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在楚云准备出发之前,筱秀儿发现自己怀了孩子,所以不能够和楚云他们同行。
这让楚云喜半参忧,喜的是自己可能又有一个儿子或者女儿,忧的是他可不能够因为一个人改变行程,毕竟这次户部已经拨款,直隶舰队和帝国近卫旅集结完毕,几千个民间商人和水手在等着他出发。
楚云只好将筱秀儿托付给柳如是照顾,只言尽快回来。
“唉,要是有可靠的飞机就好了。”楚云不禁感慨冯如发明的飞机只有100公里的航程,别说是飞行到欧洲,就是跨行省都有难度。
楚云估计过,预计就算是用上工业革命系统,想要建立从京城到伦敦城的航线,也需要30年的时间。
在有风的情况下船队平均不到10节的航速,无风情况下航速更低,东西方的终点过于遥远。
朴茨茅斯驻扎上万的东方军团也是楚云分批运输过去的,先是第四舰队到达当地,然后是孙传庭的步兵,最后是印度兵。
而这次官兵加上民间的船队2万人左右的规模浩浩荡荡,可以说得上是最大的一次远洋航行。
楚云这次只带了艾拉、大玉儿,而大玉儿执意带上女儿,楚云也同意了,于是有3个家眷参与这次前往欧洲的航行。
天津卫人山人海,因为报社发行的报纸宣传楚云要带领船队前往西洋游历的消息,引起了普通百姓的极大的兴趣,出发的时间也确定下来,无数的市民、渔民、码头工人都在围观,人声鼎沸,围观的人群甚至比起即将出发的人数还要多。
当楚云出现之后更是欢呼声四起,仿佛一个热闹的送别仪式,以至于天津卫衙门要出动大量的巡捕来维持秩序。
一度在天津卫爆发的霍乱阴影完全消失,这里只会变得越来越繁荣。
“爹爹,这里好多人,就像是花灯节一样。”楚雪儿跟在楚云的脚边,一如几年前的凌儿,她的双眼充满了灵动,好奇地对楚云说道。
“因为这些人是来给我们送行的啊,我们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可能要好几年才能够回来。”大玉儿耐心地解释道。
“说的没错,这次航行是必须的。”楚云语气坚决,他已经待在京城太久的时间,他想要到西方一趟,建立国际秩序,打开所有王国的国门,宣告霸权。
帝国近卫旅的最高指挥官是曾经参加过南洋战争、北美探险队的陆军准将曹变蛟。
曹变蛟此时也到了而立之年,面容比起以前成熟许多。
陆军部的军衔控制比海军部要宽松,所以现在曹变蛟已经一只脚踏入了将军的门槛。
曹变蛟前往北美洲建立殖民点的行动让他有海外行动的经验,所以在考虑帝国近卫旅的人选
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到太阳升起的地方
伏尔加河下游至里海一段,这里生活着流落在外的蒙古部落土尔扈特部落。
他们因为不服从准格尔部落一统漠西蒙古逃离了天山,想要找到一块无主的牧场来生存。
现实是残酷的,外面的月亮不一定圆。随着各个帝国、王国的疯狂扩张,早就没有适合逐水草而居的草原了,他们受到了来自沙俄、哥萨克、哈萨克、克里米亚等王国或者势力的觊觎。
除了不毛之地和新大陆腹地,世间没有一片安全的无主之地。
沙俄和哥萨克骑兵已经用火炮打败了他们,并且派遣官员到部落监视他们部落的动静,要求他们按时交税和服徭役。
蒙古包形成的村庄之中出现了沙俄的建筑,沙皇为了驯服这个来自东方游牧部落,甚至在伏尔加河下游令人建立教堂,要求土尔扈特部落改变信仰。
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土尔扈特部落与华夏伊犁之间还隔着部分沙俄的领土和和哈萨克汗国的边界,如果得罪沙皇,他们会被沙皇控制的军队包围。
心气高傲的土尔扈特牧民对于沙俄人和哥萨克人的欺压大为不满。哥萨克人甚至将战俘绑在马尾上拖着游行。
出使京城的部落使节经过长期跋涉后终于回到部落,他向部落之中的贵族们表达了他在京城的见闻。
“那位大人允许我们东归,并将天山流域附近的伊犁河下游作为牧场租给我们,租期30年,条件是我们必须要向帝国效忠,世世代代成为伊犁河的守夜人。”
“在京城,繁荣比起以前的元大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商品和宝物满目琳琅,市民安居乐意,正处于上升期。”
“还有那火车,日行千里,只要喂它们一种叫做煤炭的食物,它们就会昼夜运转,比起马匹还要简单快捷。”
使节回来后,见识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对于部落的现状感到不满,极力向部落之中的贵族们阐述东归的好处。
“伊犁河下游的土地虽然差了一点,不过也能够养活我们族人,我看不如早点定下此事,要走就要趁沙俄和哥萨克人没有对我们进一步加强控制之前离开,否则我怕就更不好离开了。”
土尔扈特部的贵族们在头领被沙俄的大炮打死后,便拥立了一个叫做书库尔岱青的贵族担任新的部落头领。
他听前往京城的使节极尽所能向他描述京城之事,不由动心,更是坚定了离开的念头,向众人宣布道:“我们要到东方去、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寻找新的生活!你们觉得意下如何”
“我们也是同样的看法。”土尔扈特部的贵族们答道。
“所有人都要进行宣誓,严加保守这个秘密,泄密者将会下到十八层地狱。”新可汗书库尔岱青知道这个时候泄密可能会导致被哥萨克和沙俄军队包围。
几十个土尔扈特部的贵族共同歃血发誓,共同保守这个秘密。
他们打算沿着迁徙到伏尔加河的路线东归,途中可能会遭到哈萨克汗国的大帐或者小账的袭击。
可汗书库尔岱青召集了族中所有的战士,安排战士在王庭外面巡逻。
书库尔岱青向他们宣布了一个郑重的决定:“各位族人,上任可汗因为和准格尔部落可汗发生冲突,所以带领我们想要到西方寻找一片净土。但是西方并没有所谓的净土,我们将要回到
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艰难的东归之途
熊熊的大火在燃烧,火焰席卷了王庭,命令众人放火的可汗书库尔岱青带着成百上千的蒙古骑兵看着翻滚的火焰和黑烟。他们将自己在伏尔加河的村庄全都烧毁,四处都是烽火。
“除了东归,我们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了!”
书库尔岱青的额头上尽是汗水,他下令烧掉部落在伏尔加河的村庄,实在是破釜沉舟!
他知道如果他不将部落的后路断绝,那么普通的族人还会心存顾忌,向东行走不到百里说不定就会想着返回。而将他们居住的地方放火烧掉,不但可以彻底让牧民们放弃继续在伏尔加河居住,还不给沙俄和哥萨克骑兵留下任何的东西。
“你们逃不掉的,我们已经提前向沙皇通风报信,沙皇很快就会派骑兵来追赶你们,还有哈萨克汗国,华夏人从他们那里夺取了伊犁河下游的土地,华夏人给你们的牧场本来应该属于哈萨克汗国的可汗。哈萨克汗国的可汗在几年前的西域大战中被迫割让伊犁河下游,他还时刻想着夺回那块土地,他不会轻易放你们回去的!”一个沙皇派来的使者叫道。
书库尔岱青率领上百个战士突袭了沙皇派来监视他们的官员和士兵,将他们几十个人五花大绑。但是这些官员已经提前将他们东归的消息传回莫斯科,沙皇和投靠沙皇的哥萨克骑兵已经得知这个消息,并展开行动。
沙皇为了拉拢哥萨克人,打算将土尔扈特部交给哥萨克人奴役,还有伏尔加河下游的草原。
“将他们杀了,祭旗东归。”书库尔岱青已经没有回头路,令族内战士将沙皇派来的官员一并斩杀。
土尔扈特部的牧民见到他们的头领将沙皇使节斩杀,知道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任何调解的余地,便匆忙驱赶着牛羊向东进发。
“沙俄与我衣冠俱不同,我终归中国矣。”
书库尔岱青再次看向背后的伏尔加河,很快沙俄的势力就会全面席卷伏尔加河,与其继续呆在被陌生国度的统治的区域,不如回到以前生活的故土。
目前土尔扈特部有一半以上的牧民还保留着对天山的记忆,比起在这里的不顺利,他们无比怀念故土。
其实楚云给他们划拨的伊犁河牧场已经超出了原本的范围,原本是哈萨克汗国的牧场,他们回去后会巩固帝国在当地的控制,削弱哈萨克汗国对当地的影响力。
远在莫斯科的沙皇听闻即将控制的土尔扈特部要逃走,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将土尔扈特部的财富赏赐给哥萨克的贵族们。
哥萨克贵族听说可以掠夺土尔扈特部的财富,立刻动员部落内的骑兵,开始追杀东归的土尔扈特部。
土尔扈特部落有十几万人,他们知道背后有强敌追赶,很快穿过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草原。
然而带领一万名战士负责殿后的书库尔岱青却眉头紧皱,他感受到了危险的接近,但是十几万人的迁徙太慢了!
土尔扈特人驱赶着大量的牲畜前进,严重地拖延了迁徙速度。
但是要牧民们放弃牲畜是不可能的,这些牲畜可是他们部落最宝贵的财富,强制让牧民们放弃牲畜,他们说不定会叛变。
“我担心这样下去,说不定会被哥萨克人追杀,哥萨克人从西方和沙皇那里获得了大量的火器,他们的装备比我们精良,我们现在的情况很是危急。”书库尔岱青担心地向身边的贵族说道。
果不其然,走在最外侧的一支土尔扈特部队伍被哥萨克骑兵追上。
&n
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亲临印度
楚云的船队到达了印度的加尔各答,这座原本是棱堡的城镇越来越繁荣,周围甚至聚拢了不少印度商人和村民。
听说军主大人亲自下西洋,中途经过加尔各答,驻扎于此地的东印度总督、东印度公司董事、秦佐明、陈邦彦等人匆忙地进行准备。
海底电缆已经从马六甲铺设到了加尔各答,楚云的船队出发之际,他们就收到了来自京城经过层层转达过来的电报。
他们提前加大了对加尔各答的管理力度,将当地的土著居民迁出城堡,并且严格限制他们只能够在加尔各答外围活动。
当楚云的船队进入胡格利河,他第一次来巡查这个设立在印度的殖民总部。
此时的莫卧儿帝国和其他小国拥有人口上亿以及肥沃的农田,大头的收入并非海关而是地租,如果能够征收当地的地租,相当于上亿人为华夏种田。
楚云并不想要占领这里,占领了就要建设,他的想法只是与当地的王公瓜分当地的地租,让这里的农民为华夏提供粮食,而绝不想要让人口同样众多的这里也发展起来。
资源是有限的,华夏崛起就要占有大量的资源,容不下另一个上亿人口的帝国同样发展起来。
楚云带着帝国近卫旅上岸巡查这座坚固的城堡,秦佐明、陈邦彦等人身穿笔挺的军服站成了一排,这些都是加尔各答的大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让印度王公们颤栗不已。
加尔各答已经取代莫卧儿帝国的皇城阿格拉的地位,成为印度王公们最恐惧的地方。这里的兵力多达6000人,而这6000人却可以轻易击败几万人的土邦部队。
“大人,很荣幸能够再次见到您。”
秦佐明因为洗劫了莫卧儿帝国的皇都,获得价值上亿卢比的财宝,曾经因为此功受到了楚云的接见,这次能够再次见到楚云,他显得尤为激动。
“这里似乎还挺繁荣,看来你们做的不错。”楚云点了点头。
这座城市与印度半岛其他的城市不一样,而是按照华夏风格和新的砖石建筑修筑的房屋,核心区域因为人数不多,所以严格实行《卫生条例》,禁止牛羊大象上街,显得还算是干净。
“我们能够在这里获得巨大的成就,全都有赖于大人的支持,不断地往这里投入物资和兵力。”秦佐明说道。
“莫卧儿帝国的形势如何了”
楚云进行一次东西方的大航行,大概也是唯一的一次,他趁着这个机会,在沿途先后巡查了安南国、暹罗、东吁、马来、马六甲等地的情况,印度也不例外。
“是,现在莫卧儿帝国分为了三大诸侯和几百个大大小小的王公,当然还有我们控制的沿海口岸。三大诸侯,分别为孟加拉的卡西姆,旁遮普的大皇子达拉希科,德干高原的奥朗则布。除了三大诸侯,我们趁着对方的战乱将他们的领地纳入保护的范围,他们若想要不被敌对的王公吞并,就要接受我们的保护,向我们交纳地租,允许我们在当地驻军。”秦佐明向楚云介绍被他所分裂的莫卧儿帝国。
此时莫卧儿帝国被迫进入战国时代,三大诸侯、几百土邦王公,合纵连横,谁也无法制服谁,这样就给东印度公司可趁之机。
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他们会被逐个击破。
&nbs
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接见孟加拉国王
孟加拉国王的卡西姆骑着马匹,带着一百多人的骑兵部队在加尔各答城堡外面静静地等候。王子阿利跟在他的父亲身边,年轻的他多少感到不耐烦。
堂堂一国之主,控制了孟加拉、比哈尔邦两个大邦,拥有上千万人口,此时却只能够在城堡外面等待着来自更加东方的统治者的召见。
而且这还不是东方的统治者亲自召见他们,而是他的父亲,一国之主,恬着脸请求楚云的召见。
“父王,我们有必要要专门过来请求对方的接见吗这样的消息传开,会打击您在子民们心目中的地位。”阿利王子对卡西姆说道。
“无知!我看过他们的地图,他们的疆域数十倍于我们,国力强盛,我们王国想要不被他们吞并,就要和他们搞好关系,否则哪一天我们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卡西姆看向并不算高但是厚实无比的棱堡,心里充满了畏惧。
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卡西姆拜见楚云的请求得到了回复。准许他和他的儿子两人进入城堡。
“他们还真是小心谨慎,街道上都是士兵。”阿利王子见到城堡内士兵密布,重要的地方都是由华夏本土的士兵把守,看来对方对于土邦雇佣兵都不信任,而是交给了本土的士兵来保护楚云的安全。
“那可是大人物……连他们在这座城堡之中的人都可以轻易地连续两次击败莫卧儿帝国的大军,而真正本土的力量该有多么强大。”卡西姆心里凛然。
对方的兵力,深不可测。甚至他们还没有对莫卧儿帝国认真,真正的主力从来没有离开本土。
卡西姆在东印度总督的办公室见到了楚云,而令印度土邦王公们闻风丧胆的战争委员会成员只是谨慎地站在两旁。
“孟加拉王国国王拜见东方之主,如果不是有您的属下们的帮助,我还无法登上王位。”卡西姆恭敬地向楚云说道。
“听说你在普拉西会战中倒戈帮助我们打败了莫卧儿帝国的皇帝,还出兵数万相助我们远征阿格拉。”楚云手中拿着一份有关卡西姆的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