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百工机器商肆,已接了十套,五十辆机关驴车的订单。仅三成的订金,就收了一亿五千万钱。

    皆存入金水赀库。一万石的临乡名产,以每日流水估算,甚至买不足月!

    贾诩告知刘备,刘备已六百里加急,传讯临乡。让两位家丞月末前再发一万石名产抵京。至于名产组成,则根据市中库存自由组合,不要拘泥。

    两亿入库。捉襟见肘的财政,顿时大为缓解。刘备的诸多构想,亦能加快实施。

    百官宴请,自当来之不拒。

    反正刘备的官职,多属加官,亦有荣宠性质。给事黄门侍郎倒是实授。但陛下又诏曰,便宜行事。于是去不去皆可。俸禄却一直足额发放。只是相较连年增加的献费,这六百石的俸禄,实在是不值一提。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陛下,驴车好棒啊。

    临乡侯,只需你努力,明年朕又有新车啦。

    所谓无官一身轻。在洛阳,刘备是典型的‘闲侯’。且深得圣宠,又为人豪爽,出手阔绰。百官自都愿与他相交。

    一来二往,朝中百官尽皆熟络。乃是后话。

    时下刘备第一要务,便是准备三日后举办的击鞠赛。

    杨奉、徐晃等人重金定制的护具、鞠杖,亦被商家送到府中。做工精美,用料上乘,一看便知出自名家之手。上手一试,果然出众。菟园游侠也算是有心了。

    正如被大大扩展的商业观一样。

    等到了洛阳,刘备方知。许多原本已经理解很透彻的词语,却还是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比如说,邑。

    在时下,便有着广泛的含义。

    说到邑,刘备首先想到的便是,邑落、乡邑、城邑。诸如此类。

    不曾想,还有一种邑,称为陵邑。

    顾名思义,陵邑内居住的,皆是帝陵的守陵人。

    陵邑制传统,始于西汉。在西汉初年,守陵人的身份极为高贵。他们居住的地方也不同寻常,乃是一个经过精心规划的大型城邑,规模仅次于都城长安,称“陵邑”。这些“陵邑”的行政级别,相当于后世的直辖市,居住在里面的人非富即贵。

    只有巨富、高官和豪杰,才有资格迁入陵邑,为先帝守陵。

    著名的陵邑,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合称“五陵邑”。“五陵”于是便成为富豪聚居之地。因此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便被称呼为“五陵少年”。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想想,不正是刘备与二袁、曹操等人过的日子嘛。

    前汉时,历代先帝的守陵人。

    有三类:巨富、高官、豪杰。

    此也佐证了两汉任侠成风,豪杰地位很高。

    后世一提‘江湖’,便自然而然的把其与俗世隔离。认为‘江湖’是一个相对较小,且较为隐秘的小圈子。而侠客与普通人完全是两个世界。

    故而。后世市井小民见到身佩刀剑的侠客,皆敬而远之。避恐不及。想想也是。平日连菜刀都难得一见,何曾见过如此长的大家伙!

    要亲命了哇!

    怎么说呢。

    造成‘江湖’范围,逐渐缩小的根本原因。乃是历代王朝刻意打压的结果。

    宋元时期,佩剑风俗日渐落幕。宋朝重文轻武,不再有尚武之风。民间禁兵器




1.63 击鞠大赛
    偏殿亦立在三重高阶之上。只需抬眼便可见场外气氛萧杀,威武雄壮的阅兵场。

    然而,偏殿内的所有人,都紧张的打理着自己的击鞠服,不停擦拭着手中的鞠杖。马匹已尽数牵到殿后,正由騄骥厩的小黄门细细打理。騄骥厩是设在西园,专为陛下管理马匹的机构。年前新创,导致豪右垄断马市。乃至马价奇高。

    刘备与两位义弟的坐骑,皆是万金难求的千里驹。出门前,主簿贾诩特意叮嘱,让刘备更换后院马厩次一等的良驹,谨防三匹千里马有去无回。

    言下之意,陛下也好马。正因如此,才导致豪右垄断,马价奇高。又如陛下喜好驴车,乃至洛阳争相仿效,驴同马价是一个道理。

    刘备却笑着摇头。言道,文和不知陛下多矣。陛下商人习气颇浓。在商言商。故而多行买卖。善以物易物,而非强取豪夺。

    贾诩拜服。

    阿阁前广场,乃是依照“左磩右平”督造法,而建成的一个大型观礼台。所谓“左磩右平”,就是说:台基左面修成阶梯,供人沿阶步行走上看台,叫“磩(砌)”。右面修成一条平坡,车马可沿坡登临,而不用下车。类似后世的无障碍通道。因此叫“平”。

    合称“左磩右平”。

    击鞠没有兴起前,蹴鞠早已流行。最大的不同,自然是一个有马,一个无马。一个用鞠杖,一个用脚。

    阿阁前广场,又叫宫鞠城。便是皇宫内的足球场。

    和后世惊人相似。

    汉代蹴鞠亦分两种。室内蹴鞠和广成蹴鞠。举办室内蹴鞠的宫室,名“鞠室”。举行室外蹴鞠的广场,叫“鞠城”。

    阿阁鞠城,原本用于蹴鞠。故球场两端各设一个方形木板球门,称“方墙”。在球门木板下方,开挖一“法月形”(半月的一半)门洞,(即法月衡对),双方各上六人对阵(即二六相当。此处有争议。一说是球门数,一说是球员数)。

    击鞠兴起后,法月门洞便被战鼓所取代。

    盖因马上击球,很难贴地而行。于是将踢球入洞,改成击鼓而鸣。

    随黄门鼓吹乐署的乐手,鼓乐齐奏。陛下携皇后、两位太后,登临阿阁。与文武百官,宗亲诸刘、西域使团同台观礼。

    北军五校: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先后列阵。羽林卫、虎贲郎压阵入场。

    平日号称‘路中悍鬼’的袁术和一众亲随兵痞,亦有模有样。旌旗蔽日,擐甲执锐,气势如虹,列于阵前。

    北军五校,乃帝国精锐。装备自是一等一的精良。且历次外调出战,并非后世应名点卯,混吃等死的贵族杂兵可比。羽林、虎贲更是拱卫宫城的虎狼之士。气势犹盛北军。

    西域使团各个面容肃穆,可见一斑。

    待列阵完毕,战鼓擂动,军士三呼万岁。陛下起身回礼。

    礼毕,将校鱼贯而出。

    便有小黄门入场,平整地面,洒水遮尘。将战鼓、旗杆,依次排列。又以白垩划分中线,边界。

    刘备等人已着装完备。各自骑马在殿后列队,静待入场。

    牵马的一排小黄门,不时抬头偷看众人斜挎胸前的广告条幅,互相掩口偷笑。

    袁绍等人皆全神贯注,等待场中召唤。如此细节,又如何能发现。

    将将换好击鞠服的袁术,快步冲来,翻身上马。

    须臾,三通鼓罢。

    便有黄门令左丰高声唱道:“击鞠入场——”

    “呼——”打头的袁术长出一口气。缰绳一抖,漫步而出。

    曹操紧随其后。袁术第三,刘备第四。

    前四人头戴小冠,身着长襦、锦绔。脚穿方口翘头履,佩玉绶。鲜衣怒马,翩翩年少。

    余下众人皆头包巾帻,威武雄壮,堪称一时人杰。

    众人还未嗟叹出声,忽见各人胸前皆斜背一灿锦条幅。待众人将条幅所书,逐字读出。顿时笑声一片。

    万众瞩目之下,原本紧张怯场。

    被众人一笑,反而不紧张了。

    十余骑,举杖绕行,人马如龙。惹来台上纷纷叫好。尤其是宗室诸刘的皇亲公子,欢呼雀跃。鬼哭狼嚎乃是面目狰狞者,举不胜举。

    &nbs



1.64 连赢三局
    鞠球凌空而起,正落在曹操马前。见一字排开的胡骑蜂拥而来。曹操不退反进,打马向前。

    鞠杖抵着鞠球底部,向前加速滚动。此技名曰‘平推’。

    抢在单人匹马被胡骑合围之前。手中鞠杖如钟摆般高高扬起,又加速下坠。

    反手一击,将球斜击向身后!

    胡骑纷纷勒马,转而扑向曹操身后。袁术早拍马赶到,抢在一侧胡骑杀到,重重挥击。

    鞠球冲天。斜刺越过众骑头顶,坠入对方半场。

    已提前拨马的袁绍,甩杆重击马臀。胯下骏马一声嘶鸣,奋然加速。从一众正强行调转马头的胡骑间,高速前插!

    迎球挥杆。将鞠球再向对方战鼓迫近。

    胡骑在身后奋力狂追。回头看了眼追兵,袁绍猛然附身。手中鞠杖顺势挥下。

    尘土乍起。

    迸射的砂砾之中,但见鞠球宛如彗星逆升。呼啸射出。

    咚——

    正中靶心。

    “嗷——”

    看台欢声雷动。果是我家汉儿先拔头筹!

    我方旗杆,便有一面锦帜徐徐卷落。

    “东郭殖货里内金水潭小市,开市大吉。最多优惠、最多惊喜。四方主顾入里道直行,认准门楼‘金水小市’悬匾为记。”

    字迹尤其大。一看便出自书法名家之手。

    百官皆看向恩师卢植。

    恩师正欲开口。不料刘御史已自行认领:“此乃鄙人仿蔡伯喈飞白书所写。献丑、献丑。”

    百官中便有人问道:“御史因何书也”

    刘陶答道:“临乡侯携琼浆重资登门求字,我岂能免俗”

    崔太尉这便戏言道:“永寿年间(157年),先帝想铸大钱,子奇上疏言道:‘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也’。今日重金卖字,莫非‘食急也(吃不上饭了吗)’”

    刘陶微微一笑:“下官俸禄虽比不上太尉,却也三餐饱食。奈何腹中酒虫作祟,不能忍也!”

    “哈哈……”众人抚掌大笑。

    看台欢呼雀跃,人皆有笑脸。又岂止百官

    便是皇后,还有两位太后,亦不禁掩口。这临乡侯,每每出人意表。着实有趣。

    笑声未落,忽见黄门令左丰,亲领一排小黄门,手持彩锦,列队看台两侧。随黄门鼓吹署的鼓乐伴奏,齐声高喊:“必胜必胜,必胜必胜!”

    一边喊着口号,还一边手舞足蹈,上蹦下跳。面容极尽妩媚,舞姿颇多妖娆。无处不消魂。

    台上众人闻声看来。不由指指点点,皆捧腹大笑,乐不可支。

    待黄门令返回,陛下这便问道:“此是何意”

    黄门令答道:“启禀陛下,此乃‘黄门助威队’。为我方健儿壮大声威也!”

    “可是临乡侯所创”陛下再问。

    “正是。”

    陛下顿时了然。再问:“且说,每人许了多少铜钱”

    左丰躬身答道:“临乡侯说,最卖力者,可得一金。”

    “哈哈!原来如此。”陛下开怀大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必有勇夫!”

    袁绍突袭得手。众人挥杆相庆。

    先拔头筹,顿时信心倍增。再看对面骑手,仍排出一字长蛇阵。阵型却比先前松散。

    曹操不敢大意,这便叮嘱道:“胡人亦是高手。切莫轻敌!”

    “再来!”纵马结阵,袁绍和袁术且忽交叉换位。

    果然。

    紧盯二人的两名胡骑,亦随之换位。

    待鞠球再被小黄门摆上开球点。游击手杨奉和胡人游击,这便各就各位。

    看台渐渐无声。

    鸣镝射空。

    双马奔腾。杨奉不断打马加速,而对面胡骑却仍不疾不徐。

    杨奉马快。抢在胡骑之前,附身一击。

    鞠球弧线落地,正在曹操马前。曹操故技重施,推球直进。

    胡骑再次合围,却留数骑待命。

    抢在合围前,曹操将球击向袁术。袁术推球加速,沿边线疾走。见胡骑逼近,这便大力轰出,将球斜击向另一边的袁绍。

    胡骑早有准备,抢先封住了击球角度。

    袁绍手腕一抖,鞠杖月板遂将鞠球挑起。鞠杖竖立如钩,轻轻一抬。由下而上,正点中鞠球。

    人借马力,挑球过人!

    趁胡骑仰头张望。袁绍高速穿越,一骑绝尘。奋力挥杆,轰中靶心。

    咚——

    鼓声二响。

    看台一片轰鸣。百官、宗亲皆喜气洋洋。西域使团却各个面露惭色,摇头叹息。

    &nb




1.65 形势急转
    众人皆笑。唯独恩师面色严肃。
1...979899100101...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