历代文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商讨、凝练,形成独属于嬴翌治下的律法体系。
都说诸夏是人情社会,却不知儒皮法骨。自上古三代以来,数千年,从确立道德规范到确立律法,诸夏的祖先们一直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封建时代以德为表,由是往往让人以为人情最大。但实际上律法无处不在。
最重法的朝代,是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秦律几乎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边边角角,便是人们平素的一言一行,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正因秦律太过严苛,而致使被人称为暴秦。
秦法严苛,为人所不能接受。放到几百年后的时代,大抵就是没有自由,一言一行都没有自由。是以自秦以后,法的思想核心就逐渐融入儒家的道德、礼议规范,以达中庸,以求不偏不倚。
表以教化为主,就是要让人们主动去遵守,而不必以严苛的法律去惩处。也就是以预防为主。
大抵便是人们的德行达到了某种层次的要求,不会去触犯法律。人人相亲相爱,人人知礼仪,知善恶,那么法就可以隐藏起来了。
这也是儒家教化的终极目标。
用德行和礼仪,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中,完成某种理想社会的铸造,而不必以严苛的律法强制执行。
这是从人心的根本层面入手,就本质而言,较之于法律的强行约束,自然是高了一个境界的。先贤们认为,逐渐的教化,无数年的潜移默化,终归是能够达到的。
然而在嬴翌看来,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不间断的教化。然而朝代更迭,是打断教化过程的罪魁祸首。也就是说需要一个大前提,万世王朝,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成就。
可惜万世王朝镜花水月,只此一个前提,历朝历代都不能做到。
而且这种理想社会太过理想化,人心大欲终归是难以填平的。万事万物皆有两面,只取正面终归不能。
法律的存在,是必要的。
元炁方案是立国之本,则便需要一个治国之本,统一思想,约束行为。律法便是治国之本的一个重要构成。
阅读了历朝历代许多文献,结合历代史书,嬴翌逐渐有了一些成熟的想法。
后世多有苛责儒家思想的言论,实际上这都是民科外行的行径。儒家服务于政治,教化于百姓,从人心入手,欲求解决恶的,弘扬善的,消除兽性,发扬人性。
但在这个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它必须要符合政治的需求,它的演变,离不开当政者的要求。
因此在原本历史上,鞑虏两度入主,儒家思想完全阉割,被抽掉了脊梁骨。
嬴翌需要的,是符合他的意的东西。他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建树,但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不会像小说中的穿越者到古代改造儒家思想什么的,没那资格。自己都不懂,凭什么去改造生搬硬套将几百年后自己同样的不懂的东西搬到这个时代来
何其愚蠢
&n
第1483章 十税五
文明的存在,以人为载体。而人的存在,吃是第一位。
有再多的理想,再大的抱负,也须得先填饱肚子。是以农为百业之基,国家之本。
历朝历代无不强调农事的重要性,为此不惜压制其他任何一个行业,也要保证农业的稳定。
读书人寻求解决办法,皇帝也为此祭天求地。在农事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产生的成果比如齐民要术等等。
但终归这个难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实际上吃饭的问题,也是影响朝代更迭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万世王朝的第一根基不具备,其他的就更无从说起。
一个朝代的建立,从初生到发展到鼎盛,衰落的时候往往第一个伴随着的,就是有吃不饱的现象发生。
如今这个问题,在郑允芝看来,终于得到了解决——远超多倍的亩产、两个月的周期,不畏严寒干旱水涝,只要不是懒的路都不想走的蠢物,就绝不会再有饥寒之虞。
其心潮澎湃,便可想而知。
区区三个县,十余万人,开荒六十万亩,便能养活河南一州七百万人。这是怎样的震动!
三个月,而三个月第二季又出来了。根本不虞没有粮食吃。
等到计划中的亿亩良田丰收,整个河南便是躺在谷堆上人间乐土。
而南阳大丰收的事实,其震撼人心之处,在民间更是惊天动地!
裕州。
城外,不知多少百姓站在田边,望着正在收割的金黄的麦海痛哭流涕。天灾,没有谁比乱世中的人们更了解生存的不易。干旱、洪涝、流贼、恶官,一遍又一遍的祸害,那种绝望无法用言语表达。
如今终于天开月明!
“老天有眼啊!”
一位老人跪在田边,双手扣着泥土,一个头接着一个头的叩。
“嬴大人青天父母,万死不足以报!”
一个青年抱着自己的孩子嚎啕大哭。
生机和希望在人们的心田里蓬勃生长,一双双眼睛不复麻木,一张张干枯的脸,在痛哭之中露出笑容和憧憬。
还未收割的,望着正在收割的,心里想着的是自家的地。那一簇簇的麦子,一担担的麦粒,是如此的可爱!
“俺家里五口人,分得二十五亩地。亩产怎么也有十石往上。二十五亩...俺算算...”
“最少二百五十石!”旁边有人叫道:“一石一百二十斤,少说三万斤收成。”
“还是干货呢!”有人道:“且亩产十二石,那是晒干后称量的。”
“仙种哇!”有人叹道:“早先官府说要换种子,俺们还不乐意来着。”
人们嗤笑。而实际上,当时不乐意的可不在少数。
要不是郑允芝等人当时在裕州行政得当,说不得有百姓不愿意换种,偷偷将以前藏下的种子种下,这时候就该哭天喊地了。
“嬴大人承诺人均二十亩地,现在还不具足呐。”有人道:“等这回收成了,我得加紧开荒,把咱家六口人一百二十亩补齐了先!”
“你麻秆一样的人物,一百二十亩你种的完嘛”有人调笑道。
“怎么种不了”那人急了,道:“我...我...我...”
“哈哈哈....”
大笑连连。
确实,一丁二十亩,面积可不小。一户六口人,壮劳力算三口,平均下来每丁要负担四十亩地。
“种不种的,先种了再说!”
裕州城外只是一个缩影,六十万亩地,随着惊天动地的亩产的传出,先是叶县、舞阳,随后传遍整个南阳,并迅速蔓延到河南全境。
甚至连河南之外,湖广、淮南凤阳甚至关中,都渐渐有所风闻。
第1485章 年关
也就是说,所谓的亿亩计划,只占河南一州的十五分之一而已。
并且较为集中,以开封和南阳为主。只开封一府,就占了六千万亩。余下四千万大多在南阳。
当然,这也是因为人口分布的缘故。数百万百姓的安置,重心在这两个地方,安置村也大多也集中在南阳和开封。
较之而言,其余四个府要进入开发阶段,还需要一定的条件。但无论如何,要搞开发,平稳的环境是第一,因此对各地匪类的剿杀,也是重中之重。
早前击退明廷反扑之后,各路军队便进入了剿匪阶段。王朝将末之时,流贼势大,但不代表肆虐各地的只有流贼,还有盘踞山野的各路匪徒。这些匪徒的危害看似没有流贼大,但零零总总加起来,也不在小数目。
他们随时威胁到当地百姓的安全,并阻碍商路流通。
不过这些匪徒也有一桩好处,那就是极大的增强了嬴翌手下奴工营的规模。
杀一批,抓一批。抓住的全部投入奴工营,为嬴翌免费打工。无论是开山修路,还是水利设施,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另外,因乱世而避入山野的百姓,也要全部迁移回来。张榜告示,配合军事行动,一并处置。
到年底十二月,南阳和开封两地全部肃清,其余各府也进入收尾阶段。山贼匪徒其乌合之众,比起流贼尚且不如,并且人数分散。以嬴翌麾下兵马的精锐程度,往往剿灭一股匪徒,只需出动百十人足矣。
到年关前夕,新春来临之前,河南一州被嬴翌圆满掌控。
嬴翌
体魄:15
神魂:11
真灵:5
根性:无
真灵数:135000
人道气数:470000
人道榜名额:38500/235000
上榜军:27000
政:6300
工:4700
其他:500
其中单项属性达到4:军10政9工3其他3;达到3:军330政22工13其他5;达到2:军9000政300工200其他30。
这便是嬴翌这一年里的收获。
其中以人道气数增长最快,已近五十万,并且随着治理的深入,还在增长当中。
随之而来的便是暴涨的人道榜名额,达到二十三万五千。而上榜人数还不到四万。
真灵数亦因剿匪而增至十三万五,这是已经反馈过后属于嬴翌可以随意调配的部分。
相应的,得到反馈的上榜人员,已有二十五人的某项属性达到4,体魄在基础之上翻了三番,成为小超人级别的存在。当然,军队和工匠的十二人以体魄为主,文官方面以神魂为主,其他的三个,实际上就是嬴翌的未婚妻梓娘和两个小妾,对于她们,嬴翌毫不吝啬。
大抵以级别论,总的来说,级别更高的军政工人员,身居高位,所获人道功绩自然更多,反馈也就更多。
单项属性在4以上的,基本上都是最高级的文武将官和最顶级的工匠,以及嬴翌最亲近的人。
以此类推。
收获最大的自然是军队的,加起来近万人体魄在2以上。剩下近两万人,没有一个在1.5以下的,全都在1.5以上。
合以最精良的装备,只要不是天灾水火,必所向无敌。
而文官多以神魂为主,思维运转迅速,处理政务效率极高。
工匠亦然。
这便是嬴翌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将河南一州轻松理顺的真正原因所在。
年三十,嬴翌设宴召集麾下文武工的高层于嬴府。
就在大厅之中,军队两大校尉、八大部将、亲
第1486章 新币
征兵不是一件小事,新增四校尉计四万八千人,将总兵力推进至七万五千人,也是经过嬴翌仔细考虑的结果。
灭明不是一时起意,而是嬴翌心中早定的战略。不单单是因为嬴翌的某种情怀不愿大明为鞑子所灭,也因为鞑子一旦灭明占据北方,将体量大增,对嬴翌的威胁更大,更不愿看到北方百姓被鞑子荼毒杀戮。
要抢在鞑子之前占领北方,将鞑子拒之门外。
嬴翌占河南六府,人口七百万,百抽一,养七万余兵马不成问题。何况就粮食和物资而言,也不存在压力。
此前两万七千人,镇河南足矣。但要占北方,扩军已是必然。此去向北,河南也必定要有留守,至少要预留一个校尉的兵力。
扩军四校尉,其一在征兵。料来以嬴翌如今的威势,及从军的良好待遇,募足兵额不成问题。
其二在军备。计略征兵之时,相应军备需求也已传达至墨事司,令月牙谷加紧锻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