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荣小荣
不过,她脸上的愠怒之色,在踏入房间的时候,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有些担心的看着唐宁,问道:你找到你的家人了?
唐宁笑了笑,说道:小意和小如才是我的家人。
唐夭夭张了张嘴,没有说出来什么,眼中的担忧更深。
许掌柜站在门外,说道:公子,又有人找。
说完之后,他又补充了一句:这次不是姑娘。
唐宁和唐夭夭走下楼,看到昨天晚上见过的那位想要取他一条腿的消瘦青年站在那里。
陆腾见唐宁下楼,大步走过来,躬身道:兄台,对不起,昨天是我没有调查清楚,太过冲动,险些酿成大错,真是对不起!
唐宁昨天晚上就发现这位叫做陆腾的青年有些一根筋,现在看来,虽然他没脑子了一点,但比那些满脑子都是阴谋诡计的家伙,还是要好一些。
当然,这并不代表他欣赏这位昨天还想要取他一条腿的家伙,唐宁不欲和他计较,挥了挥手,说道:你走吧。
陆腾看着他,挺直身板,说道:昨夜我险些酿成大错,今日特来请罪,兄台要打要骂,陆腾绝不皱一下眉头。
唐宁挥了挥手,说道:我不打你,也不骂你,你走吧。
唐夭夭走到一边,问许掌柜道:他是谁?
许掌柜小声说了几句,唐夭夭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她走上前,说道:他不想打,我替他打。
陆腾看了看她,心中松了口气,说道:陆某皮糙肉厚,姑娘小心伤着了。
萧珏走到红袖阁门口,陡然看到从里面飞来一物,吓了一跳,立刻躲开。
陆腾趴在街上,揉着胸口,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正常的晕红,望向红袖阁的目光,满是恐惧。
哐啷!
红袖阁内,润王抬头看了看那位漂亮姐姐,又低头看了看他因为惊吓而掉在地上的碗,哇的一声哭出来。
第一百六十三章 炸小鱼论
萧珏走进红袖阁,看到阁中众人皆是一脸震惊。
坐在角落里一处桌旁抱着碗哭泣的,好像是润王赵圆。
唐宁的身边又多了一位陌生女子,看上去很是生气,众人的目光都望着她。
他走到唐宁身边,问道陆腾又来找你麻烦了
唐宁摇了摇头,说道他来赔罪。
赔罪萧珏看了看门外,赔罪将自己赔的飞出去,陆腾也算是很有诚意了。
他又转头看向一边,问道润王怎么在这里
唐宁摇了摇头,说道这件事一会再说。
萧珏看向唐夭夭,疑惑道这位姑娘,难道是弟妹
唐夭夭看了他一眼,萧珏周身一寒,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萧珏,我在京师认识的朋友。为了防止萧珏步陆腾的后尘,唐宁转头先对唐夭夭解释。
唐女侠天生一副热心肠,纵使一路舟车劳顿,风尘仆仆,也是先满足了陆腾的请求,一脚将他踹飞出去之后,才回许掌柜为她准备的房间洗澡。
萧珏心有余悸的坐下,问道这姑娘你是从哪里招惹的,怎么都追到京师来了
他心中好奇且不解,虽说两人从相貌上难分高下,但身世差距不小,那方面也一样,为什么唐宁的身边总是有这么多的女子环绕,他身边就一个都没有
唐宁没有回答他的问题,看着他,问道陆腾来赔礼道歉,你怎么看
你担心这是陆家的圈套萧珏摆了摆手,说道不用多想,陆腾虽然没脑子,但陆家向来都讲道理,不会有那么多的阴谋诡计。
润王赵圆泪眼汪汪的走过来,看着唐宁,抽了抽鼻子,说道我要走了,下次再来谢你。
看着凌云和赵圆走出去,萧珏又疑惑道润王是怎么回事
说来话长,有机会慢慢给你解释。唐宁抬头看了看唐妖精房间的方向,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她居然就选在自己房间隔壁,彭琛被她打发到了另一间去
想到可能有很长时间都见不到她的时候,心中会经常失落,但现在她出现在自己面前了,唐宁心里反而有些没底
唐府。
唐水将那条发带放在那妇人的手里,说道小姑,你别难过,等到以后,我一定要把你带出唐府
她走出小院,深吸口气,大步向前面走去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一道声音。
你要到哪里去
她回过头,看着那身影,低头道二伯。
唐琦看着她,沉下脸道这段日子,你就老老实实的待在唐府,哪里也不许去
皇宫。
凌云看着走在前面的润王,说道殿下,这不是回淑秀宫的路。
我知道这不是回淑秀宫的路。赵圆回头看了看他,说道我又不回淑秀宫,刚才都没吃饱,我要去御膳房,我要吃油炸小鱼
凌云无奈的摇了摇头,跟着他向御膳房的方向走去。
片刻后,赵圆站在御膳房外面,指着两名御厨说道你们炸小鱼不要总是搅啊,搅烂了就散了,散了就不好吃了
另一处宫殿,两名老者看着面前的一份答卷,皆是摇了摇头。
一人无奈的笑笑,问道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另一人的表情也满是无奈,说道原模原样的交给陛下吧。
一位老者叹息道三位殿下都是才思卓绝之人,奈何从来都不懂陛下的想法,虽是考校,但除了他们的考验真才实学之余,陛下并不希望他们将心思用在其他地方。
另一位老者摇了摇头,说道他们有此做法也并不稀奇,你我都知道,无论是三位殿下谁行差一招,都需要十倍百倍的弥补,这也由不得他们。
陛下驾到
宦官尖细的嗓音过后,几道人影从殿下走出来。
两人立刻躬身道臣参见陛下,参见润王殿下
陈皇挥了挥手,说道两位大学士不必多礼。
陈皇坐下之后,赵圆便跑过去,打开手里的一个盒子,问道父皇吃炸小鱼吗,我让御膳房刚做的,还热着呢。
父皇不饿,圆儿自己吃吧。陈皇笑了笑,摸了摸他的脑袋说道。
赵圆脸上露出笑容,坐在一边自顾自的吃起来。
两位大学士见此,皆是在心中感叹,润王殿下虽然年幼,无缘皇位,但年幼无知也好,至少不用经历那一番勾心斗角,以陛下对他的宠爱,将来定然会为他安排一个好的结局。
陈皇用宠溺的目光看了看润王,收回视线,才看着两名大学士,问道他们三个的答卷,两位爱卿都看过了吧,如何
一名老者躬身道回陛下,三位殿下都是一等一的人杰,答卷皆言之有理,有众多可取之处
行了行了陈皇摆了摆手,说道每次都是这些话,你们没有说烦,朕听的也烦了,魏间,去把他们写的东西给朕拿上来。
高公公应了一声,走下去,从两名老者手中取过答卷,又缓步走回来。
陈皇接过答卷,看了看之后,便冷笑一声,说道康王觉得科举需要改制,不能由礼部独自承办;端王以为,勋爵字弟,朝廷不应太过优待,应与寻常学子一样,通过科举入仕;怀王觉得他们两个说的都对
两名大学士低着头,并未插嘴。
端王的舅父乃是礼部尚书唐淮,礼部独揽科举大权,也因此笼络了朝中许多文官,这是端王争夺皇位的最大资本。
康王此举,自然是要削弱端王的力量。
而端王建议的对勋爵子弟一视同仁,针对的也是康王,康王的母妃,是京中某世家大族的嫡女,与京中勋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至于怀王,论背景比不过康王端王,但无论他们哪一个实力被削弱,对怀王都有益无害。
虽说朝廷这些年,也逐渐认为礼部独揽科举有所不妥,对于勋贵的优待要适当降低,但端王和康王提起这两桩事情,可不仅仅是为了朝廷着想。
不过,自太子亡故之后,陛下将这三位皇子留在身边,定然是要从中选一个继位的,在陛下没有做最后的决定之前,他们任何一位都有希望,削弱对方的势力,就是增长自己的实力。
文章倒是写的挺好,心思却是没有用在正途上。陈皇将那几张答卷扔在一边,摇头道若是像他们这样,为了一己之私,便随意颁布修改法令,这一片江山迟早会被他们折腾没了。
赵圆一边吃鱼,一边点头道父皇说的对,治理国家就像是炸小鱼,炸小鱼不能总是翻动,不然小鱼就碎了,碎了就不好吃了,烹小鲜不可扰,治大国不可烦,烦则,烦则
赵圆想了想,也没想起来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摇了摇头,说道反正就是父皇说的那个意思。
听到这一番炸小鱼论,陈皇和两名大学士表情怔住,目光望向赵圆。
赵圆见自己父皇的目光望着他,低头看了看盒子里仅剩的一条小鱼,抬起头,有些不舍道只剩一条了,父皇要吃一口吗
第一百六十四章 国之贤才
烹小鲜不可扰,治大国不可烦两位大学士重复了几句,看着将一条小鱼拿出来的润王,眼睛瞪的滚圆。
这句话的原句,应该出自老子巨著,治大国,若烹小鲜。
此言如果由端王康王或是怀王三人说出来,他们虽然也会惊讶,但也不至于如此震惊。
毕竟他们三人是陛下留在京师亲自调教的三位皇子之一,是所有皇子中的翘楚,接受的是皇家最好的教育。
可说出刚才这一番话的,是年仅十一岁的润王。
两位大学士平日里负责诸位皇子的课业,对他们的能力了解的一清二楚,润王殿下虽然称不上顽劣,但向来不用功读书,连字都没有认全,什么时候偷偷读了?
作为润王的授业之师,他们两人甚至可以确定,润王殿下连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几个字都认不全。
而能说出烹小鲜不可扰,治大国不可烦这样的话,可不仅仅是读了道德经这么简单,是要将其读到心里,还需有一定的才能,将其联系到治国之上。
陈皇目中更是不可思议,目光望向两名大学士,问道:两位爱卿,润王刚才说的话,是你们教的?
两人连忙摇头,回陛下,我等未曾教过润王殿下。
陈皇还是有些不太相信,陈国数位帝王都推崇改革,皇位到了他手上,也一直效仿先皇,大力推崇改制,在位初期,进行了不少改革,不知经过了多少磕磕绊绊。
他在位多年,历经不少波折,才终于悟出民不可烦的道理,如此的治国大道,居然被他年仅十一岁的儿子借助几条小鱼一语道破
若是他早年悟出这个道理,摒弃那些急功近利的扰民举措,今日之陈国,国力至少要再上一个台阶。
陈皇脸上浮现出一丝疑色,问道:圆儿,刚才那句话,是谁教你的?
若非两位大学士所教,他便要怀疑背后之人的用心了。
没有谁教我啊赵圆已经吃完了最后一条小鱼,说道:是我今天自己听来的。
从哪里听来的?
听救了母妃那个人说的。赵圆一脸的委屈,说道:父皇,他都不给我吃什锦锅子,那个漂亮姐姐还把我的碗都吓掉了,一会儿让御厨重新给我做好不好
陈皇这才想起来,上次唐宁救了淑妃,他昨天就同意了润王亲自登门道谢的请求,润王虽小,但顽劣之余,知道心怀感恩,这是好事,只是这其中,显然还发生了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
陈皇目光望向门外,说道:凌云,进来。
凌云大步走进殿内,躬身道:陛下有何吩咐?
陈皇看着他,说道:今日你和圆儿出去,都发生了什么事情,给朕一五一十的说来。
凌云怔了怔之后,点了点头,将今日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片刻后,陈皇脸色缓和下来,问道:是他在和人论策之时,圆儿在一旁听到的?
回陛下,确是如此。
圆儿平日里最不喜读书,竟会对这些事情感兴趣?陈皇像是想起了什么,又问道:他让圆儿在外面吃了东西?
凌云脸上的表情有些无奈,说道:回陛下,那位唐解元原本是不打算给润王吃的,可是润王殿下
赵圆抬头看着陈皇,一边比划,一边伤心的说道:他就只给我吃半碗,那个碗这么小,我还没来得及喝汤,碗就掉了
陈皇没有听凌云说完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心中有些无奈,其他的皇子公主虽然顽劣,但像他这么贪吃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赵姓宗室,似乎也没有人如他这般。
陈皇摸了摸他的脑袋,说道:父皇一会儿让御膳房重新给你做。
赵圆立刻喜笑颜开。
陈皇再次看向凌云,问道:你可还记得当时他们说过的话?
凌云想了想,说道:臣只记得,唐解元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烹小鲜不可扰,治大国不可烦,烦则人劳,扰则鱼溃
烦则人劳,扰则鱼溃殿内,一名老者细细思忖之后,点头道:此观点虽然新奇,但细细想之,却极有道理,可惜古人烹鱼之法不可考,否则中这一句,也不会被人争议如此之久。
另一位老者沉吟的时间稍久,才开口说道:治大国若烹小鲜,虽然此句可以理解为诸事不可缺,万事需有度,但这位唐解元的解释,似乎才最符合老子的无为而治,若是将他的释义抛出,想必会引得无数赞同
身旁的老者对陈皇施了一礼,说道:去年因几篇策论引发朝中争议的时候,老夫就注意到此人了,当时老夫只以为他注重实策,想不到他对于治国也有如此高言,如今看来,这才是真正胸有沟壑的国之贤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