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功夫巨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一剑之刃
为了这次比赛,陈卓前前后后花了将近6亿港币,迟早要从各方面给捞回来,亏本的买卖可不能做。
第二届武道会比赛的流程依然是按照淘汰赛模式,选出八个级别前64强,进行正式擂台赛。
比赛前期,可能算不上激烈,但绝对精彩。
因为在这个阶段,你可以看到实力悬殊的秋风扫落叶式的ko;也可以看到势均力敌者的疯狂对攻;也可以看到一些丢人现眼的表演
比如,印度,再次展示了自己十二人共乘一辆摩托车出场的完美演出;巴铁也不甘示弱,玩了一出十六人叠罗汉举高高的表演。结果印度实现了自己的突破,一个身高217厘米,体重190公斤的巨人卡里成功打入四强赛。比上届比赛止步32强进步了三个档次。而巴基斯坦则因为不熟悉比赛模式,所有选手都遗憾止步32强,步了当年印度后尘。
比如,沙特,纯王子战队已经被证明不合时宜,所以这次组成了“沙漠骆驼”战队,十二个络腮胡大汉,就像沙漠里的骆驼一样高大健壮,这次战绩明显提高不少,十二人中有三人冲入了各自级别的八强赛。而他的老对手土耳鸡也相应的增强了力量,组成了“奥斯曼战马队”,只是因为平时太过散漫,结果在十六强时全军覆没。
比如,伊拉克,胸口贴着傻大木的图片高喊着口号进场。而他的老冤家伊朗,则是一群两尺长的胡子大汉,双手捂着肚子像是难产一样进场。双方一旦碰上就是不死不休。
同样,大陆代表队的表现也算不上多好。
传武能不能打
现在就是一个证明的机会。
大陆体委禁止了体制内运动员参赛,这次出赛的大都是民间传武人士。自从1995年第一届武道会高额奖金的激励,让国内兴起了实战热潮,很多散打运动员去拜师学艺,很多传武门人开始重视身体锻炼实战搏击。
两年时间虽然很短,但也确实涌现出了一批自认武艺高强的人,想要在天下第一武道会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
“连江涛那个打拳击的都能拿到武道第一,我八卦门宫天保没理由不行啊!”
“哼,你这么说,把我梅花拳赵二多放在眼里了吗”
“你们难道都忘了我太极拳雷公!”
“我们螳螂门最阴险毒辣的肥螳螂才是最强啊!”
但是这些吹嘘牛笔的各派“高手”在上了擂台之后,格斗技全部都变成了乌龙拳,哪还有什么门派的一招一式。
结果,除了武僧升龍、铁拳冯威、武当陈师行三人进入各级别四强赛,其他都被淘汰了。
看到那些咋咋呼呼的武林人士表现,武道掌门司马徽叹息着摇了摇头,点评道:“大陆自从用体育学院取代门派之后,实际上便消除了门派之见。只要你想学,便可以学到各门各派的武学,但这种体制内的教学,删除了许多杀招,以至于将武术变成了舞术。而民间传承虽然偶尔有杀招流传,却因为不成系统,缺乏有效的训练,同样不值一提。具备完整传承又有系统训练方法的地方,恐怕也就只剩下少林、武当寥寥几处了。”
“不注重传承,便是你们中华武术堕落的原因。看看我们大日本的武道流派,都是传承数百年不曾间断!”
三岛平八在旁边讥讽道。
“很抱歉,敝观才传承了八百年而已。少林则是传承了一千五百年。”
司马徽虽然实战能力很一般,但是坐而论道,他能给你白活三天三夜不重样,辩论他还从来没有怕过谁。
“哼,传承时间久也不能说明你们就厉害。”
三岛平八想起自己喧哗空手流才五十年的传承,不禁一窒。
“既然时间不能证明什么,那阁下何必再提出来自取其辱呢。”
司马徽抚了一下自己的长髯微笑道。
“两位,比起传承,我更喜欢科学与创新。我觉得科学的训练方法,加上创新的战术,比所谓的传承要更加有效。人体肌肉的锻炼,耐力、爆发、速度的提升都讲究科学,科学是衡量人体最准确的方法。而创新思维应运自己身体的人,才是强者。”
阿里也加入到了讨论中,他不认为传承有那么重要,相反,他独创的擂台蝴蝶步,精准的距离控制技巧,让他在巅峰时期打遍天下无敌手。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技巧。手、脚、膝、肘、头槌,将全身上下都化成可以攻击武器的技巧,才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一身杏黄僧袍的仑披尼双手合十说道。
马伽术之父伊米利希滕菲尔德则一脸笑意的看着他们讨论,一言不发。
“利希滕菲尔德大师,你怎么看”
阿里还是把话题引向了老人。
“呵呵,如果非要说的话,我认为是意识。战斗的意识,取胜的意识,必须胜利的意识,你死我活的意识!没有意识的挥拳,只是练习罢了。有了意识的挥拳才是战斗。”
伊米利希滕菲尔德缓缓的说道。
一位87岁历经坎坷的老人说出这样的话,让众人暗暗点头。
六位大师的讨论,也被工作人员及时翻译,被播放了出去,引起了观众的讨论。
各级别进入四强之后,比赛才算是正式进入激烈的对抗阶段。而此时,西方挑战者队伍的八级别挑战赛也正式开始。
进入四强赛之后,每个级别需比赛两场,争取进入半决赛的资格。八个级别就是16场比赛,加上西方挑战者赛16场,共计32场。
平均到一天8小时的正赛中,一小时需要比赛4场。也就是每场15分钟的出场时间。
但无限制格斗,格斗过程往往是非常短暂的,也许3分钟,也许1分钟,甚至可能十几秒便决出了胜负。那么15分钟的时间分配内总不能开天窗吧,这时候就是比赛解说和点评嘉宾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通过用慢动作回放比赛过程,由嘉宾大师们进行点评,让观众明白整个比赛的技战术运用、人物实力对比、招式使用等等。再通过解说们那张巧嘴把事情变成有趣的说法说出去,引起观众认同。
真正的比赛电光火石之间,不可能出现某个拳手一拳打出去,解说员说了几十个字的内容,拳头还没到对方头上的情况。
“说时迟那时快”才是比赛中的常态。
所以平时观看格斗比赛,那些所谓的金牌解说只有两个作用,一是咋咋呼呼为拳手摇旗呐喊带动观众情绪,二是嘴皮子利索的复述事情经过---但问题是观众眼睛都看到了,干嘛还用听你瞎逼逼啊!
而专业点评却是一点也无。他们没有这样的专业知识,也没有时间让他们去点评。这样让比赛的观赏性严重不足。
但是“天下一武道会”则不同,这里有专业的武道大师,这里有高精尖的科技设备可以将比赛还原。
知道谁胜,还要告诉观众,为什么胜!每一场比赛的胜利都不是偶然和运气,而是力量与智慧的结晶。
这让比赛的专业性和趣味性提升了一大截,很多观众守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的听着大师们对着慢镜头分析,感觉自己对武道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似乎看懂了以前不明白的很多细节。
而这种似懂非懂的感悟,让他们对比赛更加喜爱。
天下一武道会的收视率在各地节节高升,在众多搏击运动项目中独树一帜,真实、热血、专业、极具观赏性,成为众多观众心目中的印象。
第二百九十八章:冠军决赛(一)
1997年6月19日,天下一武道会冠军决赛开幕。在这一天,将决出各体重级别的冠军拳王。
全天共计16场冠军决战,每一场30分钟的时间分配。
为了填满这30分钟空隙,单靠解说和嘉宾们已经不足够了,需要更多内容。
为此,主办方邀请了很多艺人做暖场表演。
能够在这种国际瞩目的大赛中间做暖场表演,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荣耀。第一届武道会陈卓邀请了刘得华、黎明、张雪友、郭富成等人献唱。这次更是邀请了曰本超人气组合sa、香港女歌手郑绣纹、台湾歌手齐秦等众多明星现场表演,将节目气氛炒作的火热。
进入决赛的选手已经确定。
60公斤级别:红方印尼“疯狗”雅彦鲁伊安,蓝方缅甸“灵猴”昂拉安塞;
65公斤级别:红方菲律宾“战舰”曼尼帕奎奥,蓝方阿富汗“饿狼”艾萨福伊;
70公斤级别:红方大陆“道长”陈师行,蓝方泰国“黑炭”颂巴万柴明;
75公斤级别:红方泰国“白虎”嶙猜,蓝方香港“八极”霍冲阁;
80公斤级别:红方日本“独眼龙”真岛吾朗,蓝方韩国“冬泳男”金东炫;
85公斤级别:红方大陆“武僧”升龍,蓝方日本“狂龙”桐生一马;
90公斤级别:红方大陆“铁拳”冯威,蓝方以色列“贵公子”本内塔尼亚胡;
95公斤级别:红方印度“巨人”卡里,蓝方以色列“假国父”西奥多赫茨尔。
“疯狗”雅彦鲁伊安自从两年前夺取60公斤级的胜利之后,成为了印尼英雄人物,人气旺盛,还参演了许多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可谓是收获满满。
但他非常清醒,知道自己之所以成名的根本就在于自己的一身功夫!所以他这两年来更加严苛的修行“班卡苏拉”技巧,将自己疯狂的连续击打技能不断提升。所以他对这次的比赛胜利充满了信心。
而昂拉安塞,出生于缅甸一个贫困家庭,从六岁开始练习缠绳对战比赛,用稚嫩的身体承受击打来换取报酬养活家人。缅甸有太多这种小孩。缅甸拳比起泰拳的残酷,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年16岁的昂拉安塞已经长成一个身高175公分,体重65公斤的大小伙子,十年的搏斗经验,让他想要到世界舞台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雅彦鲁伊安、曼尼帕奎奥等榜样就在眼前,他们可以,自己为什么不行
而事实上,他一直打入决赛,积累的奖金确实已经足够改变他的命运,但荣誉与金钱的刺激,让他还想要更多!
“比赛开始后以一方主动认输或倒地10秒无法起身为终结,中间无休息时间。”
“不得攻击对手的眼睛、胯部等敏感部位。”
“允许使用地面技,但双方在地面纠缠不得超过5秒。”
“比赛过程中不得使用武器和外来力量。”
“比赛中不得杀死对手,否则会被取消比赛资格。”
“双方确认,听明白了吗”
比赛开始前,裁判例行的进行告诫。
“明白。”
“明白。”
雅彦鲁伊安和昂拉安塞都戴着牙套,互相点头确认。
“双方行礼!”
裁判喊道。这是武道会特意进行的规定,在正式比赛前,都要互相行礼,代表着“以武会友,以武促进”的意思。
比赛过程尽管非常血腥、残酷。但这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既分高下,也决生死”是不被提倡的。
而将比赛前必需行礼纳入比赛规范,也是武道会的严格要求。在拳击、a、e等格斗比赛中,虽然也有一些默认的互相碰拳的友好规则,但都没有进行过明确、强制规定,以至于出现了很多偷袭案例出现。
有人伸出拳头友好的碰撞打招呼,却被对方借机击倒,取胜的样子非常丑陋!但在规则上来说,却没有丝毫问题,以至于现在格斗届充斥了不信任与偷袭狂,风气非常不好。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天下一武道会大赛规定,比赛前必须行礼,行礼的唯一标准,是中华古武的模式:长身直立,双手抱拳,向前一推。简洁、明快、优美。
这种行礼规范在1995年第一届武道会时,经过陈卓的示范而传遍世界。
当时,行礼的标准五花八门,各门各派可能都有自己的规范,但这次,陈卓做了强制统一。
擂台比武之前必须行礼。
行礼模式唯有中华古武礼。
不遵守者,视为自动弃权。
这条规定,虽然引起了个别思想保守者的不满,但还是被绝大多数武者所接受----强者有权利制定规则!
这也是陈卓将中国传武文化推向世界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尝试。
雅彦鲁伊安和昂拉安塞互相行了一记抱拳礼。
“预备,开始!”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战斗立刻爆发。
两人都属于次轻量级选手,拳不够重,但攻击速度非常快,就像是两只猫咪在快速的格斗,观赏性非常强。
“极速的拳影,灵活的身形,两个选手打出了残影!莫非这就是无影手!”
解说陈新建嘴巴如同机关枪一样讲解道。
“两个选手势均力敌,红方选手个头更加矮小一些,但上一届的冠军实力,无人可以小瞧他。蓝方选手175厘米的身高,臂展很长,占有很大的,也具备了一些专业知识,解说起来,似乎也头头是道。
“流血了,流血了,红方选手眉骨擦破,蓝方选手嘴角开裂。两人都开始见血,这是棋逢敌手,这是将遇良才,这是命运的相遇!这是宿命的对决!”
年轻一点的欧锦堂大声的呼喊,为两人的战斗造势。
三个解说分工明确,年纪大些嘴皮子利索的陈新建负责快速介绍战情,女性心思细腻的肥肥姐对战况做一点自己的粗浅解读,年轻些充满激情的欧锦堂负责不要脸的吹捧和造势,带动观众情绪!
三人互相配合,将比赛的氛围带动了起来。
而此时,雅彦鲁伊安和昂拉安塞的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
s:又快到三点了,只能先写到这儿了。
第二百九十九章:冠军决赛(二)
(不必订阅,晚上加班,水出来的一章,凌晨改过来)
日到中天,晌午时分。从灵霍峡谷之中豁然闯出一股匈奴骑兵,沿着汾水河前行了一段距离,看到平地上列阵的九千汉军步卒,急忙拨转马头奔回峡谷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