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自此之后,张绣对贾

    贾诩更是言听计从,荆州上下也对贾诩的本事大加赞赏,这三年来刘表数次试探,想要将其招致麾下,只可惜都以失败告终。



    庞统和徐庶都是荆襄之地的年轻才俊,耳目并不闭塞,对贾诩的大名早有耳闻,听蒯祺这么一说,顿时心痒难耐,想要再回去看看。



    “那他又是如何认得子安你的”庞统慨叹两句,旋即皱着眉头问道。



    “当年张绣身故,贾文和前来襄阳,不但刘使君将其奉为上宾,蔡德珪,家兄等荆州重臣也曾经邀请他到家中设宴款待,小弟也有幸与其交谈了几句。”蒯祺不无骄傲地说道。



    蒯祺不是个喜欢吹牛的人,听他说得言之凿凿,庞统便心中有数,确认之前看见的中年文士正是贾诩。



    “那他来到洛阳,是为了什么”徐庶冷不丁地问道。



    三人齐齐沉默不语。



    如果他们所想不差,也就是说,朝廷在不断抛出香饽饽,与地方大族搞好关系的同时,也准备对荆州动手了。



    贾诩出现在洛阳,应该是代表张绣来的,那个家伙在韬光养晦两年,恢复元气之后,决定要反水了。



    一路无语。



    直到返回国子监的生员宿舍,蒯祺才关闭房门,点亮油灯,摊纸研墨,在不甚宽阔的案桌上奋笔疾书起来。



    “我要写信把这件事告诉两位兄长,让他们尽早做好准备。”蒯祺心中暗道。



    突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就是轻轻的叩门声。



    “谁”蒯祺一惊,又舍不得墨迹淋漓的纸张,顿时慌了手脚。






第三十二章 毒士入京
    在蒯祺的引领下,庞统和徐庶二人装作是被灯红酒绿迷乱了双眼,饶有兴致地游荡在街道上,不住地左顾右盼。



    片刻之后,他们便顺着蒯祺的眼色,看到了坐在一家酒肆的临街座位上,端着一杯刚刚被送上桌面的桂花酒,同样在四下里打量的中年文士。



    “子安认得此人”徐庶有些纳闷,正要转头询问,却不想那名中年文士恰好转过头来,与蒯祺来了个四目相对。



    “走走走,被发现了。”从对方那略显惊讶,又似笑非笑的表情上,蒯祺瞬间意识到自己已经暴露,连忙拉着庞统就转身离开,消失在人流之中。



    望着蒯祺等人的背影,中年文士失笑着摇了摇头,专心致志地对付起了面前的美酒。



    蒯家的三公子居然也在洛阳,而且还呼朋唤友地招摇过市,生怕别人认不出自己吗



    快步穿过两三条街道之后,蒯祺他们才停下脚步,这时候庞统和徐庶才来得及询问,刚才他们看见的是什么人,居然能把蒯祺吓成那样。



    “那是宛城张绣手下的人。”蒯祺惊魂未定地说道:“贾诩,贾文和,你们听说过没有”



    “那就是贾文和”徐庶瞬间瞪大了眼睛,忍不住想要回去再看一看。



    当年董卓乱政,被王允吕布等人联手诛杀,数万凉州边军群龙无首,又不能被王允所容,几乎要各自逃散,返回凉州。



    关键时刻,正是这贾诩出谋划策,将各自为战的凉州军六大校尉联合起来,一口气反攻长安,重新把持住朝政。



    毒士之名,也随之传遍了司隶和周边地区。



    在长安盘桓半年后,贾诩便销声匿迹,再次出现在世人视线中,已经是跟随六大校尉之一的张济离开关中,南下荆州,与荆州牧刘表展开激战了。



    张济在攻打穰城时被流矢所中,不治身亡,荆州军方本以为这支远道而来的部队会拼死一搏,却没想到,贾诩帮助张绣掌控住全军之后,力排众议,孤身前往襄阳,说服刘表等人,竟然不费一兵一卒,就帮张绣成为了宛城的主人。



    这支军队的军费军粮都是刘表负担,张绣需要做的,仅仅是名义上臣服于刘表而已。



    自此之后,张绣对贾

    贾诩更是言听计从,荆州上下也对贾诩的本事大加赞赏,这三年来刘表数次试探,想要将其招致麾下,只可惜都以失败告终。



    庞统和徐庶都是荆襄之地的年轻才俊,耳目并不闭塞,对贾诩的大名早有耳闻,听蒯祺这么一说,顿时心痒难耐,想要再回去看看。



    “那他又是如何认得子安你的”庞统慨叹两句,旋即皱着眉头问道。



    “当年张绣身故,贾文和前来襄阳,不但刘使君将其奉为上宾,蔡德珪,家兄等荆州重臣也曾经邀请他到家中设宴款待,小弟也有幸与其交谈了几句。”蒯祺不无骄傲地说道。



    蒯祺不是个喜欢吹牛的人,听他说得言之凿凿,庞统便心中有数,确认之前看见的中年文士正是贾诩。



    “那他来到洛阳,是为了什么”徐庶冷不丁地问道。



    三人齐齐沉默不语。



    如果他们所想不差,也就是说,朝廷在不断抛出香饽饽,与地方大族搞好关系的同时,也准备对荆州动手了。



    贾诩出现在洛阳,应该是代表张绣来的,那个家伙在韬光养晦两年,恢复元气之后,决定要反水了。



    一路无语。



    直到返回国子监的生员宿舍,蒯祺才关闭房门,点亮油灯,摊纸研墨,在不甚宽阔的案桌上奋笔疾书起来。



    “我要写信把这件事告诉两位兄长,让他们尽早做好准备。”蒯祺心中暗道。



    突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就是轻轻的叩门声。



    “谁”蒯祺一惊,又舍不得墨迹淋漓的纸张,顿时慌了手脚。





第三十三章 把柄
    “李傕郭汜把持朝政,祸乱天子,乃是草民一手导致,劝说段忠明奉送饭食衣物,不过是稍稍弥补心中愧疚,不足挂齿。”听了刘备略有赞赏之意的询问,贾诩脸上并没有什么喜色,反倒是迅速阴郁下来,语气颇为沉痛。



    “先生不是有官职在身吗,何必自称草民。”刘备笑了笑,继续询问道:“既然悔恨愧疚,假使再回到那个时候,先生又当如何”



    贾诩稍一沉吟,起身离开座椅,再度匍匐于地,“不敢欺瞒陛下,当日王允独断专行,逼迫过甚,意图将数万凉州将士置于死地,草民虽才疏学浅,但也不愿让这些同乡之人束手待毙,仍将殊死一搏。”



    “先生倒是坦诚,谁的命不是命,凭什么要让人等死”刘备大笑起来。



    董卓是个残暴无度的家伙,这一点无可置疑,但是,诛杀恶人的,未必就是好人。



    根据当年王泊的讲述,诛杀董卓之后,王允迅速向朝廷安插了许多自己的亲信族人,在朝堂上一手遮天,无人能违背他的意志,等到李傕郭汜等人率凉州边军攻破长安,大肆捕杀王允扶植起来的亲信,包括王氏族人都死伤惨重,乃至于太原王氏年轻一代几乎损失殆尽。



    再从一些李傕郭汜把持朝政之后外派到关中诸地的官员口中,刘备也了解了许多王允执政后的细节,在他看来,如果没有贾诩横空出世,王允在扫除凉州边军这个最大敌手之后,将会是下一个董卓。



    或许他年老体衰,夜宿皇宫、奸淫宫女这些事是做不得了,但飞扬跋扈,把持朝政这方面,世家子弟出身的王司徒还真不逊色于董太师。



    刘备曾扪心自问,若是自己落到李傕等人的田地,也不会乖乖地遣散部队等死,而是聚集人马打回长安。



    谁要老子的命,那就用刀子来斗上一斗,圣旨算个屁,擦屁股都嫌太硬!



    从这一点来说,贾诩有过,但情有可原。



    而且,刘备从许多官员口中得知,攻破长安之后,李傕郭汜等人还曾经对小皇帝起过杀心,多亏贾诩从中斡旋,凭借众将对自己的忌惮,勉强保住了皇室的最后一点颜面。



    总体来看,贾诩这人很矛盾,但绝对是有本事,值得一用。



    “先生仍然自称草民。”郭嘉也轻笑着插了一句。



    “草民早年被举孝廉为郎官,旋即因病辞官,之后隐居凉州不问世事,直到董卓败亡,才因机缘巧合到了军中,李傕等人把持朝政,视朝廷制度为无物,将各种官位私相授予,先后拜草民为尚书、光禄大夫、宣义将军等职不假,但这高官厚禄,他们有胆给,草民却不能以此自居,还请陛下明鉴。”贾诩继续答道。



    这贾诩是个明白人啊。



    刘备眯缝起眼睛,心中又高看了他几分。



    自从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把持朝政,各种官职就跟不要钱的一样胡乱派发,别说光禄大夫这种九卿的属官了,就连三公,也是随便谁都能当一当,过把瘾的。



    这些光鲜亮丽的称号,顶在脑袋上自娱自乐还行,走到外面也只有蠢材和没见识的还会当个事,正经人压根不会认的,反倒会以此为据,给当事人扣上个奸贼同党、余孽的屎盆子。



    此时贾诩在当今天子面前,把自己和李傕郭汜的关系撇得干干净净,只要刘备认可了他的话,也就算是帮他洗白了。



    天子给做背书,谁还敢说什么



    关键就是看刘备接不接这个茬。





第三十四章 贾诩的图谋
    结束了贾诩的个人问题之后,刘备伸了个懒腰,起身向外缓缓走去,“文和平身吧,趁现在天色好,陪朕到御花园走一走。www”



    贾诩一愣,旋即对上了郭嘉投过来的目光,心中顿时明白,天子是要跟自己谈张绣和荆州的事,连忙起身整理衣冠,接过郭嘉递来的手巾擦了擦脸,跟上刘备的脚步。



    刘备负手悠然前行,郭嘉与贾诩二人亦步亦趋,几名宫中侍卫则是不远不近地跟着,直到三人走入一座凉亭,分上下首坐了,方才退到十几步外站定。



    “这几张竹椅不错吧是朕画了图纸,让商队到荆南定做的,还有这桌子。”到了这里,身边没有旁人,刘备的坐姿也变得松弛了许多,拍着竹椅的扶手,略有得色地吹嘘起来。



    “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饶,水网密集,交通便利,乃是四方通衢之要冲,行商于彼处,确实是好买卖。”贾诩呵呵一笑,却没有借着刘备的话头吹捧这精致的竹椅竹桌,而是聊起了荆州本身,“只可惜汉水和长江每年夏秋之际都会暴涨,寻常舟船难以航行,唯有枯水期才能畅行无阻,所以行商也得挑时候,错过了季节就要等下一年。”



    “想不到文和兄对行商之道也有研究。”郭嘉笑了起来,“敢问文和兄,一年之中,何时才是往来于荆州的好时节”



    贾诩稍作沉吟,郑重其事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若是商队此时开始准备,九月动身,经过沿途重镇关卡,抵达襄阳之时,恰逢汉水水浅,别说船只,即使是乘坐木筏、竹排,也可安然渡过。www”



    “文和先生这话不太准确,若是行走于乡野,做一些小买卖,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倒也差不多了,但想要正儿八经地在襄阳、江陵这些大城做生意,货物、车辆、人手这些,不花些时间和精力准备是不行的。”刘备摇摇头,表示出对贾诩的不赞同。



    “有个中转地就容易多了。”贾诩继续解释道。



    这三人聊来聊去,仿佛不是天子、重臣和一方诸侯的谋主,而是钻进了钱眼拔不出来,琢磨着怎样赚钱的生意人。



    但他们彼此都心知肚明,自己究竟在说些什么。



    劝刘备挥师南下,征讨盘踞在荆州的刘表势力,这就是贾诩的来意,在他的预想之中,朝廷此时集结兵力、准备粮草军械,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正可以趁着今年的枯水期进逼荆州治所襄阳。



    在下一个丰水期到来之前,刘备至少有半年时间来攻打襄阳。



    只是他的建议遭到了刘备的否决,刘备的意思是看不上边边角角的小城,要打就要以雷霆万钧之势,拿下襄阳、江陵,所以必须多做准备,区区一个月的集结和备战时间是绝对不够的。



    贾诩这时候放出自己的底牌——南阳。



    荆州与司隶接壤,其北部的南阳郡更是帝王乡,人口密集,土地富饶,农业生产基础极强,若是大军从洛阳南下,沿途征集粮食草秣,倒也可以减少提前准备粮草所需的时间。



    而且,位于南阳地区核心位置的宛城,正是在贾诩名义上的主公、实际上的弟子张绣掌握之下,所谓的中转地,正是指此。



    “文和兄果然深谙经商之术。”郭嘉微笑着说道“只是文和兄有所不知,幽州商会行商多年,在各地都有合作伙伴和熟人,中转地是不缺的。”



    郭嘉的意思也很明白,张绣想要获取朝廷的接纳和荣华富贵,只是把刘表的地盘、子民和产出当作筹码是不够的。



    我们明里暗里的盟友遍布天下,荆州自然也有。



    想要这些,再拿出些诚意来。



    “如此说来,倒是贾某唐突了。”贾诩也附和着笑了。



    刘备看看天色,觉得时间有些不早了,便轻轻拍着座椅扶手



第三十五章 贾诩的图谋(2)
    “陛下说话一向是那么出口成章”

    走在街上,贾诩终于忍不住询问起来。

    郭嘉一听就乐了,知道贾诩是被刘备之前表现出的文采给惊到了,不过话说回来,那一番洋洋洒洒的话语,什么殿堂之上朽木为官,什么狼心狗肺之辈,确实骂的是酣畅淋漓,令人忍不住要高声叫好。

    “陛下自称间歇性文豪,时不时就能做一些经验绝伦的佳句,但有时也是言辞粗鄙,文和兄在洛阳做上几年官,也就知道了。”郭嘉笑嘻嘻地答道,然后领着贾诩,走进了西三街的一家酒肆。

    身为一名年轻多金的浪子,郭嘉在洛阳周边的娱乐场所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一踏进酒肆大门,他就受到了热情而不失礼节的欢迎,迎宾的小伙计不用吩咐,便熟门熟路地引着二人上楼,进到最里面的一间雅座。

    “酒菜照旧,再加两个时令好菜,让后厨快一点,本官还有要事。”郭嘉吩咐两句,小伙计连连点头,临走时还特意把木门给带上了。

    “毕竟是洛阳,跟其他地方太不一样了。”贾诩从进入酒肆便一语不发,任由郭嘉做主,直到此时才略有感慨地说道:“区区一个杂役见了九卿,表现出来的只有敬重和热络,却没有任何卑贱和畏缩,呵——”
1...199200201202203...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