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也就是说,陈恒征战一生所积累的权势,没有了传承的根基!
    无法传递给后代!
    嗯,没有意外的话,这种结局是必然的。
    所以呢,天子曹丕也终于放下了心,诏令陈恒赶来洛阳述职。让这位战功赫赫的狡狐,继续为大魏呕心沥血,来参谋一番如何应对大魏朝如今的艰难局面。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陈恒等他的诏令,已经好久了。
    甚至心中有些望穿秋水:不被召见,没有机会陈言,如何能让天子曹丕按照他的野心,做出决定呢
    呵!
    但是呢,狡狐陈恒才刚到洛阳的城门,就发现自己的
第四六四章、野心布局
    骗人的最高境界,是让对方觉得,这一切都是事实的必然。
    只要将“现有理由”和“未来铁定事实”中间的桥梁,让别人觉得理所当然,那么,无论猜忌你还是敌视你的人,都会相信你的假话!
    狡狐陈恒就是这么做的,让天子曹丕与钟繇都不再怀疑。
    三日后,陈恒被天子曹丕私下召见,与刚刚升迁为太尉的钟繇一起,对曹魏各地驻军的调度商议。
    这只狡狐,在开始之前,就扔给了两人一个心理暗示。
    他的去年夺得南中全境之功,拖了好久的朝廷封赏终于下来了:增食邑八百户,并且升迁为抚军大将军。
    嗯,这个官职也是曹丕称帝后弄出来的,与镇军大将军陈群、上军大将军曹真同级。
    狡狐陈恒直接固辞不受。
    说什么,自己之前夺汉中郡和南中三郡,已经升迁为征南大将军了。此次再夺南中三郡,乃是本分,不应该一功二赏,不合朝廷法度。
    对此,天子曹丕和钟繇,当然是走了劝说他接受的流程。
    然后呢,陈恒就图穷匕见了。
    他请天子曹丕看着自己征伐多年的辛苦上,将这次增加的食邑分给嫡次子陈亮,将这个儿子也封个列侯。
    天子曹丕当即就允了,太尉钟繇顿时也称赞不已。
    他们都很开心。
    这只狡狐在这个时候,亲自开口谋子孙计,就是在考虑一个问题:未来嫡次子陈亮封侯,太难!
    因为己吾陈家未来将成为外戚,无法再执掌兵权。
    这样的结果,天子当然是乐意看到的。
    钟繇也意识到了一点:当狡狐陈恒不再念着军中权力,他们各自的利益小团体,也将变得缓和很多。
    毕竟他们两个人沦为政敌的缘由,就是因为军权。
    颍川士人想把陈恒当成一把刀子;而陈恒这把刀子有了自己的想法。若是陈恒不再是一把刀,双方也就没有了争执的理由。
    没有了利益冲突,谁会没事给自己找个敌人!
    不是吗
    他想法,很快也得到了证实。
    三人议论的第一件事,就是关于扬州的防务。
    钟繇以为,扬州乃是江东屡次兵犯的地界,自从前将军张辽故去,防务就变成了曹休独木难支。便想推举时任豫州刺史的满宠,前去徐州任职,助曹休一臂之力。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
    在魏武帝草创基业的时候,便成为曹魏官吏,任事以刚毅著称。有勇有谋,执法严厉,任职汝南太守、豫州刺史近二十年,有勋方岳。
    嗯,也因为在豫州的时间长久了,他这个兖州士人,便变成了颍川士人小团体的其中之一。
    “子初以为,满伯宁可胜任否”
    钟繇刚说完,天子曹丕便将眼光撇向了陈恒,语气中有些赞赏。
    从他天子的角度出发,满宠去徐州是很不错的。
    因为之前臧霸在徐州割地养兵经营多年,那边对天子权威并怎么在意。而满宠是连四世三公杨彪都胆敢用刑拷问过的狠人;在官渡之战时将袁绍的乡里汝南,镇压得鸦雀无声的牛人,去将臧霸的余威拔掉是最恰当不过了。
    “回陛下,臣以为太尉之荐,乃知人善用也!”
    好嘛,陈恒不但赞同,还夸上了。
    也让钟繇在开心之余,有了些不置信:难道狡狐要玩欲擒故纵的诡计
    不过呢,他的担忧在陈恒接下来的话语,变成了烟消云散。
    这只狡狐,还加了一句:“陛下,荆州亦是江东窥测之地,当为夏侯伯仁增兵,以保边界无忧。臣以为,王文舒有知兵之能,可胜任!”
    额....
    这下连天子都觉得,陈恒是一心为国分忧了。
    王昶,曾经是陈恒的旧部,后来曹丕以五官中郎将、副丞相职位开府后,接任郭淮成为门下贼曹。
    但是呢,这个太原名门之后,脱离了世之狡狐的团体,投向了颍川士人的阵营!
    和陈恒形成了政敌!
    如今,陈恒竟然主动开口举荐他,不就是奉公不徇私吗
    而且从另一方面考虑,他举荐王昶去担任夏侯尚的副手,也就是在给天子表态:他陈恒并没有再度督战荆楚的心思。
    而对于钟繇而言,陈恒此举,是对他释放了足够的善意。
    因为在司马懿身死后,颍川士人的小团体中,有知兵之能的人首推王昶!也是颍川士人能扔出镇守一方,执掌兵权的不二人选。
    嗯,陈群就算了。
    他这个镇国大将军的职位很高,但那是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镇守京畿还行,外出征战那就有点难为人。
    “大善!”
    天子曹丕当即就大赞出声,看着陈恒的眼神,友善无比,“子初素有知人之能!此番为国荐才,朕安能不允邪!”
    马上的,陈恒连忙拱手谦虚几句。
    还趁着行礼之际,用眼角瞥了下,坐在右侧的钟繇。
    对方正抚摸着胡须,一脸笑容呢。
    对上了陈恒的眼光,他眼皮就耷拉了下来,用微微颔首表明了态度:他收到了狡狐的善意,也接受了。
    呼.....
    这也让陈恒在心中,长长出了一口气,还夹带了一句:他大爷的,事协矣!
    是的,陈恒方才做的姿态和所有的让步,都是假的!
    为了让天子曹丕觉得,他是忠贞为国的臣子;让钟繇觉得,他是有心和解双方的权争。
    然后,让这两个人在接下来的议事中,不反对他陈恒提出来方略!
    不反对世之狡狐的野心布局!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想迷惑深谙权谋之术的天子曹丕,想骗过宦海沉浮了一生的钟繇,就只能出此策。用实实在在的利益割舍,来让人无法产生质疑。
    因为王昶,本来就是他狡狐的人!
    因为议论完江东后,便是谈论针对幽州刘备、陇右马超的方略!这才是他此次要布局利益的地方!
    事实上,事情也开始往着他期待的方向发展。
    当钟繇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后,便开始闭目养神;而天子曹丕打消了猜忌之心后,也终于问到了将陈恒召回来洛阳的重头戏。
    原关中都督、上军大将军曹真,去冀州任职后,关中的防务将如何调度
    他自己去年南征大败而归、颜面扫地后,今岁该怎么找回来
    “陛下,臣以为,关中无须再设立都督。”
    陈恒捏着胡子,微微一沉吟,便来了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臣有一策,可令关中之地再无鲜卑寇边!”
    此言刚落下,不但钟繇猛然睁开了眼睛,连曹丕兴奋之色形于表,立刻就出声催促,“子初有何良谋,速言之!”
    也不怪他们惊诧。
    关中的防务,防御马家军并不难,而是难在于防御鲜卑游骑入寇。
    防御马家军,只需要在街亭谷道和大散关重兵驻守,便可无忧。就算马家军大举寇边,以这两个地方的险要,也能坚持数个月的时间,让大军来增援。
    但是鲜卑游骑就不一样了。
    这些居无定所、仗着来去如风速度优势的胡人,让整个关中三辅都变成劫掠的后花园,曹军对此也无可奈何。
    漫长的战线,不可能每一处都以重兵驻守!
    而且鲜卑还经常玩“打一枪就换一地”的战术,让曹军的驰援变得疲于奔命。
     
第四六五章、内斗内行
    ntent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洛阳城外,陈恒策马缓缓而行,往荆州而去。看着行人匆匆在一片萧条的官道上,不由在心中念叨起了汉武帝。
    他是有感而发。
    对于自己即将迈入五旬的年纪,也对如今曹魏基业的萧条。
    曹丕终究是让魏武帝在无奈之下,才立为嗣子的人。所以陈恒在针对性的微微挑拨一下,便公器私用,将手中的权利给放出来了不少。
    其一,是针对曹丕的颜面。
    陈恒以逼迫马家军称臣上贡、让大魏不会三面受敌为理由,曹丕便允了陈恒可自主权衡,征调南中各个部落从军的权力。一点都不怕,这只狡狐有了这个名义,会不会玩个藏兵于民,将南中变成己吾陈氏的后花园。
    毕竟征兵这种事,只要粮秣供应得上,征一万和征两万,在送去给朝廷的官面文章上,是看不出来区别的。
    而且有了征战的名义,巴蜀之地的赋税几乎都被陈恒这个益州牧截留,被当成收买人心和巩固权力的资本。
    其二,陈恒说的江东可征伐,是指等逼迫马家军称臣后,便率兵去攻入交州。将江东孙权的粮秣与财赋断掉一只臂膀。
    这个理由,让对江东恨得牙痒痒的曹丕,当场就大举赞同。
    还很亲昵的握住了狡狐的手,感慨万分说什么,举大魏臣子,能处心积虑为他这个天子考虑的人,也就卿了
    哎,他选择性的忘记了,荆南才是大范围与交州接壤的地方;而南中仅仅有兴古郡与交州接壤。想攻伐,从战略上考虑,狡狐必须要踏上荆南的土地。
    也就说是,他让陈恒的手,再度伸进了荆楚之地!
    将荆南的征伐权,允给了在荆楚有巨大威望的世之狡狐!
    在大争之世,让臣子的威望肆意播种,他这个君主的威望,谁还会在乎呢
    陈恒的答案,是“荆楚有狐,陈氏当望”!
    是将当年江东大都督周公瑾的遗计,将这句话变成事实。
    我辈当奋起!
    “子初,汝既然不愿与王文舒释怀,为何还举荐他往荆州邪”
    一句疑问,打断了陈恒的暗自思量。
    那是高柔,这位总角之交,又一次当仁不让的成为送别的人。
    他如今已经接替升迁的钟繇,变成了大魏朝的廷尉,也算是位高权重了。因此,他也能知道大魏适合去荆州的人,还有许多。
    比如贾逵,比如郭淮。
    他们两人都是陈恒的故吏,也是简在帝心的人。无论如何,都要比背叛陈恒的王昶要合适得多。
    是的,高柔并不知道,王昶依然是陈恒的人。
    在狡狐的信念中,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岗位。该知道的会知道,不该知道的,也没有必要知道。
    而不愿意和王昶释怀,是指王昶在前几日接到调令赶去荆州任职之前,还特地跑去了陈恒的府邸拜会,感谢他的举荐之义。
    当时,陈恒门都不让他进。
    只是让门子带出来了一句话,“某与汝不和,乃私也!向天子举汝任职,乃国事也!何必来言谢!”
    额
    当即就让王昶有些灰头土脸的,只能对着府邸作个揖便离去。
    对此,朝中百官在明面上,都在称赞陈恒公私分明,恩怨分明。私底下,则是在想这只狡狐是不是在军中呆久了,就忘了世家结交之道
    明明都卖了好,为何还要为一时之气,断了太原名门的善意呢
    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子孙后代留点恩泽不是
    只有王昶这位当事人,在心中感慨不已,对陈恒的敬佩之意和感恩之情,又更上了一层楼。
    因为他知道,陈恒举荐他去荆州,意味着狡狐是在谋划着,再度执掌荆楚的权柄了!
    而他,到时候,也要再度成为狡狐的麾下!
    作为已经加入了颍川士人小团体的他,想再度改头换面,是很难的。一个不小心,就被人冠上了朝三暮四、见利忘义的名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