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荣小荣
虽说这次折了他们一个户部侍郎,但唐家一派在朝堂上颇有根基,也根本动摇不了他们
这也没办法,唐家把持科举已多年,在仕林中又颇有影响,朝中百官,有多少都是通过科举入仕,谁知道他们这些年积累了多少?
殿下若是能得到天下读书人的心,则大事可成。
说的容易,无缘无故的,仕子如何能归心?
虽说康王一开始便言明,今日不谈杂事,但众人喝了几杯酒,话题自然还是离不开双王之争。
康王和端王的支持者是很明显的两个阵营。
端王争不来京中真正的权贵,康王在文官系统的影响有限,在仕林中,更是没有什么威望和建树,两个人争来争去,这一点也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康王喝了一杯闷酒,叹道:要想得到那些读书人的支持,谈何容易?
唐宁想了想,放下酒杯,说道:殿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殿下要想仕子归心,不妨先获取一部分人的支持
萧珏刚刚夹起一口菜,筷子一抖,又掉了下去。
以他对唐宁的了解,对他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更不会好心到替非亲非故的康王出谋划策。
康王怔了怔,目光望向唐宁,说道:愿听状元郎高见。
高见谈不上,只是一些浅见而已。唐宁看着康王,问道:不知殿下可知,科举既然是一条光宗耀祖,鱼跃龙门的大道,理应人人向往,为何这天下的读书人如此之少?
康王想了想,说道:状元郎也曾是贫民学子,不会不知道这个原因,读书虽好,但这书,也不是人人都能读得起的。
正是。唐宁点了点头,说道:不说贫民子弟交不起束脩,买不起书,便是天下的诸多读书人,也有大多数囊中羞涩,买不起一本经义注解
说这些又有何用?康王摇了摇头,说道:本王既不可能帮他们买书,又不能降低书价
唐宁看着他,耐心的说道:据我所知,许多当世名儒,穷尽一生,著书立传,自身却穷困潦倒,诸多学子,花费重金购买书籍,却只是将银子交给了盗版书商,正版书坊被他们逼得没有了活路,只能抬高书价,这样一来,就越发没有人买得起了。
康王听的一头雾水,说道:唐大人有什么话,还是直说吧。
唐宁看着他,说道:殿下可以督促朝廷立法,严厉打击盗版书商,这样一来,正版书坊不会被他们逼的用抬高书价来换取生存,书籍价格降低,对于读书人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而那些著书的名儒,也不至于穷困潦倒,心中定然感激殿下。
康王被他说的有些意动,想了想,又摇头道:父皇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律法政令,不可随意改动,此事难啊!
唐宁没想到他居然自己给自己挖了坑,想了想,又道:如果朝廷保护正版的同时,允许其他书商,交付一定的费用,便可刊印正版书籍,而那些费用,一部分返还正版书商,另一部分充归国库
康王怔了怔,随后便猛地一拍桌子,说道:这样一来,父皇肯定会同意,父皇最喜欢银子了!
他仔细一想,此举不仅能得到读书人的感激,能为国库带来一笔进项,怕是也能讨得父皇欢心,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他看着唐宁,一脸笑意,拱手道:多谢唐大人指点,此事若是能成,本王必有重谢!
唐宁笑了笑,说道:殿下客气了,身为读书之人,我也早就想为这天下的读书人做些事情了。
康王与他相视一笑,看向唐宁的眼神中,重视更浓。
席间,唐宁借口小解,走出雅阁。
萧珏跟在他的身后,问道:你刚才说的那些,真的能降低书价,为什么要降低书价,你要买很多书吗?
别人唐宁不知道,刚才那些话,有一部分是瞎掰的,但如果朝廷真的推出版权法,他们书坊的书便会降低价格,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看来不是。萧珏看着他,摇了摇头,思考片刻,又道:你们家是不是要开书坊了?
第两百一十七章 钟姐姐,钟妹妹【第三更】
萧珏忽然间变聪明了,唐宁一时间有些难以适应。
俗语有言,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商人逐利,谁要动他们的利益,他们便会找谁拼命。
但论拼命,他们肯定拼不过康王,也不敢拼,康王的老爹是皇帝,杀他老爹就是造反,那些盗版书商没这个狗胆。
古来也有不少著书之人,拥有很强的版权意识,凭借自身影响和势力,让那些盗版书商不敢造次,但通过国家立法手段强制施行的,却极为罕见。
限于见识,古人没有这方面的概念,也不会注意到这些,但版权法一旦建立起来,对于维护出版秩序还是很有用的,国家也能借此获益,一举两得。
至于盗版书商少了之后,那些正版书坊会不会降低书价,康王如果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也干脆别和人争皇帝的位置了。
这件事对康王来说是一举两得,对他来说,也同样有两个好处。
盗版书商少了,正版自然卖的最多,而他们若是想要版权,花银子买就是了,一本《长生殿拆它个二十卷,每一卷版权独立,银子还不会哗哗哗的来,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赶上唐妖精身家的零头了。
想到这里,唐宁忽然有些伤心,他终于意识过来,唐夭夭不是他的摇钱树,他才是唐夭夭的摇钱树,不仅被她拿来赌博,还要被她催稿
赚他的银子,还要这么压榨他,简直就是唐扒皮!
和萧珏在外面透了透气,才和他再次走上去。
康王皱着眉头,似乎是在想事情,见到唐宁进来,立刻说道:本王刚才想了想,要促成此事,恐怕还是没有那么容易。
唐宁有些无语,他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康王居然还有顾虑,难道真要他手把手的教他?
他压制好情绪,微微一笑,心平气和的说道:不知殿下还有何顾虑?
康王看着他,说道:唐大人有所不知,这出版刊书一事,向来是由国子监负责督办的,国子监祭酒亲近端王,本王实在是插不进去手,若是他们反对,岂不是显得本王逾越了
若是他们反对,那岂不是更好吗?唐宁看了看他,无奈道:他们越是反对,就越能衬托出殿下的慧眼,越能凸显殿下愿意为天下学子尽一份力的拳拳之心,事成之后,天下之读书人,才会越发的感谢殿下。
康王闻言,恍然大悟,对唐宁拱了拱手,说道:唐大人一言,本王茅塞顿开,明日本王便向父皇进表,详述此事之益处
萧珏摇了摇头,说道:殿下不要着急。
康王看着他,问道:萧,萧都尉还有何高见?
萧珏乃是萧老公爷老来得子,真算起来,和他父皇是一辈的,康王每次见他,心中总是有些古怪,似乎怎么称呼都不对,只能用官职代之。
高见没有,只是一些浅见而已。萧珏看着康王,想了想,说道:我觉得,殿下先不用急着向陛下详述此事的益处,只需列出条陈,国子监和端王反对,便让他们反对就是。
康王闻言,想了想之后,眼前忽的一亮。
你的意思是,在父皇快要被他们说服的时候,再言明益处,便显得他们
萧珏笑了笑,说道:殿下英明。
毕竟和端王有着多年的斗争经验,康王略一思忖,便已经整理出了一个计划。
他在朝中的支持者,以权贵居多,一直以来都想要得到读书人的拥戴,这是一个突破口,也是一个机会,既能将端王比下去,又能为自己争得利益的机会,这种近乎不用付出什么代价,便能获得巨大收获的事情,他最喜欢做了。
他的目光望向唐宁,心中不由大喜,若是平日里有他在身边出谋划策,岂不是能平白多出许多机会?
唐家这次,可是送了他一份大礼。
而他原以为萧珏的一甲是运气使然,现在看来,他也是一肚子坏水谋略,此次殿试,一甲被他全部包揽,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地事情。
他端起酒杯,说道:来,本王敬你们一杯!
天然居,湖心的水榭。
天然居园内,有主楼一座,湖心更是有不少水榭楼阁,环境清雅,乃是京中雅客常来之所。
不过今日,湖心的水榭,却是被封锁了起来,不容许外人尤其是男子入内。
湖上的长廊小亭中,影影绰绰,时而传来一阵欢笑。
要不是郡主相请,我爹都不让我出来,在家里每天除了读书就是刺绣,可真无聊
姐妹们最近有没有什么好书看,自从《西厢记和《牡丹亭刊完之后,近些日子都没有什么书看了。
《西厢才刊完多久,市面上就已经有了《东厢记《南厢记《北厢记,那些人也太不要脸了,以为取个差不多的名字,就能和李清公子比较了?
安阳郡主平日里举办的宴会,其实也并不需要一个名头,京中的官家小姐,权贵千金,平日里在家中颇多束缚,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放开自己。
也因此,安阳郡主在京师名媛中,人缘极好。
女子们互相调笑几句,说些闺中密语,忽有人视线望向一边,问道:那边那位是谁啊,以前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有人目光望过去,说道:不认识,不过她身边那位,好像是赵芸儿,应该是她的朋友吧。
钟意和赵芸儿坐在一处亭中,有人从旁走过来,看着钟意,问赵芸儿道:芸儿,这位妹妹是谁,看起来有些面生啊。
赵芸儿回头看了看,笑着说道:她叫钟意,是平安县令家中的千金,刚刚来京师不久。
那女子看着钟意,笑道:既然是芸儿的朋友,那就是自己人了,认识一下,我叫沈柔,应该比你大上一些,以后就叫你钟妹妹了。
她身旁的几名女子,也纷纷笑着介绍。
沈柔看着钟意与她们不同的发髻,诧异道:钟妹妹已经婚配了吗?
钟意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去年就成婚了。
不知道是哪个幸运的家伙,能娶到这么漂亮的娘子。沈柔看了看她,颇有些感叹的说道。
赵芸儿看着她,调笑道:柔姐姐,你也该嫁人了吧,怎么样,还没有找到如意郎君吗?这京师的年轻才俊这么多,就没有柔姐姐喜欢的?
倒也不是没有。沈柔脸上露出笑意,说道:那天我在家中小阁二楼窗前坐着,看到有一位公子骑着马从街上走过,文质彬彬的,长得也俊俏
赵芸儿一脸八卦的问道:打听到是谁家的公子了吗?
打听倒是打听到了。沈柔笑了笑,说道:我后来才知道,那就这次殿试的状元郎,也不知道他婚配了没有,家住哪里,要是还没婚配,我就让我爹叫人上门提亲去
提亲?赵芸儿捂着肚子,笑的花枝乱颤,指着钟意,说道:那你可就不能叫她钟妹妹,要改口叫姐姐了
啊?沈柔一怔,问道:什么意思?
水上另一处小亭中,安阳郡主看着走过来的一道身影,说道:你怎么才来,你让我请的人,我已经请到了
第两百一十八章 你家相公叫什么名字?
啊,钟妹妹就是状元夫人?
在状元夫人面前说要嫁给状元郎,沈柔面色尴尬,闹了一个大红脸,急忙道:我刚才就是开个玩笑,钟妹妹不要介意。
钟意笑了笑,说道:没事的。
沈柔看了看她,心中对那位骑着马的俊俏公子再也没有了非分之想,称赞道:钟妹妹和状元郎真是郎才女貌,般配的紧。
经过了刚才小小的尴尬,众女之间的气氛稍稍缓和,忽有人看向长廊另一边,说道:郡主过来了。
众人目光纷纷望过去,看到安阳郡主陪着一道人影从远处走过来。
见过郡主。沈柔赵芸儿等人纷纷行礼。
安阳郡主笑了笑,说道:大家都是姐妹,不用多礼。
她看了看众女,微笑道:水儿有些话想要对钟姑娘说,我们不妨过去聊聊?
沈柔闻言怔了怔,随后便笑道:好啊。
安阳郡主首先走出去,赵芸儿几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也纷纷从亭中走出。
钟意站在亭中,有些疑惑的看着对面的女子,问道:姑娘,我们认识吗,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你不认识我,我却认识你。那女子看着她,微笑道:我叫唐水,不过你不能这么叫我,小意弟妹。
唐水的名字钟意不是第一次听到,却是第一次见到她。
她知道唐水的身份,因此表情略有慌张,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唐水看着她,微笑道:坐吧。
很久以前就想见见你了,但一直都没有机会。唐水看着她,歉意的说道:这次拜托安阳郡主在这里设宴,请你过来,实在是有些冒昧。
钟意嘴唇微张,她怎么都没有想到,安阳郡主今日举行的这一场聚会,竟是为了她?
弟妹长的真漂亮,我这个表弟,身边总她本来说唐宁身边总是有漂亮的女子围着,但想到对面之人的身份,这句话说出来大大的不妥,临时改口道:我这个表弟,也真有福气。
对面的女子顶多比她大上两岁,说话却像是长辈一样,钟意脸色微红,说道:姐,姐姐过奖了。
唐宁有和她解释过唐家的事情,她对于只听过名字的唐水姑娘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但也没有什么恶感。
唐水用温和的目光打量着她,看的钟意脸色微红,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唐水忽然从手腕上取下一只玉镯,说道:这个给你。
钟意看着她,诧异道:这是
唐水解释道:这个是小姑以前给我的,现在我把它转赠给你,对了,我的小姑,就是你们的母亲。
有一句话她没有说,这镯子是小姑的宝贝,本来打算传给唐家儿媳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她以为唐宁在十余年前便已夭折,便将这镯子送给了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