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似乎有点不对,看,对面的鄂尔多斯骑兵向我们示意些什么?有辽南的骑兵指着河岸。

    对岸的河边,模糊可以看到一群鄂尔多斯骑兵推着被捆绑的俘虏来到了岸边,挥舞着白旗,然后等上小舟向黄河对岸驶过来。

    不得开火!孙胜下令。他已经隐约猜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几艘小船来到对岸,押送俘虏的几十个鄂尔多斯骑兵推着十几个重要的俘虏上岸。其中一个俘虏仍然不死心地挣扎,想要挣脱。

    你们的长官是哪一支部队的?辽南龙骑兵旅?这几十个鄂尔多斯骑兵里,竟然有一个汉人。

    我是辽南龙骑兵旅的旅长孙胜,你是鄂尔多斯部落的汉人,还是?孙胜对于对方一下子叫出自己的部队的编号,有些意外。

    孙长官好,我是情报处蒙古事务小组的成员,奉命提前前往鄂尔多斯部落进行活动。鄂尔多斯部落已经同意归附我们复辽军,愿意与我们进行自由贸易。作为条件,希望我们的军队不要进入河套平原。而这些,是他们抓住的察哈尔残部,还有察哈尔部头领林丹汗。这个汉人对孙胜说道。

    林丹汗!孙胜听到这个名字,双眼一亮。好家伙,追杀了快十天十夜,林丹汗一直躲着他,没想到反而主动给鄂尔多斯部落送人头了。

    林丹汗在哪里呢?孙胜贪婪地在俘虏中扫视,要揪出林丹汗过来,好好教训这个顽强的家伙。




第二百五十二章 草原初平定
    抓住林丹汗了?带着步兵在后面扫荡的楚云听到前方的战报,一阵兴奋。也不枉自己动员四万大军从内蒙草原的东部一路打到中西部。

    一天,光是粮食的补给和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这让楚云苦不堪言。打仗对后勤的考验是巨大的,在草原上基本要靠以战养战,对于不愿意依附的部落进行抢夺,才能保证军队长途奔袭。

    不过经过这一连串的追击,内蒙草原多半是被打了个天翻地覆,战死者上万,间接受害者十多万,牵扯进入的蒙古部落多达数十个,还有死亡的牲畜更是不计其数。可见一场大规模的战斗会给百姓带来多大的损失。

    林丹汗抓住了,军主打算怎么处置他?楚云第一步兵旅第二步兵旅的军官纷纷问。

    这倒是一个难题,不知道杀了黄金家族的后裔,会在大草原上掀起什么风波。楚云对林丹汗起了杀意,然后将他的首级传给草原上的各个部落,震慑所有部落,如何?

    军主,黄金家族曾经是诸多蒙古部落共同的精神领袖,虽然如今跌落神坛,但是仍然是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局势未稳之前,还是先留他性命吧。有些军官担忧道。

    恩。楚云想了想。大草原太大了,对于除了内蒙草原东部的蒙古部落以外,复辽军实际上没有实力控制中部甚至西部的草原,更别提漠北三大部。

    要真正控制内蒙草原和漠北草原,需要建设一条贯穿内蒙草原的铁路,随时可以将成建制的军队投放到铁路沿线,才能实现控制。

    当然还要进行经济行政文化多方面的影响,才能将不同部落融合在一起。

    派一支骑兵部队押运林丹汗和其他察哈尔部落回辽东挖矿吧。楚云说道。

    楚云再一次将俘虏送去了采矿场。采矿场的管理人员还真应该感谢楚云,如果不是他,采矿场还真的很难找到真么多的廉价的劳动力去做危险的地下采矿生产活动。

    仗还没怎么打,功劳都给骑兵抢去了,我们步兵过来这边就是看风景来的。杨太有些不满。

    杨太你们第一步兵旅都抓住了一个车臣汗,还击破了两个抵抗的蒙古部落,攻陷一座土城,这样的战果还不满意?我们第二步兵旅在后面反而几乎连弹药都没有怎么消耗!第二步兵旅的卡尔大公更是吹胡子瞪眼。

    第二步兵旅与第一步兵旅同时跟随楚云出征,但是因为第一步兵旅作为攻坚主力,所以步兵扫荡反抗的部落的战功几乎都给第一步兵旅给抢走了。

    诸位,我们还不能班兵回辽东。楚云却没有退兵的打算,中部失去了林丹汗的统治,如果不及时建立起新的大草原秩序,会陷入更大的混乱,不但对我们不利,而且会给草原上的牧民带来灾难。

    传令下去,让三万骑兵带着林丹汗等俘虏行进至归化城地区,我们在归化会师。然后召开大草原会议,每一个中部东部归附于我们的部落都需要派使者前来参与,我们要在内蒙草原建立一个新的管理秩序。楚云说道。

    既然收复了大半个内蒙草原,就要好好管理起来,不能让战火继续在这片土地蔓延。说到底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冲突还是古代物资匮乏导致的,当复辽军开始向工业文明进化时,这种冲突的解决是迟早的问题。内蒙大草原上,可不只是牧场,有些水土肥沃的地方,还适合种植新作物,还有丰富的煤矿资源。

    大草原会议的消息被复辽军的士兵传送出去,如雪片般向内蒙大草原的四面八方扩散,被准确送达每一个愿意依附复辽军的蒙古部落。孙胜宰桑奥巴等骑兵将领接收到消息,即刻带着俘虏从黄河边缘向归化地区撤退。看到远离的复辽军骑兵,鄂尔多斯部落的人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头领,我们要不要派人去归化城参加复辽军召开的大草原会议?鄂尔多斯部落的族人看着远去的辽南龙骑兵,向他们的头领额磷臣问道。

    万万不能去,这说不定是复辽军想要将我们这些部落高层一网打尽的陷阱,要是到时复辽军反脸,将去参与大会的人都抓了,草原上群龙无主,复辽军就能兵不血刃地攻占所有的部落了!也有鄂尔多斯部落的贵族质疑复辽军召开大草原会议的目的。

    你们的格局太小了。这让我想到了我们蒙古帝国建立的那次库里台大会,复辽军这是要成就成吉思汗昔日的荣耀啊。额磷臣说道,我们回去准备一下,过几天我要亲自带人去归化拜会复辽军的头领楚云。

    远在辽西走廊边缘的西宁堡,犹如一道不可跨越天堑竖立在明军面前。祖大寿带着三万明军士兵连日攻打西宁堡,却被西宁堡上的火炮给轰了回来,硬是拿西宁堡无可奈何。

    按道理,如果三万明军士兵一个个都不畏生死地强行攻打西宁堡的话,西宁堡还真守不住。但是要让古典部队,还是杂七杂八,被八旗虐了几年的明军士兵在西宁堡玩命,恐怕古之名将都做不到。这些明军士兵为了保命,又没和复辽军有深仇大恨,一旦有些损失就撤了下来,导致祖大寿吴襄等将领也无可奈何,只能一次次组织人马尝试。

    我们的情报真的准确吗?西宁堡里只有一千多人吗?祖大寿看着岿然不动的西宁堡,心里苦啊。

    以前打八旗时候都没有这么绝望。一千多人,竟然挡住了他三万大军,要是西宁堡里是复辽军的主力,自己还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袁督师的大军主力也要抵达战场,希望他能有办法攻陷西宁堡。听说草原上的情形不容乐观,林丹汗完全无力对抗复辽军主力,要是让复辽军的主力空出来,回师支援西宁堡,我们就危险了。吴襄也万分绝望地看着阻挡自己的坚固堡垒。

    是啊,只能盼望复辽军的主力晚些回来了。祖大寿赞同。

    无论是祖大寿还是吴襄,都不曾想到,远在内蒙中部的楚云并没有回师的意思,根本没有将他们当成是主要的威胁



第二百五十三章 辽西反击战
    大人,前方五里处发现敌人,打着复辽军的旗号!

    在西宁堡的东边,一支明军队伍驻守,防止辽东辽南方向的复辽军对西宁堡进行增援。在数日以后,终于看到了复辽军的身影。

    对方有多少人?负责阻击任务的是团练吴襄之子吴三桂以及一个祖大寿手下的一个将领。

    有好几千人!他们的骑兵在前面游荡,我们不敢接近就被驱逐回来了。明军的斥候说道。

    这是复辽军的哪一支军队?是驻守建州的第三步兵旅?吴三桂推测,难道他们不怕建州女真再次暴动?

    也有可能是复辽军镇压西海女真的第六步兵旅南下了。不管是怎么样,复辽军已经被我们牵动了,他们也害怕西宁堡有失,所以不顾女真人反叛的风险也要援助西宁堡。看来复辽军也是要孤注一掷了。祖大寿的部将说道。

    既然是复辽军的后备主力到来了,他们火器厉害,我们不能以硬碰硬,不如故布疑阵,让复辽军不敢轻易进攻我们。吴三桂说道。

    如何故布疑阵?

    可这般这般

    吴三桂和祖大寿的部将在商议对付复辽军后备主力军的时候,这支他们口中的主力也发现了他们的踪迹。他们未曾想到,这只是新成立不久,为了投放到东海南洋诸岛进行登陆作战的新部队而已,并不是经历了与后金蒙古诸部征战的老一批的复辽军。

    这个担任特殊任务的混合步兵旅,在军部通过楚云的同意后,从辽南的金州城临时调往辽西战场,作为他们第一次的实战,而对手是三万明军以及可能更多的明军部队。

    长官,前方的游骑发现明军部队,人数大约在五千人左右,还有一部分骑兵,烟尘滚滚,不好辨别是多少人马。

    明军只是在故弄玄虚罢了。混合步兵旅的旅长为新晋军官,原来第一步兵旅出身的刘汪,依附明军的蒙古族人不过十万,更多的蒙古部落是站在我们这一边,他们来不了多少战马的。就算是愿意替明军卖命的,也不过数千,哪舍得用来一次性倾巢而出。

    第三营从右翼迂回包抄敌军后路,我亲率主力正面击溃敌军,若是明军不退,就吞掉他们。刘汪说道。

    知道西宁堡仍然安全,刘汪带着步兵不急不缓地向明军靠近,火炮也一同跟上。

    果不其然,在明军的方向,马蹄溅起的烟尘滚滚,看上去确实是一支庞大的骑兵出没。

    然而在刘汪看来,就算是真的有一支庞大的骑兵又如何,在火炮火枪的依仗下,直接平推过去就行了。何况后方复辽军其实还有三个步兵旅和火炮旅一部没有动静,就算混合步兵旅打输了,还有他们扛起来,辽东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暂且停止前进,等到第三营抵达作战位置以后,我们再发动进攻。刘汪命令军队停了下来。

    故布疑阵的明军看到向他们进军的复辽军果然停了下来,不由大喜过望,难道是计策成功了?

    我们虚张声势终究只能拖住他们一会儿,等到他们回过神来发现不对劲,随时有可能攻击我们。当今之计是迅速通知后方的祖将军袁督师他们。吴三桂看到止步的复辽军主力,也认为自己的疑兵之计取得了成果。

    我已经派快马回去通知,我们只需要守住一阵,让主力做好准备,就可以后退。祖大寿的部将说道。

    希望复辽军再晚一些发现这是我们的计策。吴三桂祈祷。

    希望明军再晚一些发现我们包抄过去的第三营。刘汪也祈祷。

    双方就这样在平原上对峙了足足有半个时辰,都无动于衷。氛围有些诡异,在刘汪的眼中,明军还在尴尬地表演所谓的疑兵之计。

    时候差不多了。相信大部队已经有所准备,我们撤退吧。吴三桂看了看日头,大致推算一下时间,觉得是时候撤退,让骑兵继续虚张声势。我们各率一支部队,交替后退。撤退时千万不可慌张失去秩序,否则就会被复辽军趁虚而入。

    没有问题。祖大寿的部将说道。

    时间差不多了,第三营大致已经就位。开始进攻!刘汪看到明军的阵容有些动乱,知道明军要候车,于是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咚咚咚。进攻的鼓点响起,刘汪率领的混合步兵旅主力呈一条粗线压向明军。

    复辽军打过来了!当明军士兵看向身后时,惊恐地发现黑压压的复辽军部队压了过来。

    不要慌张,复辽军的骑兵都被调去了大草原,他们两条腿,我们也有两条腿,他们跑不过我们的!明军军官赶紧安抚人心,然后带着士兵撤退。

    不过他们的安心也只是持续了一小会儿。因为他们的右后方发现了复辽军的突袭部队!

    火枪枪口冒着火光,白烟弥漫,谁也不知道复辽军的突袭部队有多少人,只见一排子弹射过来,明军右侧前方一两排的士兵纷纷倒下。

    经过改良的燧发枪,威力和射速是手持落后的火铳的明军士兵无法想象的。他们匆忙间用火铳进行一轮射击以后,还忙着装填火药,燧发枪再次响起,无形的子弹钻入明军士兵体内,再次射死射伤几十个明军士兵。

    复辽军想要包围我们!祖大寿的部将看到右方的吴三桂部队已经和从右侧迂回的复辽军交火,心惊胆战的他怀疑起自己所在的左方也有试图包围自己的复辽军,更加恐惧。

    我们先行撤退,不要让复辽军有机会包围我们!他看了看鏖战中的吴三桂所部,咬咬牙,带着自己的部下向西宁堡方向逃去。

    至于和吴三桂约定的交替撤退,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这个时候保命比什么都要重要!

    长官,有一支明军部队要逃跑。观察战场的斥候说道。

    让他们跑吧,我们不是还咬住了一支明军吗?务必将他们全部俘虏,鞍山开矿又缺人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 疯狂的海军陆战部队
    大人,此人不对我部进行支援,临阵脱逃,导致了我部的重大伤亡,我请求将他处决!

    一身是血的吴三桂返回明军大营。他的盔甲上还有刺刀留下来的刀口,特别是简单包扎的白布上还有鲜血渗出,可见当时战况之惨烈。

    复辽军想要包围我们,我这也是为了保存实力,否则我们将会有更多的士兵死去!祖大寿的部将争辩道。

    你大爷,分明就是你胆小怕死!吴三桂在父亲等将军的面前也忍不住爆粗口,就差抡拳头过去!

    好了,现在复辽军的援军抵达,他们带有先进的西洋火炮,对我们的威胁巨大,可不是内讧的时候!祖大寿严厉地说道,暂且剥夺他的官职,等我们回到锦州城再做定夺。

    大舅子,来援的复辽军只不过五六千人,防备有余,进攻不足,我们也不用太过惧怕。吴襄在一旁说道,这次桂儿也算是作战勇猛,虽然损失了一千左右的人马,但是打出了我们宁远军的血气,足以重振军威。

    一行军官在谋划如何对付复辽军的援军之时,从锦州城方向来的信使走了进来。

    袁督师有令,若西宁堡实攻不下,则全军退回锦州城,巩固城防。信使带来了袁崇焕的消息。

    我们攻打了这么多天的努力难道要白费?祖大寿和吴襄惊讶道。

    袁崇焕的明军主力还没有准备好,竟然又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根据草原上探子的消息,复辽军已经擒获黄金家族的林丹汗,正在召集蒙古几十个部落,随时有可能调集数万蒙古骑兵南下!这次征伐已经失败,只有保全实力,继续防守宁远防线才是持久之计!信使说道。

    天啊,复辽军竟然真的试图重整大草原,比女真人还要疯狂,以后我们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敌人祖大寿听到复辽军的企图,简直难以置信。

    几千年来,但凡是统一了大草原的势力,就有了逐鹿中原的资本,只要棋差一着,骑兵很快就能顺着辽西走廊长驱直入,完全无法抵挡。

    最恶心的还是

    我们似乎失去了遏制复辽军发展壮大最好的机会只能期望他们内部分裂了祖大寿有些颓废。

    这次攻打西宁堡,硬是被复辽军一千多人拖住,五六千人的援军轻易击败吴三桂他们的阻击部队,让他看清楚了这个比后金八旗还要恐怖的新生势力。
1...9596979899...5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