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江湖那个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缺悦
木长老看着突然其来的一幕,无奈的摇了摇头,招呼着玄女宫的人离开,而她最后也像顾青辞说道:“青辞,你这里也有些不方便,师叔就先走了!”
刚走了几步,木长老又回头说道:“对了,我们明日便要离京回宗门了,等你忙完了,就来扬州一趟吧,你母亲和弟弟也都在。”
&nb
第二百六十六章:夏天,夏天
朝阳初升之时,火红的阳光从东方射到了皇城,金銮殿前,一白衣青年在众目睽睽之中缓缓走了进来,这一步踏进来,仿佛踏在所有人心间。
每个人心头都有不一样的感触,朝中百官第一次见到顾青辞时,也是如同今日这般,那青年踏入殿门时,还只是一个并没有被太多人放在心上的年轻人。
很多人都预料到,这个青年的崛起几乎是肯定的,但没人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短短几个月,那一日恍惚还在眼前,却已经让很多人仰望了,这是大夏年轻一辈的代表,闻名天下的无双公子。
夏皇看着那个年轻人走进来,沉默着微笑不语,他想起昨晚与无缺先生的对话。
“到了此时,陛下,该下定决心了。”
“那就让他封侯吧,他是天下人的无双公子,从此以后也是我大夏的无双侯,过些年后便是我夏国的无双先生!”
今日的金銮殿朝会与往日不太一样,安静得有些异常,顾青辞走到前面,执礼道:“学生顾青辞,参见皇上!”
夏皇看着顾青辞,微笑的脸上保持着同样的神态,缓缓说道:“顾爱卿,三国同盟,你表现很好,扬我大夏威名,也替我大夏整得荣誉!”
顾青辞淡然一笑,拱手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身为大夏人,这本就是我的职责。”
夏皇爽朗一笑,道:“你这句话,我喜欢!”
接下来,并没有太多仪式,顾青辞不喜欢,夏皇不喜欢,夏国人都不喜欢,便直接宣旨:
皇帝制曰:蓝田县子顾青辞,文采武功天下少有,于三国同盟大会独占鳌头,特此册封夏国无双侯……
“无双侯”三个字特别抢眼。
甚至可以说,让朝中所有人都震惊,但是却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即便御史台也没有异议,原因很简单,虽然顾青辞现在的功劳不足以封侯,但却不得不封侯。
因为顾青辞是天下行走,而且三国朝廷天下行走盟主,即将前往黑域,意味着从此之后黑域几乎就成了三国朝廷为这些天下行走们给的封地,而顾青辞是盟主。
此次同盟大会,如果燕国胜利了,盟主是驸马,武国赢了,盟主是太子,所以,夏国必须给出一个合乎的身份,虽然依旧有些给得太大了,但是还是没人敢说出来反对,无缺先生和夏皇两个人的意志。
其实,朝中很多人也看明白了,这个无双侯没有封地,但是却也没有具体限制,不由得便让人想到当年无缺先生被称为无缺侯。
这才是最让朝中百官惊讶的,这是要把顾青辞当成下一个无缺先生来培养了。
但是,谁有资格站出来说一句闲话,顾青辞的实力功绩都在那里放着的,只能够感叹一下罢了。
当顾青辞领旨谢恩之后,金銮殿外进来了三个人,一个是燕国使团里留下来的一个使臣,一个人武国留下来的使臣,另一个是夏国礼部的大臣,三个人都捧着一个玉盘,玉盘上各自放着一块令牌!
这三个人走到殿中,同时行礼。
夏皇点头,道:“策令吧!”
顾青辞眉头一皱,心里疑惑,却没有开口。
武国那个使臣率先将玉盘端到顾青辞面前,说道:“侯爷,接令牌吧,从此以后,你也将是我武国的天下行走!”
顾青辞疑惑的望向
第二百六十七章:荒芜的城外,白衣如旧
此刻虽是入夜了,但是却并非深夜,顾青辞和唐墨奕结伴走进一家酒楼,几盏淡酒倒是喝得有些氛围,唐墨奕也没有讨论其他的,这一顿送别酒,倒是非常和睦。
一直到深夜时分,街上行人越来越少,酒楼也越来越安静,顾青辞和唐墨奕才起身出了酒楼,夜里的风吹着,两人都清醒了不少。
一路闲聊,送顾青辞上车,临别之时,唐墨奕突然说道:“顾兄,此去路远,黑域鱼龙混杂,定然不会轻松,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记得拖个信来长安,墨奕虽然人微言轻,但是定然会替你争取最大的方便,若是……实在事不可行,就不要强求,大夏,永远站在你身后,我,也站在你身后!”
夜里的风有些温热,轻轻地吹拂着额前的发丝,顾青辞脸色平静,说道:“殿下之情之意,青辞是明白的,多的话我不能说,也不会说,只能说一点,我是大夏国人,永远都是站在大夏的。”
停顿了一下,顾青辞缓缓回过头,望着唐墨奕,很认真的说道:“不论殿下有何打算,朝堂风浪如何变化,殿下也只需要记得一点,青辞所忠诚的,是这个国度,而不是某个人!”
唐墨奕注视着顾青辞,好半晌,点了点头,拱手道:“顾兄放心,墨奕也是堂堂七尺男儿,骨头会断,却不会软。”
“青辞会一直记得这句话!”
当马车渐渐消失在夜色里,唐墨奕才缓缓转身离开,回到了府邸时,唐韵还坐在一座凉亭里。
唐墨奕微微一惊,急忙走上前,疑惑道:“皇姐,这么晚了,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儿吗”
唐韵缓缓站起来,说道:“你去见顾青辞了”
唐墨奕点头道:“是的,他明日便将离开,我去给他送行。”
唐韵眼中闪过一丝别样的神色,说道:“顾青辞如今封了侯,还成了三国天下行走盟主,执掌黑域,甚至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无缺先生,要不了多久,不论是江湖还是朝堂,都必定有他一袭之位,而且背后有无缺先生的支持,他的话语权已经有很大分量了,你……”
“皇姐,”唐墨奕打断了唐韵的话,说道:“顾青辞和一般人不一样,既然皇姐你也知道他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无缺先生,那就应该明白,他是不可能插手朝堂之事的,更何况,他本来就淡泊名利,对于他,我们不能像一般人一样对待的。”
唐韵皱了皱眉头,道:“那你打算如何”
唐墨奕说道:“他说的对,不论如何,都是大夏人,我也只要有他这一句话就够了,不论如何,我和他都不会成为敌人,除非我叛国。”
唐韵叹了口气,问道:“那吐蕃派公主和亲之事,你打算怎么做”
唐墨奕冷笑了一下,摆了摆手,道:“区区蛮夷之地,还想要插手我大夏朝堂,我没有直接感他们走就已经算好了,还想让我取她,想都不用想,反正其他几位好皇兄不是挺有兴趣吗,让他们去吧!”
…………
回到彼岸湖时,已经是深夜了,月亮都已经渐渐开始下降,草丛树叶上隐隐有了一些露水,顾青辞缓缓从马车上下来,一眼就看到院外那张太师椅上躺着一个人。
那张太师椅一直都是他专用,整个县子府里没有人敢用,除了前几天来了个啃胡萝卜的欧阳铁蛋之外。
顾青辞让人把马车拉走,他缓缓走了过去,月光下的湖面倒映着漫天繁星点点,夜里的蝉鸣声络绎不绝,他轻轻拍了拍欧阳慕华,调侃道:“铁蛋兄,这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吗是不是又在想紫
第二百六十七章:夏天的故事(一)
长安城笼罩在酷热暑气之时,整个夏国都是一般无二,即便是一些不一样的地方,也都渐渐热了起来,唯有天山之上,依旧还是风雪无际,冰天雪地。
天山并非一个山头,而是延绵不绝的一座山脉,只是常年飞雪,即便是有着闻名天下的道阁在这里,也并不是很热闹,甚至于连很多道阁弟子都不在山上,渐渐被很多人把天山就当成天池所在那一座山峰了。
雪山深处有一座简朴的道观外站着一个风度儒雅的中年道人,他轻扣道观门,恭敬道:“师父,您老人家可醒了么”
好半晌,屋里传出一个不满的声音:“没醒也被你吵醒了,我说横桥啊,你都老大不小了,就没正事儿做吗一天天来缠着我这个老头子。”
原来,这中年道人表示道阁当代阁主俞横桥,自然,能被他称为师尊的,也只有天山上那位传说中的人物,道主李乘风,也是世人俗称的道仙。
门开了,李乘风打着哈欠,满头白发随着寒风而动,说道:“怎么了,这么大清早来找我。”
俞横桥恭敬道:“有三件事情,一件是关于小师妹的,另一件是关长江尽头的那位,第三件是无缺先生传来了话。”
李乘风哈欠打完,慢慢走出门,淡淡道:“那你就一件一件的跟我说吧。”
俞横桥平静说道:“小师妹去黑域捉拿我天山叛徒遇到了一些麻烦,因为之前顾青辞出事,小师妹心急火燎的,暴露了行踪,被那叛徒埋伏,虽然没有出什么事儿,但是却也失去了先机。”
李乘风点了点头,道:“这个事情你不用管了,让你小师妹多练练手,另外,如果我没记错,顾青辞那小子应该也快要去黑域了吧,他会给你小师妹帮忙的。”
俞横桥盘走在李乘风后面,又说道:“但是,师父,据我所知,地府的不可知之地,很有可能就在黑域,小师妹在那里待久了,会不会遇到地府的人。”
李乘风突然抬起手,轻轻在俞横桥脑袋上一拍,说道:“地府咋了,它还敢动我李乘风的宝贝徒弟了,要是敢动我宝贝徒弟,我一剑劈了它,我说横桥啊,你怎么胆子越来越小了,丢人!”
俞横桥无奈的摇了摇头,地府,这两个字可是压在整个江湖武林头上的一座山,他师父不在意,他又如何能够不在意,三仙那个时代,的确压制了地府,可之后地府何其强大,整个江湖七八成的武林势力出手围剿都未能够成功。
走上石阶,俞横桥急忙扶住李乘风,继续说道:“师父,第二件事情是关于长江尽头的书仙前辈的事情。”
李乘风问道:“怎么了,不会是那老东西又出来了吧,都那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这么爱折腾,又去找谁搞什么辩证”
上了石阶,到了雪湖边,错落有致的出现了几间金碧辉煌的草房,只是普普通通的草房,廉价寒酸,却偏偏出现庄严华贵之气,色如金玉,无视了经年尘埃风雨,显得华美。
往湖边而去,俞横桥说道:“的确是书仙前辈出山了,不过倒不是找人辩证,但也却是寻人,而且动静不小,说是找什么轮回之人。”
李乘风叹了口气,道:“都这么多年了,他还是如此固执己见,世间百态,自有定论,天道酬勤,轮回与否,人力如何抗衡,他……唉,颜修那死老头子也是如此。”
俞横桥皱了皱眉头
第二百六十八章:夏天的故事(二)
从那一日小石头来到山下以后,几乎每天都会跑下山来,这个地方是七秀坊不可知之地,倒也没有谁不放心,这是七秀坊的底气所在,除非是三仙那种高人,否则还真没有谁能够悄然来到这里,然后在悄无声息带走小石头。
这个村子叫黄莲村,传说这里有一株成精的黄莲树,因此而得名,只不过,这树谁也没有见过,倒是普通黄莲树有不少,自从那日山里来了个黑黝黝的小孩儿之后,这村里又热闹了不少。
那小孩儿小石头,长得虎头虎脑,力气特别大,跟着村里的小孩儿一会儿东跑,一会儿西逛,谁邀请他去做客他就去,没几天,整个村里的人都知道那座大山上有一个叫做小石头的人,很有可能和山里的七秀坊有关。
或许扬州瘦西湖一带的人大多数不知道七秀坊的不可知之地,但正坐落在山下的这些村子不可能不知道,他们世代在这里,基本上已经算是七秀坊的一部分,在这里的人,很多都是七秀坊的记名弟子,甚至不少就是七秀坊的门内弟子嫁到这里的。
当后来有人专程去了一趟七秀坊,确定了小石头的身份,对待小石头就更好了,也就当做自己村里的孩子看待。
清晨,霞光灿烂,仿佛碎金一般洒落,沐浴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一群孩子,小点的走路蹒跚,大一点也不过十岁左右,两条大黄狗躺在路边,懒洋洋的看着那群仿佛不知道累的小孩儿,打了个喷嚏,突然抬起头望向前方。
那里有一个一身青衫的老人拄着一根木棍踩着朝阳缓缓走了过来,这是个陌生人,所以村口那两条大黄狗第一时间就朝着那个老人冲了过去。
正撅着屁股抓虫子的小石头突然抬起头,双脚一蹭,仿佛一个青蛙一样弹起来,两只手分别按住一条大黄狗,然后翻身起来,死死的搂住两条大黄狗,嘟着嘴说道:“你们不能咬人的,你们不听话!”
两条大黄狗被小石头搂住,不论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发出怪异的叫声,向着小石头投去渴求的目光,小石头仿佛看懂了这两条大黄狗的眼神,居然嘀咕道:“我可以放了你们,但是你们不能咬人。”
那两条大黄狗居然很通人性的点了点头。
小石头嘿嘿一笑,送开了手,继续撅起屁股在树下掏着虫子,而那两条大黄狗居然就真的回去继续躺着了,虽然目光依旧还是放在那个老人身上,但就是没有发出声音。
这一幕,全部落在了那个老人眼里,有些诧异的嘀咕道:“琉璃金丝蛊,天生神力,赤子之心,也不知道谁家的孩子,好天赋,好天赋!”
那个老人一袭青衫已经洗得有些漂白,一缕雪白胡须,身上背着一个布袋子,若不是精神头十足,气质出尘,恐怕会让人误会是个拾荒者。
那老人走到小石头背后,缓缓靠着大树坐下,从布袋子掏出一块干粮,轻轻地咬了一口,但是有些干燥,一时间有些难以下咽,他看着小石头,轻声道:“小孩儿,能不能给爷爷盛一碗水呢”
小石头屁股一扭,转过身,抬起头,黑乎乎的脸上露出两排洁白牙齿,嘿嘿一笑,道:“老爷爷,你等着!”
说罢,小石头站起来就往旁边不远的一户人家跑过去,大喊道:“刘婶,刘婶,给我一碗水……”
不一会儿,小石头就端着水走了过来,远远的就看到那棵树下的老人笑吟吟的等着他,但是他总觉得有些奇怪,慢慢走过去,把水递给老人,说道:“老爷爷,我那些
第二百六十九章:夏天的故事(三)
“素衣姐姐。”
小石头在长安城时就认识素衣了,后来到了扬州,在见到素衣的时候就觉得亲切,七秀坊莺莺燕燕的大姐姐很多,但是他就只喜欢素衣,因为他觉得其他人都要跟他抢哥哥。
从小石头来到七秀坊之后,就很受到照顾,特别是在得知小石头与顾青辞的关系之后,很多人都来找小石头打听关于顾青辞的事情,这让小石头很有紧迫感,他觉得这些人都要抢他的哥哥。
只有素衣比较例外,所以,他喜欢素衣,对其他人都是屁股一撅,不搭理,恰恰他这样,反而更让七秀坊那些弟子们喜欢逗弄他。
跑到素衣身后,小石头才看到不远处的宁清正慢慢走过来,又喊道:“宁爷爷!”
宁清走过来,摸了摸小石头的脑袋,望向素衣,问道:“素衣姑娘这是要下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