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帝国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我最白
“年轻真好。”
导演一把抹去满头的白雪,感慨似的发腔,说话间喷出白色的气体:“罗制作,相信你这两天也发现了吧,岁岁和洛寻的相处中越来越开朗了,回想第一期录制,她可是一次都没笑过,难免显得有些冷漠。”
“冷漠”
罗南摇了摇头,目光闪烁着:“不,与其说是冷漠不如说是拘束,我觉得她仿佛小心翼翼的隐藏着什么,而这几天的相处,她渐渐放开了,当然对别人的态度还一如既往,但至少面对洛寻的时候她不会把所有情绪都隐藏在那张面无表情的漂亮脸蛋后面。”
“老罗。”
导演这次没有称呼罗制作,而是用私人身份跟对方交流,他一屁股坐在雪地上,搓出一个雪团随手抛了出去:“你说有没有可能,当然我只是猜测,张岁柠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假戏真做了,真的喜欢上了洛寻”
罗南一惊。
他看向导演。
原来不止自己一人这么认为,不,比起郑阳光的保守,
自己的猜测可能要更为大胆一些,而这个猜测的根据,可能要从张岁柠一反常态,愿意参加这档节目开始说起……
或许红姐知道什么
微微眯起眼睛,罗南笑道:“娱乐圈真真假假看得太多,很多事情没必要刨根问底,我们只是负责录制的工作人员,就别掺和到那些无聊的明星八卦里。”
“当然了。”
导演郑阳光站起身。
近距离的观察,视角肯定比观众更清晰,所以郑阳光远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现洛寻和张岁柠偶尔透露出的小细节,这些小细节都是足以引发旁人深思的东西,但正如罗南所说,他只要安心当一个记录者就好,观众没有发现猫腻的时候,节目组也不会去刻意引导。
&nbs
第326章 新代言的风声
今晚月色真美。
画面定格在这一刻。
为期四天的拍摄到此结束,洛寻起身之后,伸手扶起了张岁柠,先替对方掸走雪痕,然后又拍了拍自己身上的雪迹,此时节目组正式开始了收工,后面只要补录一些单独小采访就可以。
匆匆四日。
又是一次告别。
洛寻看着恢复沉默的张岁柠,微笑着主动开口道:“交换一下联系方式吧,作为夫妻怎么可以只用工作号联系呢”
“好。”
张岁柠拿出手机,和洛寻互加了微信,这是私人号,一般艺人都会分工作号与私人号,前者工作时使用,洛寻和张岁柠之前互加的就是那种工作号,后者才是真实的朋友圈。
“走了。”
“再见。”
两人和前两次一样道别,却又似乎和前两次不一样,总之这一次的节目录制结束了,至于单独的小采访在哪里都可以补录……
第二天。
调整好状态。
洛寻回到了燕京。
孔双带人接洛寻前往剧组,路上笑问了一句:“和岁岁感情进展如何,温柔乡是不是已经让你乐不思蜀了”
“……”
洛寻不搭理她。
孔双耸肩:“好吧,不八卦了,我说个正事儿,前段时间我不是帮你找一线的资源嘛,结果一直没有碰到什么合适的,可就在前几天,我得到一个消息,这个消息让整个娱乐圈都在震动,不少一线都在虎视眈眈……”
洛寻抬起头。
孔双笑道:“感兴趣了吧。”
洛寻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快点说,一会儿到了剧组就得拍戏,没时间跟你闲聊,我离开好几天的时间,今天刚回来肯定特别忙。”
“好吧。”
孔双道:“百事可乐。”
短短四个字,洛寻已经动容。
洛寻的反应完全在孔双的预料之中,她继续道:“虽然不是什么奢饰品的合作,但百事可乐绝对称得上是顶级代言了,毕竟这全球最知名的饮料品牌,如果你能拿下这次机会的话,对你以后的发展还是很有好处的,这点想必你自己应该也非常清楚。”
洛寻握紧拳头。
他当然非常清楚啊,甚至比孔双还要清楚,作为全球最热门的几款饮料之一,百事可乐选择的代言人,几乎包含了每一个时代的当红偶像!
在1988年。
哥哥张国荣成为了第一个代言百事可乐的亚洲明星,后来香江四大天王崛起,刘得华则是成为百事可乐在亚洲的第二位代言人……
再往后。
从郭富成到周杰仑,从王妃到古添乐,从谢庭锋到陈老师等等,百事可乐选择的代言阵容与等级虽然逐渐打了折扣,但其中任何一位,基本也都是引领过一时潮流的存在,是为无数粉丝们喜爱的超级偶像!
而在国外。
能代言百事可乐的明星每一个拎出来更是可以让全球业界抖三抖的存在,迈克尔杰克逊,小甜甜布兰妮,麦当娜,齐达内,贝克汉姆,罗纳尔多……
这个阵容太豪华了!
而如果洛寻能够在近两年拿到百事可乐的合作机会,便意味着他将以代言的方式和以上这些曾登临巅峰的名字排列在一起,加入百事的代言大家庭!
“很显然。”
孔双面色严肃道:“如果能够拿下这个代言,你的广告价值将会再度提升,而且百事可乐的代言本身就是一种影响力的认可……”
“什么时候”
&n
第327章 发动人脉
“给那个谁补妆。”
“把打光调暗一些。”
“二号机位向左移动下。”
忙碌的剧组,声音此起彼伏,只有布置完成到了正式拍摄现场才会安静下来,洛寻又恢复了自己简简单单的剧组生活。
不得不说的是……
现在的洛寻真的比当年拍摄《血色浪漫》时进步了好多,无论是表演的经验,还是台词与气息的控制之类,都能轻松玩转。
因为演的不费劲。
所以洛寻拍摄的同时,可以有更多时间处理自己的琐事了,比如《武林外传》审批的进度,负责这部戏审批的人里面有洛寻能拉到关系的,他给话剧圈某位背景深厚的前辈打了个招呼之后,审批的进展便快了很多,估计一周之内就可以顺利拿到审批通过的盖章。
与此同时。
洛寻也在思考《武林外传》该怎么出手,前世这部戏的播出平台是大名鼎鼎的央视,但价格却低的一塌糊涂,深知这部戏价值的洛寻可不想走同样的路子——
这么好的片子。
怎么能低价卖出
最多就是第一轮播出可以考虑适当的降低价格,要知道前世这部戏成功之后,动画片和游戏等周边也纷纷获得了开发,这些周边的每一次开发,都能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
说起来。
这部戏虽然是洛寻和夏郁的个人投资,但为了操作的方便,当时立项之际,挂了个夏郁人脉里的一家小公司的名头,该公司规模不大,成立几年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这种小公司的拍片套路很单一,一般都是拍个几集,就直接剪辑好内容拿出去叫卖了,而且一般都是以买断的方式把片子交代出去。
洛寻不同意这样。
他选择担着该公司几名管理口中所谓的商业风险,直接和夏郁两人把千万投资弄到位,然后愣是盯着剧组,什么也不管,埋头把整部电视剧都给拍出来了,似乎压根就不担心这部剧最后拍好却砸手里没人买,如果不是合资人是夏郁的话,恐怕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要知道。
每年拍摄的电视剧无数,但并不是所有电视剧都能顺利播出,这其中原因非常多,小公司为了保险起见,拍出开头就叫卖的方式虽然赚的不多,但出现意外也能直接止损,至于那些大公司出品的剧待遇就不同了,但最终砸手里没法播出的同样不在少数,可见大环境并不是特别好。
总之。
洛寻的行为相当冒险,不过洛寻也没办法跟人解释,总不能说我是重生者,知道这部剧百分百会火起来吧,他只能用自己看好这部剧的前景作为理由,强硬的要求对方照做,反正出钱的是自己和夏郁两人,夏郁又摆明了跟洛寻是一条心的,制片公司拿了钱乖乖办事就是。
审核结束后。
洛寻打算回头举办一场看片会,以他和夏郁的人脉,邀请国内各大电视台的负责人来看片子倒也不是难事,哪怕这些电视台心里不看好一部投资这么少的剧,也多半会卖个面子过来看的,至于合作的这家小制片公司的那点关系,洛寻还真看不上。
那看完片子之后呢
洛寻相信《武林外传》的开头质量不差,总会有识货人的愿意买单,如果实在不行,走网络播出也不是不可以的方案,毕竟现在网络视频已经初步发展起来,先在网上播出,火了之后再以不错的价格放电视台播,也不是不可以,而且可以预见未来走向的洛寻很清楚,几年后,这种方式会被许多制片方广泛采用。
……
 
第328章 卖他一个面子
圈子就这么大,洛寻和夏郁的动作瞒不过一些人的眼睛,很快他投资新剧正在寻找买家的事儿便在剧组内传开了,为此侯洪亮还跟洛寻好奇求证了一番。
“是有这事儿。”
洛寻点点头,然后吐槽道:“昨天才和第三方讨论着筹备看片会儿的事儿,今天这事儿剧组就人尽皆知了,大家的消息未免也太灵通了吧。”
“不是剧组消息灵通。”
侯洪亮笑了笑:“你也不想想自己投资的这个剧后期是在哪儿做的,剧组本就是我们公司,或者长期跟我们公司合作的老人,大家知道这消息也正常,不过我估摸着现在整个圈子都知道你投资新电视剧的事儿了,毕竟各大电视台也是这个圈子里的重要一环。”
洛寻点点头。
侯洪亮说得对。
圈子就这么大,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能传到一些有心人的耳朵里,更别说各大电视台的关系盘根错节,就算想隐瞒也不可能瞒得住,所以这消息不仅传遍了剧组,也传遍了圈内。
“又是洛寻。”
“他还投资电视剧”
“而且是跟夏郁一起投的。”
“看来是之前《疯狂的石头》的投资大赚特赚尝到甜头了,不过为什么不继续投资电影,而是改成投资电视剧了呢,电影不是相对更熟悉些吗”
“可电视更容易赚钱。”
“话是这么说,可还是觉得这事儿挺悬的,今早我听电视台一哥们说了,洛寻投资的这个新剧使用了清一色的新人演员,总投资虽然有一千万,但拍了足足八十多集,你们想想,一千万分摊成八十多集下来,每集的成本能有多少”
“真的假的”
“拿一千万拍了八十多集,这是想钱想疯了吧,还是把电视台当凯子了,就算小电视台也瞧不上这种粗制滥造的作品啊,难道洛寻以为他和夏郁以为电视台会买他们面子明知道是烂剧也接”
“……”
此事引发了圈内讨论。
虽然还没看到成品,但一千万投资拍了八十多集的电视剧,每集成本简直廉价到一塌糊涂,完全可以和粗制滥造挂钩,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推断,所以大家的反应很一致,要么洛寻和夏郁把人当傻子了,想用这种方式试试水博运气,要么这里面有些外人不清楚的猫腻,比如涉及圈子里一些洗钱的脏套路。
但不应该啊。
如果有猫腻,洛寻和夏郁只要跟电视台低调交易就行,完全没必要做的大张旗鼓,引来圈子里这么多的关注,好像对自己投资的作品信心十足的样子
“嗯……”
有比较崇拜洛寻的人猜测:“会不会《武林外传》是电视剧版的《疯狂的石头》,同样是一部以小博大的优秀作品,比较纯以成本论质量太武断了些,每年所谓的大投资做成了烂剧的也不少。”
“怎么可能”
这个说法受到了圈内大多数人的反对:“低廉的成本,清一色的新人,要么就是在圈子里混了几年没混出样子的小演员,估计片酬也就两三千块钱一集就能打发的那种,怎么看都是烂剧标配,怎么和《疯狂的石头》相提并论,前者那是多年难得一遇的票房奇迹,现在都被华夏各大电影学院做成经典教学案例了。”
类似的论断。
各大电视台也有。
比如此时的苏省电视台,便有一名工作人员用哭笑不得的语气道:“洛寻和夏郁这是搞得什么鬼投资,一千万的成本,你要说拍二三十集,就算演员差点,我们也会有点兴趣,结果你一下子就弄了八十多集,这谁敢买”
“是啊。”
有人接口道:“众所周知,一部电视剧集数越多越能卖钱,他们这是抓着这个点不放了,索性拍了八十多集,一千万成本的八十多集,靠数量取胜嘛,这质量得差到什么地步”
“还好是情景喜剧。”
又有人道:“估摸着是学《家有儿女》的套路,剧组搭个景儿,圈个地儿,找几固定演员,每集拍拍段子就行了,可问题是,人家《家有儿女》找的演员是丹丹姐啊,挂靠的制作公司之类也都相当靠谱,哪像他们这个,挂个没听过的小制片公司,找一群没听过的演员……”
“……”
谈话间,苏省卫视购片部门的总负责人卓绍进入了办公室,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在上司面前一个个老老实实,作出努力工作的样子。
“别装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