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如意小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荣小荣

    不止一些。

    唐家,唐琦在堂内踱着步子,喃喃道:四妹传的信应该不会有假,当时淑妃娘娘危在旦夕,难怪陛下如此暴怒,没有给常严一点儿回转的余地,虽然平安县令没有了,但这起码说明,陛下不是在针对我唐家。

    唐淮摇了摇头,说道:如若陛下不是在针对唐家,便不会一点余地都不留给常严,这已经是对唐家的敲打,这些日子,你约束一下昭儿,不要让他在外面乱来了。

    我会将他在家中禁足一段日子,直到省试之前。唐琦点了点头,说道:但武安侯可不是大度之人,此次他的独子断了腿,陛下反倒是训斥了他,若是他忍不住做了什么

    管不到武安侯,管好自己就行了。唐淮走到窗前,背着手,望向窗外,说道:平安县令的委任已经送出去了,这怕是陛下对他救了淑妃的赏赐之一,以眼下的情形来看,若是他省试表现优异,陛下怕是会将他留在京师。

    唐琦闻言,脸上露出复杂之色,事情的发展,已经大大的超出了他们之前的预料。

    原以为他无声无息的来到京师,再无声无息的离开,没有人注意到,也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唐姓的考生,会和京师唐家有什么关系。

    可又有谁能想到,上元之夜,他十首诗词惊四座,也震动了整个京师,诗疯子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平安县令常严,也因他丢了官职,虽然宫里的那件事情被陛下刻意的压了下来,让他暂时还没有走到人前,但新任平安县令是他的泰山,陛下似乎又有意的让他留在京师,这对于唐家来说,无异于如鲠在喉,迟早有一天,十余年前的旧事会被人搬到台前。

    唐琦抬起头看着唐淮,忍不住问道:那件事情,我们是不是做错了

    回应他的是默然无声。

    灵州,钟府。

    饭桌之上,陈玉贤给钟意碗里夹了口菜,问道:听说夭夭去京师了?

    钟意点了点头,说道:昨天就走了。

    连夭夭也走了饭桌旁只余她和钟意两人,陈玉贤摇了摇头,说道:自从宁儿走了以后,这家里一下子冷清了许多,饭桌上都没人了。

    钟意微微一笑,说道:爹出去有一会儿了,应该很快就回来了。

    陈玉贤想了想,看着她说道:以后让小如也留在家里吃饭,人多些才热闹。

    钟意放下筷子,抬头看了看她,许久才轻轻点头道:好。

    刺史府,楚刺史家中添丁,灵州官员纷纷上门拜贺。

    添丁进口是大事,妾室为楚家再添新丁,楚刺史在府上大摆宴席,宴请的除了灵州地方官员之外,还有城内名流。

    恭喜楚大人

    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这是送给小公子的,楚大人不用推辞

    今日大家都不要客气,喝个尽兴喜得贵子的楚刺史喝了不少酒,语气中已经带上了一丝醉意,刺史府的下人急忙上前搀扶。

    人群中,钟明礼看了看天色,走上前,说道:楚大人,下官家中还有些事情

    钟大人这就要走?楚刺史看了他一眼,说道:今日乃是本官弄璋之喜,钟大人这才坐了一盏茶的功夫便要走,莫非是不给本官面子?

    楚刺史的话语中除了酒气之外,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在场的灵州地方官员闻言,心中皆是微微一凛。

    自年初京东路提刑宋千宋大人拒绝了楚刺史的邀宴,却亲自登门拜访钟县令之后,楚刺史对于钟县令的态度,便已经有些变化了。

    楚刺史是一州刺史,统管灵州,钟县令不过是州县县令,官阶差着数级,宋提刑此举,无疑是极大的落了楚刺史的面子,换做任何人,心中怕是都不会好受。

    而众人也都知道,楚刺史刚到灵州,便要拿钟县令和赵县令两人立威,结果两人纷纷在一天内破案,楚刺史的第一把火没有烧起来,威势刚刚立起,便轰然崩塌。

    再加上之前京师来使,陛下亲自封赏钟家贤婿,钟县令在灵州风头可谓是一时无二,抢了楚刺史洗尘宴的风头,让这位新任刺史到任之后,连一朵水花都没有溅起来

    扪心自问,若是他们是刺史大人,一直被手下的官员抢风头,心中怕是也会不爽。

    钟明礼怔了怔,便看着楚刺史,说道:楚大人误会了,下官是家中真的有事

    楚刺史拍了拍桌子,说道:既然不是,那就坐下喝酒!

    钟明礼看了看他,只能重新坐回去。

    赵知节为钟明礼倒了杯酒,问道:怎么,担心回去晚了,进不了房?

    钟明礼抿了口酒,看着他,不屑道:你以为我和你一样惧内?

    得了吧,你的那点破事,灵州谁不知道?赵知节同样不屑的看了他一眼,小声说道:不过,楚刺史对你不满已有时日,你最好还是不要得罪他,虽然你和宋大人有私交,但到底他才是灵州刺史。

    钟明礼默然不语。

    刚才的一幕自是被众人看在眼里,心中不由感叹,官大一级压死人,无论钟县令多有能力,风头再盛,也只是永安县令而已,若是楚刺史存心让他难堪,他也只能屈服。

    有能力也不全是一件好事,看来以后钟大人的日子,怕是不会好过了。

    众人摇头叹气间,有数道人影从外面走进来。

    看到走在前面那两人的衣着打扮,在场的灵州官员立刻站起身来,其余人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也在同一时间跟着站起来。

    楚刺史看到这两人,酒便醒了一半,立刻走上前,拱手道:两位使者此次来灵州,有何要事?

    一名宦官看了看他,说道:自然是来宣读圣旨的。

    圣旨?楚刺史表情一怔。

    另一名宦官走上前,问道:义安县令钟明礼钟大人何在?

    钟明礼愣了一下,立刻走上前来。

    那宦官笑了笑,说道:钟大人,接旨吧

    纵然满脑子都是疑惑,但包括楚刺史在内,场内众人纷纷行礼。

    那宦官拿出圣旨,清了清嗓子,很快便有尖细的声音传来。

    敕曰:永安县令钟明礼,敦厚贤良,勤政爱民,为政期间,政绩突出,调任平安县令,即日赴任,钦哉。

    在场官员瞠目结舌。

    钟明礼呆立原地。

    楚刺史瞬间酒醒。

    义安县令,平安县令,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一道圣旨,连升几级,由州县县令直升京县县令,这是一步登天。




第一百五十三章 床上有人
    那宦官念完了之后,便微笑的看着钟明礼,说道:钟大人,接旨吧。

    啊,哦,嗯钟明礼急忙接过圣旨,然后继续呆立原地。

    两名宦官看了看他,暗自摇头,却也没有说什么。

    接旨不谢恩,他们家的人都这样,两人已然习惯。

    楚刺史的那一丝醉意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感觉到喉咙有些发干。

    平安县令,京县县令,要远比他一个灵州刺史要有前途的多。

    他从京师被调到灵州,相当于一个养老的差事,仕途也基本就到此为止了,但钟明礼不一样,他从灵州被调往京师,从地方调往中枢,这将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是他仕途转折的第一步。

    赵知节站在人群中,看着钟明礼,表情惊诧而又欣慰。

    其余官员,则是震惊和羡慕了。

    恭喜钟大人!

    连升数级,钟大人前途无量

    恭祝钟大人高升,以后可不要忘记了昔日同僚

    自家小妾生了儿子,别人却都在恭喜钟明礼,楚刺史站在原地,心里很不是滋味,脸上生生的挤出一丝笑容,拱手道:恭喜钟县令

    钟明礼终于回过神来,却没有回应众人,径直的转过身,大步的向刺史府外走去。

    走了几步,便开始小跑起来。

    然后是狂奔。

    没有人发笑,也没有人觉得他无礼,这便和他们当初科举高中时一样,激动地痛哭流涕,手舞足蹈者,数不胜数。

    钟明礼的身影消失之后,众人的目光不由的瞥向楚刺史。

    洗尘之宴,楚刺史被钟家姑爷抢了风头。

    弄璋之喜,又被钟大人的一道圣旨扰了气氛。

    不过,如今钟大人即将赴任京师,对于楚刺史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钟县令走了之后,最起码在这灵州,便没有人能抢他的风头了

    钟府,陈玉贤和钟意已经吃完了午饭,陈玉贤站起身,说道:晴儿,等会老爷回来的时候,帮他把饭菜热一下,别让他吃凉的。

    晴儿从外面走进来,轻声道:知道了。

    话音刚落,一道身影从门外跑进来,扶着门框,大口的喘着粗气。

    陈玉贤看到他,脸色微变,急忙上前,扶着他的胳膊,关切道:老爷,怎么了?

    哈哈!钟明礼大笑两声,猛地抱起她,原地转了两圈,说道:夫人,我们可以去京师了。

    钟意和晴儿看着这一幕,怔怔的站在原地。

    陈玉贤脸色发红,急忙挣脱开来,小声道:你干什么,小意还在这里

    钟意连忙转过身,顺便拉着晴儿也转过去。

    陈玉贤将他推开,问道:你刚才说什么,什么去京师?

    我们要去京师了。钟明礼看着她,笑道:陛下刚刚下旨,要调我去京师任平安县令,即刻上任,这下夫人不用担心一个人在家里了。

    去京师,任平安县令?陈玉贤摸了摸他的额头,不信道:无缘无故的,陛下为什么要下旨调你去京师?

    钟明礼愣在原地。

    无缘无故的,将他连升两级,从地方调任中枢,总得有个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还不能是陛下吃饱了撑的。

    可除了这个理由,他再也想不出别的了。

    他将那圣旨拿出来,喃喃道:这圣旨总不可能有假吧?

    他不怀疑这圣旨的真假,假传圣旨是死罪,更何况那两名传旨宦官他见过一次,但无论怎么看,这种人在家中坐,圣旨天上来的好事,都不太可能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他心中的喜悦,暂时的被疑虑冲淡了一些。

    不远处,晴儿和钟意的脸上满是惊喜,很快的,整个钟府,便从沉寂,变的沸腾起来。

    唐济从外面大步走进来,看着钟明礼,一脸不信道:你要升任平安县令了,还是陛下亲自下的圣旨?

    钟明礼点了点头。

    永安县令是从六品,平安县令是正五品,这属于破格提拔,吏部是没有这么大的职权的。

    陛下是不是吃错药了,为什么忽然提拔你?即便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唐济脸上的意外之色还是掩饰不住。

    钟明礼没有接话,而是转口问道:夭夭呢,追回来没有?

    别提了。唐财主挥了挥手,说道:追她的人一个都没回来,当初我就不该让她习武!

    钟明礼摇了摇头,说道:你能管住她的人,还能管住她的心不成,夭夭的性子你还不清楚,就算你追回来一次,她也会跑第二次。

    唐济看着他,问道:你什么走?

    钟明礼想了想,说道:圣旨上说是即刻,但应该有半个月的时间准备,赶在三月初到京师即可。

    唐济点了点头,说道:你去了京师,帮我看着点夭夭,告诉她让她早点回来。

    钟明礼点了点头,说道:放心吧,她到京师应该会去找宁儿的,有宁儿在,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

    就是因为这个他才担心,唐济目光隐晦的看了看他,想了想,说道:要是没有什么事情的话,你们就早点过去,我到时候派商队护送你们

    唐宁写了几封信,有给岳父岳母的,给小意小如的,给方小胖的,也有给唐夭夭的,许掌柜已经让人将信送了回去,快的话,三五日便到。

    以后应该是要在京师长留了,刘老二他们留些人在灵州,其他的骨干也要一同前往京师。

    留在灵州的那些人,要继续向周边州府发展,唐宁不想他们在那里发展成什么大势力,只是他寻找小乞丐的希望还没有完全破灭,为此投入多少银子和人力都是值得的。

    他向楼上走去的时候,右眼一直在跳,让他的心中提起了一些警惕。

    不知道为何,这两天心中总有些心神不宁,仿佛有什么祸事要降临一样。

    他打开房门,感觉到有些冷。

    马上便是二月,天气已经开始转暖,但还是有些春寒,不过平时房间里面也不至于这么冷。

    今天房间里面这么冷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窗户被人拆了。

    唐宁快步走到窗前,看到两扇窗户被人拆了放在地上,他离开房间之前,清楚的记得将窗户关了个严严实实。

    红袖阁居然也会进贼,唐宁拉开抽屉,银子还在,考引也在,重要的东西一件没丢,他又看了看,整个房间,除了被拆下来的窗户之外,其他的地方都和他走之前一模一样。

    还有一个地方不一样。

    他床边的帷幔被人放下来了。

    床前有一双粉色的绣鞋。

    很熟悉的绣鞋。

    万恶的苏狐狸,居然又来他这里蹭床了,不打一声招呼就拆了他的窗户
1...8788899091...4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