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如意小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荣小荣

    一名中年官员走上前,将一个锦盒递给他,说道:听闻老夫人笃信佛门,这幅米芾的万佛帖,就当做是送给她老人家的贺礼了

    刘风摆手说道:吴大人,这太贵重了,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那官员摆了摆手,说道:哎,这是给老夫人的,你刘大人可没有资格推辞。

    那我就代老夫人谢过吴大人了。刘风将礼盒递给身后负责记录的下人,回头笑道:吴大人,里面请

    刘风是礼部侍郎,又是唐家和端王的心腹,在京中交友甚广,其中不少都是朝中大员,大多都是端王一系,他在端王一系中,地位尊崇,刘府老夫人六十大寿,又是难得的喜事,天色还未暗下来,前来贺喜的宾客就已经络绎不绝,车马将刘府门前的道路赌的水泄不通。

    刘府门前,负责抄录礼单的下人都快抄断了手腕,依旧有礼物源源不断的从前面送过来。

    工部张大人,送上纹银一千两。

    鸿胪寺吴大人,名贵字画一幅

    御史台崔御史,送上上等璞玉一对,极品珊瑚一座

    与刘府来往者,非富即贵,奉上的礼物也珍贵异常,价值不菲。

    某一刻,膳部司,主客司郎中走上来,对刘风拱了拱手,说道:刘大人。

    你们来了。刘风对两人笑了笑,又左右看了看,诧异问道:祠部刘郎中呢?




第四百八十四章 刘府大喜
    礼部四司中,原礼部郎中因为科举舞弊案发,被唐宁接任,到如今还没有接替之人,暂时空缺,即便如此,今日也应该来三人。

    膳部郎中看着他道:刘郎中病了,让我们给您陪个不是。

    没事,刘郎中身体要紧。刘风看了看他们,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先进去吧。

    两人奉上礼物之后,走进刘府。

    刘风望着他们的背影,眉头微皱。

    他是礼部侍郎,祠部郎中是他的下属,在今夜这样的场合,不仅没有过来,甚至连贺礼都没有

    他在乎的不是贺礼,而是祠部郎中刘进的态度。

    这些日子,祠部郎中刘进似乎对他日渐疏远,今日之事,更是出乎了他的预料,使得他不得不怀疑,此人是不是有了什么二心。

    刘大人

    又有宾客过来,刘风暂时不去想祠部郎中的事情,心中的不满却已经堆积,这个刘进,也是时候该好好敲打敲打了。

    礼部主事宋大人,白银两千两!

    东台舍人张大人,金身菩萨一尊!

    中书舍人苏大人,琉璃佛珠一串!

    刘府门口,一名刘家下人高声将诸位宾客送上的礼物唱出来,谓之曰唱礼,这是对每一位宾客的尊重,他们送上了如此贵重的礼物,刘家自然也要给他们足够的面子。

    刘府门前停留了无数辆马车,其中的某一辆马车里,一人靠着车厢,借着从车窗外面透出来的月光,一边听刘府的下人唱礼,一边奋笔疾书,还时不时的小声喃喃几句

    工部张大人,纹银一千两,啧啧,工部油水真不少;鸿胪寺吴大人,米芾亲笔,我滴个乖乖,这得卖多少钱;崔御史,上等璞玉,极品珊瑚,谁说御史台是清水衙门了,这不胡扯吗;礼部宋大人,白银两千两,真大方啊

    唐府,唐宁给炉子下添了些柴火,看着从外面走进来,冻的直搓手的萧珏,问道:你怎么才来?

    萧珏抱怨道:今天刘侍郎府上有喜事,刘老夫人六十大寿,许多人都去恭贺,车马赌了一条街,我和雅儿走路过来的,耽搁了些时间。

    唐宁看着他,问道:菜呢?

    萧珏道:让你们家丫鬟拿去洗了。

    冬天和火锅更配,奈何这个时令,没有多少新鲜蔬菜,也只有皇室和萧家这样的大族,才能在温泉边种一些反季节蔬菜。

    萧珏伸出手放在火上烤,看着唐宁问道:陛下今天叫你去宫里说什么了?

    唐宁道:让我年后去骁骑营,训练左骁卫。

    除了这件事情之外,陈皇还说了报纸的事情,唐宁其实早有心理准备,猜测他可能会将时政或是涉及到朝事的议论权收回去,毕竟这东西十分敏感,只有掌握在朝廷手里才放心。

    没想到陈皇只是提醒了他一句,并没有将这个权力收回,唐宁之前还猜测,他是不是因为吝啬银子,但是仔细了想,又觉得他身为一国皇帝,就算再抠,也不至于连那点儿银子都舍不得。

    萧珏想了想,问道:刘风今天在殿上弹劾钟县令,应该是要和你斗到底了,今晚刘府有喜事,你不去看看?

    算了吧。唐宁挥了挥手,他要是去了,怕是刘府今天的就不是喜事了。

    人家刘老夫人一辈子也就只有这么一次六十大寿,他还是给自己积点德的好,不去凑这个热闹。

    最起码也要等两天。

    萧珏搓了搓手,问道:不会吧,你打算放过刘风?

    唐宁摇了摇头,说道:放不放过他,陛下说了算。

    萧珏问道:那你呢?

    唐宁望着炉火,说道:我打算送他去见陛下。

    刘风这个人,实在是讨厌,一次两次也就罢了,他倒好,没完没了,而且不知悔改,与其每次都要应对他带来的麻烦,倒不如解决掉制造麻烦的人,一劳永逸。

    萧珏看了看他,说道:这种事情,你还是别自己动手,陛下已经原谅了你一次,你如果再出手,就是不给陛下面子,陛下以后还怎么护着你?

    唐宁瞥了他一眼,谁说我要自己动手了?

    他又不傻,直肠子的傻白甜装一次就够了,次数多了就是真傻了,皇帝喜欢傻一点的,可不喜欢真傻子。

    萧珏看向他,问道:那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诗诗和酒儿已经将切好的菜端过来了,唐宁拿起筷子,说道:变吃边说

    唐府,火锅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唐宁和萧珏围在火锅前商议着事情,刘家,刘老夫人六十大寿,歌舞升平,宾主尽欢,一片欢庆。

    与此同时,京中某处府邸。

    内院一处房间,一名妇人双手叉腰,看着祠部郎中刘进,怒道:刘侍郎的母亲六十大寿,你人不去也就算了,连贺礼都不送,你让人家刘侍郎心里怎么想,你还想当礼部司郎中,我看你这个祠部郎中都快做到头了

    你闭嘴!刘进瞪了她一眼,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我告诉你,到底是谁做到头还不一定呢

    你让我闭嘴,你让我闭嘴!妇人勃然大怒,抓着刘进的头发,大哭道:你当初娶我的时候怎么不让我闭嘴,我给你生孩子的时候你怎么不让我闭嘴

    头发被用力抓扯,刘进疼得龇牙咧嘴,倒吸口气,说道:你别胡闹,我和你说正事呢,刘侍郎这次把那个人得罪死了,怕是蹦跶不了多久,我要是和他走得近,说不定会受牵连,到时候你可怎么办,我这也是为你着想

    这日子过不成了,过不成了妇人根本不听他解释,一边抓着他的头发,一边哭哭啼啼,手上却是没有放松丝毫力气。

    你居然让我闭嘴

    还说我是妇道人家

    姓刘的,反了天了你,老娘和你拼了!

    礼部。

    刘侍郎的母亲昨日六十大寿,就连尚书大人都亲自登门,送上贺礼,昨日刘家宾客满座,贺礼堆积如山,礼部的官吏们一早就在议论这件事情。

    刘进满面颓然,一瘸一拐的走进礼部衙门。

    门口处,与他一同进来的膳部郎中转头看了看他,见他鼻青脸肿的狼狈样子,惊诧道:刘大人,你这是怎么了?

    刘进挥了挥手,说道:昨天晚上走夜路,不小心摔了。

    膳部郎中看着他,一脸不信,他脸上的伤怎么看都不像是摔的,更像是被人打的。

    你这是什么表情,你不信我?刘进见他的表情,怒道:我告诉你,我的伤就是昨天晚上走夜路摔的,我要是骗你我就死老婆!

    好了好了我信了。膳部郎中无奈的摆了摆手,刘大人既然发了这么重的毒誓,他就算是不信也得信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
    如意小郎君正文卷第四百八十五章上梁不正下梁歪?祠部郎中昨天晚上走夜路摔倒了,摔的鼻青脸肿,还在脸上摔出了一个巴掌印。

    这很明显是被家里的悍妻打的,不过他连死老婆这样恶毒的誓言都发出来了,未免刘大人当场发飙,众人并未揭穿他的谎话,毕竟在礼部这个地方,刘大人还是有几分话语权的。

    想来刘大人昨日没有参加刘侍郎母亲的六十大寿,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刘进在祠部司的衙房里坐了没一会儿,就有小吏进来,看着他说道:刘大人,侍郎大人让您过去一趟。

    刘进在心中叹了口气,昨日没有去刘府,也没有送上贺礼,刘侍郎一定是记恨上他了,这一去,是祸不是福啊。

    他跟随那小吏走到侍郎衙,敲了敲门,走进去,说道:刘侍郎,您找我?

    刘风正在看书,坐在位置上,并没有理会刘进。

    这很显然就是在给他下马威了,刘进心中觉得有些屈辱,但也只能暂时忍下来,毕竟只要刘侍郎还在礼部一天,就是他的顶头上次。

    但是过几天就不一定了,所以他一定得忍足这几日。

    足足等了一盏茶的功夫之后,刘风才合上书,看着刘进,诧异道:本官看书看的入神了,刘郎中什么时候进来的?

    刘进脸上露出干笑,说道:下官在这里等了有一会了,不知侍郎大人有何吩咐?

    刘风抿了口茶,看着他,说道:年终祭典马上就要到了,祠部要尽早准备,这是改元之后的第一年,祭典之上,绝不能出什么差错,刘郎中这些日子要忙一点,用心一点了。

    刘进怔了怔,问道:年终祭典,全部交由祠部负责吗?

    刘风看了他一眼,说道:其他各司还有自己的事情,另外,年终祭典,本不就是你们祠部的事情吗?

    年终祭典虽然是祠部的分内之事,但这种大型祭典,祠部一部怎么可能忙得过来,往年都是四部司共同督办,今年轮到祠部一部,他这个祠部郎中,非得被累死不可。

    不过,这显然已经是刘侍郎在刻意难为他了,在外人看来,也挑不出什么错处,若是与他辩驳,只能自取其辱,刘进深吸口气,说道:下官遵命。

    刘进从侍郎衙出来,立刻便回了祠部司,召集司中官吏,找出往年的祭典流程,命所有人将手中的事务都放下,这段时间,专心筹备年末祭典。

    每个人分到的任务比往年多了四倍,祠部衙一片叫苦连天,不多时,膳部郎中匆匆走进来,看着刘进,诧异道:今年的年终祭典,你们祠部全抗下了?

    刘进叹了口气,说道:不是我们祠部要抗下,是侍郎大人要我们祠部抗下。

    膳部郎中看了看他,说道:老刘啊,不是我说你,你昨天怎么就,你人不来,把贺礼送过来也行啊,老夫人六十大寿,你什么表示都没有,也难怪刘侍郎会多想

    刘进看了看他,摇头道:你不懂。

    你先别管我懂不懂了。膳部郎中看着他,说道:你现在就去和刘侍郎认个错,好好解释清楚,要不然,就算祠部能安排好年末大典,你也会被忙死的!

    忙点好,忙点好啊刘进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怕就怕,连忙都没得忙

    唐宁今天没有去兵部,也没有去骁骑营,而是在平安县衙帮忙收拾东西。

    岳父大人升任京兆尹,家眷自然也要从平安县衙搬到京兆府衙,年末京兆府衙需要处理的事务繁多,他今天一早就去上任了。

    好在县衙和府衙相距不远,只需两辆马车,一天之内就能搬过去。

    陈玉贤收拾好了一个包袱,面色有些担忧,走过来问唐宁道:你说他第一天过去,会不会被府衙的人针对,听说这是官衙的规矩,对新到的大人,都会给一个下马威的。

    唐宁笑了笑,安慰道:您放心吧,不会的。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其实在这三把火烧起来之前,也要被别人在头上烧一把火,这是规矩。

    不过这也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

    从平安县令直接被提拔为京兆尹,就算是用屁股想也知道,这肯定是进入陛下眼里的人,谁敢在第一天就造次?

    更何况,不看陛下的面子,也得看他的面子,如果京兆衙门的官员连这点儿道理都不懂,他就白被人叫了这么些日子的扫把星和小心眼了。

    京兆衙门。

    今日是新任京兆尹钟大人第一天上任,包括两位少尹在内,长史参军,府学教授等,皆站在院内迎接。

    徐少尹和郑教授低着头,面色惶惶。

    新任京兆尹对府衙内事务还不太熟悉,众人迎接完毕之后,便在一处大堂落座,从少尹开始,一个接一个的上前为新任京兆尹介绍衙内情况。

    众人的目光时不时的瞥向徐少尹和郑教授,此二人昨日因平安县的教化一事,前往平安县衙问责,想不到这才过了一日,他们问责的对象就变成了顶头上司,就是不知道这位钟大人是不是一个记仇的人,会不会在以后的日子里给两位小鞋穿。

    一名少尹介绍完京兆府今年的治安和税收以及户籍情况之后,便拱了拱手走下来,徐少尹忐忑的站起身,走上前,拱手道:钟大人,下官负责京兆府的教化和

    教化?钟明礼目光望向他,问道:据本官所知,今年平安县的教化考核并不合格,徐少尹和郑教授负责的便是此事,是不是该给本官一个解释?

    徐少尹和郑教授怔立原地,胸口仿佛被巨锤击中,脸色涨红。

    这是报复,这是**裸的报复,这句话,就是他们昨天质问过他的!

    京兆府衙的官员心中一震,这位钟大人,看来也是记仇的人,根本不会在以后给他们穿小鞋,而是现在就给他们穿上了

    而且是以一种近乎耻辱的方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268269270271272...4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