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打造功夫巨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一剑之刃

    “跟卓哥一对比,我以前在别人面前装的笔都太幼稚了,这才叫一掷千金,眼睛都不眨一下!”

    赵昊和叶景交口赞道。

    &nb




第三百四十三章:购买房产
    酒喝到这儿,陈卓也品出点味道来了。

    但自己也不亏啊。

    “阿卓,你够义气,兄弟们也不能丢人。你要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在京城一亩三分地,还没有什么我们兄弟办不成的事儿。”

    秦政拍着胸脯保证。龙云、赵昊、叶景也自豪的挺起了胸膛。虽然他们钱没有陈卓多,但在其他方面,他们这些人手腕还真挺灵活的。

    这个陈卓倒是相信。虽然秦政没有具体介绍他们各自的家世,但陈卓也能猜出三分来。

    “如果你们真想帮忙,那我还真有事拜托你们。”

    陈卓摸了摸下巴说道。

    “卓哥,你说,我们一定尽心尽力给你办!”

    龙云抢先说道。

    “你们应该也知道,我近些年产业都在南方,每次来北京,只能住酒店,或者朋友家,其实我想买座房。”

    在京城买房的心思,陈卓由来已久。倒不是想囤积房子当房哥,只是单纯的居住而已。他而相中的房产,便是居家四合院。

    在吴竞家居住的过程中,陈卓感觉到这四合院住着挺温馨,非常适合一家老少居住。老年人年纪大,腿脚不方便,上下高楼不得劲,还是平地住的舒服。

    虽说吃了盖中盖,一片顶五片,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但要能住平房,更省力不是

    而且二哥陈武作为哈尔滨歌舞团的台柱子,前年被东方歌舞团相中,调到京城上班。他考虑到孩子的上学问题,只要入了京城户籍,将来孩子上大学能有很多便利,所以一家的户口都迁了过来。目前在一座高楼公寓里买了一个单元房,每天上楼下楼挺麻烦。

    因此,综合考虑之后,陈卓想着在京城买个平房,能够供一大家子人居住那种。哈尔滨冬天太冷了,不太适合老人养老,京城就好上一些。到时候父母过来跟二哥一起住,自己将来回家探望他们,直接坐飞机到京城就好了。

    而且,四合院蕴含了中国的深刻文化内涵和民族底蕴。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价值会越来越高。

    “什么卓哥你想买四合院啊那地方住的多破旧,还不如在郊外买别墅好呢。”

    赵昊有点不解道。

    “四合院适合老人居住。将来我父母到京城来养老,跟我二哥一家住一块,还是有个大院子比较好。”

    陈卓觉得还是这样的院子符合老人的品味。

    “那我帮您张罗着。”

    “对了,我听街面上传言,有个三套院子的四合院要出售,好像是一家想要移民美国,正在筹钱。据说有个俄罗斯富翁想买,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改天我问问。”

    叶景好像想到了一点消息,但又记不太清了。

    “没关系,慢慢来。”

    陈卓笑道。反正今年父母都在香港过冬,也不急于一时。

    “卓哥,还有没有其他事让我们做,这点事只是跑跑腿,打听一下消息,根本看不出我们的本事呀。”

    赵昊催促道。

    “这个嘛。秦哥应该知道,我的北京龙腾影视已经成立好些年了。但主要从事电视剧拍摄业务。现在我想让它多元化发展,开始逐渐向电影行业。所以,一是拿到营业许可。二是我准备找个地方建设一座二十层左右的总部大楼。”

    北京龙腾影视一直处于低调发展阶段,这也与国内的电影形势有关,电影难以赚钱,电影公司生存困难。但有些先机还是要抢占才行,所以哪怕亏本,也得上!

    而北京龙腾总部计划,也是陈卓思考已久的一个计划。将来自己的工作重心肯定还是要回归大陆的,所以一座气派恢弘,功能多样的总部大楼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等到2008年之后再回来建设,那时候的地价就太贵,而且不会有好地方给自己留下了。

    在自己的计划中,北京龙腾总部,功能要非常齐全。用三座大楼包围一座广场的造型。

    北侧坐北朝南的为中心大楼、东侧的为五星酒店、西侧的是大戏院和室内摄影棚,包围住的龙腾广场是个可以容纳数万人集会的活动广场。

    在广场四周会有一些三米左右的青铜雕塑,展现的是华人演艺界做出巨大贡献的知名人物。比如,梅兰芳、侯宝林、赵丹、孙道临、关德兴、张彻、楚原等大师级人物。然后每年再评选出一名有代表性的人物,塑造铜像,以示尊崇。

    而普通的演员或导演,则模仿好莱坞星光大道,只在大道上刻上名字,按个手印。

    因为这个计划占地太过庞大,需要至少十万平米的土地进行建设,在三环内已经找不到地方,只能把目标放在四环外。

    陈卓瞅准的,就是未来鸟巢附近仰山公园南侧的地方。那里地势平坦,临近庞大的公园群,空气清新,景色优美。

    唯一的麻烦是,那里现在还属于郊区农地,想要征地需要手续太多。

    “原来是这样啊,卓哥,这个我拿手,不就是批文吗别人托我办的多了。我帮你搞定!”

    叶景对此轻车熟路。



第三百四十四章:扩张势力
    正月初一下午,陈卓和鸦儿胡同这套四合院的主人见了面。

    这间房屋的主人1983年就下海经商,积累了不少财富,后来就陆续将这个四合院从其他住户手里购买了过来。里面的装修也很有文人气息。

    “我的儿子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去了美国,在那里当了研究员,工作很稳定。现在也结婚娶了一个外国女孩,今天刚有了孩子,我们老两口就想着将国内的产业变卖,然后去跟他们一起生活。”

    房屋主人六十岁左右,看起来很有涵养。讲起自己出国的儿子,满满的都是自豪。

    陈卓想起北美崔哥讲的一个段子:我儿子是个混血模样不像华人,他也不说汉语,甚至从来没有喊过我一声“爸”,只会喊“dad”。那我这不是提前断子绝孙,家里绝了香火了吗

    当然,他这话有点老封建思想,可也反映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子女的文化认同感。

    老人现在为儿子自豪,但以后的烦恼估计也不会少。不知道二十年后他是否会后悔现在的决定。

    但,关我什么事!

    这房子我要定了!

    陈卓也没有跟他多讲价,痛快的以135万美元的价格将三千多平的四合院买了下来。里面的整套楠木桌椅、黄花梨摆件、紫檀木屏风、山水墨画等实,陈卓也以15万美元的价格全部包圆了。

    双方签订完协议,陈卓让房主提供美国的账户,很快将150万美元给他们转过去,省的再来国内转一圈。

    房主满意的离去,一家登机前往美国去了。

    而陈卓安排好这里的装修事宜,第二天,正月初二,和吴家上下告别,被吴竞开车送到了首都机场。

    上了飞机,经过四个小时的飞行到广州,然后转车回到了香港家中。

    回家之后,陈卓给美国的“华尔街之狼”迪卡普里奥打电话,让他尽快把1500万美元汇入了龙云提供的账户里,剩下的就是由他们进行操作了。

    这时候,大哥、二哥一家都在家里聚会,陈卓回去之后,又一番热闹。一家团聚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才依依分别。大哥、二哥他们一家都要回各自的地方去上班,小侄女们也都要回去上幼儿园。

    临走前陈卓将京城四合院的钥匙给了二哥,让他继续盯着装修进度。等里面改建修装好了,前中后三套院,父母在中院,大哥在后院,二哥在前院。

    而陈卓作为老小,如果回京,自然是跟着父母住中院。

    如此一来,陈家在京城也算是有了落脚点。陈父、陈母对此也是跃跃欲试。香港这里虽然各项生活条件都很便利,但在这里毕竟还是与邻居有语言障碍,他们还是喜欢大陆那种生活氛围。

    陈卓就算不舍,也得为老人考虑。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能再继续做自己的保姆这么辛苦啦。

    过了元宵节,年也算过完了,还得继续工作,即便陈卓还想偷懒,事情依然找上他的门。邵一夫、秦勉,还有从泰国飞过来的泰信主动找来。

    “阿卓,咱们环宇卫星集团已经再次攻占了台湾、香港、韩国和日本。但印尼依然没有松动。我们还要等下去吗”

    邵一夫介绍了一下目前集团的情况,对印尼的计划也是期待已久。

    “阿卓,“围剿”计划应该启动了吧,我们可是期待好久呢。”

    秦勉快人快语道。

    “索罗斯的资金集团只会像强盗一样冲进印尼国内掠夺走国库内的外汇储备。但对国内的混乱建设却不感兴趣。而这正是我们的商机,那可是一国的财富,只要能抢到一部分,便是赚不完的利润。但是,单凭我们这几个人,还是有些势单力孤。所以,我们也要扩展自己的会员啦。每人都有一个推荐名额。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陈卓提出自己的倡议道。

    “我推荐项华强加入。他的实力和胆魄都是足够的。”

    邵一夫对这个娱乐圈的后辈很看好。

    “可以!”陈卓点头认可。

    “我推荐泰国谢国民加入。他的正大集团以农牧业、食品业、商业零售业为核心。目前是泰国最有实力的跨国企业。而且他家族的华人血统还比较纯正,值得信任。”

    泰信与谢国民私交很好,两人在政治上也结过盟。

    “可以!”陈卓点头认可。

    “我推荐任证飞加入。他是大陆通讯行业巨头总裁。我们如果想要在东南亚扩展自己的通讯业务,他公司的技术将会是个强大的助力。”

    任何集团都避免不了小圈子,虽然整个集团以陈卓为核心,但谁离核心近些,谁离核心远些,这些都是争斗的源泉。

    秦勉敏锐的感觉到邵一夫和泰信都在拉拢属于自己



第三百四十六章:朋友敌人
    你自认为的最亲密朋友,也许却是你最大的敌人。

    “哈比比的父亲原本是苏哈托在军队中的上司,但在哈比比13岁时意外去世,苏哈托顶替了他父亲的位置,并认他做养子。但哈比比却一心只想逃离印尼,在德国留学多年。最后还是被苏哈托召了回来。”

    黄惠忠开始讲解其中的恩怨。

    “这个我听说过,有本书叫《哈比比与艾努恩》中描绘了哈比比夫妻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动人恩爱故事,生动地叙述了他俩在德国工作和生活以及响应苏哈托总统的召唤回国效劳的难忘岁月。”

    谢国民的正大集团跨国生意做的火热,对印尼副总统的自传小说还是阅读过的,但也只是当成笑话来看。

    “苏哈托一直对外宣称,哈比比将是自己的继承人,将来会继位成为大总统。但明眼人却能看出其中的虚情假意。”

    泰信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对某些事情洞若观火。

    “哦怎么讲”

    秦勉好奇道。

    “印尼是个军事独裁国家。所以,一般官员想要升到高位,必须要有军队服役经历。但哈比比则不是,他学的是石油化工技术,是一名技术型官员,醉心于建设国内的工业化。这样一个文职人员想要在军事独裁国家登顶简直异想天开。”

    泰信摇头嗤笑道,泰国其实也是一样,所以,他参加了军官培训班第十届培训,并有许多军校同学位居要职,比如阿努蓬,比如巴育目前都是皇家卫队的高级军官。这些都将成为自己登顶的助力。

    “但苏哈托为什么还要这么宣传事实上哈比比已经是副总统了不是吗”

    秦勉身边的任证飞问道。

    “中国有个词语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苏哈托玩的也是这个把戏。他有三子三女,凭什么要把权力让给养子事实上,他的三子三女明争暗斗的非常厉害。但最具竞争力的是长子哈佐朱丹多和次女赫迪娅蒂。长子成熟稳重,在军中服役多年,而且长孙托尼也是第三代中的佼佼者。所以最被苏哈托看重。而次女则是掌控银行业,加上她的丈夫普拉博沃是印尼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手中掌握一支被称为印尼最精锐的“红色贝雷帽”特种部队。因此,这个二女婿,也是野心勃勃的想要等着登基。”

    “苏哈托今年77岁了,还有几年好活大家都在等着他闭眼。但为了平息长子和次女的争斗,也是为了安抚国内的舆论。前几年苏哈托一直对外宣称,将会由哈比比继位。但其实大家都知道,苏哈托是绝对不会让他上台的。在苏哈托闭眼的头一天,也就是哈比比病故的那一天!”

    “一个贪婪到将国家70%的财富集中到自己家族手中的家伙,会将最高权力让给别的家族哪怕这个家族族长是他的养子!很多人都能猜到这一点,哈比比自然能想到。所以他一直在想办法积极自救。”

    黄惠忠一点点讲述了隐藏在光鲜背后的黑暗。

    “他联系你了”

    陈卓好奇道。

    “我应该只是其中之一。”

    黄惠忠点了点头,对此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苏哈托难道想不到自己的养子已经别有用心了吗”

    项华强对政治了解的不多,有些疑惑道。

    “应该能想到。但他未必会在乎。这是一个控制国家达31年的独裁者,对自己的掌控力可能太过于自信了。认为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之中,所以,根本引不起他的重视。只能说,权力让人迷失自我,狂妄自大。而且,他老了,已经没有年轻时那么敏锐。”

    黄惠忠解释了一番。但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他也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并不了解实情,只是看到了表面而已。

    但是陈卓却点了点头,根据历史上的后续发展,觉得黄惠忠的分析,应该是**不离十的。

    苏哈托太过于自信,而哈比比则是最后时刻反戈一击,成功上位。但他非军人出身的身份最后还是影响了他的地位稳固,在位不到一年就被逼下台。从此印尼开始进入长达二十余年的军阀混战状态。

    “此人可以合作,但我们还需要一些军方人员配合。你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1...206207208209210...3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