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没什么,我只是想问你,想不想活下来?想不到未来还能够有含饴弄孙,怡养天年的机会?王洋把玩着马鞭,意味深长地说道。

    王大人您这话是什么意思?耶律勇疑惑地眯起了两眼。

    一百二十七人,已经死了四个,还剩一百二十三个,而本官之所以挑出你来,知道是为什么吗?王洋站起了身来,俯视着那跪在草地上的耶律勇道。

    因为你这个人,还算是重情义之人,你那堂弟耶律平乡,过去与你,曾颇有矛盾,甚至占了你家的田土,之后,吃喝玩乐以致家产尽没,之后听闻你在这河东道当上了将军,又眼巴巴的来到了这里。

    而你,却还是赏了他一口饭吃,让他做生意,给予他不少便利,让他能够在宥州立下脚跟。

    另外,你那娘子,原本是党项贵族强纳过的妾室,后来我大宋据了这宥州之后,这得以回家,却因为曾经侍奉过党项人,受四邻唾弃,而其父早亡,母病弟幼,生计难以为继,你却能够拿出财物助之

    说到了这,王洋顿了顿,表情显得很是复杂。若非是你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你的下场,也必定与野钵胜他们一般。

    但是现在,你的生路,也唯有一条

    耶律勇抬起了头来,愣愣的看着跟前这位年轻而又高大俊朗的王经略,脑海里边,闪过妻儿的模样。

    你确定?王洋两眼一眯,死死地盯着耶律勇,冷声喝问道。

    王大人,末将,哦不,我只求一条生路,自然不敢说假话,那些丝绸,如今大多都还在安定堡的库房之中存放着,毕竟,这些丝绸之上,都有商号的印鉴,所以不敢销往陕西北路,而只是售卖给了一些回辽的辽商

    另外,在安定堡西二十里外,那位于宋辽交界的一处废弃村庄,是我们的据点,我们每次出来办事,都会把证明自己身份的事物都留在那里,更衣伪装

    耶律勇从艰难地说出了第一句话后,后面是越说越顺畅,反正有一就有二,还不如干脆竹筒倒豆子一般的全部吐出来,为了娘子,为了刚刚出世没多久的孩儿,保全自己性命要紧。

    等到耶律勇把所有的事情都抖落出来,被人押了下去之后,王洋如释重负的长出了一口大气。

    此事,至少成了大半了,有了人证,就算是三司来人又能如何?只要耶律勇与那耶律平乡成为污点证人,那野钵胜等人就休想翻盘。

    四千大宋精锐骑兵出现在了宥州城南之时,听闻抓住了那赵氏商行劫案的凶手,整个宥州城都沸腾了。

    无数的百姓涌到了宥州城南门之外,兴奋而又仇恨地看着那些被关押在车中的马匪。

    而为了让百姓们能够看清楚这些马匪的嘴脸,王大官人早在接近宥州城之前,就下令将那十辆大车的车窗和车顶都给拆掉。

    看着那些被捆绑着,挤在那马车之中,垂头丧气,面露惧色的马匪们,宥州的百姓们,纷纷用臭鸡蛋,石头,还有菜帮子,臭袜子等物招呼过去。

    不过很快,在看到了有些死者的家属一面嚎哭着一面抄起碗口大的石头要朝车子里边砸去时,士卒们赶紧劝阻了下来,然后在骑兵的簇拥之下,把这十辆囚车给直接押入到了宥州的大牢。

    把这一百二十余名马匪皆尽押入了牢中看押。

    而在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了宥州城,正在宥州知州给他们安排的驿馆里边休息的三位官员,此刻却已然齐聚在了一起。

    刑部郎中王定,大理寺少卿何源,御史台的侍御史张伦。

    大理寺少卿何源自然是这个三法司集团之上,官阶最高之人,亦是三人之中的首脑。

    消息确定吗?何源抿了一口茶水,看着那名匆匆进来禀报的书吏问道。

    大人,消息很确定,大军押着那些人犯的马车,都已经到了宥州的大牢了。书吏恭敬地答道。

    真是奇了怪了二位同仁,不觉得有些古怪吗?何源挥手,示意那人退下之后,目光扫过了跟前的刑部郎中王定与御史台侍御史张伦。

    古怪?大人此言何意,能够拿出那些残害我大宋子民性命的马匪,这不是喜事吗,何怪之有。刑部郎中王定有些错愕地抬起了头来看向大理寺少卿何源道。

    哈哈,王大人此言差矣心领神会的侍御史张伦呵呵一笑,抚着三缕长须,悠然地说道。赵氏商行一案已经发生了月余,却一直未有线索,结果咱们一到,他王经略就抓到了凶手,这不古怪吗?




第1052章 我等奉了圣命审讯赵氏商行一案(第一更)
    第1052章

    王大人莫要忘记了,此案发生之后,一直未有什么进展,甚至咱们那位王经略在气极败坏之下,一无实据,二无实证,只凭着一个苟且活命的趟子手的胡言乱语,把罪名都给泼到了辽国的军队身上去。

    惹得陛下大怒,苏相着恼,陛下这才特地下旨申斥于他,又着令我等前往陕西北路详查此案

    咱们这前脚刚进了宥州,这后脚他就抓住了马匪,呵呵本官实在是不敢相信,事情会如此顺利。

    听了侍御史张伦之言,刑部郎中王定也回过味来了,抚着长须微微颔道。这也的确是太过巧合了些。

    那依二位大人之间,现如今,该当如何?

    我等奉圣命来到宥州,为的不就是赵氏商行一案吗?既然案犯已经被关押入狱,自然我们三人,就应该尽职尽责,当立刻开始提审案犯。

    如此,方才能够明了,那些案犯,到底是真的杀人凶手,还是咱们那位王经略生怕办案不力,再被陛下申斥,故尔特地抢在咱们到达宥州之时,了结此案。大理寺少卿何源抚着长须,语气严厉地道。

    而张伦亦深以为然的连连颔首。该当如此,我等皆奉圣命而来,自然要彻查清楚,若那些人,真是凶犯,那就要替赵氏商行一案死去的百姓讨一个公道,可若是

    张伦的目光扫过了这二位之后,清了清嗓子。若是有疑,那咱们可就要仔细甄别,去伪存真

    不错,二位同仁,莫要忘记了,咱们来此,除了陛下的重托之外,还有满朝文武,诸公的嘱托啊何源此言一出口,不论是王定,还是张伦都不约而同的深吸了一口气,暗暗地握紧了拳头。

    王定出身新党,而何源与张伦则是旧党,虽然他们都在政见之上,针锋相对,但是,对于王洋此人,却都是怀着满满的警惕与反感。

    我等皆是大宋积年老臣,兢兢业业十数载,甚至是二十余载,方有今日之成就,而王洋此人,少年狂妄,何德何能,居此高位之上?

    还不就是因为凭着陛下的宠信,凭着太皇太后对他的恩宠吗?

    此番,被朝中大佬挑选出来之后,这三位能臣干吏,自然是被各党的大佬们千叮万嘱过的。

    如今,天子对王洋有了怨意,那就一定要抓着这个问题下手,下死手。

    但是有一点,切切不可有破绽,如果说那王洋王巫山,真有真凭实据,那你们就公允办事,彻查此案,以彰朝庭之威。

    若是那王洋王巫山之过,呵呵,那你们,就得好好的把握住这个机会,查出实证,到了那个时候,三法司的弹劾奏折一上,真凭实据在前。

    就算是天子有心,怕也难以维护了。

    将那些匪徒扔入了大牢之中,折可适则开始安排将士们前往宥州城外的大营,而王洋也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卸甲之后,便亲自去寻那三位奉旨而来的三法司来人。

    他们都到大牢去了?王洋这才来到了三法司来人的门口,那守在住所门外的随从们便向王洋禀报了何源等人的去向。

    想不到这三位大人倒还真是够兢兢业业的。唐训成微微眯起了两眼,转过了头来朝着王洋道。大人,咱们要不要也过去?

    王洋想了想,缓缓地摇了摇头。既然他们已经去了,那本官就不去了,毕竟他们是奉旨前来会审的,不过,记得派人盯好了,若是有什么情况就来禀报本官便是。

    大人放心,下官这就去安排人手。唐训成点了点头之后快步而去。

    而王洋,则有些疑惑地皱了皱眉头,三法司的来人奉旨会审,自己的确不太好插手,只是,那帮子家伙,真的会好好的审案,而没有任何私心吗?

    关于这一点,王洋还真不敢保证,毕竟朝中的那些大佬们对于自己的感观可谓是相当的恶劣。

    眼珠子鬼鬼崇崇地转了几圈之后,又抬手招来了那吴七郎和王精。你们哥俩机灵点,到大牢里边去,给我看着,有什么事,一个盯着,另外一个过来给我报讯。

    唐大人终究是个文人,过于正直,怕是很多事情

    吴七郎一听这话,当即重重地点了点头,与那王精两人便快步而去,而凌纵眼巴巴地瞅着那二人离开之后,满脸幽怨地看向王洋。

    公子,干嘛也不让小的一起去。

    你去干嘛?给我老老实实呆在。王洋没好气地瞪了一眼智商有缺的凌纵,让这家伙去杀人放火保准没问题,让他去干一些需要脑子和智商的事情,那就凉了。

    三人抵达了大牢,就看到了牢内站了不少的元祐甲士,而为首者看到了这三位官员连袂而至后,赶紧迎了上来。宥州守备许诏,见过三位大人,不知三位大人

    大理寺少卿何源,这位是御史台侍御史张大人,还有刑部郎中王大人,我等奉了圣命而来,审讯赵氏商行一案,许将军,辛苦你们了,都出去吧

    许诏不禁一愣,有些愕然地道:河大人,这些马匪极其狠残暴,末将觉得,还是让甲士留驻在此看守为好。

    不必,本官此番前来,身边亦带来了禁军,黄都虞候,让你的人进来,看押住这些暴匪,万万不可出差池何源摆了摆手,然后朝着身后边的一名武将道。

    末将遵命,许将军,请黄都虞候应诺了一声之后,朝着许诏恭敬而又不失矜持地道,哪怕是许诏官职比他大,但他们可是奉了圣命而来的。

    许诏只能无奈地挥了挥手,让麾下的宋军精锐们离开大牢,而很快,黄都虞候统帅的禁军,则填满了大牢。

    而这一切的动静与对答,都被那野钵胜等人看到了眼中。

    原本,面色死灰,满脸尽是绝望之色的野钵胜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赶紧转过了头来,朝着那些同样被关押在大牢之中的那些同伴们小声的交待着什么。

    很快,整个大牢里边的那些马匪们的脸上都浮现出了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

    谁是匪首?黄都虞候恭敬地将这三位大佬送出了大牢牢门之后,又奉了何源的命令,再一次步入了其间,双目如电,大声喝道。



第1053章 王巫山在陕西北路只手遮天(第二更)
    第1053章

    我,是我,但我不是匪,我是大辽的将军,我们是被你们宋人给冤枉的!野钵胜扯起了嗓子,大声地吼道。

    呸!少给老子胡咧咧,就你那副模样,还大辽的将军,把嘴给老子堵上,拖出去,交给何大人审讯,再挑两个,一个交给王大人,一个交给张大人黄都虞候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没好气地喝道。

    不大会的功夫,野钵胜便被拖到了何源的公案前被两名如狼似虎的禁军士卒给压跪在地上。而旁边,则是一帮子刑讯老手,不是来自大理寺,就是来自刑部,自然还有一些本地的差役在此打下手。

    把他口中的破布取了,本官问你,你是匪首?何源抿了口茶水,悠然地打量着那野钵胜道。

    呸呸你是宋庭的官?好,很好,本将乃是大辽河东道夏州安定堡守将野钵胜。野钵胜嫌弃地吐了一口口水之后,径直大声喝道。

    何源端着茶杯半才天回过了神来,神情不由得一寒。休得胡言乱语,不然,休怪本官让你吃吃苦头。

    你不相信,好好好,你让人翻我怀中,那里边有个锦囊,里边有本将的印绶野钵胜努力地挺直了身躯大声地道。

    何源这下子真有些毛了。混帐,好,来人,给本官搜他的身,看看到底有没有什么印绶,若是你敢有半句虚言,本官给赏你三十棍子提神醒脑。

    下一刻,一名差役解开了最外面的皮袍,然后又解开了铁甲,这才从他怀中摸出了一个锦囊,打开之后,摸出了一枚印绶,不禁一愣。

    拿过来,让本官看看何源倒真没想到,不过他还是不敢相信。

    但是很快,那枚印绶到得手中之后,何源仔细地打量起了上面的字迹。脸色顿时变了,然后挥手招来了一名懂得契丹文的书吏,让他过来辨认。

    得以了确认之后,何源不由得吸了一口凉气,有些愣神地看向了跟前跪着的野钵胜。你是辽国守将,除了此物,还有何证据?

    还要证据,你且看看本将身上的甲胄,是不是你们宋国之物,你若是不相信,你可以立刻派人前往安定堡求证本将的身份。野钵胜大声地道。

    你,你真是辽国将军?何源真心淡定不能了,嘴皮子有些微微发颤,内心则犹如万马奔腾。

    王八蛋,王洋你个王八蛋你这是想要做什么?

    我要向你们宋国的皇帝告状,告你们的陕西北路经略安抚使王洋,我等辽军将士在辽境巡逻,而他,居然率领数千人马偷袭我等,并且还在我们的铁甲外面套上了这些破袍子,将我等指认为马匪

    此刻,大牢之内,刚刚进行了第一轮审讯没过多久,王定便一脸气极败坏之色的找到了张伦,然后两人一同找到了脸色很是震惊,但是又似乎略显得兴奋的何源。

    何源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这才刚抬起了头来,看到二位同僚那副模样,心里边已然有了底。你们也发现问题了?

    不错,河少卿,这里边有很大的问题,这些人都不是普通的劫匪,而是辽**士,都是辽国的军士啊

    难怪,难怪方才那些随从来禀报,说是至少数千精骑刚刚回营,这是去抓捕马匪吗?分明就是掳掠了辽国的巡逻骑兵回来,给他们披挂皮袍,诬为马匪。

    好你个王洋王巫山,没想到,你居然是这样的人,居然胆大妄为,狂勃如此。视朝庭法纪如无物,还劫掠他国将士,擅起边衅

    不错了,难怪咱们刚刚这才前脚到了这宥州城,他王洋匆匆与咱们一见之后,就急惶惶的去了,剿匪,剿匪需要动用那么多的兵马吗?

    分明就是为了想要敷衍我等,敷衍圣命,掩盖真相,才会去抓捕了那些辽国的士卒来伪为马匪,借机邀功

    王定则有些犹豫了起来。何大人,既然那王大人敢出手抓捕这些辽国边军将士,或许他已经掌握了什么证据,要不,咱们先与王大人沟通一二?

    张伦听得此言,也不由得把目光落在了何源的身上。何大人,下官也觉得王大人言之有理,毕竟此事太过蹊跷。

    二位大人莫要忘记了,陛下为何要斥责那王洋,不就是因为他意欲将赵氏商行一案牵扯到那辽国边军将士身上吗?何源没想到这两人到了这个时候,居然又显得犹豫了起来,不禁有些着恼地道。

    那王巫山在这陕西北路可是只手遮天的大人物,若是一旦他知晓咱们审出真相,你们觉得,他会怎么做?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掩盖真相,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咱们再审问这些案犯之时,又是另外一套,有利于他王巫山的说辞了
1...417418419420421...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