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弃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双木道人
其实姜维在家中的时候,就听自己的父亲提过诸葛亮。要说神武朝廷之中在智谋上比较顶级的存在,除去刘玉之外,首屈一指的就是曹操,接下来,像陈宫、沮授、田丰、贾诩等都是老臣,而年轻一代,就是以诸葛亮、司马懿、庞统等人为主。而诸葛亮在年青一代之中最受刘玉信任和重视,被誉为未来军机大臣的重要人选。
同时姜囧也把诸葛亮的功绩都说了出来。姜维听得眼冒金光,一想到自己要成为诸葛亮的弟子,心里别提多高兴。
只是姜维这个小子还是属于傲娇类型的,完全没有表现出自己对诸葛亮的喜欢和仰慕。
其实诸葛亮是看出来姜维的小心思了。
以诸葛亮洞察人心的能力,一开始还以为姜维是一个小孩子,不会有太多的心思。但在姜维回答问题时候的那种自得和高兴,诸葛亮敏锐地感觉姜维的不简单。
否则的话,诸葛亮怎么会愿意接受姜维作为他的弟子呢?
察觉姜维是一个可造之才,刘玉又将这孩子交到自己手上,诸葛亮不得不重视起来。
从一开始的不在意,到用心去培养,只用了两个时辰。后来姜维长大之后,把这个场景一直都挂念在心中,很是怀念。
黄昏时分,姜囧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家好好地休息,顺便去诸葛亮那里将姜维带回家。
很多人都不愿意到洛阳府办差,除了洛阳府是最容易得罪人的地方之外,还有就是祢衡这个洛阳令,以及没有什么油水。
祢衡是出了名的清廉,他的手下一般除了俸禄之外,就没有其他的额外收入。
不过姜囧倒是不在意。他反而觉得在洛阳府中做事,没那么多勾心斗角,同僚之间相处也是非常和善。姜囧第一天就感受到了。
就在姜囧想要回家的时候,洛阳令之下的几个官吏都拦着他,要给他办一个接风宴。
这些年,洛阳府一旦出缺,就非常难有官吏补上来。一个是祢衡的要求高,一旦看不上就让其走人。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谁也不愿意来。
整个大汉都佩服祢衡的清廉,但也知道祢衡的怪脾气,严格来说就是祢衡的三观很少有人可以对接得上。这工作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了。
难得有一个人过来,还是曾经的天水守将。从第一天的工作就可以发现姜囧很是认真,完全看不出有什么不适应,甚至得到了祢衡的认可。如此一来,除非姜囧自己走,那么这洛阳功曹的位置就是他了。
日后都是同僚了,所以需要好好地联络一下感情。
然而姜囧倒是拒绝了。
“各位的好意,在下心领。今日在下要去犬子的老师家中接孩子,所以还是改日吧。”姜囧很直接地说道。
“哎呀,姜功曹,男子汉大丈夫,这接孩子的事情找个下人去办就好了。”洛阳府的兵曹程平说道。
“是啊!日后咱们都是同僚了,也该好好熟络一下感情不是。”其他人也是附和着。
姜囧实在是为难啊,但他真的不能不去接孩子,说道:“诸位改日吧。”
“要不这样,你说你孩子在哪里,吾派人去接一下。”程平倒是提出了一个折中办法。
姜囧摇头说道:“这个,还是吾亲自去吧。其他人过去不适合。”
“不就是一个教书先生么?你一个个堂堂洛阳功曹亲自去?”程平开始认为这是姜囧在推辞了,不怎么喜欢和他们交流。
姜囧一听就不好了,这可是一个不好的信号,他们误会了。
“诸位,改日在下向诸位请罪!”说多了更多误会,姜囧就拱手一礼之后离开。
程平等人看着姜囧的背影,一个个都有点不满了。这是在假清高么?
很显然,洛阳府的官吏是误会了姜囧。
姜囧不想太过高调。若是让人知道他儿子的老师是诸葛亮,别人还怎么看他啊。
只是姜囧想要低调都不行了。
因为从诸葛亮的家中接回了姜维,诸葛亮对他说明日要举行正式的拜师礼仪,到时候诸葛亮会邀请自己的好友和同僚到场,让姜囧好生准备一下。
姜囧瞬间就懵逼了,这样子的话,整个洛阳都知道姜维是诸葛亮的学生了。姜囧想要低调都不成了。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诸葛亮就邀请了好几个好友,必须在洛阳城中的徐庶、崔均等人,还有自己的同僚,同时也在洛阳的亲弟弟诸葛均,一大堆神武朝廷中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到场了。
他们都想看看诸葛亮究竟是收了什么样的弟子。
诸葛亮还是和平常一样,一身儒服,一一和他人打招呼。
“孔明啊!究竟是什么出色的孩子,让你收为弟子啊!”崔均打趣地说道。
说实在话,他们都知道诸葛亮是高傲的,能被他收为弟子,肯定有过人之处。
“姜维过来!”诸葛亮把跟在自己父亲身边的姜维给叫了过来,当着徐庶、崔均等人的面,说道:“这些都是为师的好友,日后需以长辈之礼对待。”
“小子姜维拜见各位师叔伯!”姜维很有礼貌地说道。
姜维长得可爱,徐庶、崔均等人都很是喜欢。
吉时已到,收徒仪式正式开。
诸葛亮坐在主位上,接受姜维的大礼。
“姜维,汝今日成为吾之首徒,赐字伯约,号幼麟!”诸葛亮微笑地说道。
从现在开始,姜维就是诸葛亮的弟子了。
姜囧在一边看着自己的儿子,突然间感觉人生实在是太过奇妙了。在天水那一会,他都不知道会有今天这样的场面啊。
许多人都给诸葛亮和姜维进行了恭贺。
小小年纪的姜维表现得很聪慧,得到不少人的称赞。
唯有徐庶在一边,心里想道:“陛下说给孔明和吾各找了一位弟子。那个孩子叫做邓艾。按照陛下的意思,好像那孩子也非常不错。就是不知道究竟是不是真的。”
刘玉当然也是通知了徐庶,徐庶也知道自己将会有一个弟子叫邓艾的。
而在遥远的荆州,已经长大不少的邓艾收拾好了行装,背上了行囊,对自己的父母说道:“爹娘,孩儿上路了,你们要照顾好自己啊。”
这些年来,邓艾把自己的口吃毛病给治好了,现在说话不会断断续续了。
邓艾的父母很是不舍,但为了自己的孩子着想,该放手的还是要放手。因为这是当今陛下下旨让邓艾去洛阳的。
老邓家所有的长辈都出来欢送,他们知道日后老邓家的未来就掌握在邓艾的手中了。
邓艾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家,他现在的脑海里还回忆着当年刘玉和他说过的话。
“洛阳啊!不知道陛下变得怎么样了?还是和以前那样好看么?”邓艾心里很简单地想着。
邓艾离开后,老邓家的长辈们在族长的带领下,集中在自家的祖坟前,不停地祷告祖先,希望他们保佑邓艾日后飞黄腾达。
老邓家的祖坟开始冒青烟了。
三国之弃子 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太史慈到 派出徐庶
邓艾一家都是农民,难得出现一个人才,还是被当今陛下看重的人才,当然是祖坟冒青烟了。
等邓艾到了洛阳,和徐庶相遇的时候,徐庶不知道多喜欢邓艾这个小子,顺理成章地把邓艾收为了自己的弟子。
从邓艾到达洛阳,还有十几天的时间。
诸葛亮收了一个叫姜维的小男孩为弟子,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洛阳。
百姓们都好奇,那个叫姜维的小屁孩有什么才能被诸葛亮给看上了啊?传言有很多。比如说姜维打小就是一个神童,被诸葛亮遇上了,为了给大汉未来培养人才,诸葛亮立马就收为弟子。类似的传言非常多。
然而有一个传言非常的惊人。说是当今陛下微服私访,遇到姜维,看到其身上有着五彩神光,掐指一算得知乃是大汉未来的栋梁,于是命诸葛亮收为弟子,培养为大汉栋梁。
这个消息有点神话色彩,然而相信的人非常的多。
刘玉都震惊了。因为这个传言和真实情况有点像。当然什么五彩神光和掐指一算都是扯淡的。刘玉急忙叫来了李贵去调查。刘玉有点怀疑是姜囧派人去传扬这个的。最后的结果表明,这个传言,不是姜囧那边捏造的,而是一些闲着没事的百姓信口瞎说的。
刘玉不得不佩服百姓们的想象力了。
百姓们之中传扬一些消息倒是没有什么影响。而官场上就有点震荡了。
在洛阳这个地面上,有很多消息都会影响到大臣和官吏们的日常生活。就像是诸葛亮收了姜维,那么大臣们都开始调查究竟这个姜维是什么人,家庭情况如何。于是很多人都自发地调查了起来。
最后得知姜维乃是前天水守将,现任洛阳功曹姜囧的儿子。而姜囧为人是一个正直且忠心的臣子!
诸葛亮在官场中被誉为未来军机大臣的人选,而姜维乃是他的弟子,意味着未来,姜维也是水涨船高。哪怕姜维实力不咋滴,凭着诸葛亮弟子的身份就可以混一个一官半职。而姜维的父亲姜囧也会得利的。
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现在姜囧还是一个小小的洛阳功曹,身份低微,不趁着现在好好巴结一下,等日后发达了,想要结交都没有机会了。
于是乎,不少大臣和官吏都派人去给姜囧送礼和拜见了。甚至还有人过来和姜囧讨论一下姜维的婚姻问题。可怜姜维才几岁啊。
姜囧如果是一个官场初哥,那真的就是手足无措。在天水城,虽然是小地方,但姜囧已经见识过官场上的黑暗和套路。姜囧盘算了一下,果断地拒绝了大臣们和官吏们的讨好。
为啥姜囧要这样住?留点余地,日后给自己或者给姜维一条后路不是更好?
其实不然!
在姜囧看来,若是自己因为姜维是诸葛亮的关系开始和朝中大臣结识,那才是大大的不好。要知道姜维拜诸葛亮为师,除了姜维的天赋之外,就是刘玉的赏识,和姜囧自己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姜囧心中清楚,刘玉最恨的就是手底下的大臣拉帮结派,要是自己真的和朝中大臣结交,可能会断了自己和姜维的未来。
好好地当着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这不香么?
所以姜囧就是这么直接地闭门谢客了。
好多大臣都暗骂姜囧不识好歹。可也有人夸赞姜囧聪明。身为姜维老师的诸葛亮更是非常欣赏姜囧的举动。最重要的就是刘玉,看到姜囧这么明白事理,心里很是欣慰。有这样的父亲,难怪姜维日后会成才。刘玉也就不多干涉了。
在整个洛阳之中,最为震惊的当属洛阳府衙。其中洛阳令祢衡特意找来了姜囧了解情况。而姜囧也老实地将所有的一切都说了出来,包括刘玉微服私访。祢衡对于姜囧和姜维的运气特别的羡慕。刘玉难得一次微服出巡,怎么就被他们给撞上了!祢衡自然会守口如瓶。姜囧说出实情,那是对祢衡的信任,祢衡当然很受用。姜囧也不会在祢衡面前藏着掖着,就算他不说,祢衡用心去调查,也是会知道的。
而洛阳府衙中的官吏就对姜囧震惊了。难怪那天姜囧急着回去接孩子,原来是去光禄勋府上啊。这样的大人物,还真要小心谨慎。官吏们都认为姜囧太实在了,山高水深的关系,居然还这么低调,真心令人佩服。官吏们感觉日后要对姜囧客气一点,谁知道姜囧哪天会不会高升呢?
总之,姜囧在洛阳府算是站稳了脚跟。而且洛阳城中,大大小小的势力都会给姜囧一点点薄面。这是姜囧所不知道的。
这些事情都是在刘玉的监控中进行的。
刘玉是姜维拜师诸葛亮的始作俑者,他可是担心会发现一些控制不住的事情。
好在一切都在刘玉的控制中,没有发生什么巨大的变化。
当然了,未来之后,姜维和邓艾两人成为了大汉的重要臣子。而刘玉和姜维、邓艾两人相遇并且培养两人成才的事情,也广为人知,成为了一段传说。而传说却和诸葛亮和徐庶没啥事情,两人那时候觉得自己被刘玉给坑了。
未来的事情,刘玉当然不知道了。
在自己的书房中,刘玉正闭着眼睛听李贵汇报着朝廷和东吴的战况。
得知曹操已经开始对东吴用兵,刘玉明白战争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越来越大。
好在一切都是对刘军有利的情况下发展。
“嗨,要是这场大战是朕在指挥,那该多好啊。”刘玉不由得感慨了一声。
这么大的一场战斗,居然没有刘玉啥事。你说刘玉多郁闷啊。
李贵听完之后一哆嗦,心想:陛下又要搞出什么事情出来?难道又要偷跑?不行啊,一定要阻止,要不然这小命生的不保了。
李贵脑子一转,献媚地说道:“陛下,东吴乃是区区鼠辈,何须陛下操劳?再者如今将士们都是用陛下的名义出征的,陛下不用动身就可以让东吴鼠辈吓破狗胆,那才是真正的威风。”
刘玉白了李贵一眼,说道:“好了!连你担心朕会出去。真是乏味啊!”
李贵急忙擦了自己额头的冷汗,不敢在此话题上多说一个字。
“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刘玉询问道。
李贵拿出另外一份情报,说道:“马孟起倒是给陛下上了一份奏章。奏章说司马懿和庞统不让他出战,还禁足了他,他向陛下举报二人。”
马超这厮上次一个不小心中了东吴的暗算,差点连小命都没有了。虽然马超身体强健,没有因此而挂了,但是一直都是在养伤阶段。
由于马超以前的小伤很多,这一次大伤,倒是把以前的病根都给弄了起来。使得马超的伤势有点严重。司马懿和庞统于是联合起来,让马超好好养伤,不能因为一时的战斗欲望而伤到了根本。马超的妹夫是太子,司马懿和庞统都不敢拿马超的性命开玩笑。
可是马超本来就是好战分子,你让他躲在后方,看着别人去冲锋陷阵,那比杀了他还要难受。于是马超压根就不把司马懿和庞统的好心当一回事。
为了马超的安全,司马懿和庞统不得不做了一回狠人,直接派人把马超给禁足了。马超气得半死,立马就写了一份奏章向刘玉告状了。
“啊?还有这事?”刘玉就奇怪了,没事司马懿和庞统禁足马超干嘛?
随即刘玉明白了司马懿和庞统的用心,说道:“你给孟起回复,让他好好养伤,什么时候可以出战,要看仲达和士元的同意。”
“臣遵旨!”李贵马上领旨。
马超这次算是告状失败了。刘玉还是能够清楚司马懿和庞统两人的。
“陛下,还有一事。东吴大将太史慈,他的囚车于今日一早到了洛阳,现在关押在天牢之中。”李贵给刘玉汇报了一件事情。
刘玉随即就站了起来,说道:“你说的是那个和孙策旗鼓相当的大将,东莱太史慈?”
“是的!”李贵很肯定地回答。
刘玉摸着下巴思索了起来。
李贵当然知道刘玉在想什么,每次有什么大将啊、谋士啊,刘玉一旦露出这个模样,就是想着要如何将对方给挖到自己这边过来。
这种事情在神武朝廷上发生太多次了。
“仲允啊,你说这个太史慈,他愿不愿意为朕效力呢?”刘玉询问李贵道。
李贵之前想过这个问题,但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太史慈归顺。毕竟司马懿和庞统肯定是招降过的,把太史慈押到洛阳这边过来,意味着太史慈不愿意投降。
“陛下,臣以为太史慈为人忠义,想必会归顺的。只是臣愚钝,想不到什么办法?”李贵说道。
李贵的实力有限,在这个问题上,实在没有办法给刘玉太过的建议。
刘玉沉吟了一小会,开始慢慢地琢磨了起来。
“仲允,你去传旨徐庶来一趟宫中。”刘玉命令道。
李贵心里一愣,他刚才还以为刘玉会自己去,没有想到会是徐庶。李贵不知道刘玉为何要选择徐庶去做这个说客?
刘玉的旨意是必须完成的,所以李贵屁颠地去给徐庶传旨。
徐庶正在教导一大帮学生,投身于伟大的教育当中。
而李贵的到来,却是打扰到了徐庶的教育大业。
“陛下让吾进宫?李大人是否可以说一下是什么事?”徐庶眉头一皱,他感觉这次进宫绝对没有什么好事。
徐庶最害怕的就是刘玉给他一官半职,让他在朝廷中任职。要知道徐庶现在挺享受在这里教孩子。
李贵对徐庶恭敬地说道:“元直先生,还是等您进宫了,当面询问陛下吧。咱们现在就进宫,不要让陛下等了。”
徐庶觉得也有道理,若是刘玉安排给他什么官职,他到时候拒绝就好了。徐庶实在是想太多了。刘玉说过了不会让徐庶当官,暂时就不会给他委以重任。
改口也需要一点点时间,也需要徐庶立下一些功劳的。
徐庶被李贵带到了刘玉的面前。
“草民参见陛下!”徐庶可不敢用“臣”来自称,避免被刘玉套路了。
刘玉没有在意徐庶的自称,在他看来,徐庶只要在他这里就行,至于有没有官职都无所谓。只是刘玉自己觉得亏待了徐庶而已。
“元直,今日找你来,有一件事让你去办。”刘玉没有多余的废话。“之前仲达和士元他们把太史慈给俘虏了,然而他们二人无法让其归顺,现在已经押到了洛阳的天牢之中。朕很欣赏太史慈,所以让你去游说一番。”
徐庶心中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是让他当官。
不过一想到是要去游说太史慈,徐庶的眉头不由得一皱。这个太史慈,徐庶是见过的。要说在孙策手底下,哪个武将最厉害,应该就是太史慈了。只是没有想到太史慈居然被刘玉给俘虏了。
要想说服太史慈,徐庶觉得会困难。
难得刘玉让徐庶走一趟,徐庶当然是答应的,说道:“草民去试一试!”
“好,朕静候佳音!你且去吧!”刘玉很是爽快地让李贵带着徐庶去天牢。
看刘玉的样子,徐庶就知道刘玉对自己期望很大。
“这太史慈以忠义著称。看来要从这上面下手了。”徐庶心里不断地琢磨了起来。
李贵点头哈腰地带着徐庶走向天牢,一点不敢在徐庶面前表现得太过高傲。因为李贵知道,刘玉对徐庶很看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给徐庶一个大大的官职。徐庶的为人和能力,也值得李贵对其礼貌相待。
“元直先生,陛下对太史慈很是重视。希望您能够顺利。”李贵从袖口里面拿出一份东西,悄悄地对徐庶说道:“这里是太史慈的一些情报,希望可以帮到先生。”
徐庶顺手就接了过来,微笑地说道:“多谢李大人!”
对于李贵的示好,徐庶当然是心照不宣了。
三国之弃子 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难搞的太史慈
而在天牢中的太史慈,成为了天牢里的唯一住客。
刚到天牢的时候,太史慈都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一般来说,这监牢是昏暗和潮湿的。还有就是蛇虫鼠蚁一大堆的。关押犯人的地方不用多好。东吴那边有很多监牢,环境十分的恶劣。
但是太史慈看着眼前那么干净的天牢,深深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了地方。
然而天牢那些凶狠的狱卒证明了太史慈来的地方是对的。
“这家伙是东吴的俘虏,可看好了!”负责看押的武将把太史慈交给了牢头,顺便叮嘱了一句。
牢头欢天喜地地将武将给送了出去。
为何牢头和狱卒们都那么高兴呢?因为现在的天牢老鼠都没有几只了。
太史慈很奇怪,为何那么大的一个天牢,自己的牢房周围为何一个人都没有看到呢?
其实啊,以前这天牢几乎都是满员的。在朝廷上犯了事的,被冤枉的,整治斗争失败的,都会往天牢里面塞。那时候,天牢的牢头和狱卒可是一份肥差,每天光是看望犯人的家属给的孝敬就很惹人喜欢了。这些年来,当今神武皇帝励精图治,慢慢地清楚了朝中的一些祸害。而如今,没有人敢闹事了,都高呼陛下英明。而且刘玉最讨厌的就是内斗和迫害,一旦查实,那直接杀头。
该杀的已经杀了,该抓的也抓得差不多了。天牢也属于重犯才来的地方,所以慢慢的就没有犯人进来了。
现在的牢头和狱卒,每月只能拿着一点点俸禄过日子了。想起以前每天都有丰厚的油水,牢头和狱卒们都虎目含泪。
朝廷对于监牢中的不良风气也在关注。特别是天牢这个厉害部门,更是安插了不少的眼线。牢头也是机灵,得知李贵在管理此事,很是乖巧地服从了李贵的管理。
司隶校尉,本来就是管着天牢的。
这天牢平时就只有牢头和狱卒,今天好不容易来了一个犯人,他们当然是欢喜的。起码有点事情做了。等上头的命令下来,这严刑拷打是避免不了的,正好让他们活络一下筋骨,免得闲得太慌了。人啊,还是多运动才行。
而太史慈被关进牢房之后,直接靠着墙闭目眼神。
被俘虏之后,司马懿和庞统没有为难他,而是押往洛阳。刘军担心太史慈逃跑,在他的身上锁上了好几个锁链。即便是如此太史慈也在路上的时候找机会逃走。可惜刘军太过警觉,太史慈都没有找到机会。
刘军仁义不是空口说出来的,对待太史慈这个俘虏,还是真的仁义。在运往洛阳的这段路程中,太史慈都没有被饿过渴过。就是没有什么自由。
在这一路上,太史慈路过了很多城池。太史慈震惊地发现,在神武朝廷的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城池非常的繁荣,如同盛世一般,是东吴那边无法相比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