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归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只今
第四百一十八章 怎么才能出去
418
卫宜宁一下子就成了众矢之的,
智勇公府的下人们个个咬指吐舌,都说这五姑娘真是不可貌相。
平时看着那么温和柔顺,谁想竟能做出这样惊天的大事来。
也有人说:“这也没什么奇怪,平时的安静温柔都是装出来的。她到底是罪人的女儿,上梁不正下梁歪。”
也有人说:“越是看着好脾气的人其实越是狠毒,别忘了那句老话:咬人的狗不叫!”
何紫云的尸体全身呈青紫色,仵作来验过了,的确是中毒了,且死因就是食用了有毒的燕窝。
何紫云爱吃燕窝,每天早晚都要吃。
她是吃下燕窝后半个时辰毒发的,拼死生下孩子后就断了气,根本来不及留下什么话们。
那个早产的孩子哭声微弱,不过好在有卢神医这位解毒高手在,性命可保无虞。
朱太夫人睡在床上,还不知道府里出了这么多事,包氏命人封锁消息,不叫对朱太夫人说。
“老太太如今正病着,谁要是敢把这些烦心事儿告诉她老人家,万一有个好歹,我就扒了你们的皮!”包氏又特意把府里的人叫过来提点一番。
众人散去,包氏坐下来喝茶。茶水有些凉,包氏也不在意。
国妈妈上前说道:“胡大人先回衙门去了,特意留下来了几个差官在咱们府里头。陈国老也回去了,走时脸色不太好看,大约也想不到会亲眼见这些事。这一回他们姐弟休想翻身了,便是全身上下都长了嘴也说不清楚。”
“那几个证人你可都叮嘱好了叫他们必须说的一句不差,”包氏道:“绝不可出任何纰漏。”
“放心吧夫人,断不会出错的。”国妈妈道:“夫人的妙计如此周全,绝对万无一失。那些人还想着借这件事向夫人表忠心呢,不会出错的。”
“她身边的那几个丫鬟也关起来了吗”包氏一惯小心谨慎:“决不能让她们跑出去通风报信。这丫头很是有几个知近的朋友,咱们要速战速决。万一给了她机会,咱们可就被动了。”
“夫人放心吧!连那个傻子我都叫人把她看起来了,他们休想放出风去。我叫管家把前后门都守住了,绝不能放不相干的人出去,就是个苍蝇过去也得截住了问问。”国妈妈道:“现在就是怕姑太太过问,她一向很护着那对姐弟。还有那家的三兄弟,一向和那丫头走得近。”
“阿鸾那头没什么可担心的,”包氏不在意道:“一来此事干系重大,她没法大包大揽。已经惊动了官府,她身为侯爵夫人,难道敢公然抗法不成二来就算她要过问也抵不住铁证如山!随后官府就会发现咱们府里丢失的东西都送到了典当铺,而当票全在咱们五姑娘的房间里。”
“没错,何姨娘跟前的丫鬟也会咬死了就是五姑娘往燕窝里投的毒。”国妈妈狞笑道:“左右卫宏安根本记不得以前的事,他说的话也没人会信。到时让那个女人把他领走,等风头一过再想法把他弄死。”
“这事叫那女人去做就好,犯不着脏了咱们的手。况且到时候他们朝夕在一处,下手也方便。你先多多派些人把他们姐弟两个都给我看住了,别忘了卫宜宁可是敢杀虎的,她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包氏道:“说起来还是我心软了,当初就不应该让她活着。”
“想起来四小姐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我记得当初她一进府四小姐就看她不顺眼,处处为难她。夫人还为
第四百一十九章 江南陇西
419
江南春色最早,二月未半柳枝已经透出绿意,枝条柔软随风摇摆,好似二八女郎的腰肢。向阳的坡地上浅草茸茸,一片茵茵绿意。
虽然还没有到莺声恰恰桃红柳绿的时节,但微风拂面已经有了浅浅的暖意。
纸鸢随东风放飞,孩子们欢笑奔跑。河水新绿,白天穿一层夹衣也不觉得寒冷。
燕肯堂奉旨到江南一带微服巡查,已经半月有余,这件事朝廷内外的大臣们都不知道,算是朝廷机密。
身为御史,便负有监察百官的责任,如今上下官员营私成风,庸碌贪腐者大有人在,若不严加惩治,只怕贻害无穷。
燕肯堂早有到地方巡查的打算,只是走明路太过显眼,那些人早就开始遮掩,很难查到实情。不如秘密私访,不兴师动众,更能体察民情。
既然是微服出巡,燕肯堂便只带了几个随从扮作游历的书生,他们来江南已近半个月了,去过了几处州县,暗访到了许多内幕,只等回京之后,一一向皇上奏明。
这天一行人来到了江州地界,其中一个随从道:“工部的卫大人不是在这里修筑河堤吗不知修的怎么样了”
“水利河堤一向是关乎民生的大计,既然到了此处,咱们便去看一看吧。”燕肯堂道。
他想起上元节时卫宜宁对自己的请求,“可否劳烦燕大人私访时查一查江州的河堤”
燕肯堂当时也诧异,问她为何知道自己要私访,又为何要查江州河堤。那河堤是卫宗镛负责的,卫宜宁为何要自己查他v
“我只是私下揣度,燕大人一向心怀社稷,又任御史之责,必是要体察民生的,若真去江州,就请查一查。”卫宜宁跪在地上,从容不迫道:“宜宁的确存有私心,但此时还不能说明。大人若能体谅,将来必和盘托出就是。”
燕肯堂便不深问,反正卫宜宁并未让他徇私枉法,他本来也是要去江州的。
卫宗镛修的河堤共有三四百里,这一路激流险滩有好几处,因此常常决堤闹水患。
这一次派卫宗镛来是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因此这也是个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这段河堤从国库拨银上千万两,还需地方再筹集余款,谁都知道这是个肥差。
不过卫宗镛其人实在为同僚所不齿,燕肯堂也担心他不能胜任。
此时正是午饭时候,路上行人稀少。
燕肯堂等人远远看到了修筑好的一段河堤,其中一人道:“这河堤乍看上去似乎还可以,就是不知内里怎样。燕大人以为如何”
燕肯堂站在那里玉面严霜,语气肃然道:“不需细看就知这堤防必不能持久,卫宗镛这蠢材,居然犯下这等该杀的罪过!”
其他人听了燕肯堂的话都有些摸不着头脑,问道:“大人何出此言怎么没到跟前就断定了这河堤有问题”
燕肯堂道:“自古河堤须种柳,为的是柳树根系发达能固定土层,且本身亲水,即便常年被水浸泡也不会朽烂。且柳树的寿命极长,可达千年,一棵十年的柳树可固土一方,上百年的柳树可固住四丈的土方。可你们看看卫宗镛在这河堤两侧种的是什么”
众人道:“似乎是桃树。”
“不错,的确是桃树。桃树植株低矮,又易生病,涝则烂根,又不宜栽植过密,根本不应种在河堤旁。若是平缓浅水处也还罢了,这等水流湍急的回弯处最是险要,一旦决
第四百二十章 机会
420
桑绿枝垂手站在地中央,包氏看了她一眼不说话,只是慢慢地喝茶。
桑绿枝就站在那里不动,也不恳求也不生气。
“府里如今是多事之秋,桑姨娘就别给夫人添麻烦了。”国妈妈语气里带着三分教训的口吻。
桑绿枝抬起头,柔和的面容上带着泪滴:“国妈妈,您这话说得不妥,我不同意。”
“哪里不妥了姨娘别忘了自己的身份!当以大局为重。”国妈妈很是倚老卖老地说。
现在正是关键时刻,绝不能大意的,桑绿枝来跟夫人告假,她家里刚刚来人说她父亲病重了,要她回去见最后一面。
在这个节骨眼上,包氏是不想放任何人出府的,但桑姨娘这事的确特殊,她不好直接开口拒绝,所以就默不作声。
国妈妈跟随包氏几十年,自然明白,因此便替包氏开了口。
桑绿枝进府一年多了,一直安安分分,不肯多行一步路,多说一句话,府里的人都说她好性儿,便是下人们有不当的地方,她也从不动怒,因此都觉得她是软柿子。
可没想到这次桑姨娘一步也不肯相让:“国妈妈,您是这府里的老人了,凡百规矩你比是人都清楚。我是小门小户的女儿,尚且懂得百善孝为先。如今我爹病重,要看看我,凭什么不准我回去咱们府里什么时候有这样不近人情的规矩了”
包氏咳嗽一声,假意训斥国妈妈道:“国妈妈的话的确不对,谁不是人生父母养的呢论理该让桑姨娘回去看看,这是如今衙门里的人在咱们府里,说了不叫咱们府里的人随意出入。怕的是万一中间有什么差错,影响了破案。”
“夫人,破案是他们衙门口的人的事,况且该关起来的人都已经关起来了吗我因为什么进咱们府里来夫人是最清楚的,和别的姨娘不同,我什么都不图。我来府里一年多,从没有忤逆过夫人一丝一毫。别说我还是个姨娘,就是府里的丫鬟小厮爹娘病重了,也是准许回去探望的。夫人若实在不许,我今日便一头碰死在这里。给人做妾已是不孝,连父亲最后一面也不能见,我还活在这世上做什么”
桑姨娘当初之所以给卫宗镛做妾,且主动喝下避子药不过是为了养活家人而已。
如果她不是一个至孝之人,绝不会做出如此大的牺牲,这一点包氏是十分清楚的。
桑绿枝自从进府以来,真可称得上无欲无求。包氏掌权的时候她并不谄媚,包氏失势的时候她也不落井下石。
可包氏也清楚,越是这样的人,就越难驯服。
话已经说到这份儿上,如果自己一定不让她回去,那么桑绿枝极有可能会寻死。
真弄出事来,自己有可能被冠上一个虐待妾氏的罪名。又何况桑家人悲愤交加,必是要闹的,到时自己背腹受敌,可就不妙了。
思前想后,包氏决定还是让桑姨娘回去,于是说道:“人心都是肉长的,胡大人那里我去说,想来他也能理解。不过你这次回去多半是要在在家里住的,所以我得派几个人跟着你回去。到时你家里也必会去很多亲戚,绝不可丢了咱们府里的脸面。”
包氏这么做,既符合规矩又监视了桑姨娘。
从来大户人家的妾氏若是在外头过夜,必须要有许多下人跟随,怕的是万一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出来不好听,有损男家住的颜面。
“多谢夫人体谅。”桑绿枝行礼道:“我这就回去收拾东西。”
“国妈妈,你派几个老诚的下人跟着她。只准她回到家里,别的地方一概不许去。”桑绿枝走后包氏对国妈妈说。
“夫人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办。”国妈妈道。
“桑姨娘,你这次出去之后一定要想办法救五姑娘。”如意对桑绿枝说。
“我会想办法的。
第四百二十一章 想对策
那几个丫鬟婆子虽然受了国妈妈的叮嘱,可一想桑姨娘只是去送葬,且是出城去,没什么好担心的。
更何况她们也实在不想走那么远的路。
送丧的队伍只有十几个人,桑姨娘披麻戴孝跟在棺材后头。
出城走了二里地,桑姨娘和与她身材相近的阿萝悄悄换了位置。而后慢慢落在队伍的最后,把头上的孝帽给了阿萝,然后趁人不备跑进了旁边的树林里。
桑姨娘在树林里脱掉了身上的孝服,急急忙忙往城里跑。
桑家并没有什么知近的亲戚,阿萝戴着孝帽,遮住了大半张脸,那些抬棺材的人也不回头看。
桑绿枝边走边合计:同五姑娘要好的几个人里,燕家门槛高,自己一个智勇公府的姨娘想要见九小姐,燕家的家丁只怕都不会给通传。
燕九小姐一向深居简出,想要在门前偶遇她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又何况自己是偷跑出来的,不能耽搁太久。
而肖太傅府上最重规矩,肖卿卿又是准太子妃的身份,自己想要见她比见燕婷贞还要困难。
只有去擎西王府最靠谱,韦家从上到下和卫宜宁的关系都亲厚,并且他家人多,无论是一起商量对策还是向别处求助都是最合适的。
韦家七位小姐,只要能遇到一位出门的或回府的,就能把消息传递出去了。
桑姨娘不敢走大路,只拣偏僻的小巷子穿行。
来到擎西王府门前之间,正门关着,只有两侧的小角门开着。
门前停着一辆马车,车夫牵着缰绳,显然是有人要出府。
桑姨娘便赶上前去,向守门的家丁说道:“这位兄弟,我是智勇公府的,不知府上的哪位小姐在家我们五姑娘托我捎句话。”
那家丁听了忍不住上下打量她一番说道:“那府里的五小姐的确经常来我们家,只是我从来没见过你。平常和五小姐来的不是春娇就是小舍儿,我看你这打扮也不像是丫鬟仆妇的,你是不是骗子”
“春娇和小舍儿出不来,我的确是替五姑娘传话的怎么能骗你呢你们六姑娘是认识我的,劳烦你给通报一声吧。”桑姨娘很着急:“真的是十万火急的事。”
正说着从里头走出来一个婆子说道:“马车可套好了吗三姑娘和六姑娘这就要出门了。”
桑姨娘一见连忙说道:“这位妈妈,我是宜宁姑娘派来的,要见你们六小姐。”
那婆子知道卫宜宁和韦兰珥两个人最是亲厚,便说道:“你可有书信我替你拿进去。”
桑姨娘道:“这事万分紧要,须得当面说清楚。”
“这个我可做不了主,但我替你回一声吧,看姑娘怎么说。”老婆子也不敢私自让桑姨娘进来,可又怕真有事儿耽误了,所以答应通报一声。
韦兰珥听了有些奇怪,说道:“我今早还说宜宁这些日子怎么一直没动静,若不是真有事,她绝对不会派人来的。叫那人进来吧!”
桑姨娘被叫进来,韦兰珥见是她不由得诧异道:“桑姨娘,怎么是你宜宁怎么了”
桑绿枝把头摇一摇说道:“六姑娘,宜宁和宏安出事了。我也是偷跑出来的,跟你报个信,请你想法子救救他们。”
韦兰珥一听就急了,问道:“宜宁怎么了!”
桑绿枝简短截说,把智勇公府的事情讲了一遍,又说:“夫人如今不叫外人插手,把五姑娘姐弟俩连同伺候的下人都关了起来,老太太又摔伤了动不了,竟无一个人
第四百二十二章 韦家姐妹求助
422
韦兰珮道:“兰珊你和兰珠留在家里照顾母亲,家里总是要留人才行,这事儿可不能让母亲知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