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江湖那个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缺悦
小石头点了点头,道:“好!”
碧绿的长剑瞬间分散,化作一片片随风而去,秦可卿转身,看向小石头,说道:“走,回家!”
小石头其实还想玩一会儿,但是看了看秦可卿,心里一阵发怵,低着头,不悦道:“哦,知道了。”
村里,宁清站在门口看着眼前一幕,笑了笑,说道:“夫人,看来小石头也会怕呀。”
苏锦娘捂嘴轻笑,道:“可卿那丫头,小石头怕也正常,也正好有人管的住,以前也就青辞说话他还听,青辞不在就无法无天了。”
宁清打趣道:“听夫人这口气,这个儿媳妇儿是认定了,恐怕要不得多久,都该喝喜酒了。”
苏锦娘端着一盆青菜,一边洗一边说:“宁老,不满您说,从小我就担心青辞长大了找不到媳妇儿,如今能够给我找这么漂亮的一个媳妇儿,我做梦都笑醒呢,这丫头好啊
第四百二十八章:如果……如果有选择
圻江有风,落日余晖将尽,一艘客船顺江而下,苏北生目送着董青峰,望着那飘然离去,轻轻挥手的背影,没来由心头升起一阵落寞。
本来是死对头,却来喝了一杯送行酒。
斗了这么多年,其实,都是最了解对方的存在,他知道董青峰喜欢吹箫,却吹得特别难听,他知道董青峰喜欢哪一家青楼,喜欢哪一个女子,他还知道这人是真的很淡然,任何事情都很淡然,以前,江湖上总传闻,董家几位公子明争暗斗,争夺继承人的位置,都说董青峰手段高超,每一次听到这些传闻,苏北生都是嗤之以鼻,只有他知道,董青峰心里从来没有将那什么继承人看在眼里,只有他最清楚,董青峰的孤独。
一如董青峰了解苏北生是真心喜欢李东吴,知道苏北生曾经为了李东吴一度想要放弃心里某个执念,苏北生也知道,董青峰喜欢他身边那个叫芍药的丫鬟,知道董青峰为什么从来对那个丫鬟都不理不睬,从来没有特殊对待,但是,换了无数个丫鬟,唯有芍药一直在身边,那只是一种变相的保护,他心里很害怕姐姐离开以后,这个丫鬟也会某一天离开,所以,他从来不表达心意,一直到那一天,他都抱着必死决心,却在最后一刻,将那个傻乎乎的丫鬟打晕,藏在密室里,一直到如今,都没有人知道,董家有一个叫芍药的丫鬟还活着。
余晖落尽,苏北生还站在江边,耳边似乎依旧还响着那难听到如同打铁的箫声,还有着那一句“苏北生,你个废物,还想着和本公子抢女人!”
不知何时,凉亭里出现一道阴影,缓缓出声:“少爷,其实,你不该让董青峰活着,这很危险。”
苏北生背对着那一道阴影,望着微微波动的江面,似乎还有着血腥味儿,轻声道:“我说他该活着,他就该活着!”
苏北生明白,很少有人能够明白,这种争斗了十多年,其实比朋友更习惯的一个人有多重要,这个人,这个死对头,陪伴了他整个童年,让他本来就缺陷的人生,多了一份光彩。
“少爷,”那道阴影开口道:“他很有可能破坏家主的计划。”
苏北生缓缓转身,道:“怎么,我做事还要你管”
“属下不敢。”那阴影躬身道。
“哼,”苏北生冷哼一声,说道:“我跟你说过了,不要随便现身,知道这里是哪里吗这里是龙渊,没什么风吹草动是瞒得过我师父的。”
“少爷放心,十几年都过来了,不会被发现的,”那阴影说道:“而且,我的身份,本就是天下盟的人。”
“废话,”苏北生冷声道:“去通知苏追,计划提前,我师父已经对我产生怀疑了,我怀疑顾青辞也有所发现,让他快点赶过来,三天后顾青辞入龙渊,只能接这个时机了,如果他不来,以后就别找我了,我帮不了了。”
“是,少爷,”那阴影躬身,道:“对了,少爷,夫人送信来了。”
“给我,”苏北生神情有些急促,结果信封,拳头捏得很紧,沉声道:“告诉苏追,如果我回去,发现我母亲有任何闪失,我绝对不让他有好日子过。”
苏北生拆开信封,快速浏览,眼睛里渐渐蒙上一层阴影,有些朦胧,看完之后,他便掏出一个火折子,将之点燃,化为飞灰,被风吹入江中。
“三天之后,顾青辞入龙渊,普贤和如是也会到,记住,你的任务
第四百二十九章:大儒说,机缘无常
夏国尊儒,盖因百年前建国时,儒家高人无缺先生冠绝天下,先后挫败佛道两教,最后于长安城外战败那旷古绝今的霸刀,一举稳定江湖,江湖称天下第二,夏国建国成功,从此,夏国进入儒治时代,百年来,儒家欣欣向荣,三家书院传天下,三位大儒震文运。
其中以长安郊外鹿鸣书院为首,其院长蔡熹自废天命境修为,于七十年前拜入无缺先生门下,跟随无缺先生周游列国二十年,回夏国,于长安西郊鹿鸣山以有教无类思想立天誓,立地宗师,创立鹿鸣书院,五十年来,桃李天下,十七年前,夏国新皇登基,册封大儒。
三十年前,大儒蔡熹最后著书立世,离开鹿鸣书院,三十年未曾现世,曾有人说在长江尽头见到蔡熹与书仙论道,后又有人说蔡熹已经感应天地,归隐于世,众说纷纭,但都没有得到确切消息。
天策十七年夏,山海关外,十万大山里,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乘凉的老人突然睁开眼睛,伸出那一只枯槁的右手,破开空气,空间折叠,天地间气息骤然变化,方圆数十里的人都仿佛隐约听到圣人言说。
一道千里传讯符符光漂浮在树下,老人闭目一会儿,慢慢站起来,拍了拍身上尘埃,整理了那皱巴巴的长衫,躬身向南方深深鞠躬,双手执礼,灰白的头发被风吹起,他躬身,道:“弟子蔡熹,谨遵先生令!”
他微微抬头,轻声道:“佛教入我大夏,儒家也该动一动了。”
就在这时候,村外有一红衣女子牵着马缓缓进来,那女子一袭琉璃群,仿佛天边那一泻千里的艳阳,灼热的燃烧着,也如同鲜血一般流淌,唯有那美到极致的脸上却有着异常的严峻,将马栓在树边,那红衣女子走到蔡熹面前,执礼道:“夫子,离仙来听课了。”
蔡熹看了看面前这年轻女子,摇了摇头,他在这村里待了好多年,这村子的名字也也归属过好几伙山寨土匪,一直到多年前有个叫罗莎的女子创建了流吟寨,这村子才算是难得平静了下来。
这个女子,是不久前突然出现的,一身武功不凡,带着流吟寨四处征战,很快就将流吟寨扩大了数倍,好在流吟寨那个新寨主是个有能力的读书,上上下下打理得非常好,将一群乌合之众混合的马贼训练的仅仅有条。
蔡熹曾观察过那个寨主,对那个年轻人很欣赏,只是可惜,那个年轻人一直都没有来他这里听过他给那些小孩儿讲课,倒是这个叫做穆离仙的女子因为一次偶然路过私塾,此后只要有空,就一定来听课。
蔡熹本就是提倡有教无类,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愿意听,他就愿意讲,只是,他想到今天就要离开,那个马姓年轻人却一直没来,微微有些遗憾,道:“我不讲课了。”
穆离仙微惊,道:“夫子,可是有什么困难之处”
自从三个月之前,无意间听到老夫子讲了一次诸子学说,木离仙深有感触,就几乎每天都来,后来,又听到老夫子讲了一次阴阳家的阴阳说,让她刚突破先天还没稳定的境界很快稳定,她便认定了这个老人是一个高人,即便是不通武道,也绝对是儒家高人,她听这老夫子讲课,受益颇深,突然听老夫子不讲课了,心里微微有些慌乱。
&nb
第四百三十章:他,远方的孤独
长安皇城,大湖之中,氤氲着不散的浓雾,亭亭玉立的荷花犹如那披着轻纱的仙子在湖中沐浴,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还休,莹莹滴落,清香随风一阵阵,沁人心脾,红日出升,映衬着那晶莹剔透的水珠,微风溅起,当是一个好时节。
在大湖旁,夏皇负手,望着那盛开的荷花,眉头紧锁,缓缓而行,大内总管萧义躬身跟在后面,不多时,夏皇来到湖心亭中,静静而立,或许是赏花赏得赏心悦目,紧皱的眉头渐渐松开,突然转身望向萧义,说道:“萧义,朕记得,顾青辞那小子曾在他蓝田县写过一首诗,说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说是他门前那片湖的荷花好,还是朕这荷花好。”
“当然是陛下这荷花,沾染了陛下的龙气,又岂是世俗凡尘能比。”萧义笑呵呵的不假思索道。
“你个老东西,就知道说这些有的没的,”夏皇没好气道:“那小子,还说什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每次想到这两句词,朕就觉得我这皇宫的荷花,俗气的很,只是,他也不在长安,要不然,朕倒是想去蓝田县看一看他口中那不染荷花。”
萧义依旧还是笑意盈盈,说道:“陛下心念的不是荷花,而是喜欢荷花那个人啊!”
“唉,”夏皇长叹一声,道:“朕对他很愧疚,他不过二十来岁,从小就因为朕的原因,受了那么多苦,好不容易熬出了头,却偏偏又为了夏国风风雨雨,他们一家人,朕都对不住。”
萧义躬着身,不说话。
他跟在夏皇身边几十年,深知这位陛下和其他皇帝不太一样,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却又多了几分情义,他也知道顾青辞在皇帝心中的地位,特别是年初那位只身入皇宫与夏皇畅谈了一夜的地藏王来了之后,夏皇对顾青辞愧疚之心更重了。
“前些日子,他又送来消息,青州那边不太平,有世家插手进来了,他也不让朕派兵去协助,可朕,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太安宁。”夏皇说道。
就在萧义为难之时,一道声音传了过来:“陛下放心,青州之事,无忧!”
看到来人,夏皇急忙转身,执礼道:“学生见过先生。”
这世间,能够当得夏皇执礼叫一声先生的,也只有无缺先生。
“先生可是做了安排”夏皇问道。
“嗯,”无缺先生点头道:“青州有青辞在那里,还带去了刑天府数千人,又有清河公主配合,另外,陈通玄此人,与我也有过几面之缘,也是说一不二的人,青州乱不了,佛门也起不了波澜,另外,为了以防万一,我已经通知了蔡熹前去青州。”
夏皇微微松了口气,说道:“蔡熹大儒亲自去了,当足以镇压一方世家。”
“不错,”无缺先生说道:“我让蔡熹前去青州,就是为了镇压世家。”
夏皇一愣,眼中闪过一丝凌厉,说道:“果然是世家插手么,这么快就忍不住了,敢问先生,是哪一家”
“前朝皇室,沧州苏家!”
…………
扬州六月,虽是艳阳,却如春风过境,那瘦西湖旁山外山里,荷花漫漫,亭台阁楼里,有琴声潇潇,仿若暮雨将歇不歇,便是艳阳也清冷。
湖边荷花池塘边,长廊上,七秀坊七秀之一的公孙玲珑与素衣同行,远远的,听到那一声声琴音,素衣怀中的长琴没来由发出轻微嗡鸣,让人黯然。
“唉,”公孙玲珑叹道:“青衣这丫头啊,自前些日子去黑域一趟回来,居然短短几个月入了先天,本是一件高兴的事,可是,偏偏,她那模样,让我心疼,也不知道她到底碰到什么了,问她也不肯说。”
素衣轻轻抚摸怀中长琴,说道:“她以换琴入剑道,琴做情,悟了伤心剑意,这种剑意,除了那位顾公子,我想不出还能有什么事让她如今伤心,顾公子白帝城一战斩宗师,世人都在传他与秦可卿二人城下心意相通,可是,没有人知道,那一天,青衣也在那里。”
“顾青辞……”
公孙玲珑有些黯然,道:“世人都说七秀坊的人聪明,却不曾想,我们也做了一件错事,若非当初慈航剑斋来扬州,我们七秀坊的的决定……唉,若是那时候,七秀坊换了一种决定,也不至于让青衣连见一见顾青辞的勇气都没有。”
走到阁楼前,一个小女孩儿从里面跑了出来,朝着公孙玲珑执礼道:“师父,”又向素衣执礼喊了一声“师姐。”
素衣浅浅一笑,揉了揉小女孩儿的脑袋,说道:“小珠儿,你怎么在这里呀”
小珠儿说道:“青衣姐姐之前答应我,说有空了带我去找小石头的,我来看看她有没有空。”
公孙玲珑探出手,轻轻弹在小珠儿额头上,说道:“你个臭妮子,才这么小点,就天天念着小石头,长大了还得了,怕是都要被那个黑小子给拐着走了,哼,不争气,教你练的剑会了吗”
“早就学会了呀,”小珠儿一脸天真的说道:“师父你骗人,你说这剑法要几个月才能学会,可我才三天就会了。”
说着,小珠儿就拿着一把木剑在公孙玲珑和素衣面前耍了一套剑法,毕竟复杂的一套剑法,却在小珠儿手上炉火纯青,惊得
第四百三十一章:惶惶沧州,莲花峰上
大夏建国之前,天下群雄逐鹿,前朝为赵,以武昌为国都,自天下大乱,赵国四分五裂,一度北迁,最后于沧州降于起于微末的夏太祖,促进夏国建立,奠定了夏国成立契机,沧州受降,夏国国运化龙,三年平定天下。
太祖感怀前朝皇室成全之恩,封其世袭王位,册齐王,乃是夏国百年唯一异性王爵,沧州应天郡为封地,世袭罔替,三年入长安受命,每一任王爵都有前朝皇室苏家自己选择,沧州千里,几乎自治,百年不变。
当代齐王苏追,十三岁入长安,与当今夏皇同入鹿鸣书院,同窗十载,后受封回沧州,十七年前,夏国皇室大乱,齐王苏追曾亲率苏家三千子弟兵千里护驾,夏皇登基,感念苏家之功,赐铁卷丹书。
应天郡莲花峰,齐王府龙盘虎踞于此,千门万户,极土木之盛,作为夏国唯一的异性王,齐王苏追不论在江湖还是庙堂都盛名显著,不过,没有什么好名声,这苏追一生无子,却极好女色,齐王府里女眷数百,日日升歌。
庙堂之上,齐王没少被弹劾,因为这齐王府在沧州极为霸道,苏家子弟欺男霸女,没一个好东西,偏偏沧州几乎都是齐王府的势力,连个像样的江湖势力都没有,更让齐王府只手遮天,翻云覆雨。
这齐王府臭名昭著,名声栽道,万里之外皇宫御书房里的弹劾奏折都堆积如山,偏偏当今皇帝却选择视而不见,世人皆叹,齐王苏追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对的事,唯一一件就是年少轻狂为了义气千里酒驾,深得帝心,这才让多年来齐王府依旧屹立。
话说这齐王苏追极好排场,曾路过武当山见识了武当山一块龟驼碑,非要要求武当山将那雄伟大碑送给他,虽然最后被武当山打发了,但他却又花费数十万两银子,打造了一块龟驼碑,后又在扬州见过湖滨长廊,又耗费百万巨资在莲花峰打造了一条湖滨长廊……
这种败家之事,在齐王府屡见不鲜,也因为如此,沧州莲花峰,被人成为人间美景独占三分,当然,这三分,全是这位齐王花钱弄出来的。
六月天时,莲花峰避暑山庄里,一如春日,凉爽难得,随处都是凉雾朦胧,在那湖滨长廊之中,有一中年人被几个妙龄女子搀扶着,摇摇晃晃的有着,云履长袍,玉环金带,极尽奢华,脸色苍白,一看便是被酒色掏空身子,那些妙龄女子也都媚态极致,衣不蔽体,尽力讨好这浪荡不羁的中年人,只因为这人便是沧州最有权势的齐王苏追。
荷花漫漫,苏追趴在栏杆上,迎面疾风,让他清醒了一点,挥了挥手,让那几个妙龄女子都离开,没有人敢多做停留,因为这些女人都知道这位主子可不只是阴晴不定,这王府里不知道多少丫鬟被这齐王活生生虐死,前两天刚有一丫鬟因为多喝两杯酒,口不择言,多说了两句,就被这齐王脱到河里活生生溺死,死后还被分尸喂狗。
待到四处无人时,长廊的风骤然停住,雾气朦胧里,那荷花池里隐隐显现出一位年轻道人,面向俊郎,只是耳鬓之间却泛着白发,那道人一步一步踏在荷叶或者荷花上,很快出现在长廊边,轻轻一跃落到苏追面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