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老刀鱼”伸手给邵娟轻轻擦去泪水,随后又撩起垂在女儿额头上的一缕乱发。

    “娟子,别想那么多,一心一意地看病、养病。大夫都说了,你的病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怕受累。等吃完饭你喝点热水再睡。记着,人没有过不去的坎。爸一定想办法把你办回来……”

    等女儿吃过饭后,“老刀鱼”收拾好东西出了门。但他从病房门外的休息椅上又拎起一个同样装着饭盒的塑料网兜,这才缓缓地下了楼。

    出了医院大门,他还坐上了公共汽车。两站后下了车,又走进了车站边的滨城第二医院。

    接着喘着气爬上了三楼,他在心血管科的病房门口停住脚步,把刚才那个给女儿装饭的花布兜子放在门前的椅子上。

    再等到定定神,彻底平了气。他脸上便又做出微笑的样子,手拿塑料网兜轻轻地推开门。

    照样还是先向房里其他病人友善地点点头,他才走到了自己老伴儿的病床前。

    “老刀鱼”的老伴儿正半躺着,脸色蜡黄,一脸病容。一看见他,她的眼睛里出现一丝光亮。

    “老刀鱼”在床前的方凳上坐下,第一句就问老伴的身体。

    “下午怎么样好点没有”

    老伴儿有些吃力地挪了挪身子。

    “还行,打了一针。血压已经下来了,头也不疼了。”

    “这就好。”

    “老刀鱼”从网兜里掏出饭盒,打开后,饭盒里一边是稠稠的小米粥,另一边是蛋蒸虾仁,配的是几块豆腐干。

    他把饭盒递给




第八十章 三头两绪
    从决定大量抛售海参开始,洪衍武这一段时间可以说忙得是“脚打后脑勺”。

    白天卖货,晚上盘账,常常过了午夜才睡。他整天琢磨的都是怎么用最安全的办法,最快的速度把手里的海参放出去。

    不过,他这么着急、这么拼命,可不是单纯的财迷心窍。而是他算计着时间已经立冬了,生怕与“挫虎龙”擦肩而过,所以才想尽快处理好手里这些事,以便抽取租船的资金,登船赶去“蛇岛”。

    说实话,别看他在滨城一直忙着“碰海”捞钱,可私下里“蛤蛎湾”那头,联系租船的事儿他也从没松劲。

    每次去“老刀鱼”那儿,他总得为这事儿,给“蛤蛎湾”的渔业大队书记送点东西。哪怕他不在的时候,也会委托“老刀鱼”替他请吃请喝地跟进。

    长此以往下来,他花在书记身上,光联络感情的钱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此外,他还一再表示租船的价格可以由着书记开。这才终于让书记点头,答应在入冬之后,私下里租给他们一条十五米的铁皮渔船。

    具体的条件是,费用以一天三百块的数目计算,出一次海结一笔。燃料柴油大队来出,吃喝补给由洪衍武他们负责。至于渔船行动范围,当然完全听洪衍武他们的安排。只是渔船顺手打捞的渔产,却要归大队所有。

    对此,洪衍武一口答应。他心知肚明,别看这笔钱数目不小,可大队里的渔船每条都是有捞捕任务的。这钱除了渔船耗损和柴油钱,大部分要承担队里的亏空。大队书记能落手里的其实有限,还得用一部分来堵住其他干部的嘴,并不算黑。

    船算有了着落,可仅仅如此还不够。洪衍武便又花了两千块钱,特别委托大队书记找人帮忙编制了一张铁渔网,并打造了两个投饵式的铁制捞捕笼。

    这些都是根据“老刀鱼”对“挫虎龙”的了解,在他的指点下,所定制的具有针对性的渔猎工具。虽然没法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但至少看上去,远比正常的渔网渔具要贴谱多了。

    不过,在这一步步井然有序的筹措之下,要抓“挫虎龙”的事儿,洪衍武他们可一直没跟“大将”这伙儿“海碰子”们透过口风。

    一开始的时候,当然是因为彼此缺乏了解,并不能完全信任。

    “老刀鱼”就曾嘱咐过洪衍武他们,说“蛤蛎湾”渔业大队书记胆小,对乌纱帽比任何东西都看重。找他租船可是违反政策的事儿,除了要出大价钱,还必须嘴严。否则此事一经泄露出去,书记肯定翻脸不认账,那么这件事就“黄”了,就连以后也甭想了。

    这么一来,洪衍武他们几个当然会对这件事闭口不言,就跟没这档子事儿似的。

    等到后来经过了一些事,彼此真正能过心了吧。洪衍武当然也想跟“大将”念叨念叨。

    因为虽然此事危险极大,不好求人家鼎力相助,但“大将”毕竟是“海碰子”里的佼佼者,听听人家的意见肯定会有好处。

    只是这时候,“大将”倒先跟他吐起苦水,说了韩莹的事儿。后来“死尸”被抓,市场上又急剧变化,他的心思和精力就全被这些事情给牵绊住了,也就真的顾不上再谈这件事儿了。

    至于目前,洪衍武是觉着一旦结束了手里的事儿,无论如何该跟“大将”深谈一次,交个底了。可没想到,事有凑巧,现实情况让他的打算又变得不适当起来了。

    11月20日晚,洪衍武急着把海参的获利钱给杨卫帆送了过去,先用几十沓子“大团结”把这小子吓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然后借此站在道义和利益的双重至高点上,硬是从杨卫帆手里讨要了一个行军帐篷,还逼着这小子开着吉普车给送到了渔村。

    可就在他去敲“老刀鱼”的家门,想把东西暂存时,却发现这老爷子家里空无一人。

    那么后来的事儿也就能想到了。11月21日下午。洪衍武终于找到了医院,这才发现“老刀鱼”面临的处境。

    尽管发着高烧的“老刀鱼”一个劲说,洪衍武替大伙儿忙的事儿才是大事,对他毫无责怪之意。

    可看着“老刀鱼”病得脱了形的样子,想到这件事纯属因自己在人家存海参引起,又念着老爷子为自己的事儿一直出谋划策、跑前跑后,洪衍武仍旧对自己粗疏大意和考虑不周,感到羞愧莫名。

    出于心酸和自悔,于大庭广众之下,他狠狠抽了自己一个耳光。之后就赶紧给“老刀鱼”一家做了一系列安排。

    他不但联系“大将”,动用库存海参疏通了两家医院相关人员,把“老刀鱼”一家三口弄进了单人病房,还专门安排人手,来照顾“老刀鱼”一家。

    当然,韩莹怀孕了,自然就不好帮忙了。于是洪衍武和“大将”就让“虾爬子”去找向红来。他们说公帐出钱,不论是找人是雇人,反正“老刀鱼”的妻女都托付给向红了。而“小百子”也被洪衍武留在医院,来负责“老刀鱼”的饮食起居。

    这还不算,把医院的事交给“大将”后,洪衍武还专门找了一趟谢经理,急切地想把邵娟弄到城里来。只问他有没有门路,说无论花多少钱都行。

    打过了这么多次交道,谢经理已经比较了解洪衍武的行事风格,见他持这种态度,知道亏不了自己,也就没绕弯子。

    想了想,他便说他们招待所归政府“交际处”管,内部还真有招工名额。只要不怕花钱就行,他愿意试着疏通关节,看看能不能把邵娟调到“胜利招待所”的接待科来。连户口带工作,一次性解决。

    洪衍武听了松了一口气,连连郑重致谢,总算是心里舒服点了。

    &n



第八十一章 辽东蛇岛
    11月22日,正式出发之前,洪衍武和陈力泉特意把身上的一万七千块钱都交给了“蛤蛎湾”的渔业大队书记,这是为了让他放心。

    果然,能晃花人眼的钞票让书记再无疑虑。他笑眯眯地把钱锁进了炕头的柜子,连拍胸脯保证,说船和人肯定让洪衍武他们满意。而且不一会,就带进来一个身材健硕的“船老大”来。

    书记介绍说,这是他的远房侄子,驾驶渔船的技术顶好,办事稳妥,人最厚道不过。

    还真别说,那“船老大”三十出头,虽然一看就知道特别精干,但确实不善和人打交道,见了洪衍武他们只是尴尬笑笑,一句客气话没说,直接就引着洪衍武和陈力泉上了船。

    但人都有两面性,这也只是刚接触时,这个“船老大”才呈现出这种腼腆。等船一驶进海里,洪衍武刻意和“船老大”攀谈了一会,他反倒变得爱说起来。

    其实这也正常。你想啊,常在海上漂泊的人难免孤独,要能有个陌生人一起聊天,其实是件挺不容易的美事儿。这种心理大概就跟京城的出租司机比较相似。

    “船老大”首先聊起的内容,当然就是蛇绝对不能过海的传说。其实这个故事洪衍武他们已经听“老刀鱼”讲过了,守卫“蛇岛”的就是他们要抓的“挫虎龙”。

    可没想到,具体一说起“挫虎龙”,那个“船老大”却不怎么相信这种生物真的存在。他始终认为那是“老刀鱼”吹牛,说真有那东西,整个西北岸总不会只有“老刀鱼”一个人见过吧

    于是他挺好心地劝洪衍武他们,说最好这次待几天就回去,之后别花冤枉钱租铁皮船了。那东西肯定抓不着。但“蛇岛”倒是挺值得去看看,那里鲍鱼很厚,一般的“海碰子”去不了,最划算就是跟书记租个小舢舨,一趟怎么也能整个几百块。

    对此,洪衍武只是笑笑,并不答话。

    不过还得说,“船老大”虽然对此行目的并不看好。但他肚子里懂得东西也真不少,至少他对“蛇岛”也有自己独特的了解。这一路上,他可真没少给洪衍武和陈力泉介绍有关“蛇岛”的情况。

    比如说,他给洪衍武他们讲,“蛇岛”上的蛇大多都是有毒的蝮蛇。这种蛇既冬眠,也夏眠,它们能静静地躺在岩石上、树枝上、草丛里十几个小时一动不动,还能变色,非常善于伪装。

    所以扎营时一定要注意清理干净周围的毒蛇,并告诉他们被毒蛇咬了之后急救的基本方法。除此之外,他还给他们讲岛上的“海猫子”——也就是海鸥,为保护自己的卵,经常和蝮蛇大战的情景。

    而就在洪衍武他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过去,离西北岸仅二十五海里的蛇岛就已经到了。

    这里其实是很美丽的一个小岛,方圆面积不过0.73平方公里。金黄的沙滩,苍翠的树木,嶙峋的岩石,这一切都静静地沉在瓦蓝色的大海里。

    然而,由于知道岛上面栖居有成千上万条毒蛇。哪怕在如此美景下,每个人在踏足此岛时,仍然感觉到一种忌惮和神秘。

    特别是洪衍武,甚至还冒出一个不怎么贴谱的念头来。

    哎呀,这岛好像就是金大侠笔下的“神龙岛”!老子可姓洪,似乎不大吉利呀……

    还别说,“蛇岛”名不虚传,岛上的蝮蛇的确是多。

    洪衍武和陈力泉先行卸下了帐篷,“船老大”帮忙寻找扎营地点。而他才刚用木棍朝一片平地的柴草中敲打一通,就看见不少蛇恓恓梭梭跑向远处。实在让人毛骨悚然。

    甚至有一条不肯跑掉的青灰色的蝮蛇,三角脑袋都挺了起来,对着“船老大”虎视眈眈。

    这让“船老大”不住地后退,结果陈力泉倒展现了神通一般的捕蛇手段。他只一个跨步过去,在蛇蹿起的一刻,轻而易举就捏碎了蛇头。

    不知底细的“船老大”当然惊得直吐舌头,连说陈力泉胆大包天。

    洪衍武却看得直乐,借机吹牛胡诌,说陈力泉是家传的捕蛇手艺,祖上是抓蛇制药的老中医。

    憨厚的“船老大”很轻易就被彻底欺骗了。倒不全是因为陈力泉露的这一手,也是因为洪衍武又拿出了一些驱蛇药。

    原来这是寿敬方知道洪衍武他们要上“蛇岛”,当初特意给他们的药膏。说药效可以



第八十二章 海上奇观
    从上岛的一刻开始,洪衍武他们就彻底在“蛇岛”上扎下了根。

    白天他们会让“船老大”开船带他们绕着“蛇岛”航行。“船老大”顺便捕鱼,晚上等入夜再开船回到岛上休息。

    他们无需再去其他地方,因为“蛇岛”位于渤海与黄海的交界口。按传言,“挫虎龙”只会在这附近出没。

    时近严冬,这里的海风很冷,晚上岛上温度更低。但由于洪衍武他们准备的物资十分充足,日子倒也并不难过。

    首先是杨卫帆“赞助”的军用帐篷和军用睡袋,十分有效,保温抗风效果显著。完全可以保证洪衍武他们每天晚上能够睡个好觉。

    另外就是军用大衣也备上了,洪衍武他们驾船出海时也不用惧怕风寒之苦。

    在吃喝上,由于渔船载量不小,他们带来的淡水、干粮十分充足。热量和油水仅靠“g8”罐头和“压缩饼干”就可以完全满足。

    更何况洪衍武和陈力泉已经成了“碰海高手”,“船老大”每天也能从海里捞出不少的鲜海鱼,所以海里的玩意他们最趁,是烤是烧、是煮是炖,大可以不惧浪费,由着性子的发挥。

    最关键是白酒也带来了好几箱,仨人每天晚上都能喝点,既能解乏暖身子,借着酒劲吹牛聊天也过瘾解闷。

    自然,对这么丰富的物资,吃苦受累惯了的“船老大”是最满意的一个人。要用他的话说,跟着洪衍武他们出海,一点不累,吃香的喝辣的,比在家里歇着还自在嘞。

    就这样,在每日一成不变的单调中,一晃五六天过去了。

    尽管大海茫茫,丝毫不见“挫虎龙”的影子。可这本就是早预计到的情形,洪衍武也谈不上什么气馁。

    至于陈力泉,他这个人原本就性情厚重,最不怕的就是枯燥的笨功夫。所以他们俩每日仍是一如既往、不厌其烦地把眼睛放在大海上。没有表现出任何浮躁和焦虑。

    而经过这么些日子的相处,“船老大”已经知道洪衍武找鱼的原因是为了救父亲的病。相反地,他倒是替他们担心起来。忍不住就问,要是始终找不到该怎么办。

    洪衍武是这样回复的。

    他说自己知道能找到“挫虎龙”的概率不大,他父亲到底能不能有活命机会,关键还是要看天命。

    但从另一方面讲,他能允许老天爷不给他这个机会。但他却不能允许,万一老天开眼,却只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一时懒惰,就白白错失良机的情况出现。

    所以,他目前根本不想结果,只在乎一件事,那就是先尽自己最大努力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船老大”听了,对洪衍武的孝心和恒心都十分敬佩。从此也就不再相劝了,只一心一意地配合着他,努力进行这种希望渺然的寻找。

    或许真的是好人有好报。“挫虎龙”的事儿固然一时难有进展,但很快,厚道的“船老大”却交上了好运。

    也不知为何,从他们上岛的第七天开始,“蛇岛”附近的海水变得越来越清澈,海物也明显越来越多。

    这条渔船绕着岛一网下去,起网机随便一拉,不是捞出半网金辉辉的“黄鱼”,就是半网乌油油的“青鱼”。竟然一点不比正式出渔,追着海流子进行捞捕作业的时候收获少。

    到了第八天早上甚至更为邪门,头一网先是蓝光银星的“鲐鱼”,第二网,又变成了明盔亮甲的“大虾”了。而且还全部是满网的收获。
1...128129130131132...4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