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清河国境内势力本就因为荀谌突然离开而变得惊惶不安,面对气势汹汹的幽州军,这些最擅长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的家伙们再次展现出墙头草的特质,还没等大军压境,就早早地敲锣打鼓,带着猪羊牲畜迎出了好几十里地。

    时间进到九月,整个清河国兵不血刃地落入刘备手中,放眼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的广袤地界,仍然不在他管辖范围之内的,就只剩下了孤零零的魏郡。

    韩州,汉城。

    金秋九月,正值农忙之时,但令人诧异的是,农田中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本应是熙熙攘攘、人声嘈杂的田间地头,却见不到几个人影。

    不远处的农庄之中,几位须发皆白的老汉围坐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下乘凉,可是他们闲聊的话题,却跟即将到来的秋收没有半点关系。

    “听说这一次来韩州的船是最新下水的,足足有五十丈长、二十丈宽,我的老天爷,这该能装下多少人”一名老者手中摇着大蒲扇,满脸向往地说道。

    “不对不对,我听里正说的是七十丈长,三十丈宽,桅杆高耸入云,那船帆比整个晒谷场都大。”另一名老者把脑袋摇得像是拨浪鼓一样。

    &nb




第六十章 人血
    黑色巨舰缓缓行驶在黄海海面上,沿途遇见的渔船和货船队伍无不震撼莫名,不管不顾地伴航一段路程,与船上的人们高声寒暄几句才离开。

    直到绕过半岛最东南端,向东进入朝鲜海峡,海上的船只稀少起来,张焕等人才享受到了久违的安静祥和,尽情观赏起大海的风光。

    “堂堂韩州都督不在汉城主持秋收,居然擅离职守,跑到这荒无人烟的大海之上,小心有人参你一本。”王烈坐在船头,半开玩笑地对张焕说道。

    “不怕,这是玄德欠我的。”张焕嘟囔一声,转身继续睡觉,在他看来,没有什么事情能比睡觉更为享受。

    这两个人自从那天在汉城港登上天鲲号之后,就再也没有下船,而是跟着苏飞等人一起南下,准备前往釜山的炼银厂,检查一下工作,为了防止引发恐慌,张焕还特意派人乘坐小艇返回岸上,让麾下长史暂时主持日常事务。

    经过了十来年的劳苦,这还是张焕第一次不用顾及公务,专心享受闲暇时光的,也算是度假了。

    经过几天的航行,天鲲号终于抵达釜山,这里原本是弁韩人的地盘,釜山这个名字还是左慈等人到来之后,见到远山低矮无峰,就像一个倒扣着的大锅,才以此来命名的。

    经过数年经营,釜山港已经逐渐繁华起来,虽然与沓县、汉城那样昼夜无歇的大港无法相提并论,但越来越多的劳工、越来越多的仓库、鳞次栉比的冒着黑烟的高大烟囱,还是向人们展示出一个新兴城池的蓬勃活力。

    由于釜山主要的产业支柱是炼银,张焕不敢按照常规模式委派官员,而是在征求了刘备的意见之后,对此地实行军管,所以釜山没有县令,而是驻扎着一支百人的部队,日常事务都是由他们的都尉吴宪执掌。

    在无数人和注视之下,这一艘黑色巨舰被驳船缓缓拖入港内,最终靠上码头,张焕等人沿着踏板上岸,欣赏起新兴工业城市不一样的风景,天鲲号的船长苏飞则是坐镇船尾,监督劳工们向岸上码头搬运货物,根本顾不得下船。

    “末将拜见都督!”得到消息之后,釜山守将吴宪匆匆赶来港口,与张焕王烈等人见礼。

    张焕与这名深受自己信任的心腹爱将闲聊几句,然后把话题转向正题,“左先生他们住在哪里”

    吴宪抬起手臂指向烟囱林立的东边山脚说道:“左先生花了几个月观察风向,最终把炼银基地设在了城东,说是那样对城中百姓比较好。”

    “本官之前叮嘱过许多次,一定要修筑城墙来拱卫炼银基地,你们却都当成耳旁风了吗没有城墙和岗哨,安全如何保证”看着远处那些高大的冶炼炉,以及周边低矮的围墙,张焕不禁生出一股怒气。

    这里炼的可是白银,同时还储备着从倭国运输来的粗粝金砂,看着不起眼,实际价值却极为惊人,或许普普通通的一个箱子,里面就是价值连城的金银呢。

    连城墙和岗哨都没有,东西丢了算谁的

    见张焕面色不悦,吴宪连忙陪着笑脸解释起来,“都督不要生气,这些都是葛先生要求的,至于如何确保安全,还请都督亲自去看一看。”

    张焕冷着脸登上马车,车轮滚滚,直奔东面釜山脚下而去。

    在炼银基地周边转了一圈,将所有的安全设施都收入眼底,张焕才放下心来,满意地点了点头。

    原来在低矮的围墙之外,是一条宽约三丈、深达两丈的巨型壕



第六十一章 我顶着
    “葛先生此言差矣。”听了葛玄的感慨,张焕却是不以为然,笑着摇了摇头,“如果没有智慧,即使流下再多血汗,矿石也终究是矿石,不会变成金银。”

    “都督知道葛某说的不是这个。”葛玄有些不悦地望着张焕,沉声说道。

    我在体恤苍生,你却存心打岔,掰扯到别的上面,这样聊天有意思吗

    张焕背着双手,悠然走在一个个包裹着铁箍的木箱之间,间或打开木箱盖子,欣赏着内里金灿灿或是银闪闪的金属锭。

    原本按照左慈等人的想法,是要把黄金铸造成传说中麟趾金那样的形状,但刘备固执己见,一定要让他们按照十斤一块,把黄金弄得方方正正,还要在金块正面打上印记。

    除了黄金之外,但凡新冶炼出来的白银也是一样,全部变成了一个个易于存放搬运的长方体,只不过都是五斤一块,尺寸倒是和金锭相差无几。

    “根据之前的报告,如今釜山港囤积的黄金已经达到了一万斤”直到过足眼瘾,张焕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转头向葛玄问道。

    葛玄点点头,“黄金是一万零七十斤,白银是二十七万斤多。”

    一笔足以令人疯狂的巨额财富,就那样静静躺在地上,令人心中产生了无比的向往,同时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www

    倭国的土地上,居然蕴藏了数量如此巨大的财富。

    “只要掌握住倭国,再加上兴霸信中提到的铜矿,数百年内,大汉将不再为缺钱而苦恼。”纵使张焕位高权重、见多识广,但一想到这些贵金属能够给远方的大汉疆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他就心潮澎湃到难以自已,声音都有些发颤了。

    大汉王朝占据了天下最为广阔、最为富庶的土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数千万大汉子民辛勤劳作,创造出浩如烟海、令周边异族望尘莫及的财富。

    但是,大汉缺钱。

    或者换一个说法:华夏这片土地,天生缺少金银铜,这三种可以用于充当钱币的贵重金属。

    由于钱荒,官府不得不做出规定,用丝绸、布帛、粮食等物充当货币的替代品,然而这些东西又大又重,难以运输携带,而且容易损坏,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大量的以物易物,繁琐的交换流程,日久天长之下,百姓们也倦怠了,他们越发没有互通有无的n,转而寻求自给自足的生活,受这种风气影响,商业活动越发萎靡不振,成为上层社会的专属。闪舞www

    张焕仍然记得幽州发生的一切,当初刘备创立幽州商会,用高端商品吸引洛阳周边的有钱人,从他们那里获得了大量金钱,之后更是通过坑蒙拐骗,把十常侍攒了半辈子的积蓄洗劫一空。

    有了充足的货币,刘备开始改变商业模式,把目光对准了普通民众,他先是改变了这个时代最为常见的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推行货币结算,让每一个人都能掌握一定数量易于携带的钱币。

    然后,他就成功了。

    百姓们手里有了钱,在满足了吃饱肚子这个最基本的生存目标之后,又开始追求更高等的生活方式。

    商户们手中有了钱,在满足了衣食住行之外,把多余的金钱用来进货工坊主们拿到大量货款之后,又通过缴税和发放工钱,使金钱重新回流到普通民众手中。

    就这样,刘备用金钱开道,只是那么轻轻一推,整个幽州就开始缓缓转动起来,并且越转越快,越转越平稳,加上官府的严密监控和适时干预,变得越来越有活力。

    除了幽州本土,刘备还利用幽州、冀州、辽东和韩州的不同经济需求进行引导,使各地的经



第六十二章 听他的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

    釜山城中,一处清幽别致的小院中,葛玄垂头丧气地说道。

    在他对面,左慈坐在那里不紧不慢地品味着杯中香茗,脸上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笑意。

    “怪不得那位张都督连口饭都没吃,就气呼呼地巡视起了周边防务。”听完了葛玄的讲述,左慈顺手放下造型简朴的木杯,盯着这位好友轻声笑道:“那你认为他说的对不对”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葛玄脖子一梗,硬邦邦地说道。

    这句话出自道教始祖老子的经典著作道德经,意思是说,持有太多财物乃至于溢出仓库,不如适可而止。

    葛玄搬出先贤的言论,表达的态度也是很明确的:他归根到底还是把自己看成一个追求世间真理的求道者,冶炼各种矿石,探索未知世界是他的兴趣,至于那一箱箱金银,不过是这个过程中的副产品而已。

    在他看来,获得了这么多的财富,对于张焕甚至是刘备来说,应该心满意足了。

    左慈失笑着摇了摇头,“我来问你,那位张子元,可是贪图享乐,恋栈富贵之人”

    “不是。”葛玄干脆地答道:“此人在韩州位高权重,可谓一言九鼎,却从未有滥施nbn之举,勤政爱民,韩州百万民众无不视之为再生父母,听说他衣食住行一如常人,俸禄除了养家之外,大多都用来兴建学堂和医馆了。”

    “听其言,观其行,此人可谓贤乎”左慈继续问道。

    葛玄毫不犹豫地点头,“当之无愧的贤人,天下官员的楷模。”

    喜欢做事、擅长做事,光凭这两条,张焕就已经比那些整天呼朋唤友、高谈阔论、摆出一副名士做派,却对苍生无一点用处的庸官强上百倍。

    仗义疏财、宣扬教化,凭着这两条,张焕又把那些利用权势大肆敛财、把民脂民膏变成自家私物的贪官强了百倍。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天下官员都能达到张焕的七成水平、七成道德水准,世道就绝不会沦落成如今这幅模样。

    “那你觉得,张子元不惜背负人屠的骂名也要这样做,他是为了什么”左慈目光炯炯,再次开口问道。

    “或许真是如他所说,为了大汉社稷,天下苍生”葛玄有些不敢肯定地说道:“可是治国之道在于德化,岂是获取一些金银财物就能行的”

    左慈收起笑容,缓缓摇了摇头,“孝先,你我乃是修道之人,从未接触过国家大事,又岂能根据书中的只言片语,来判断施政之人、尤其是一位贤人的对错”

    葛玄素来敬佩左慈这个亦师亦友的前辈,此时被他当面反驳,非但没有半点恼火之意,并且在细细思索之后恍然大悟,对左慈纳头便拜,“元放兄言之有理,是我过于倨傲了。”

    “那张子元和刘使君是一路人,心志坚硬如铁,不会被其他人动摇,他既然要求我们加快冶炼,那就依着吩咐去做吧。”左慈淡淡地说道。

    来到釜山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左慈并没有像其他朋友那样投身到各种试验之中,反倒是一门心思搞起了理政之道,与此同时,刘备等人的生平事迹,也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渐渐的,左慈开始觉得,相比起研究外物,研究人的行为可有意思多了,甚至比研究长生之道都有意思。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刘备的生平事迹之后,左慈觉得,自己好像能够



第六十二章 听他的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

    釜山城中,一处清幽别致的小院中,葛玄垂头丧气地说道。

    在他对面,左慈坐在那里不紧不慢地品味着杯中香茗,脸上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笑意。

    “怪不得那位张都督连口饭都没吃,就气呼呼地巡视起了周边防务。”听完了葛玄的讲述,左慈顺手放下造型简朴的木杯,盯着这位好友轻声笑道:“那你认为他说的对不对”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葛玄脖子一梗,硬邦邦地说道。

    这句话出自道教始祖老子的经典著作道德经,意思是说,持有太多财物乃至于溢出仓库,不如适可而止。

    葛玄搬出先贤的言论,表达的态度也是很明确的:他归根到底还是把自己看成一个追求世间真理的求道者,冶炼各种矿石,探索未知世界是他的兴趣,至于那一箱箱金银,不过是这个过程中的副产品而已。

    在他看来,获得了这么多的财富,对于张焕甚至是刘备来说,应该心满意足了。

    左慈失笑着摇了摇头,“我来问你,那位张子元,可是贪图享乐,恋栈富贵之人”

    “不是。”葛玄干脆地答道:“此人在韩州位高权重,可谓一言九鼎,却从未有滥施nbn之举,勤政爱民,韩州百万民众无不视之为再生父母,听说他衣食住行一如常人,俸禄除了养家之外,大多都用来兴建学堂和医馆了。”

    “听其言,观其行,此人可谓贤乎”左慈继续问道。

    葛玄毫不犹豫地点头,“当之无愧的贤人,天下官员的楷模。”

    喜欢做事、擅长做事,光凭这两条,张焕就已经比那些整天呼朋唤友、高谈阔论、摆出一副名士做派,却对苍生无一点用处的庸官强上百倍。

    仗义疏财、宣扬教化,凭着这两条,张焕又把那些利用权势大肆敛财、把民脂民膏变成自家私物的贪官强了百倍。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天下官员都能达到张焕的七成水平、七成道德水准,世道就绝不会沦落成如今这幅模样。

    “那你觉得,张子元不惜背负人屠的骂名也要这样做,他是为了什么”左慈目光炯炯,再次开口问道。

    “或许真是如他所说,为了大汉社稷,天下苍生”葛玄有些不敢肯定地说道:“可是治国之道在于德化,岂是获取一些金银财物就能行的”

    左慈收起笑容,缓缓摇了摇头,“孝先,你我乃是修道之人,从未接触过国家大事,又岂能根据书中的只言片语,来判断施政之人、尤其是一位贤人的对错”

    葛玄素来敬佩左慈这个亦师亦友的前辈,此时被他当面反驳,非但没有半点恼火之意,并且在细细思索之后恍然大悟,对左慈纳头便拜,“元放兄言之有理,是我过于倨傲了。”

    “那张子元和刘使君是一路人,心志坚硬如铁,不会被其他人动摇,他既然要求我们加快冶炼,那就依着吩咐去做吧。”左慈淡淡地说道。

    来到釜山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左慈并没有像其他朋友那样投身到各种试验之中,反倒是一门心思搞起了理政之道,与此同时,刘备等人的生平事迹,也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渐渐的,左慈开始觉得,相比起研究外物,研究人的行为可有意思多了,甚至比研究长生之道都有意思。
1...134135136137138...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