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荣小荣
康王府。
户部侍郎韩明被抓了?刚刚得知这个消息的康王,亦是愣在原地,久久的没有说出话来。
一道人影匆匆的从外面走进来,还未走近,便大声说道:殿下不好了,不好了殿下!
那人三步并作两步,奔跑上前,焦急道:殿下,御史台传来消息,说是户部侍郎韩明在任期间,贪墨国家税银数百万两,陛下已经命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司会审,严查此事,韩明完了!
康王身体颤了颤,险些摔倒。
韩明贪墨国家税银数百万两,一定是牵扯甚广的大案,而昨天早上,他才让唐宁转赠了韩明丰厚的礼物
此事一旦被查出,朝臣会怎么想,父皇会怎么想?
康王脸色几乎是瞬间苍白,高声道:快,备车,去唐府!
第三百章 宣诏
萧珏瞪大眼睛看着唐宁,问道: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韩明的事情?
户部侍郎可不是什么小猫小狗,六部之中,也只有吏部的实权能和户部比肩,户部侍郎被抓,对于整个朝堂来说,都是天大的事情。
我不知道啊。唐宁摇了摇头,他并不想把这件事情往自己身上揽,自然不会承认。
萧珏不信道:那你为何还不将礼物送去?
唐宁有些无奈道:我请假了啊,本来打算过几天去户部问问,现在看来没有必要了。
这个时候还要给韩明送礼,除非康王傻了。
不知道得知这个消息的康王心中是怎么想的,韩明贪污国库数百万两银子,别人避之不及,他却非要贴上去
晴儿从门外跳进来,说道:姑爷,外面有一个姓康的找你。
唐宁疑惑道:姓康的?
晴儿想了想,说道:他说他叫康什么王
想不到康王居然这么沉不住气,亲自前来,让唐宁有些诧异,仔细想想,又觉得正常。
不管康王最近多么得意,一旦和这件案子扯上关系,哪怕他是亲王,不死也要脱层皮。
若是陈皇铁了心严惩,削了他的亲王头衔,将他赶出京去,朝臣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至于康王身后的那些权贵官员,下场必定更惨。
他迎出去的时候,康王正在前堂踱着步子,满面焦色,见到唐宁进来,急忙道:本王命你送给韩明的重礼,你送了吗?
还没有。唐宁摇了摇头,说道:最近身体有些不适,请假在家,还没有来得急送去。
没有就好,没有就好
康王长舒了口气,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整个人都瘫软在椅子上。
耽搁了殿下的事情,实在是抱歉。唐宁歉意的看着他,说道:殿下若是着急,我马上让人送去
别!康王从椅子上弹起来,说道:不用送了,不用送了
他好不容易才躲过一劫,这礼要是送出去,连他都想象不到,要承担怎样的后果。
松了口气之后,他看向唐宁时,脸上不由的露出笑容,说道:唐大人,你可真是本王的福星
殿下谬赞了。唐宁客气的说了一句,想了想,继续道:既然这礼不用送了,那礼物殿下就拿回去吧。
康王挥了挥手,说道:不必了,唐大人身体不适,这些礼物便算是本王的慰问,唐大人一定要早些养好身体
唐宁为难道:如此贵重的礼物,这不好吧
康王摆了摆手,说道:哎,本王送出去的东西,哪有收回去之礼,唐大人就不要推辞了。
虽然他心疼银钱,但也知道,要不是唐宁的病,现在的他,怕是已经被宗正寺拿去了,进了宗正寺,哪怕他是亲王,也要吃很多苦头。
康王盛情难却,唐宁推辞不过,只好点头道:那便谢过殿下了。
不用谢。康王站起身,挥了挥手,说道:唐大人好好养伤,本王走了
殿下慢走
康王是一个讲究人,礼数做的很周到,这份礼唐宁收的可谓是心安理得,毕竟就连康王自己都不知道,韩侍郎倒台了,对于端王将是多大的打击,一份重礼还一个户部侍郎,这波他绝对不亏。
康王送的东西,很多都是唐宁自己用不到的,他走进内宅,招了招手,说道:琴棋书画,小诗,酒儿,还有晴儿,别傻站着了,过来给你们挑礼物
皇宫。
由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御史大夫共同负责,对户部侍郎韩明的审问已经结束,期间并未动用什么刑罚,韩明对于贪污税银一事供认不讳,案情进展的十分顺利,不到半个时辰,便已经审问结束。
一名宦官走上前,对御史大夫小声说了一句,御史大夫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有旨,将罪臣韩明,押至崇明殿。
他看了身穿白色囚衣,披头散发的韩明一眼,目光复杂,长叹口气。
刑部尚书看着他,摇了摇头,说道:曾经那个不畏强权,宁死不屈的韩御史,怎得会沦落到这般境地
刑部尚书亦是叹了口气,遗憾道:本官至今都不相信,韩明会行贪污之事,一代良臣,可惜了,可惜了
御书房中,陈皇站在大殿正中,面色有些颓然。
凌云站在几步远的地方,躬身道:陛下,臣已经率人,将除户部右侍郎韩明之外,韩家主仆六人,全都打入刑部大牢。并且已经按照陛下的吩咐,押韩明去了崇明殿。
陈皇看着他,问道:韩明官拜户部侍郎,家中便只有主仆六人?
凌云点了点头,说道:韩明一妻一女,一位老仆,一名厨娘,外加两名家丁,只有六人。
陈皇看着他,问道:在韩家搜出赃银了吗?
凌云道:回陛下,在韩家共搜出银子六十三两七钱,除了早年陛下赐过的一条玉带之外,再无长物。
陈皇眉头皱起,问道:韩明数年间,贪污税银两百三十余万两,每年的俸禄,折算成银两,也有数百两之多,缘何家中只有这么点儿银子,那两百多万两都去了哪里!
凌云躬身道:微臣已经将韩家整个翻了一遍,都没有找到藏银的地方,韩明与北区的贫民居住在一起,据他的邻居所言,韩家平日里生活简朴,还经常拿出银两粥饭,施舍乞丐
陈皇沉默了片刻,沉声说道:去崇明殿。
崇明殿内,韩明跪在地上,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传来,抬头看了一眼,将头重重的磕在地上,说道:罪臣韩明,叩见陛下。
陈皇站在他的身前,看着他,缓缓问道:还记得你是怎么当上户部侍郎的吗?
韩明低着头,鲜血从额头流下,却默然无语。
你不记得,朕记得。
陈皇看着他,平静的说道:十一年前,你还只是一位监察御史,当年奸相蔡成权倾朝野,蒙蔽天听,做下了许多天怒人怨的恶事,朝中百官摄于他的权势威严,敢怒不敢言,只有你韩明,不畏权势,不顾生死,直言进谏,罗列蔡成罪状二十八桩,在金殿上以头碰壁,以死直谏
六次当街刺杀,你不皱眉头。
韩家唯一的嫡子死在蔡贼的报复之下,你没有退缩。
他们绑了你年迈的母亲,逼你就范,你的母亲以死明志,不做你的拖累
你以一己之力,扳倒奸相一系,朕升你为户部侍郎,盼望你能为国效力陈皇看着他,一脸痛心,沉声道:韩爱卿,朕的韩爱卿,你告诉朕,这些年你都做了些什么!
罪臣对不起陛下,对不起朝廷!
韩明声音沙哑,再次俯身,将脑袋狠狠的磕在地上。
一下。
两下。
三下。
他的额头早已血肉模糊,却依旧磕个不停。
十一年前,朕欠你们韩家两条命。陈皇长舒口气,看着他说道:今日,朕还你六条。
陈皇注视着他,缓缓说道:可朕也必须给百姓,给朝廷一个交代。
韩明拜倒在地,高声道:谢陛下。
一名宦官,走上前,从玉盘中取出一个酒杯,递给韩明。
韩明双手接过,最后看了陈皇一眼,笑道:若有来世,韩明还愿做陛下的臣子。
他放下酒杯,跪直身体,对陈皇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只不过这一次,他的头低下去之后,就再也没有起来。
片刻之后,刑部尚书看着崇明殿中的一块白布,抬起头,说道:陛下,韩侍郎就这么死了,他背后之人
陈皇挥了挥手,说道:韩明既已认罪,此案便到此为止,所有涉事官员,严惩不贷。
刑部尚书躬身道:臣遵旨。
刑部尚书退出大殿之后,陈皇深吸口气,说道:宣端王进宫。
第三百零一章 扫把星
宫门口。
刚刚被紧急宣召进宫的端王停下脚步,想了想,看着一名宦官问道:你可知陛下召本王入宫,到底所为何事?
那宦官摇了摇头,说道:回殿下,陛下没有说。
端王在原地驻足片刻,最终还是重新迈开了步子。
他刚刚得知户部侍郎韩明被抓的消息,正心急如焚,百爪挠心,与府中谋士想着如何搭救的时候,便受到了进宫的宣召。
韩明是他手中最为重要的一颗暗棋,是他的财源所在,韩明若是出事,将会对他造成极大的打击。
他暂时还不知道韩明被抓的原因,但不到最后一刻,他怎么都不愿意放弃一个能在户部呼风唤雨的摇钱树。
好在京中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与韩明的关系,此刻先在父皇那里探探风声,再做打算。
那宦官领他走到某处,说道:殿下,陛下就在崇明殿,您进去吧。
端王有些诧异,父皇召见他的地点居然不在御书房,崇明殿是父皇平日里静思之地,很少在这里召见官员。
他推门而入,陈皇站在殿中,背对着他,缓缓道:把门关上。
端王有些忐忑的关上房门,上前两步,问道:不知父皇召儿臣前来,有何吩咐?
陈皇看着他,面无表情的说道:跪下。
端王怔了怔,张了张嘴:父皇
陈皇冷声说了一句:跪下!
端王不敢再问,屈膝跪地。
陈皇指了指殿内的一块白布,问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端王目光望过去,茫然道:儿臣不知。
陈皇冷声道:这是户部右侍郎韩明。
端王先是一怔,随后便面色发白,身体微微颤抖,强行使自己恢复镇定。
陈皇看着他,问道:韩明身为户部右侍郎,这几年间,贪污了国家数百万两税银,此事你怎么看?
儿臣,儿臣端王额头上渗出细汗,小声道:儿臣以为,韩明行此大罪,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砰!
陈皇一脚踹在端王街头,用力之重,使得他在地上直接横移尺许。
死有余辜?陈皇眼中浮现出血丝,压低声音道:你以为朕不知道,你早已笼络了韩明;你以为朕不知道,他贪污的银子,最后全都进了你的口袋;你以为朕不知道,此案的罪魁祸首是谁吗!
陈皇喘着气说了几句,使得端王面色大变,跪伏在地,高声道:父皇明鉴,此案与儿臣无关,此案与儿臣无关啊!
陈皇深吸了口气,说道:韩明是何等的良臣,国库是什么地方,你让良臣变奸臣,你敢向国库伸手,你好大的胆子啊!
端王面色瞬间苍白无血,惊慌道:父皇,父皇,不是儿臣,这不是儿臣
陈皇转头看着魏间,说道:拿刑杖来。
户部侍郎韩明,贪污国库巨额白银,畏罪自杀,关于此案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如同一颗巨石,使得本就不太平静的京师湖面,再次掀起了滔天波澜。
这是近几年来,朝中最大的贪腐案,震惊朝野民间,在短短一日之内,就传遍了整个京师。
韩明畏罪自杀,此案却并未结束。
朝廷彻查之下,此案涉及的同党也都无所遁形,户部一名主事,两位郎中,包括博州三州地方官员,全都落网。
敢向国库伸手,他们的结果比韩明好不了多少,只是让无数人诧异的是,韩明畏罪自杀之后,端王莫名其妙的被陛下禁足了三个月,据小道消息传言,端王被陛下在崇明殿中殴打至昏迷,当日是被宦官们抬出去的。
小道消息还称,户部侍郎韩明之所以会被查出贪污,正是因为当时任户部主事的唐宁,在清查户部账目的时候,提出了一种查账之法,可以轻易的辨别账目是否作假,而户部左侍郎方哲,利用此法,查出了右侍郎韩明贪污税银的事实,才有了这件轰动京师的大案。
唐宁入户部不过一月,就亲手拉下来一位户部右侍郎,使得京师各大官衙人心惶惶,在他的履历之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韩明的落网,虽然京中人人拍手称快,但翰林院修撰,兼任户部主事的唐宁,也有了一个扫把星的称号。
官场复杂,朝中的诸多官员,有谁敢说自己屁股底下干干净净,又有谁经得起严查?
现在是户部主事的唐宁,没几个月,就会变成刑部主事,吏部主事,到那时候,就不知道倒霉的是刑部侍郎,还是吏部尚书了。
扫把星?
唐宁舒服的坐在院子里,小小将从南方走水路运过来的葡萄送到他的嘴里。听到这个消息,他睁开眼睛,面露不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