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第七十九章 等级分化
    甘宁能够与邪马台国搭上关系,其实也是机缘巧合。

    幽州水师登陆后世的九州岛后,最先接触到的是西南部的吴国遗民,在询问了他们的来历之后,又用几石粮食雇佣了几名向导,朝岛屿中心地区探索而去,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他们不但发现了埋藏在浅层地表,易于开采的铜矿,还在向导的指引之下,发现了东北部的邪马台国。

    邪马台国有三十多个附庸小国,这些名义上的国家,在汉军将士们看来,不过是一个个稍大的村落而已,倭人们普遍还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即便是汉军将士横穿了整个九州岛,身上又脏又乱,自己都觉得自己像是一群流民,但他们的形象落在倭人眼中,却已经是了不得的富贵人了。

    在此之前,倭人们哪见过这么多穿衣服的人

    有了向导从中沟通,倭人们的通风报信,邪马台国的君臣们很快就知道汉朝军队来到了这里,卑弥呼迅速派出国内最擅长汉话的大臣,也就是随卑弥呼前来幽州的难升米,去往汉军军中,请求甘宁帮助他们。

    “我们到邪马台国的时候,他们正被南边的狗奴国攻打,nn死带被抓,损失了不少人口。”甘宁笑呵呵地说道。

    原本甘宁是不愿意搀和他国内政的,在他看来,不管是哪个国家获胜,都会产生大量的俘虏和奴隶,汉军只要与最终的胜利者结为友好同盟,就可以顺利地开发当地了。

    但狗奴国的军队在nn连捷之下有些丧失了理智,居然对汉军营地发起了围攻,这一下甘宁可火大了,带着百十号人就杀了出去。

    狗奴国的军队连铜制兵器都没法做到人手一把,所谓的甲胄则是用藤蔓编织而成,粗制滥造到了极点,再加上长期营养不了,身材普遍矮汉军与之交战的时候甚至产生了殴打儿童的错觉,最后连刀枪都懒得挥了,一顿大脚丫子乱踢乱踹,就把狗奴大军打得死伤遍地,少数残余哭喊着落荒而逃。

    见到汉军如此骁勇善战,邪马台国上下震骇万分,卑弥呼立即亲自抵达战场拜见甘宁,希望他再接再厉,一举灭了狗奴国。

    “那你去了吗”刘备好奇地问道。

    “没去,这种小事原本只是举手之劳,但小弟一想,我们没必要对倭人有求必应,所以就说了,出兵灭国需要朝廷的旨意,让卑弥呼派遣使节前来幽州,没想到她坚持要亲自前来。”甘宁说道。

    经过这么一番解释,刘备才弄明白,为什么邪马台国那边突然来了一支使节团,并且连国王都亲自来了。

    不用说,肯定是卑弥呼担心甘宁一去不返,狗奴国卷土重来,索性扔下臣民,名义上是朝贡,实际上则是求援加避难。

    “那你是怎么想的”刘备继续问道。

    甘宁大手一挥,“就跟韩州一样,拉一个打一个,抢俘虏做苦役,挖矿炼铜呗。”

    吴国遗民和邪马台国对中原王朝心怀善意,并且能与汉人沟通交流,对合作交流十分有利,甘宁觉得,先与邪马台国和吴国遗nn手,将最强大的敌对势力狗奴国消灭,用狗奴国的人力来采矿,可以大幅度减少成本。

    “我们在邪马台国的领土上发现了铜矿,但倭人不擅长选矿、烧炭、冶炼等工艺,以至于铜器数量稀少,质量低劣。”甘宁介绍道:“我们可以派遣工匠教授倭人冶炼铜矿的技艺,同时用食物、陶




第八十一章 担心
    张宁闻声过来,有些纳闷地看着刘备说道:“从木器厂买的,怎么了”

    “买的”刘备冷笑一声,“你仔细看看,这甲片可是银子做的,整件下来需要多少钱”

    “银子做的”张宁一惊,也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连忙让永儿将他心爱的盔甲脱下吃饭,自己则是跟刘备一起来到另外一间屋子,借着灯光仔细打量起来。

    刘备越看越是恼火,他之前捣鼓出来这么个小玩意儿,本意是想让孩童们从小就培养出对军事的喜爱,顺便把工坊里堆积的边角料废物利用,而他在幽州的时候,工坊里生产出的儿童盔甲也确实是尽量用废料来做,成本也降得极低,深受幽州人喜爱。

    但此时此刻,将手中的甲胄翻到背面,刘备赫然发现,内衬是整块的上等牛皮,而这种牛皮通常都是用作军用,很少轮得到民间。

    就连他自己穿的都是羊皮靴子,谁家工坊如此大胆,竟敢把军用的上等牛皮用于孩童嬉戏

    “夫君,这甲片真的是银子做的”张宁脸色惨白,声音也有些发颤。

    刘备点点头,尽量放缓语气,“大概是三银七铜,足够坚硬也好看。”

    见自家丈夫说得言之凿凿,又知道他近两年主要就是琢磨金银铜矿,对这方面轻易不会出错,张宁顿时觉得自己犯了错,不禁低声啜泣起来。

    她一边抹眼泪一边说话,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给了刘备。

    就在一个月前,永儿的稻草盔甲彻底坏了,其实想想也知道,那种轻飘飘的东西,原本就是只能玩耍几个月的易耗品,于是张宁带着儿子和裴大虎去到一家专门售卖孩童盔甲和兵器的商铺,希望给两个熊孩子再买一身厚实些的。

    挑来挑去,刘永却对那些造型单一的盔甲有些看不上眼了,于是嘟囔了几句,说是要穿和爹爹一样的,商铺伙计耳朵尖,便顺着话头问了几句,然后就惊动了掌柜。

    掌柜听闻使君夫人莅临,顿觉诚惶诚恐,这边奉上茶水好生侍候,那边就请来工匠,给两个孩子量了身高肩宽,说是要为他们专门制作两身盔甲。

    “那位掌柜说是用铁来做,内里衬得厚实一些,价钱也要稍稍高一些,我把订金付了就走,昨天送货过来的时候也没怎么注意,就让孩子们穿上玩耍了。”张宁抽抽搭搭地说道。

    “昨天才送过来的啊。”刘备跟张宁多年夫妻,此时看她表情就知道没有说谎,便再度放缓语气,“花了多少钱”

    “三千百钱。”张宁抬起头来,偷偷瞧了刘备一眼,低声补充道:“两件。”

    刘备只觉得天旋地转,需要扶着身边的地面才能支撑,忍不住低声训斥起来,“你这个倒霉娘们,汉子出去喝酒都没这么慷慨大方,两个毛孩子的玩具,居然如此舍得。”

    自从水力锻锤问世之后,幽州钢铁业的成本急剧下降,盔甲和兵器的出厂价格也大幅降低,过去一把普通环首刀造价在六百到百钱、普通战剑的价格也差不多,如今人力成本一下去,锻打的效率提升,在天气炎热的夏季,这些兵器的出厂价已经降到了四百钱左右,即使是最顶级的百炼环首刀,关羽直属部队使用的那种,也不过是五千钱一把。

    盔甲的价格也是一路走低,随着板甲问世,工匠们惊喜地发现,这种盔甲制作成本低、时间短,防御力还高,迅速抛弃了需要裁剪



第八十二章 内在也挺好看
    “怎么回事,说吧。”刘备斜坐在椅子上漫声问道。

    在他对面,广阳郡第一玩具厂的厂长牛勇跪在地下,浑身颤抖得像是筛糠一般,说话都结结巴巴,费了半天工夫才把事情说清楚。

    牛勇本是木器厂的工匠,由于心灵手巧,在玩具厂成立之后,被刘备任命为第一任厂长。

    由于这层关系,牛勇对刘备那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涕零,他认为自己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一个养家糊口都难的普通工匠变得衣食无忧,完全都是刘备这个伯乐的提携,时常想着报答。

    “哦,那你呢,又是什么原因”刘备侧过脑袋,目光转向了跪在牛勇旁边的商铺掌柜。

    这名瘦瘦高高的掌柜毕竟是靠嘴赚钱的,虽然严格说起来还是牛勇的下属,但相比较而言,他的表现就从容得多了。

    当日张宁带着孩子们去到商铺,这位掌柜觉得小店蓬荜生辉,顿时起了巴结之心,让人特意量体裁衣,也是为了让张宁和刘永满意,在刘备面前多说几句好话。

    “在下想的是借公子的名头,让专供孩童的盔甲兵器这些东西也能做得高端一些,获取更多利润。”瘦高掌柜苦笑两声,继续说道:“使君不知道,最近这段时间,已经有不少有钱人家提起过,说是边角料做的玩具卖相不好,品质不佳,想让我们做一些配得上他们家公子的呢。”

    刘备点点头,随即再望向牛勇,“如此说来,用银子和铜制作孩童盔甲,内衬使用上等牛皮,是你的主意了”

    牛勇苦着脸点了点头,“使君明鉴,小人也是一片好心,想让公子穿得别致,说说回来,公子千金之躯,便是再高档的衣物也当得起。”

    “不是当得起当不起,更不是买得起买不起,而是说我们的人力和资源不应当过度用于这些方面。”刘备叹了口气,对二人温声说道:“小孩子玩耍的东西嘛,即便是想要高档,用上等的精铁和羊皮毛毡也就行了,不要用贵重材料,更不要把本应供给军用的物资挪来使了,成本最好控制在五百钱以内。”

    瘦高掌柜与牛勇对视两眼,然后鼓起勇气试探道:“启禀使君,这几日蓟城里面有多户人家前来,说是家中孩童看了金甲骑士之后哭闹不休,我们是不是适当地用一些铜,即便日后不穿了,也还能熔了当钱使。”

    “那就更没必要了,还是用铁,至于怎样弄成金光闪闪,过几天等我忙完了就教你们。”刘备摆了摆手,让二人回去了。

    这一下刘备才放心了。

    之前他最担心的是某些人想要通过张宁进行贿赂,所以才那样严厉地询问,经过几番对质,他终于可以对这件事定性了。

    归根到底,牛勇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报答刘备,所以使用了上等材料、尽心尽力地为刘永打造盔甲瘦高掌柜是想拓展高端市场,用刘永作为金字招牌,在中间推了一把。

    最冤枉的就是张宁了,她这几年来生了两胎,又因为安全原因不能经常出门,对物价缺乏了解,却偏偏掌握着刘备的全部俸禄,相当于土财主进城,无意间就买了极为奢侈的物品,还让刘备虚惊一场。

    “老大,子干先生请你过去。”过了一阵,裴元绍从门外伸了个脑袋进来,对刘备大声说道。

    刘备应了一声,起身向外走去。

    之前刘备在蓟城的时候,卢植每天都要来到州府与他一起办公,自从他率军出征,卢植为了避嫌,便又将办公地点挪到了书院里的静室,还可以随时招呼学子帮忙处理公务,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进到静室,刘备顿时感觉气氛有些不对,卢植、郑玄和蔡邕这三巨头端坐在上首,几名跟刘备相熟的官员和学子坐在下首,全场的焦点赫然是坐在屋子中间的甘宁。

    “怎么了这是”



第八十三章 征夷大将军
    顷刻之间,屋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甘宁这独树一帜的理解方式震惊了。

    所谓内在,原来是不穿衣服的形态!

    片刻之后,郑玄嘴唇紧闭,强迫自己保持严肃,蔡邕则是憋了几下没憋住,索性趴到了案桌上面,肩膀一抽一抽,剩下的年轻人们互相猥琐地看了看,噗嗤噗嗤地发出各种笑声,刘备索性咧着嘴大笑起来。

    唯有卢植老先生表情无比矛盾,既是忍不住地想笑,又气得浑身发抖,哆嗦半天之后,也只能说出一句师门不幸,居然教出来这样不学无术的蠢材。

    过了好半天,屋内的欢快气氛才渐渐消散,大家商议的话题也从桃色卦,转回到了如何对待邪马台国和之后统治倭国全境的话题。

    可是刘备瞧了瞧甘宁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样,总感觉他不是误解了自己的话,而是通过装傻充愣的方式告知大家:邪马台国女王是我的人了,这个位置非我莫属。

    “我就说呢,来蓟城的路上,每逢酒宴,那个邪马台国女王都会频频注视过来,现在才知道,原来她不是看上了我,而是跟情郎暗送秋波呢。”突然间,刘备回想起之前几天的古怪情况,这才恍然大悟。

    甘宁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为了促进两国合作,不惜奉献出自己的,真是个心怀天下的奇男子,兴霸,辛苦你了!”刘备起身来到甘宁身边,重重拍着他的肩膀,表情严肃,慷慨壮烈地说道。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再辛苦我也认了。”甘宁轻叹一声,话语声中是说不尽的唏嘘。

    卢植实在看不下去这师兄弟二人厚颜无耻的表演,重重咳嗽了一声,板起脸喝道:“谈正事!”

    “好,好。”刘备连忙回到自己座位上,同样咳嗽了一声,正色对甘宁说道:“既然兴霸有意为大汉开疆拓土,那就封你为征夷大将军,主持倭国一切事宜。”

    嚯,这名字好生威风!

    甘宁丝毫不犹豫,在听到自己官职的同时就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向刘备和卢植等人慷慨说道:“末将必不负所托,定要扫平蛮夷,将倭国纳入大汉版图。”

    “行了,起来吧,具体事宜我们之后再细细商议。”刘备心情大好,拉着甘宁起身,又转头对卢植试探地问道:“先生,你老人家可是兴霸唯一的长辈,这一次趁着人都在,要不然就把他们的喜事给办了”

    “对对对,我这一次带着卑弥呼回来,也正是有这意思。”甘宁一脸兴奋,脑袋点得像是小鸡吃米。

    这下卢植可犯难了,他沉思片刻,求助一般地望向郑玄,“康成兄,你看”

    倭国是大汉光武皇帝御笔亲封的藩属,卑弥呼顶着倭国国王的名头,且不论具体实力如何,单单从身份来说,她就是大汉藩王,跟各郡国的王爷是一个级别的。

    如今大汉王朝分崩离析,诸侯互不统属,相互征战不休,朝廷那边是指望不上,想要安抚倭国这种藩属,也就只能以幽州牧刘备的名义来做。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与周边藩国和亲,双方都要遵循身份对等原则,也就是说你出一个王室成员,我出一个王室成员,这样才行。

    甘宁算是什么身份,他能配得上倭国国王吗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无须拘泥于那些陈腐条规。”郑玄毫不犹豫,理所应当地答道。

    在幽州这边,传统的规矩就是一张纸,想遵守就遵守,不想遵守的时候顺手就能撕了,刘备这些年来不知



第八十四章 永为大汉藩属
    几名邪马台国大臣听说能见识到各种新奇事物,喜不自胜地乘坐马车去了右北平,看着他们的身影渐渐远去,右北平太守刘政也向刘备告别,但就在想要离开的时候,刘备却出声叫住了他。

    “使君还有什么事情要吩咐的”刘政有些奇怪,他这几年时间勤勤恳恳,将偌大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各项事务都上了正轨,难道刘备觉得不太满意,又有了其他的计划

    “兄长在右北平主政数年,上至文武官员,下至黎民黔首,无不对兄长心悦诚服,小弟也时有耳闻。”刘备笑着说道,他与刘政说起来都是孝景皇帝之后,中山靖王玄孙,算辈分还是同辈,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以兄长相称,“小弟是担心,兄长政绩斐然却无法升迁,心中或许会有些不快。”

    按照过去的惯例,刘政在地方上当了好几年的两千石官员,政绩极为不俗,还是宗室,早在几年前就该公车入京,担任九卿级别的高官了。

    可自从董卓乱政,幽州跟朝廷之间的联系断绝以来,包括刘政在内的所有幽州官员都没了升迁的希望,唯一的机会就是辅佐刘备一步步高升,水涨船高,让他们也升上去。

    刘政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只见他微微一笑,随意地摆了摆手,“我老了,也没那么多的追求,能在右北平造福一方百姓就已经心满意足,其他的东西我不去想,使君也无须多虑,这样就好。”
1...119120121122123...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