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民国奇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南无袈裟理科佛

    他那还有泪痕的脸上,此刻却又浮现出了孩童一般的笑容来,缓声说道:“老苏啊,一代传奇纳兰小山的死,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接下来的这个一百年,将是另外一群人的时代了。咱们若是想要厄德勒能够身列其中,就得招揽更多优秀的人才啊……”

    鹰钩鼻虽然不是很懂,但还是毕恭毕敬地拱手,回答:“是!”

    一个星期之后,距敦煌两千多里之外的甘家堡后山,大风一起,纸钱飘飞,一口棺木被十六个精壮汉子用木头杠子抬着,缓缓放入了坟冢之中。

    紧接着是一系列的仪式,随后黄土洒落坑中,不断填满,最后有人将坟给垒起来……

    整个过程,除了几个会吹唢呐的族人全程都在之外,并没有请别的曲艺班子来热闹。

    如果是以前,甘家堡绝对会不远万里地去请一个会吹“百年朝凤”的戏班子来治丧的,但现如今所有的一切都从简,就连集中于此处坟山的,都只是堡内本家,其他的分支都没有通知到。

    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棺材里面的那一位,死得不光彩,如果消息传出去的话,很可能会影响到甘家堡在西北的声誉。

    所以为了此事考虑,一切都需要低调处理。

    低调的葬礼之后,人员退散了去,最后只留下了甘家堡的堡主甘青华,以及他大姐甘紫薇。

    两人并肩站在了新修好的坟冢前,看着碑文上刻着的孝子贤孙之名,甘紫薇长叹了一口气,说他到底还是没有来。

    甘堡主平静地说道:“没来就没来吧,反正他也不把自己当做甘家堡的人。”

    甘紫薇问道:“那你还把他的名字刻上去”

    甘堡主面无表情地说道:“不管他有没有把我们当做是亲人,至少我们的态度摆在这里,甘家堡也永远是他的家,有一天倘若他想要回来,争这堡主的位置,他也是有资格的……”

    甘紫薇看了自己的小弟一眼,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头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哎,那个姓顾的小姑娘若是还在,多好啊。”

    她从沿着山路往下走去,半路遇到大兄坟边新修的那个坟冢,她停了一下,便又离去。

    而甘堡主一直等所有人都离开了,还在父亲的坟头待了许久,许久。

    一直到太阳落山,他方才转过身来,对着身边的空气说道:“文明在干嘛”

    他不远处的空地上,凭空浮现出了一个透明的身影来,一点一点凝结,化作了一个黑影,然后拱手说道:“整日酗酒、骂人、摔东西,今天下午,还把大夫人房里的丫鬟给……”

    甘堡主脸上的肌肉一阵抽动,冷冷骂道:“混账东西,当真是一点出息都没有。”

    那黑影叹息道:“也不怪大少爷自暴自弃,那帮人实在是太狠了,割断他脚筋的时候,还用了高温之力




第一章 戴斗笠的男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黔桂交界的荔波县城外,有一处小七孔石桥,风景秀美,以“绿”、“幽”、“奇”著称,桥下是波光粼粼的响水河,河水碧绿清澈,六十八级层次分明的瀑布在河上显得格外小巧玲珑;水流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而与山泉汇合,时而与飞瀑拥抱。

    两岸林木遮天蔽日,让人感觉俨然进入了人间仙境。

    而过了桥,便是桂省境内。

    因为是两省交界之处,自然也是交通要道,离小七孔石桥不远处,有一个茅草棚的小凉亭,里面有一个卖茶的摊子,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带着十来岁的孙女在卖茶水。

    茶自然不是什么好茶,都是些茶叶梗子,不过水却很不错,是从附近卧龙潭里面打来的。

    那卧龙潭里水质清澈,深处有一片碧绿毫光,据说有一条青龙倒卧,故而称之为“卧龙潭”,乡人多有讹传,许是说书多了,便说此处便是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诸葛卧龙先生遗冢,还有诸多旁证,说的人还头头是道,却不知此地在三国时期,根本就还只是一片蛮荒之地。

    不过不管牛吹得朴不朴素,跟水质无关。

    那卧龙潭里面的水质是极好的,煮出来的茶甘甜清冽,清凉解渴,对于行路的脚夫和商人们来讲,那是最爱。

    特别是酷热时节,这亭子总会坐满了人。

    这一日中午,太阳极毒,蝉儿都没有力气鸣叫了,吱吱两声便开始了装死,而路过的行人们都贪这草棚以及周围树木林荫的凉快,都聚在了这儿歇脚,等着该死的日头稍微落西边一点儿,没有那么吓人了,再去行路。

    那茶棚亭里聚了四五伙、十余人在喝茶,而除了卖茶水,老头儿还兼着售卖一些粑粑和西瓜。

    众人乘着凉,聊着天,倒也不觉得有多么难熬。

    有个滇南来的草药商人讲起了滇军重整,似乎又要打仗了,大家围着他问,听完之后,都有些忧心忡忡。

    这年头,城头变幻大王旗,上面的人打生打死,这个主义,那个声明,又有什么主张、北伐之类的,小民们自然是听不甚懂的,但却知晓这一打仗啊,纳钱纳粮且不说,说不定还要被强征了去,稀里糊涂就丢了性命。

    而就算是留在家中,要是碰到那些败兵,那更可怕,败兵如匪,杀人抢劫,简直就是无恶不作。

    这世道,当真没得活了。

    大家抱怨一顿,一个跟卖茶老头熟悉的行商冲着老板笑,说徐老倌,你孙女许人家没有啊看着也差不多了,还不赶紧把她嫁了要不然等你这把老骨头哪天不行了,她可怎么办哩

    徐老倌不说话,旁人却笑着对那行商说道:“赖老二,瞧你那点儿心思,翠儿也是你惦记的你家里面都有个母老虎了,未必还能把翠儿娶回去不成”

    那行商听了,快活地笑道:“嘿,要是翠儿答应了我,我回去,就把我家那个不下蛋的母老虎给休了。”

    众人怂恿,哈哈大笑起来,而卖茶老头则赶忙拱手,说赖老板您就别说笑了,我家孙女还小,不急,真要是我死了,就让她继承我这茶摊子,回头大家多多照顾生意,别让她受人欺负便是了。

    大家都点头,说要得,要的。

    这时草棚角落处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开始剧烈咳嗽起来,好几下之后,却是咳出了血来。

    旁人纷纷吓到了,问她旁边那个武有力的络腮胡汉子:“喂,这是个啥病哦,莫非是肺痨哦要是那个,赶紧走远点儿呀……”

    那络腮胡汉子身材魁梧,双目有神,不过待人却十分和气,朝着各位拱手,说抱歉,抱歉,大家别误会,不是肺痨,是早两年遭了瘴气,积下了病根。

    众人听了,这才松了口气,而那汉子很是温柔地拍了拍小女孩的背上,柔声说道:“囡囡,我们马上就快到了,听说那个女医生到前边儿的一个苗寨子里,她医术很好,什么病都能看,而且还是药到病除呢,到时候你好了,就再也不会咳嗽了,也不会难过了,好不好”

    旁边有好事的人听到,忍不住低声说道:“你怕不是哄小孩儿呢积了两年的瘴气,哪有好得这么快的”

    说话这个,却是那个滇南来的草药商人,他常年与药材打交道,自然也懂得一些医理。

    络腮胡听到有人质疑,有些不高兴,不过在女儿面前,他也没有发火,而是耐着性子解释道:“我说的这个,是真的呢,那是个女医生,年纪不大,却是有着一手好医术,妙手回春的本事,而且听人讲她打南边来,一路不知道救治了多少人,也不怎么管人要诊金——当然,那是对穷人,对有钱的,可也是要的……”

    他认真解释着,旁边有一个老汉点头,说对,我听说过,说那女医师长得极美,美得像仙女儿一样,也有人说像妖怪。

    络腮胡恼了,说怎么能说是妖怪呢这样好的医术,自然是好人……

    老汉听了,使劲儿点头,说对,你说得对。

    草药商人听了,想了想,说哦,你们这么讲,我倒是想起来了,莫非是一位打着大雪山一脉医家名头的小姑娘我两年前也曾经在黔阳见过,十五六岁的样子,医术的确了得……

    &nb



第一章 戴斗笠的男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黔桂交界的荔波县城外,有一处小七孔石桥,风景秀美,以“绿”、“幽”、“奇”著称,桥下是波光粼粼的响水河,河水碧绿清澈,六十八级层次分明的瀑布在河上显得格外小巧玲珑;水流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而与山泉汇合,时而与飞瀑拥抱。

    两岸林木遮天蔽日,让人感觉俨然进入了人间仙境。

    而过了桥,便是桂省境内。

    因为是两省交界之处,自然也是交通要道,离小七孔石桥不远处,有一个茅草棚的小凉亭,里面有一个卖茶的摊子,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带着十来岁的孙女在卖茶水。

    茶自然不是什么好茶,都是些茶叶梗子,不过水却很不错,是从附近卧龙潭里面打来的。

    那卧龙潭里水质清澈,深处有一片碧绿毫光,据说有一条青龙倒卧,故而称之为“卧龙潭”,乡人多有讹传,许是说书多了,便说此处便是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诸葛卧龙先生遗冢,还有诸多旁证,说的人还头头是道,却不知此地在三国时期,根本就还只是一片蛮荒之地。

    不过不管牛吹得朴不朴素,跟水质无关。

    那卧龙潭里面的水质是极好的,煮出来的茶甘甜清冽,清凉解渴,对于行路的脚夫和商人们来讲,那是最爱。

    特别是酷热时节,这亭子总会坐满了人。

    这一日中午,太阳极毒,蝉儿都没有力气鸣叫了,吱吱两声便开始了装死,而路过的行人们都贪这草棚以及周围树木林荫的凉快,都聚在了这儿歇脚,等着该死的日头稍微落西边一点儿,没有那么吓人了,再去行路。

    那茶棚亭里聚了四五伙、十余人在喝茶,而除了卖茶水,老头儿还兼着售卖一些粑粑和西瓜。

    众人乘着凉,聊着天,倒也不觉得有多么难熬。

    有个滇南来的草药商人讲起了滇军重整,似乎又要打仗了,大家围着他问,听完之后,都有些忧心忡忡。

    这年头,城头变幻大王旗,上面的人打生打死,这个主义,那个声明,又有什么主张、北伐之类的,小民们自然是听不甚懂的,但却知晓这一打仗啊,纳钱纳粮且不说,说不定还要被强征了去,稀里糊涂就丢了性命。

    而就算是留在家中,要是碰到那些败兵,那更可怕,败兵如匪,杀人抢劫,简直就是无恶不作。

    这世道,当真没得活了。

    大家抱怨一顿,一个跟卖茶老头熟悉的行商冲着老板笑,说徐老倌,你孙女许人家没有啊看着也差不多了,还不赶紧把她嫁了要不然等你这把老骨头哪天不行了,她可怎么办哩

    徐老倌不说话,旁人却笑着对那行商说道:“赖老二,瞧你那点儿心思,翠儿也是你惦记的你家里面都有个母老虎了,未必还能把翠儿娶回去不成”

    那行商听了,快活地笑道:“嘿,要是翠儿答应了我,我回去,就把我家那个不下蛋的母老虎给休了。”

    众人怂恿,哈哈大笑起来,而卖茶老头则赶忙拱手,说赖老板您就别说笑了,我家孙女还小,不急,真要是我死了,就让她继承我这茶摊子,回头大家多多照顾生意,别让她受人欺负便是了。

    大家都点头,说要得,要的。

    这时草棚角落处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开始剧烈咳嗽起来,好几下之后,却是咳出了血来。

    旁人纷纷吓到了,问她旁边那个武有力的络腮胡汉子:“喂,这是个啥病哦,莫非是肺痨哦要是那个,赶紧走远点儿呀……”

    那络腮胡汉子身材魁梧,双目有神,不过待人却十分和气,朝着各位拱手,说抱歉,抱歉,大家别误会,不是肺痨,是早两年遭了瘴气,积下了病根。

    众人听了,这才松了口气,而那汉子很是温柔地拍了拍小女孩的背上,柔声说道:“囡囡,我们马上就快到了,听说那个女医生到前边儿的一个苗寨子里,她医术很好,什么病都能看,而且还是药到病除呢,到时候你好了,就再也不会咳嗽了,也不会难过了,好不好”

    旁边有好事的人听到,忍不住低声说道:“你怕不是哄小孩儿呢积了两年的瘴气,哪有好得这么快的”

    说话这个,却是那个滇南来的草药商人,他常年与药材打交道,自然也懂得一些医理。

    络腮胡听到有人质疑,有些不高兴,不过在女儿面前,他也没有发火,而是耐着性子解释道:“我说的这个,是真的呢,那是个女医生,年纪不大,却是有着一手好医术,妙手回春的本事,而且听人讲她打南边来,一路不知道救治了多少人,也不怎么管人要诊金——当然,那是对穷人,对有钱的,可也是要的……”

    他认真解释着,旁边有一个老汉点头,说对,我听说过,说那女医师长得极美,美得像仙女儿一样,也有人说像妖怪。

    络腮胡恼了,说怎么能说是妖怪呢这样好的医术,自然是好人……

    老汉听了,使劲儿点头,说对,你说得对。

    草药商人听了,想了想,说哦,你们这么讲,我倒是想起来了,莫非是一位打着大雪山一脉医家名头的小姑娘我两年前也曾经在黔阳见过,十五六岁的样子,医术的确了得……

    &nb



第二章 卧龙潭
    那老大瞧见这个戴着斗笠的年轻男人看上去气度不凡,有些心惊,不过想着自己这边人多势众,倒也是硬着头皮喊道:“你谁啊别在这里多管闲事啊,听到没”

    他旁边的兄弟则问道:“我老弟呢被你咋了”

    那男人慢条斯理地说道:“你们几个真的是让人操心啊,淳于东请你们过来,是让你们开水窖、摸宝贝的,结果你们倒好,跑这儿来白吃白拿不说,还想要占人家小姑娘的便宜——想泄火,去找窑子里的姐儿不就行了,何必祸害人家这种良善人家的正经小姑娘呢”

    那老大一脸疑虑地看着对方,说:“你是淳于当家派来接应我们的”

    男人摇头,说不,我是半路打扮,想借你们排教的身份,混进队伍的人;本来还想着用什么样的理由,才能说服你们呢,结果却瞧见你们做出这等恶事,所以就不想太客气了……

    老大听到,直接翻脸:“原来也是个蟊贼,老二,动手……”

    两人言罢,一左一右,齐身冲前。

    结果他们刚刚往前跨出一步,便感觉到耳边一凉,脸上一痛,紧接着就是火辣辣的感觉,伸手一摸,脸上却是有鲜血流了下来。

    老大一副见了鬼的表情:“好快的刀……是,刀吧”

    他有些不确定,而另外一个家伙则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的天啊,这、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快的刀法吧”

    年轻男子听到,有些落寞地低下了头,叹道:“你们是没有见过,这世上真正的快刀……”
1...166167168169170...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