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弃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双木道人
孙策正开心的时候,城门楼治下响起了一阵阵喧闹之声。
“怎么回事外面何时如此喧闹!”孙策不满地说道。
城门楼之内的文武官员都停了下来,他们的主公都被打扰到,这可不行。
城门楼外立刻走进一个士兵,说道:“回主公,那是老神仙过境。”
“老神仙什么来路”孙策更加疑惑了,他怎么不知道有叫老神仙的。
“老神仙来了啊。快,去看看老神仙的真容。”在座的很多武将和文官都兴奋了,他们马上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走了出去。
孙策没有想到自己的部下居然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就离席,这是对他的不尊重,孙策暴怒道:“混账!你们这是干什么!左右将他们拦住。”
孙策的亲兵马上上前拦住他们,可是却无法阻挡这些武将和文官的狂热,他们直接冲了出去。
孙策内心数了一下,居然有超过三分之二的部下都抛下了他们的主公,这可是孙策头一遭遇到这样的事情。
剩下的属下,个个都很紧张地看着孙策,他们都不知道孙策接下来会做什么事情。
孙策脸色铁青地走了出去,其他属下马上跟了出去。
孙策一到城门楼之外,就看到城门楼之下有几个道童抬着一个鹤发童颜的道士,而那个道士正手持法杖微笑地给周围的军民百姓赠送着一碗又一碗符水。军民百姓一个个感恩戴德地跪在地上,口呼老神仙慈悲,然后仿佛喝到人间美味一般喝了下去,而孙策的部下有很多也跪在地上。
孙策看着自己的臣民居然跪拜在其他人座下,作为人主这是不能容忍的事情。
“那道人是谁!居然有那么多军民百姓信奉他”孙策冷冷地问道。
身边的属下立刻就有人出来回答道:“回主公,那是老神仙。老神仙俗家名字叫于吉,乃是有道之士,听说已经活了一百余岁了,不食人间烟火、五谷杂粮。老神仙在吴郡与会稽一带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宣扬天道,深得民心,很多同僚是老神仙的信徒,信道之心甚浓啊。”
“原来如此!难怪会那么多人相信他。”孙策终于明白此人为何会那么得人心了。
天下大乱,百姓贫苦,一些穷人更是缺医少药,于吉以制作符水,为百姓治病的面貌出现。于吉就是靠着这个获取了大量的人心。
其实于吉能够治病救人,对孙策来说是一件有好处的事情。可偏偏于吉现在已经冒犯道了孙策的底线了。孙策不希望自己的治下有不听自己话的存在,而现在因为于吉的出现,导致孙策的部下抛下其主而到了他面前,简直就是打了孙策的脸。
“来人!将那个谣言惑众的贼道给本将捉过来!”孙策喝道。
周围的人都震惊了,很多人都给孙策跪下了,恳求道:“主公,不可啊。那是老神仙,不能捉的啊。”
“混账,你们这是干什么!本将才是江东之主!来人,去把那贼道捉过来,如有阻拦,杀无赦!”孙策很生气,大家对于吉的尊崇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孙策的敬畏,孙策怎么能够容忍对自己权位构成威胁的于吉存在呢。
孙策的亲兵队只对孙策负责,他们没有管其他,直接拔出了刀子,直冲到城楼下,把于吉狠狠地捉了起来。
于吉哪里见过这样的突变,整个人都狼狈不堪。周边的军民百姓都围了过来,他们不允许这些人对老神仙不敬。只是在明亮的刀剑面前,这些人都停下了脚步。亲兵队亮出了孙策的命令,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他们的主公要捉于吉了。
于吉被带到了孙策的面前,城门楼下已经聚集了一大片人,他们很担心于吉的安危。
“你就是于吉!”孙策冷冷地盯着于吉。
孙策一身的杀气,于吉满楼大汗,紧张地说道:“正是贫道。不知孙将军有何吩咐”
于吉是知道孙策的,在江东行走不认识孙策可是不行的。
“你谣言惑众,今日本将杀了你!”孙策拔出了自己宝剑,贴在了于吉的脖子上,说道:“本将给你一个交代遗言的机会!”
“主公,不可啊。千万不能杀啊!”孙策的部下都吓坏了,一个个都不想看到于吉被杀,纷纷求情。
“老神仙!”城门楼下的百姓也看到孙策把宝剑贴在了于吉的脖子上,一个个悲呼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孙策心中的杀意越发浓厚了,说道:“还有什么遗言!”
“伯符将军,名而虚之。”于吉冷笑道。
孙策听到这样的讽刺,顿时大怒道:“贼道安敢!”
孙策的宝剑更加贴近了
“难道不是么伯符将军被世人称作小霸王,想当年楚霸王是多么的威风,八千子弟兵横扫整个天下,推翻暴秦,而后分封天下诸侯。世人言王不过霸,正是此理。反观将军起兵至此,于长沙弃城而逃投靠袁术逆贼,而后又弃袁术而自立。进兵徐州被关羽所败,如今又在江夏被一莽夫张飞杀败。将军一无霸王之勇武,二无霸王之度量,三无霸王之功。小霸王之名岂不是虚的”于吉知道自己是死定了,于是更加讽刺着孙策。
“你就不怕死”孙策双眼露出了光芒。
&
第六百七十六章 于吉到洛阳 欲求见刘玉
返回洛阳,或许是于吉做的一个十分正确的决定。
由于黄巾之乱的关系,很多诸侯对道教有了提防。大部分的诸侯对道教人士都比较苛刻,英明如曹操,也对自己治下的道教人士进行了各种的监控。毕竟宗教是最能让百姓相信的。作为统治者,谁也不想治下有着自己不能管理的势力。孙策就是因为这样把于吉给驱逐出了江东。
但刘玉对道教并不反感,甚至对道教存了统一管理的念头。
五斗米教的张鲁就被刘玉委以重任,专门负责神武朝廷的各种祭祀礼仪。
张鲁张卫两兄弟现在过得可滋润了。刘玉高官厚禄地养着他们,还让他们负责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朝廷祭祀这种东西是张鲁他们从小就会的了。
在朝廷中,张鲁和张卫也没有受到因为自己是降将而遭到白眼的歧视。反倒是因为负责朝廷祭祀,受到很多官员百姓的重视,隐隐有着朝廷国师的待遇。虽然比不上汉中那样生杀大权在握的土皇帝畅快,但这种受人尊重的感觉又没有生命安危实在是太好了。刘玉对他们兄弟二人也是很信任,几乎不会插手祭祀的事情,全部由张鲁他们去负责。关键的就是刘玉他压根就不懂这方面的事情,还不如让张鲁他们全心全意去做了。这一点张鲁和张卫是不知道的。
早知如此,张鲁和张卫都巴不得早点投降过来。
张鲁有自知之明,他深知现在的荣华富贵都是刘玉给的,只要刘玉一句话他就会万劫不复。以至于张鲁和张伟十分的低调,一点军权和迷惑百姓的事情都不敢碰。要不是朝廷祭祀会有张鲁出现,朝中的武将都会忘记还有这个人。
张鲁虽说是独立建立门派了,可还是道教的分支,而且五斗米教的信徒实在太多了。刘玉也是看在这一点上饶了张鲁和张卫的性命,这是和历史上曹操对张鲁的待遇是一样的。
于吉早年还和张鲁的爷爷有过一段交情,还曾指点过张鲁。
于吉到了洛阳之后就去拜访了张鲁。
张鲁听到于吉到访,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于吉这个老家伙还没死
张鲁不管其他了,马上出来迎接于吉。一到大门口,张鲁就发现真的是于吉。
张鲁前来行道家晚辈之礼,说道:“晚辈张鲁,见过仙师。”
“公祺啊,别来无恙否。”于吉满脸微笑地说道。
“多谢仙师挂念,晚辈不甚荣幸。还请仙师里面请!”张鲁恭敬地说道。
于吉也不含糊,直接走进了张鲁的府邸,张鲁在背后不断腹诽:这个老不死的还是那么不要脸。
于吉在道教之中,辈分和岁数都是很高的,要说仔细划分的话,于吉与张鲁的爷爷同一个辈分,那么张鲁就是于吉徒孙那一辈份的。
道家讲究清净无为,可是对辈份一说还是很重视的。
所以张鲁还是对于吉很是客气的。张鲁的爷爷临死之前也交代过自己的子孙要对于吉和他的传人存在敬意。
张鲁的爷爷属于开宗立派的人物。在死之前都这么交代了,可见于吉在道教之中的影响力。
也只有历史上的孙策敢一刀把于吉给砍了。只不过历史上的孙策也英年早逝,有人传说是于吉的鬼魂索命,导致孙策逝世。
张鲁把于吉带到了自己平时论道接客的地方,吩咐道童端来上好的茶水与果品招待于吉。
于吉品尝了一下,感觉自己在江东是风光无比,可是这平时的生活条件可比张鲁差多了。单单这茶就不是于吉以前能够喝到的。
张鲁内心一直在打量着于吉,心想于吉这次来干什么呢
于吉什么话都没有说,他只是慢悠悠地品着茶,有些话不是他这个辈分的人先说的,他要等张鲁先开口。
“仙师。”张鲁有点不耐烦了,问道:“晚辈早年听闻仙师在吴郡一带烧香读道纳福,怎么有时间来洛阳这滚滚红尘之中呢”
“贫道身居荒山,不理俗事。前段时间夜观天象,偶然发现洛阳方向紫气冲天,那是圣明天子在朝之像。贫道有感天道指引,故而前来洛阳。正好听闻公祺在洛阳,多年未曾与公祺论道,所以前来叨扰了。”于吉的脸皮是非常厚的,把自己说得十分神秘与高贵。
张鲁内心破口大骂于吉无耻,你要是真有本事,用得着跑到江东去只不过张鲁可不能把这话说出来。
“仙师莅临,晚辈荣幸之至。仙师就在晚辈的寒舍住下。”张鲁说道。
“多谢公祺了。只是贫道有一事相求,不知当讲不当讲”于吉说道。
“仙师有何吩咐只要晚辈做得到的,务必为仙师安排。”张鲁心想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于吉不可能千里迢迢前来找我论道的,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贫道被紫气所引,所以很想与当今陛下相见,不知公祺可否引见一二。”于吉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在来洛阳的路上,于吉就开始对刘玉进行估算。道家有一个法门,可以算出一个人的未来,只不过此法有违天道,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于吉在好多面前就算出大汉会大乱,最后龙气一分为三,而动乱的源头就是洛阳。于吉惜命,马上就离开了洛阳。天下的走势也跟于吉估计的差不多,黄巾奋起,,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只是后来的走向却变得诡异起来,慢慢地变得和于吉估计的不一样。龙气非但没有一分为三,反而聚集了起来。根本原因就是出在了刘玉的身上。
于吉自然对刘玉进行了估算,然而于吉怎么算都算不到刘玉的未来,甚至连刘玉的过往都算不出来。这就让于吉大为疑惑了。
于吉对自己的估算很有信心,就是靠着这个本事,他才活到了这个岁数。除了自己的大劫变得迷糊外,就只有刘玉是他无法估算的。
所以于吉想让张鲁帮忙引见一下,他可不想有什么遗憾。而且于吉最后算到了自己的生死和刘玉有关。
对于于吉的要求,张鲁有点不想答应,可是却不好拒绝,最后说道:“仙师,您能否和晚辈说实话。您究竟有什么原因要见陛下。陛下虽然阔达,可并不是晚辈能够冒犯的。”
张鲁说的是实话,刘玉真的不是张鲁能够冒犯的。要是于吉只是想看看刘玉,张鲁真的会拒绝了。
“此事关于贫道的修道。还请公祺多费心了。”于吉诚恳地说道。
事关自己的性命与未来,于吉不得不拉下了脸皮请求张鲁这个小辈了。于吉自己是无法见到刘玉的,先别说皇宫戒备甚严,刘玉有没有听说他都不一定。说不定还会被当成疯子或者狂徒被下大狱。
于吉都用请的了,张鲁就知道这事情有点严重了。
“好吧。仙师你先在这里休息。晚辈这就去皇宫觐见陛下。”看在自己爷爷的份上,张鲁答应了下来。
“公祺,劳烦你了。”于吉对于张鲁的决定很高兴。
张鲁出了自己的府邸,然
第六百七十七章 推出去砍了
刘玉饶有兴趣地看着自己下方的于吉,刘玉曾经听闻于吉有一百多岁了,可是看起来根本就不像,刘玉估计就像后世七八十岁的人。只不过在这个乱世,能活到七八十岁,已经算不错了。
“平身吧。”刘玉淡淡地说道。
“谢陛下!”张鲁和于吉回道。
“这位就是于道长了吧。不知于道长要找朕有什么事情么”刘玉开口问道。
于吉轻轻对着张鲁看了一眼,张鲁立刻就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了。
“回陛下,臣还有一些事情要办,还请陛下开恩,准许臣先行离去。”张鲁跪拜道。
于吉的那个小眼神没有瞒得过刘玉,刘玉也想看看于吉究竟要干什么,故而对张鲁说道:“准了。”
张鲁重重磕了一个头,然后转头离开,临走的时候还向于吉示意了一下,希望于吉可以注意言辞,毕竟现在他已经按照于吉的请求做了,于吉千万不要做出太出格的事情,免得连累到他。?只是于吉有没有受到张鲁的示意就不得而知了。
刘玉可不担心于吉会对自己不利,再说了,自己可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要想干掉于吉是轻而易举。虽然传说于吉是神仙,但是后世来的刘玉对鬼神是敬畏的,但却不会感到害怕。
于吉老神在在地看着刘玉,越看就觉得刘玉的面相很诡异。但是怎么诡异,于吉就看不出来了。刘玉是后世穿越而来的,真正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他,能不诡异才怪。于吉只能把这事情归于自己学道不精了。
刘玉经常被人关注,比方说他平时微服出巡的时候,很多年轻女子都会向他抛来秋天的菠菜,可现在被一个老头子一直看着,刘玉就有点不爽了,说道:“于道长,如果你只是想看看朕的话,你已经看过了。朕的时间很宝贵,没时间和你浪费。”
“是贫道孟浪了!还请陛下恕罪。”于吉反应过。
“朕听说于道长在江东修道纳福,不知为何来到洛阳啊”刘玉还是留了一点面子给于吉,而且他也知道于吉为什么不在江东呆着。
于吉淡淡地说道:“回陛下的话,贫道是在江东修道。只是眼看江东百姓受瘟病之举,贫道虽是方外之人,可还有慈悲之心,故而以一身所学,广施符水拯救江东百姓。可是江东之主孙伯符恼怒贫道所为,将贫道驱逐出江东。贫道云游天下,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又一夜,贫道夜观天象,发现洛阳上空,紫气蓬勃,乃是真龙天子之气。几百年来也只有高祖、光武之时才有如此气象。贫道有感于天道指引,故而前来洛阳。”
于吉说得神神秘秘,他里面的话有很大部分是真的,目的只是想让刘玉相信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