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第一条没有意见,我可以保留博尔济吉特氏在科尔沁部落中尊贵的地位和优渥的待遇,世代相传。但是第二条和第三条我不同意。你们既然成为大明的百姓,就应该由官府仲裁事务,与辽南实施相同的律法。当然,在服从我们的律法的大前提下,你们可以保留一些传统的习俗作为过渡。楚云说出自己的条件。

    不可能!那样一来我们博尔济吉特氏不是徒有虚名而没有实权了吗?!宰桑一眼便看出楚云的意图。

    没有了权力,即使博尔济吉特氏仍然保留族长的席位,但是这个族长只是个吉祥物啊。

    父亲说的是,楚大人,我们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的尊贵姓氏,在蒙古部落中有些巨大的影响力。若我们主动并入复辽军,复辽军却剥夺了我们博尔济吉特氏的地位和权势,对于我们博尔济吉特氏岂不是太过残忍了?大玉儿说道。

    作为交换,我们会给予你们博尔济吉特氏一些补偿。在商业上,我们成立大牧场养殖场,会给予你们一些份额。而管理科尔沁部落的部门,你们的族人也能有所席位。这已经是我们能给的最大份额了,没有再商量的余地,除此以外就只有这个了!

    楚云将燧发手枪拍在桌子上,重重地说道。

    楚大人稍安勿躁,您提出的条件不错,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详细磋商?宰桑终于被楚云打动,有些意动地说道。

    这个老狐狸!楚云没想到宰桑突然变得这么好说话,感情之前只是在狮子大开口,以讨价还价!不过幸好自己没有说大牧场要给他们多少股份,也没有说官府中有多少位置上要给他们族人的,嘿嘿

    楚云又与宰桑他们详细约谈其中的细节。

    除了在场的人和贴身护卫,没有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样的合作内容,也没有人知道是谁占了便宜。

    守在门外的卫兵听到了室内不时传来双方的争执声,然后又是楚云摔茶杯骂娘的声音,再是宰桑唯唯诺诺的妥协声。

    等过了两个时辰的时间,宰桑等人脸色苍白地走出来,摇摇欲坠。

    宰桑大人,要不要我派人护送您回科尔沁部落?楚云说道。

    楚大人,你真是老奸不,老谋深算。不劳多送,我与族老们商议后,便与你签订条约。宰桑向楚云拱了拱手。

    他又转身向大玉儿问道,女儿,你真的不随为父回到部落么?

    不了,爹爹,我想在科学院进修后再返回部落。再说了,某人还怕放走我这个人质呢。大玉儿瞪了楚云一眼。

    我可没有那么坏楚云避开大玉儿的眼光,无奈地说道。




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的封锁
    这一年的寒冬,由于建州女真陷入饥荒寒潮以及不断爆发在内部的奴隶起义,导致后金政权摇摇欲坠,无暇南顾,使得复辽军进入一段安稳而快速的发展期。

    除了蒙古来使高丽国与东瀛国的一些小摩擦以外,辽南和辽东暂时没有大事发生。当然,这只是明面上没有出现大事,实际上却暗潮涌动。

    大明朝廷在派出去至辽南的官吏锦衣卫如同石沉大海以后,再加上后金在京城传播的谣言,朝廷上下都察觉到了辽南的不对劲。虽然表面上楚云仍然接受大明的册封,但是却软硬不吃,始终不肯离开辽南那片地盘。而且朝廷也无法派人去接收收复的土地,楚云名副其实成为了辽南辽东的无冕之王。

    崇祯皇帝在清理了宦党之后,开始想办法制衡楚云的势力,锦衣卫出入更加频繁,早朝也有大臣奏请制裁复辽军。于是乎,一场针对于复辽军的封锁悄然展开

    宁远防线,边军没有因为建州女真势力的收缩而裁减,反而又新增了几千新兵和十万两军饷。

    天津卫等港口,开始限制商人前往辽南进行贸易,特别是粮食矿物等重要物资。

    这道更加严格的禁海令一路八百里加急送达南京泉州广州,严令各地严禁出海贸易,就连辽南也不例外。

    更加严格的禁海令一出,天下哗然。不过东南沿海的商人并不重视这份命令。崇祯时期朝廷对于东南沿海地区的掌控已经不及以前,海贼横行,就连福建水师都不是海贼郑芝龙的对手。而为何海贼横行?如果东南沿海海运不发达,海贼抢什么?

    对于东南商人,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他们安家立命之本,所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些商人们对禁海令熟视无睹。他们与当地的官吏疏通,照样扬帆起航,来往东南沿海西洋辽南三地,形成一条海上贸易线。

    也许是东南商人们依然正常来往辽南,所以辽南并没有因为更严格的禁海令而遭受比较严重的损失,当然,天津卫靠近京师,所以受到的影响最大,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山东登莱地区。

    大明朝廷在耍一些手段的时候,楚云并没有过分担心。现在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就算他有意封锁辽南地区,命令层层传递下去,最终能实行到什么程度大家都心里有数。

    复辽军最近也在忙着新一轮的变革。楚云在这一段安稳的时期开始正式确认新的管理体制。目前复辽军有农业局海事局工程局宣传处情报处等管理机构,而里面官吏的级别自然也应该按照在管理机构中的位置,权力的大小分级,而大明朝廷的官职反而成为了虚职。

    同时复辽军军队开始实施军衔体制。分为将军校官尉官三个级别。将军又划分为上中少三等,校官分为上中少三等,尉官也是分为上中少三等。军衔体制的实施一是为了给众人一个奋斗的目标,二是方便指挥,三是方便对不同军事部队的管理,比如如何平衡陆军军官与海军军官的待遇。

    目前复辽军中除了楚云这个特殊的存在,海军只有纳尔逊有资格成为少将军,其他人均只是校官和尉官。陆军的话楚云没有将唯一的将军给卡尔大公,而是给了危难之时曾经帮助楚云逆转了局势,度过最困难一段时期的刘兴祚,第三步兵旅的旅长。其余的步兵旅旅长,暂时为中校或上校。

    除了变革军衔,楚云还逐渐建立起军事参谋制度,军事参谋从步兵旅到中队,直接对参谋部负责,而参谋部又对楚云负责,除了参谋军事,也有监督的作用。

    在入冬前楚云有四个步兵旅一个炮兵旅一个龙骑兵营和其他零散部队,大致有两万人。

    而入冬后再次扩张,新成立两个步兵旅,原来的各支部队也按照军部的计划编制扩军,由原来三千人的步兵旅扩招成五千人的步兵旅,使得复辽军的军队规模扩张到四万人。

    这样的规模可以说是疯狂地爆兵了。这也是楚云为了等到开春对建州女真开始彻底的平推。

    当然,将部队翻倍,无论是装备物资的生产都十分紧张,还要有个训练期。好在这个比较平静的冬天作为了缓冲期。

    公元1628年正月初一,正旦节,辽南辽东各地张灯结彩,一片祥和,百姓门旁值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结黄钱如龙。

    被建州女真蹂躏了数年的辽南大地,重新恢复元气,并成为这乱世中的桃园,这年劫后余生的辽南百姓,才有兴致过起一个喜庆的正旦节。

    除了驻防在辽东城西宁堡盖州城三地的军官因为要防备后金趁机南下侵扰以外,复辽军几乎所有的高层都回到金州城这座起兵之地,普天同庆。

    天才刚刚泛亮,金州城内便响起了鞭炮的喜庆声。

    足足有数以百计的中高层军官行政官员科学家齐聚楚云的府邸附近。而外围,数以万计的大明百姓自发地围观,一层层围得水泄不通,以至于万人空巷!

    大人,府外已经汇聚了好几万人,卫兵们正在维持秩序,就等您了。卫队长余成从府外进来对楚云说道。

    你说什么?!几万人?!刚睡醒的楚云目瞪口呆。

    不就是过个春节嘛本来自己只是想要借助这个机会和旧部下以及最近提拔的新军官联络一下感情,没想到好奇喜欢搞事情的老百姓们也跟着汇聚到自己的府邸前,这年头没有春晚看,也真是闲得慌

    几万人,我要说些什么?楚云没有什么准备啊,难道要自己对着几万大明百姓说几句话就能哄他们走?

    陈挺刚才急忙去安排了,大人出去后便能随机应变。余成说道。

    等到楚云洗漱完毕,带着余成等亲兵出来,一推开府门,楚云便看到外面人头涌动人山人海,几乎淹没了整个街道!



第一百七十一章 鞭春牛
    各位,正值佳节,我也没有什么多说的,但愿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并追求更好的生活。楚云向府邸外面数以万计的百姓们拱手道。

    复辽军万岁,巡检大人万岁!数以万计的老百姓齐齐欢呼起来,响声震动整座金州城!

    受到万众的爱戴,楚云莫明感动,一时更不知道接下来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请军主大人鞭春牛迎芒神!

    就在楚云不知所措的时候,陈挺带着一群农业部的官员,擎迎春旌旗,敲锣打鼓,抬着一只泥牛而来。泥牛披红绸挂红花,从人群中穿出来,引得金州城的百姓们竞相围观。

    陈挺来到楚云面前,双手呈柳条给上去。

    做的不错。楚云接过柳条,低声向陈挺说道。

    陈挺更加谦恭地弯下腰。

    楚云手执柳条,轻轻地鞭打春牛,然后将柳条传给手下官员,依次鞭春牛。

    在春牛一侧的老人,在官员们鞭打春牛时,一边唱:迎来芒神,鞭打春牛,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四打六畜兴旺五打万事大吉六打天下太平

    沧桑的声音回荡在周围的街道上,让人心生希冀。

    楚云侧手旁观泥牛被鞭打得不成形状,逐渐恢复了它原本的模样,心中还是有些感慨。有些传统的习俗象征了农民对来年丰收的渴望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十分有意义的。

    待到官员们鞭打完春牛以后,楚云令下人将各个中层官员安置在附近的宅子中,设置酒宴,只有高层的官员有机会进入楚云的官邸喝酒吃菜。

    快抢,再晚一些就没有了!等到楚云和官员们离开后,府邸外面的老百姓们顿时疯狂起来,开始抢碎掉的土牛。

    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泥土就是丰收的象征,指不定能给今年带来好运。

    我抢到了巡检大人打落的一块泥土,我要将它供奉起来,日夜焚香,以后定能子孙满堂!一个年仅四十多岁的大叔抢到一小块泥土,不由乐坏了。

    胡说,我手里的泥土才是巡检大人打落的!旁边还有其他抢到泥土的人叫嚷道。

    一时间,万人哄抢,府邸外面人声鼎沸,可累坏了维护秩序的士兵。

    楚云令人将府邸大门合上,这才稍微隔绝了外面的喧哗。进入府邸内的人员,都是复辽军高层的军官和官僚!军官起码要旅级别以上,官员要局级别的管理者,还有科学院的各个部长才能进入,每一个人都大权在握。

    各位今年辛苦了,我们已经度过了最危险最困难的一段时间,如果不是大家齐心协力,也不会有我们今日的成就。楚云与众人坐下,今天找大家来,一来是想要了解一下各个部门的进度,二来也算是慰劳一下大家。

    厅堂上人才济济,足足有三四十个人。

    大人,我们农业局在正旦之前顺利接收辽东城女真地主的农田,建立起了三十个大农场,每个大农场下面又有若干个小农场,承包给寻常村民。待到来年春天,冰雪融化,我们农业部便会指导他们如何种植。至于辽南的各地农场,今年春夏时种植的玉米土豆等新式作物,产量不错,预计今年会加大种植规模。我们还计划在今年开辟新的良田,使耕地的面积增加两成。农业部的官员率先向楚云汇报。

    我们采矿场已经多达十七处,目前铁山仍然是我们最大的矿产地。但是预计今年会建立起鞍山矿场,这个矿场将会比铁山矿场的规模还要庞大,我们正准备招募更多的采矿工人

    官营纺织厂已有工人万人,纺织机蒸汽机无数,正日夜生产纱线丝绸染料,目前甚至有一些南洋的商人主动前来我们这里求购。

    科学院有学生三千余人,其中自然科学部人文科学部最盛,各个学科都有大明学子在专研,不出两三年便能出师。介时我们想要将科学院的规模扩大三倍。

    一个个高层知道逃不了年底汇报这一关,早就胸有成竹,个个都对答流利。说实话,拥有着比周围国家要先进的技术,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下,只要部门的老大不是个废柴,每个部门都一副欣欣向荣。

    我们琉球宣政处于去年统计了琉球地区的人口,并造册入户。同时有五座私塾在琉球设立,传授汉语与科学文化知识,并将琉球地区的官方语言改为汉语。与此同时,我们按照军部的命令,从琉球当地的年轻人口中选取一千精壮,成立了琉球步兵营,正训练他们进行山地丛林作战。从琉球返回辽南的官员也向楚云汇报道。

    琉球地区是楚云十分重视的一环,所以琉球宣政处在复辽军中的地位也不算低。

    只是琉球宣政处的官员似乎有些犹豫。

    他这一停顿下来,众多高层纷纷转头看向他。

    你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如果不是你的责任,我不会追究。楚云见他为难,于是说道。

    军主大人大量。我们琉球宣政处主管琉球地区,北有东瀛,南有夷洲,处于航线交汇处,难免会牵动不少人的心思。最近我们在南部岛屿上居住的居民声称发现了夷洲海贼的踪影。虽然现在我们没有与海贼发生冲突,但是一旦他们贪图我们的财产,以我们琉球步兵营以及驻琉球中队区区千余人,几艘小船的实力,恐怕会吃亏。琉球宣政处的官员说道。

    东南的海贼注意到了琉球的动静?楚云微微不爽。自己辽东还没有平定,是不适合两线作战的呀。而且现在自己的海军实力还不够,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南下扫荡海贼

    你们暂且低调行事,等冰雪消融,我们平定辽东后,再加强琉球地区的防务。甚至到时我会亲自带领舰队至琉球群岛勘察。楚云说道。



第一百七十二章 红包
    那真是太好了!琉球宣政处的官员喜出望外。这下子他们可算是踏实一些了。毕竟琉球群岛距离楚云他们的距离最远,被东瀛和夷洲夹击,十分凶险。

    等到琉球宣政处的官员汇报完毕后,楚云将目光在人群中扫视,见到了许久不露面的史蒂芬森。他不禁想起自己安排给他的铁山至盖州一段的铁路的建设任务,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火车那可是楚云的追求之一,毕竟坐马车长途跋涉实在是太痛苦了。

    史蒂芬森先生,不知盖州铁路段现在如何了?楚云主动向史蒂芬森问道。

    多亏有大人的全力支持,我们资金和人手都不缺乏,进度也比想象中的快,不过,本来快要完工,却停滞了下来史蒂芬森为难地说道。

    听到铁路项目停滞,楚云心里一紧,问道:为何突然停滞了下来?

    呃因为要过节,工人们都放假了,所以工程自然需要暂停。史蒂芬森说道。

    卧槽,吓老子一跳。楚云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哈哈。在场地众人不由会心一笑。可能史蒂芬森无法理解大明对于正旦节这些传统节日的执着吧。

    等到完工以后,我要带各位出席盖州铁路的运行典礼。楚云说道。

    是!史蒂芬森拍了拍胸脯,我保证这世界上第一段铁路将会万无一失!
1...6465666768...5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