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弃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双木道人
一些有志于医道的年轻人也被张机的事迹所鼓舞,前往长沙拜师于张机座下。张机弃官从医,在年轻人看来是多么的潇洒,多么的伟大,在张机的身边绝对可以学到真正的本事。
张机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应付不断前来拜师的年轻人。最终张机在前来拜师的年轻人当中挑选了德行和天赋不错的年轻人作为弟子。日后这些弟子也都成为一方名医,为大汉的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张机也算是为大汉培养了不少的医学人才。
于此同时,庞统和司马懿也收到了刘玉的旨意。
两人知道自己的奏报提上去,刘玉一定会派人来呵斥他们的。
呵斥他们的圣旨的确是如同司马懿和庞统的估计,如约而来,刘玉要让他们在一个月有所突破,否则就加重处罚。
一个月的期限,司马懿和庞统觉得有点短了,起码要有两个月的样子。
还没有等两人反应自己的情况,天使给他们带来了一个震撼的消息,诸葛亮成为了光禄勋。
“什么!孔明成为了光禄勋!”庞统当场就跳了起来。
天使柔和地说道:“庞大人说的没错。诸葛大人与陛下凯旋的时候,陛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封诸葛大人为光禄勋!满朝文武都是震动了。”
庞统心理不平衡了,他很想问一下为什么。为什么他庞统能力不差,只不过是一个州牧,而诸葛亮就成为朝廷新崛起的大佬了。
司马懿笑着地天使说道:“下官已经准备了酒菜,请天使先行休息。”
“却之不恭了。”天使当然不会拒绝。
等传达旨意的天使下去休息之后,庞统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在司马懿面前,很是不满地说道:“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孔明居然当上了光禄勋,已经距离三公就剩下那么一点点的距离了。陛下为何那么偏爱孔明啊!吾可是南州第一名士啊。”
庞统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差,与诸葛亮拉开那么大的距离,就是因为刘玉偏爱诸葛亮。
司马懿心中也是很舒服的,但他城府极深,对于诸葛亮的上位,他不满,但也没有太多的怨言,对着庞统说道:“士元,你不必如此!孔明有今日之地位,也是他应得的。你我没有把握住机会,没有立下巨大的功劳。”
司马懿说的很对,要是他们二人这次能把孙策和周瑜给干掉了,高官厚禄不就是滚滚而来了?都怪他们两人联手都没有把孙策和司马懿给弄死一个。
“好吧!怪咱们运气不好!仲达!咱们不能在这里浪费时间了!是时候让陛下看看,咱们不比孔明差!”庞统下了狠心,他要让刘玉看看,他庞统是不比诸葛亮差的人。
毕竟南州第一名士可是他庞统,不是诸葛亮!
司马懿狠狠地点头,说道:“好!陛下不是让咱们一个月内有所突破么?咱们就齐心协力,把所有的怒火发泄到江东身上!一个月拿下豫章郡!”
这一次,司马懿和庞统算是站在了统一战线上。都是因为江东孙策没被他们干掉,才使得他们两人被诸葛亮给压了一头,不把江东给踏平了,他们心中不爽。
其实他们也知道刘玉是故意拿诸葛亮来刺激他们的。可即便是这样,他们也是安然接受刘玉递过来的刺击。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诸葛亮现在似乎已经被朝野称为年青一代臣子中的第一人。实力要是差距很大,司马懿和庞统可能会安心接受诸葛亮的上位。只是他们在能力上差不多,地位的差距一出,心里绝对不平衡。
司马懿和庞统立马达成共识,然后分别定下计策,两人各自承担了任务,划分了相关的细节,效率极高。
可还没有等两人将自己的计划传达下去,江东传来一个让神武朝廷上下都震惊的消息。
:。:





三国之弃子 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孙策称公
什么消息会让神武朝廷大为震惊呢?
因为孙策干了一件在神武朝廷上下看来绝对是找死的事情,他居然称公。自称为吴公,建国号为吴,定都吴郡。
《礼记》中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公是五等爵位的首位。然这是西周至秦朝建立之前的爵位。秦朝开始,设置了二十等的爵位,里面没有公爵。唯有汉末的时候,曹操才有了魏公这个爵位。魏晋开始重新使用五等爵。
而孙策称公,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和大汉对着干了。
称公建国,意味着孙策不在是刘玉名义上的臣子,是有自己国家的君主。说句难听的,孙策日后想做什么,刘玉都不能找任何借口去干涉,毕竟人家已经建国称公了。
庞统和周瑜两人听到这个消息,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他们觉得孙策肯定脑子被什么东西给夹了,居然做出了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要知道,孙策的先父孙坚,直到死的那一刻,都说是自己是大汉的臣子。神武朝廷也承认了孙坚的功绩,刘玉还给死了的孙坚追封呢。
也正是这么一点功绩,刘玉对于江东,算计起来都要有点余地。
如今好了,孙策称公了,摆明了就是和大汉死磕了。汉高祖刘邦斩白马立下誓言,非刘氏不得封王,非功高者不得赐爵。虽然被刘邦自己的老婆吕雉给狠狠地打了脸,但在大汉这么多年的历史中,天下人都是遵从这个规矩的。
胆敢违背这个誓言的,全部没有好下场。比方说称帝的袁术,此时的风头草都几丈高了。
如今的大汉,称公的人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篡位的王莽!最后也称帝了。
孙策称公,这就是犯了忌讳了,特别是大汉非常强壮的情况下,实在是不智之举。
以孙策和周瑜的脑子,怎么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
而称公这件事情,还真的是周瑜主导的。
在江东和刘军在长沙打了一仗之后,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虽然周瑜等文人极力宣导孙策在荆州大胜刘军,把刘军的大将马超给重伤了,等等。除了江东的百姓相信了这些话,但是江东的世家大族不相信啊。
江东的世家大族一直都是江东的顶尖力量,他们有钱有人有地,孙策说他胜利了,骗骗无知的百姓是可以的,骗不过江东的世家。
江东世家大族都清楚孙策在荆州被打回来了,周瑜还受了重伤!否则怎么会让鲁肃来当右都督呢?平白无故地分了周瑜的权力,周瑜居然一点表示都没有,岂不怪哉?江东世家通过不断地打探,终于得到了孙策在荆州的情况,一时间江东内部暗流涌动。江东世家大族都考虑着孙策这个江东之主究竟还能不能保证江东世家在本土的利益了。
孙策也是发愁,他知道江东世家会有想法,会给他在江东的统治产生隐患。
摆在孙策面前最为重要的就是刘军可能的攻击,防御才是硬道理。孙策无暇分心去处理内部的隐患。
老天爷可能真的很喜欢孙策,在他内部出现隐患的时候,南下的陆逊传来了让孙策振奋的消息。
通过陆逊和孙权的猛攻猛打,交州太守士燮士威彦率先手下向江东归降,接受江东对交州的管理。
孙权代表自己的哥哥,同意了士燮的投降,并让其送出质子往江东,表示忠心。陆逊对此并没有什么异议。南下的江东军和交州军停战了。
其实要是可以的话,陆逊真的不愿意就这样和交州停战。
可在实际情况上,陆续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一个结果。原本的交州是混乱不已的,虽然大汉有派出官员治理地方,成效却很差。
交州当地民众多为蛮人,没有多少文化,平日里认为武力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使得交州每天都是大战小战不断。而到了士燮成为了交趾太守之后,整个交州就变得不一样了。
首先说一下士燮。他年轻的时候,喜好读书,跟随大儒读书,成年后被举孝廉,替补做上了尚书郎。由于在公事上出了一些十分严重的错误,被罢免了。士燮的父亲临死之前动用了一些关系,把士燮弄到了巫县当县令,而整个正是士燮辉煌人生的开始。
黄巾之乱后,中原大地战乱不断,哪怕是富庶的荆州和江东都有战争发生。不少汉人百姓不断往南,来到了交州,在这里躲避战乱。由于地处南方,交州算是避免了东汉末年最大的混战。
然而但是的交州刺史朱符为了向朝廷上面的大官僚邀功,向交州各地收取重税,使得无论是蛮人还是汉人百姓都苦不堪言。官逼民反,百姓们活不下去了,就直接造反。失去人心的朱符不出任何意外的被杀死了。大汉对交州的控制和影响力瞬间直降,直到无法控制。朝廷不得不找一个有能力的人来整顿交州的混乱局面。而士燮就进入了当时刘协在位的许昌小朝廷的视线,被封为了交趾太守。
士燮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带着自己的族人通过不断的征战,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靠着不断南下的汉人带来的充实人口,不断地对交州进行改革。交州的情况不断地变好,各行各业都因为有汉人带来的技术而突飞猛进。无论是汉人百姓和蛮人百姓都开始安居乐业起来。在没有战乱,有能够吃饱肚子的前提下,谁也不会找事来做。有一些蛮人部落感觉士燮为首的汉人威胁到他们,向士燮发起了挑战。最后的结果就是士燮轻松地将这些蛮人部落给清除了。
士燮趁机将自己的族人分散到交州各个地方但官。也不知道是怎么的,士燮一族居然个个都是人才,手段和名声都非常不错。
士燮靠着自己的才能和族人的能力,最终一统交州。
交州几乎已经是士燮一家的私有物品。士燮名义上是大汉的官员,实际上他就是交州的土皇帝,什么事情都由他说了算。
为了安心当土皇帝,士燮就不怎么和中原的人往来,同时大汉各方对交州蛮夷之地存在偏见,一直都以为交州还在混乱之中。
靠近交州的江东也是这么认为的。
陆逊以为交州是一盘散沙,其实不然。江东军一开始的进攻顺利,那是因为交州太多年没有遇到战争了,使得战斗力比较低下,而且士燮万万没有想到江东会在面对朝廷猛烈进攻的时候居然还有兵力来进攻他的交州,错失了防御的良机,使得军队节节败退。
等士燮反应过来后,江东军和交州军就变成了对峙的状态。
交州和平太久了,可不代表他们会一直被江东军欺负。
士燮果断地召集了一股庞大的力量,和陆逊、孙权打了一场恶战。陆逊和孙权也想一次性把交州给解决了。
战后,无论是交州也好,江东军也罢,伤亡都是很大的。
江东军在陆逊和孙权的带领下,实力强过交州。但是士燮是本土作战,还有更多的兵力源源不断地赶来,对于江东来说,是大大的不利。
两军僵持不下,局势变得微妙起来。
于此同时,陆逊和孙权收到了关于刘玉御驾亲征益州,把刘备给干掉的事情。
不安在陆逊和孙权的心中盘旋不散。
刘玉拿下益州之后,接下来就要攻打江东了。而孙策出击长沙的事情,陆逊和孙权是知道的。他们也可以断定,拿下益州之后的刘玉,绝对不会让江东好过的。此时,江东的力量有一部分被限制在交州,此时此景,根本无法回去支援江东。
陆逊相信士燮会让江东军离去的。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士燮居然主动来找孙权和陆逊,表示了自己愿意归降江东。
孙权和陆逊都是不相信的,士燮会这么识相?
而士燮真的是不愿意打仗了。
江东的入侵,几乎把交州这么多年的发展给毁掉了一半。要是战争继续下去,交州就会变成以前那样了。
士燮不得不为自己考虑。混乱不堪的交州绝对不是士燮想要的。
只要停止了战争,等江东军走后,交州同样还是士燮的天下,还是由他说了算。
士燮也收到了神武皇帝拿下益州的消息,他认为大汉朝廷就要对江东动手了,相信自己的归降,江东一定会接受的。
陆逊犹豫不定,他很难相信士燮这个老狐狸。而孙权经过短暂的考虑之后,立刻就同意了士燮的归降,提出了质子、上供、江东派出官吏等条件。
士燮这边完全同意了。上供是简单的事情,无非就是一些交州非常多的象牙、珍珠、珊瑚等物,至于送出质子,那更加没有问题了。士燮有好几个儿子,拿出一个出来是没有问题的。随便死了一个,也不怕断后的。至于江东派出来的官吏,士燮就笑了。远离江东本土,来到交州的江东官吏能有多大的影响力啊。
士燮不愿意交州因为战争而毁掉以前的发展,孙权又想停止战争获取更大的资源,两人一拍即合。
士燮和孙权在两军之前达成了协议。
至此,士燮成为了江东归属的一个势力,听从江东的安排。孙策和陆逊整军北上,返回江东。
消息传到江东,整个江东都沸腾了。
南下之策大获成功,交州归降江东,臣服于江东了。
周瑜收到这消息,拖着自己病体来到孙策的面前,向孙策提出趁热打铁,直接称公的大计。
孙策是不敢相信周瑜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可是周瑜接下来的话,就让孙策下定了决定。
周瑜对孙策说道:“大丈夫立世,所求着无非名利。孙氏一门,自文台公崛起,至伯符仅有二世。然伯符此刻雄踞江东,兼之交州臣服。占据天下已有其三。经长沙一战,刘玉亡我江东之心昭然若揭,伯符有何必退缩。刘氏传帝位已有数百年。江东孙氏岂有差之?伯符乃是当世之英雄,称公建稷,乃是应当。若是允许,伯符何不称王!”
周瑜的意思就是你孙策现在实力那么大,称公又怎么了,条件允许的话,直接称王得了!难道你孙策会怕了。
孙策没有下定决心。
最后周瑜向他说道:“江东此时暗流涌动,军民百姓都畏惧于神武。如今南下之策大成,伯符声望冲天,何不一举而成事,面南称孤?称公之事,利于江东,伯符不可误也!”
说句难听的,现在的江东,人心真的涣散了。孙策放弃了太史慈之后,使得很多武将心中有点不高兴。而孙策手下文臣武将的官职都饱和了,他人想要上位十分的艰难。
称公之后,孙策就可以大封手下。大家伙都有了上升的机会,自然人心就安稳了。
孙策考虑了一下,最后同意了周瑜的计谋。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孙权和陆逊回归江东,孙策在整个江东的注视下,选了黄道吉日,于吴郡昭告天地、先祖,自称为公,建立吴国,都吴郡!封周瑜为大都督,总管全军。张昭为国相,统帅文臣。鲁肃为国尉,陆逊为尚书,其次弟孙权为武昌侯,幼弟孙翊为丹阳侯。其余文臣武将均有封赏。
没有人去反对孙策,因为孙策称公,对江东所有官员来说都是好事,他们都会应得的好处。更有人觉得孙策应该早点称公。也有人觉得孙策称公是太谦虚了,应该直接称王!
江东上下在这一刻团结一致。
至此,孙策开始和刘玉进行全面的对抗。
站在高台上的孙策,享受着手下军民百姓的欢呼,一时间雄心万丈。
“大丈夫当如此!”孙策心中突然发觉这才是自己想要的。
孙权仰望着自己的亲哥哥,除了敬佩之外,心里面突然间有了一个想法:“若是站在高台上被万人欢呼的人是吾,那该多好啊?”
刚有这个想法,孙权就吓得不轻了,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啊。什么时候自己会想要替代自己的哥哥了。
孙权收起自己心中的杂念,可却发现周瑜微笑地看着他。
孙权强自镇定地回给周瑜一个微笑。
周瑜轻轻地点头,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此时的吴郡,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




三国之弃子 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刘玉的反应
孙策这次称公是周瑜力主。但也是周瑜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
称公,还有例子可以追寻。哪怕是最后战败了,刘玉那边要赶尽杀绝,也不会留点情面。如果是称王,那就是严重了。王与帝只是一线之隔。一旦战败,那就是全族都要被消灭的了。周瑜可不敢拿孙策的全族开玩笑。
称公了,哪怕是最后选择了投降,孙家的脸面也可以保留一点。孙策若是想要活命的话,大可以把所有的罪过都推到周瑜身上,说是自己不得已而为之。
周瑜相信孙策不会这么做。万一到了那个时候,孙策不会这样做,周瑜也会逼着他去做。
只要能够换得孙策一条性命,周瑜都会去做。
有周瑜这样的兄弟,孙策这辈子算是值得了。
江东现在最重要的敌人就是刘玉,神武朝廷不会让江东安稳发展下去的,接下来江东要面对的就是神武朝廷对孙策称公这件事情的反应了。
只要撑了过去,神武朝廷无法奈何孙策,那么称公之事就成功了。孙策的名声再次响彻天下。
一旦有个成功的,天下间有野心的人多了去。他们会不会想着自己也可像孙策那样啊。
刘玉对治下之地管理很严,可总不能把所有的内心都给控制住了。一旦有些野心家想要上位,定然会造反的。野心萌芽,就会不断的发展壮大。
周瑜就是要趁机给神武朝廷埋下祸根!
那样的话,江东就可以多坚持几年。
是的,周瑜只是希望江东可以坚持多一些时间。
从长沙败退之后,周瑜就知道江东和神武朝廷之间的抗衡已经完全处于劣势了,想要反攻神武朝廷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刘玉暴毙,神武朝廷动荡,江东也扭转不了局面。
江东灭亡是迟早的!
想到这里,周瑜不由得叹了一口。
周瑜最痛苦的莫过于知道江东会灭亡,而自己却完全改变不了。
其实在周瑜的心中,江东最大的隐患不是什么世家,而是孙策的亲弟弟孙权。
孙权的能力很强,放在以前群雄并起的时代,肯定是一方诸侯的存在,甚至会强上不少。从这次南征之中,周瑜就看出孙权的能力是多厉害了。能够在那么关键的时刻做下对江东最有利的选择,又能够把陆逊给说服了,孙权是多么的英明啊。
孙权做这个决定的时候,难道就不怕孙策会怪罪他?
是孙权不担心孙策怪罪他,还是说孙权压根就不怕孙策怪罪。
这里面,周瑜不由得多担忧了起来。所以周瑜一直都是盯着孙权。从孙权的眼神中,周瑜看到了羡慕和欲望。一股想要替代孙策的欲望。
“仲谋啊,希望你不要成为你兄长的心腹大患,否则就不要怪吾无情了。”周瑜心中默默地说道。
孙策称公,吴国建立!
司马懿和庞统都震惊不已。他们完全想到孙策会有这么大的胆子称公。
“孙策的脑子是烧掉了么?在这个时候称公!”司马懿无论怎么想都想不懂孙策为何会这么做。
庞统则是说道:“派出所有的细作,一定要详细调查!”
“好!”司马懿马上就命令所有的细作全部发动调查孙策称公之事。
“仲达,此事务必及时传达回洛阳!”庞统说道:“事关重大,天下为之震动啊。”
司马懿当然是认同的,而且他还说道:“我军必须立刻出动了!如此大事,陛下那边一定会派出大军镇压,而江东也会严防死守!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庞统脸沉如水。本来司马懿和庞统制定了一个专门对付江东的计划,现在被孙策称公给搅和了。孙策自称为公,建立吴国,已经狠狠地打了神武朝廷一个大嘴巴。刘玉作为天下之主,怎么可能允许孙策如此胆大妄为,绝对会兴起大军猛攻江东,以正视听。
然而,刘军之前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在了益州上,损耗了大量的粮草和士兵,需要时间恢复。要不是兵力不足,刘军怎么会让孙策逃出长沙!
如今孙策这是不给神武朝廷任何恢复实力的时间,把皮球踢给刘玉。
选择进攻江东,而神武朝廷将会错失恢复的时间,江东肯定会严防死守,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天下一统。连铁索横江都做出来了,还什么事情是江东做不出来的。
而不选择进攻江东,江东瞬间就做大。孙策更能够把江东的凝聚力提高一倍,江东日后更加难打。
“打就打!陛下不是让咱们一个月内有所突破么?咱们就狠狠地给江东孙策一个教训。让他知道盐打哪头咸!醋打哪头酸!”庞统坚定下了决心。
这一次,庞统和司马懿决定要向刘玉证明自己不比诸葛亮差,要狠狠地将胆大妄为的孙策一次好看。
其实不用庞统和司马懿向上汇报,“暗部”早就收到了这个消息。
李贵收到孙策称公的消息之后,感觉孙策是疯了!居然有这么大的胆子要称公!是活得不耐烦了么?
李贵用最快的速度将消息送到了刘玉的面前。
刘玉这段时间过得很滋润。
御驾亲征的这段时间,刘玉都不近女色。忙得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但一闲下来,刘玉就心猿意马起来。刘玉虽然是有一后二妃,但是呢,一个个都是顶尖的绝色啊。
每天晚上,刘玉都操劳了,把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存货都拿了出来。
这段时间,刘玉把自己三个老婆都给满足了,可把他累坏了。
刘玉感觉自己有点放荡了,需要好好地调养身体,让御医准备一下补身的东西。
喝完了一碗御医精心熬制的补药,刘玉感觉自己好多了。偷得余生半日闲,刘玉觉得自己今天最好是休息一下。
1...589590591592593...7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