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呃也许第五步兵旅的第三步兵营能够胜任,营长何异和参谋陈孝廉两人在攻打后金西海女真的战斗中立下许多战功,相信向东海女真部落以及更北的地方进军也是可以的。赵有光推荐道。

    楚云想起这两个人,他们曾经率兵攻打过石堡,率先发起了对后金的决战,这点楚云还是记得清楚。

    一个营的兵力想要平定东海女真有点困难。可以让整个第五旅协助第三营平定东海女真诸部,然后第三营从第五旅中脱离出来,单独挺进库页岛以及西伯利亚平原,这样一来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投入的兵力。楚云想了想,让人通知何异陈孝廉两个人来金州,接受新的任务。楚云说道。

    是的,我立即派人到西海女真的叶赫部通知驻守在那里的何异和陈孝廉。

    西海女真的叶赫部,第三步兵营的一千多人驻扎在附近,让叶赫部不敢动弹。最近几场战斗,让叶赫部已经吓破了胆,他们在和第三步兵营的战斗中屡次失利,连大本营都被攻克了。迫不得已才向复辽军低下头颅,才换回了自己的土地。

    附近放牧的叶赫部族人敬畏地打量戒备森严的兵营。

    我们的文官已经进驻叶赫部,正在接手他们叶赫部贵族的一些权力,作为补偿,他们仍有一定的自治权。陈孝廉端起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这些西海女真也真顽强,硬是屡战屡败后才投降,让我们也折损了一些士兵。何异说道,说不定我们的军队一走,他们又会叛乱。

    应该不至于吧,毕竟他们许多贵族子弟都被强行送到辽南的科学院,一定意义上是作为人质。陈孝廉还是比较乐观的。

    两个人交谈时,从金州来的信使将楚云要召见他们的消息传达过来。

    军主要亲自召见我们?何异和陈孝廉对视一眼,会是什么事情?

    在复辽军中能够得到楚云亲自召见的机会并不多,一般也意味着有重大军事行动了。两人在安排了防务以后,昼夜不停地赶回金州。

    等待两个人到来的时候,楚云也不闲着,他凭着自己对历史地图的记忆,画出了一副后来的世界地图。虽然不算精细,但是大体上的精准度,这个时代还真没有人能够比得上楚云仅凭印象画出来的地图。

    军事参谋部的人都围过来观看楚云画的世界地图,大为新鲜。

    这一块地方,就是我们大明的疆域,而我们在这边边上,我们的地盘只有这么大。楚云在地图上亚洲东北部地区用手指划了一个小圈。

    天啊,我们大明是天朝上国,世界的中心,疆域才这么小?军事参谋们纷纷诧异道,连天地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所以千万不可闭关锁国,夜郎自大,这个世界上还有大量的领土等着我们去征服。你们看这北边,是广阔的平原,叫做西伯利亚平原,是我们现有地盘的数倍。现在有大量的冻土,不适合人居住,但是以后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控制在手中。而西伯利亚平原的西边,就是我们所说的西洋人住的地方。楚云又指着西伯利亚平原到欧洲的道路。

    在未来,我要修建一条长达万里的大铁路,一路通往西洋!




第二百三十六章 西伯利亚开荒团
    军主,我们修铁路到西洋要做什么?有人问道。

    当然是友好贸易协同发展啊,顺便将这一片无人的万里之地纳入我们的管辖,你以为我会派军队去抢别人已经有的地盘和资源还有人口吗?楚云说道。

    军主说的是。这些军事参谋纷纷赞同,但是暗地里都翻了个白眼。谁信你的友好贸易啊。

    这一个地方叫做非洲,还有这里叫做拉丁美洲,现在已经有西洋人在活动了。还有南洋诸国,不少被西洋人给占领,就只有我们大明高丽东瀛这几个国家闭关自守,只有民间私船在南洋活动。楚云说道。

    非洲拉丁美洲。军事参谋们大开眼界,然后各自记下笔记。

    这块地方我要,这块地方我也要,全都要。楚云指着一块块大陆说道。

    军事参谋们不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可是十倍于大明的领土,会不会太贪心了。

    军主,何异和陈孝廉求见。一个护卫进来传报。

    让他们进来吧。楚云仍然意犹未尽地盯着简陋的世界地图。

    有数百倍于现在的领土的话,也许就有足够的文明点开启电气文明和信息文明了吧。

    何异和陈孝廉两个人一进来,看到一群军事参谋跟在楚云身边,知道是重要的事情,不禁有些忐忑。

    属下参见军主!何异和陈孝廉两人对楚云施礼。

    你们两个来的正好,过来一同参详一下地图。楚云召来何异和陈孝廉,找你们过来是想要成立西伯利亚拓荒团,不知你们是否有意愿率领第三步兵营为军队主力,组建拓荒团。

    楚云又重新划了一个圈子:这些地方,就是你们拓荒团要占领的领土。看上去疆域很大,但是人烟稀少,以你们的兵力,应该绰绰有余。

    何异和陈孝廉两个人看着庞大的黑龙江流域库页岛西伯利亚平原,不免有些不那么自信。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辽东以北的莽荒之地,竟然会如此地庞大,甚至与整个大明的疆域相近。这就相当于让他们一千多个人,去控制整个大明帝国。

    这个叫做西伯利亚的地方,会不会太大了,我们才一千多个人,就算每里地派一个人驻守,将一千多个人派出去都不够填满这里吧?陈孝廉说道。

    只要在重要的据点分派几十人的小队驻守就好了,宣告我们的主权。另外勘察当地的地形资源人口,弄清当地的天文水利,便于以后进行开发。楚云说道,你们需要进军到这里,差不多遇到沙俄帝国的人为止。在出黑龙江流域前,有第五步兵旅协助你们平定东海女真,相信没有问题的。

    何异和陈孝廉两个人想了想,如果只是占领没有什么人烟的荒地,不用进行大规模的战争的话,千余人的拓荒团足够横扫一切了。

    一切依大人所说,我们愿意率第三步兵营组建拓荒团。何异和陈孝廉异口同声地说道。

    好,那就以何异你为拓荒团团长,陈孝廉你为副团长,以第三步兵营为主体,召集熟悉极北地区的土著,成立拓荒团,暂定开荒团人数为两千人。楚云决议道,尽量在入冬前占领黑龙江疆域。入冬后的西伯利亚平原十分寒冷,你们应停止行动,等到来年开春再向西伯利亚平原进军。

    不管如何,楚云是决心要收回黑龙江流域和库页岛的,更北的西伯利亚平原算是以后额外的目标。

    解决了北部的安排,两千人的派出部队负担也不算大,可以建立起西伯利亚通往欧洲那边的道路,以后好建设西伯利亚大铁路。

    接下来就是西边的林丹汗以及南边海上航线的事情了。打通前往南洋的航线,需要大规模地建设船只和扩大海军规模,没有个一年半载是无法解决的,另外楚云在等待着海贼内部的内讧。按照历史进程,很快郑芝龙就要和刘香决裂,还有风车国三方进行混战,南洋会打成一团乱,这个时候就是平定南洋的最佳时刻。

    建设足够平定南洋的船只,海军部预测起码要大小战船五十余只,补给船二十余只,以及一支可以投放到海岛上进行作战的军队。要造这么多艘战船,凭借复辽军自己的财政,负担太大。必须要想办法筹集扩建海军的资金。

    拓荒团建造的事情告一段落,陈挺,你替我去安排与远东贸易公司的商人的见面。楚云对陈挺说道。

    远东贸易公司现在有了大小商人上百,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于东南沿海的大明商人。他们许多生意是在南洋,饱受海贼之苦,一直想着楚云能够动用复辽军强大的火炮来消灭海贼,给远东贸易公司的商人提供海上的便利。

    不过这些商人来到辽南的时间不定,大多数人在海上跑船,散落在海上航线各段。

    即使如此,还是有二三十个在辽南的商人随叫随到。芜湖商人汪常远也在这些商人之中,他的生意是越发大了,凭借着楚云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各位请坐,今日我们找你到来,是想向诸位筹集一下资金,建设战船。楚云开门见山地说道。

    建设船舶?这些商人交头接耳起来。

    总兵大人,建设战船是军方的事情,为何需要向我们筹集资金?有些商人不解地问道。

    军方不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战船,只是还有陆军也是烧钱的大户。如果诸位想要早日在南洋海域畅行无阻,就可以资助一下我们。楚云说道,如果我们控制航线,那么我们可以减少各位的负担,并保证各位在航线上的安全。但凡是我们复辽军海军控制的海域,皆可以畅行无阻!

    复辽军这是要在南洋搞事情了!几乎所有的商人都敏锐地意识到复辽军的动态。现在每艘大船下南洋就需要向海贼缴纳超过三千两以上的白银,如果用来投资复辽军的海军,以后说不定每年能节省的银两都比投资份额多。

    一些商人在心里盘算起得失。



第二百三十七章 战争债券
    我汪常远这一两年多亏大人的照顾,才有了今天的规模,现在大人需要资金扩充军备,我也不能袖手旁观,我愿意出十万两白银以资军用。芜湖商人汪常远率先说道。

    众多商人哗然。这一次可不是用白银买地段或者资源,而是投入军备这一个无底洞中,也无法预见未来的回报是什么。

    好好好,我也是白要这些银两。只要是资助海军建设的商人,按照出资金额发放战争债券作为凭证,五年后连本带利还给大家。楚云又说道,当然,利息可能比较少,但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投资海军既可以保护大家在航线上的安全,又不用担心投资血本无归。

    五年后还可以收回本金?商人们听楚云这么一说,就好受很多了,就当做是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呗。复辽军的地盘这么大,应该不会不承认吧。

    我出三万两白银购买战争债券。

    我出一万两。

    有了汪常远无条件的信任,其余商人也购置这种新型的金融工具。

    按照楚云的计划,战争债券会长期发行,用来解决扩充军备的难题。

    汪员外,这次多亏你了,不然推行战争债券可能还有些麻烦。楚云单独留下汪常远。

    大人千万不要这么说,如果不是大人打通了与高丽东瀛的贸易路线,使我们商人在北海畅行无阻,我哪有今天。而且辽南生产的大量工业品,使得我们的商人更加有竞争力,高丽东瀛南洋诸国,甚至东南沿海的居民对于我们的商品都是趋之若鹜,有些商品他们甚至愿意用五倍十倍于市价的价钱来向我们购买。汪常远说起贸易上的事情,顿时滔滔不绝。

    五倍十倍?这利润率惊人啊,看来我们的关税商品税还收少了。楚云听到汪常远的透露的一些信息,不禁感慨远洋贸易惊人的利润,怪不得即使是海禁,商人们仍然会冒着杀头的危险走私。

    大人别啊,虽然有些商品的利润惊人,但是大部分商品还不至于那么夸张。利润惊人的商品几乎都是其他地方所无法生产的,或者质量远远没有我们好的商品。汪常远被楚云说要提高税率吓了一跳。

    要是因为他随口一说而让楚云真的更改了税率,他一定会遭到远东贸易公司其他商人的唾弃的。

    我只是开个玩笑,税率的调整是大事,当不得儿戏。楚云打了个哈哈,最近贸易你可有遇到什么困难?

    嗯,和往年差不多,倒没有什么大的困难说起来呢,最近在高丽国东瀛国贸易的时候,遇到了他们两国手工业者的抗议,对我们的商品有些抵触。特别是德川幕府,似乎对我们的商品大规模涌入有些反感,但是他们暂时那我们无可奈何。汪常远提起在这一块地区的贸易情况,特别提到了德川幕府。

    为何他们对我们的商人无可奈何?楚云有些意外,大明的商人们似乎在私底下也想办法解决贸易中遇到的难题。

    大人,当然是要用这个。汪常远向楚云使出了银两的手势,但凡是倾销商品的地方,我们会收买他们的大名武士阶层官员。还没有银两不能解决的事情。幕府就算是要对我们下手,这些得到我们恩惠的人也会从中作梗。对于这些地主来说,手工业者的利益他们才不考虑呢,他们只想要百姓成为他们的佃农,安稳地驻扎在土地上为他们生产粮食。

    这些生意上的老手果然厉害。楚云暗惊,说起来还真没多少人能够抵挡得了银两的诱惑。

    不过这只能解燃眉之急而已,等到德川幕府意识到我们商品大规模占领他们市场,影响到他们的地位的时候,也许他们就会进行反扑了。楚云说道。

    那个时候就要有劳大人了,不是吗?汪常远意味深长地对楚云说。

    哈哈哈,你们这些商人啊,我真是对你们又爱又恨。楚云哑笑。

    这一次从商人那儿兜售战争债券,融资额大约在三十万两左右,可以多造几艘战舰。不过要建造能够主宰东海南洋的超级船队,这点钱不够看。好在这只是这个月停留在辽南的商人的投资,还有大量活跃在东南沿海南洋的远东贸易公司的商人会进行海军的投资。虽然商人的投资不能完全覆盖海军扩张的支出,不过已经很大程度上降低财政负担了。至于五年后还本还利,那个时候自己光是派海军去抢掠得到的资源,就能偿还这次融资额了吧。

    让海军部草拟一份详细的扩军计划,在下个月交上来,如果合适的话,就让造船一厂和造船二厂生产各式战船。有了启动的资金,楚云对扩军有了信心,就让陈挺下去安排。

    说起来粮食也快要可以收获了,这次我们的粮食产量已经挺可观的吧?楚云查完财政,对粮食又有所关心起来。

    军主的判断是对的,由于使用了金坷垃以及种植新作物,还实现了轮耕制度,我们今年的粮食产量不但够度过寒冬,而且还有一些剩余,就算是发动一场战争也能支撑三万人的军队一个月。陈挺说道。

    能够支撑三万人作战一个月?好,那今年收获以后,留下过冬的粮食和明年的种子,其余粮食作为战备物资,准备战争。

    啊?军主您还真的想要发动战争啊?我们好不容易才有些余粮呢,去年都是靠收购海外的粮食才度过危机的,今年好歹自给自足了。陈挺有些愁眉苦脸。

    不够了就继续向高丽东瀛山东收购粮食,反正粮食是硬通货,再怎么样子也不吃亏啊。楚云说道。

    唉,军主大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辽东作为新收复的地盘,到处都需要花钱,属下可谓是如履薄冰,每晚睡前想的都是库房里还有多少银两。就连最近,朝廷都派人过来催我们上交税赋。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毛不拔
    朝廷敢派人来我们这里来催我们交税?楚云差点笑出声来。

    是啊,这是朝廷认为我们要上交的税额,合计白银五十万两。陈挺也觉得有些好笑,语气都有些欢快。

    不交,一两也不交。我们没有接受朝廷一点儿军饷俸禄,死了许多士兵才收复辽东,凭什么要给朝廷交税?楚云撇撇嘴,陈挺,你是怎么认为的?

    我和军主是一样的看法。我们辽东辽南自成体系,自己的财政都不够用呢,去哪儿弄来50万两白银上交朝廷。整天向楚云哭穷的陈挺算是陷入钱眼里了,谁向他要钱就跟谁急。

    楚云想了想,突然说道:不对,我们不仅不给朝廷交税,而且还要哭穷。就说我们辽东辽南去年受到冰冻影响,今年又遭遇旱灾战乱,百万百姓流离失所,庄稼颗粒无收。因此需要朝廷拨下赈灾款项,财政缺口一百万两银子。你即刻草拟奏折,让前来征税的官员带回朝廷。

    噗。陈挺一口老血,世间竟然还有这样的操作?不仅不交五十万两银子,反手还向朝廷索要一百万的赈灾款,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1...8990919293...5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