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他们这次本来是迎接索菲亚公主回去担任女王,结果现在可好,女王在中途生下了小王子,而且这个小王子还是黑色的眼珠,估计回到英格兰都不知道该怎么向议会和英格兰、苏格兰的子民们交代,他们又是否会接受拥有一半东方血统的小王子
本来众人认为如果索菲亚女王回到英格兰无嗣,那么到时候还可以视情况接在巴黎的安妮公主回来继承王位。现在都不用考虑别的人了,按照目前的情况,女王有长子,假使这个长子能够健康长大,那么他就自然可以继承索菲亚成为斯图亚特王朝下一任的国王。
可是……
一个西方王国的王位继承人有一半东方血统,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英格兰使节们都显得不知所措。他们也无法判断这样的事实发生会对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室能够新增成员,对于人丁稀少的王室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不过我们的百姓能不能够接受小王子值得怀疑……”
“以后东方的统治者介入我们的王位继承战争该怎么办他们会不会像是哈布斯堡王朝一样吞并我们联合王国”
“查理国王当年考虑欠妥,用公主殿下与东方的执政官进行联姻,现在最糟糕的事情已经发生,真是令人忧心。”
一些保守的使节对于这个结果感到有些举足无措,他们无法想象在索菲亚公主退位后,联合王国的王位继承问题又会变得如何糟糕,到时候英格兰、苏格兰及爱尔兰的贵族和平民能够接受同时拥有东西方血统的王子当上联合王国的国王吗
“不是,我说,我们有必要考虑这样的问题吗伊丽莎白女王与索菲亚女王差不多同样的年纪即位,她统治了联合王国45年,等到需要考虑索菲亚女王之后的人选,我们这群老家伙都已经入土了,这根本就不是我们需要担心的问题。”一个豁达的使节在这个时候突然说道。
众多使节听了他的话,不由点头。至少他们还活着的时候,在位的还是拥有纯正王室血统的索菲亚女王。至于死后又哪管洪水滔天
&nbs
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像鸽子的飞机
楚云此时正在京城郊外的一处秘密厂地,他似乎是有所感应,向西边的方向望去。
“大人,这架我们新研发的飞机是不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冯如等一行人本来带着楚云过来查看他们的工厂,发现楚云突然有些心不在焉,还以为是自己一行人研究出来的成果有问题。
“没有,是我一时走神了而已。”楚云心里嘀咕,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这是我们飞行器工厂研究出来的新式单翼机,采用的是从鸽子那里获得的灵感,其气动外形与飞鸟极其相似,木制机架,外面一层蒙布,使用钢管作为支柱,同时张线牵引,其钢管与机身骨架连接成一体,十分牢固。这里,使用了扭曲翼尖取代副翼。目前的制式是两座,可供两位飞行员乘坐。”冯如向楚云介绍眼前这个巨大的“怪鸟”。
楚云围着这架奇怪的飞机走了一圈,这个飞机怎么说呢……机长差不多10米,翼展14米,样子有些古怪,就像是一只巨大的鸽子。
鸽式飞机高度大概有3米出头,比楚云还要高不少。不过见识过后世巨无霸飞机的楚云并不觉得这个飞机有多大,相反,只有两个座位的飞机在楚云看来更像是一个大玩具。
这和楚云印象中真正的单翼机相差可是太大了,就像是还在探索阶段的黑科技飞机,造型独特但还不够完美。
“它能够顺利上天吗”楚云不禁发出疑问。
“完全没有问题,它的性能表现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个家伙空重650公斤,加上两个飞行员甚至是炸药的重量也不到900公斤。它的翼面积足足有32平方米,升限可达2000米。”冯如介绍道。
“你是说2000米的高空就凭借这种类似鸽子的机型结构”楚云难以置信。
在他看来,眼前这架飞机虽然也有螺旋桨、发动机、羽翼、尾翼等飞机所特有的结构,但是其模仿的鸽子设计的羽翼和尾翼也显得有些原始,蒙皮由无杂色的亚麻布制成,显得单薄。
“大人难道不相信这与我们之前双翼飞机的确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在研究双翼机的时候也在研究单翼机。这种单翼机表现还是不错的。我们和发动机工厂一起研究航空用的发动机,生产出来的是86马力的4缸水冷活塞式发动机,为其提供了足够的动力。”冯如一行人对于自己的设计十分自信与得意。
看出楚云还是有些不大相信,冯如等人眼神交流了一下,便主动提出要进行飞行表演。
楚云为了验证这种鸽式飞机真的有实际作用,自然是应允。
飞行器工厂是在京城郊外的广袤地方进行,为了保证飞机这个严重跨越时代的秘密武器不那么快曝光,工厂周围的村民几乎都已经被迁走,还有士兵在附近巡逻,驱逐想要靠近的好事之徒。
更远一点的地方有村民向官府报告这片地方有奇怪的大鸟出没,不过当官府追查到了飞行器制造工厂所在地的时候,他们就会被通知这里是军部的研究场所,严禁进入调查。久而久之,官府也就不理会这件事情了,倒是“怪鸟”的传说在附近流行。
楚云作为帝国执政官,当然不会冒险亲自驾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征服天空
鸽式飞机的螺旋桨开始转动,发出嗡嗡嗡的声音,搅动周围的气流,让楚云的衣襟都微微扬动。
不及800公斤的鸽式飞机开始在平缓的土路上滑行,很快它就迎着风快速提升,翱翔在空中!
作为飞行员的冯如可以看到地上楚云一行人和建筑越来越小,空中的疾风让他的脸有些变形,幸好有防风镜,可以让他没有任何阻碍地观察开始变得渺小的地面风景。
楚云在地上同样看到10米长的飞机变得和大鸟一样,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间。
终于,在这个时代看到了像模像样的螺旋桨飞机。
虽然它还在探索阶段,样子也显得有些奇怪,但是按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说不定还真的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喷气式飞机。
“真的能够飞上天空还不落下!这是怎么做到的!”
跟随而来的官员们目瞪口呆,艾拉更是扯住了楚云的衣襟,望着空中盘旋的鸽式飞机出神。
楚云专门挑一个晴朗无云的天气前来验收成果,所以他们可以轻易地看到空中的鸽式飞机,按照参照物等比例缩放,冯如驾驶的鸽式飞机起码升空1000米了。
这可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进步,飞机并不是滑翔机,而是能够自由操纵方向的飞行器了——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此时足以轰动整个世界!
“假使作战的时候以此物进行侦查,或者往下投掷炸药,则可以轻易地击败敌人。”艾拉是海军军官出身,她的时代还没有空军这一种概念,她一直推崇海军甚过于陆军。
但是眼前飞机的出现似乎孕育着一个新的兵种出现,让她敏锐地察觉到了其战术价值。
“现在的飞机还不行,他们实际上不敢距离地面太近,还有高速移动投掷的炸药基本上很难命中目标。侦查和震慑敌人倒是可以……”楚云也知道飞机的战术价值。
只可惜……对于他手下的军队而言,现在有没有飞机并不重要,仅仅是排队枪毙就能够横扫欧洲。
楚云目前更加看重其运输价值,特别是在各个海外据点之间建立机场和油库,可以在世界各地巡逻,就像是海军一样,同时控制大海和天空。
楚云想着以后能不能搞出旋涡喷气式飞机,能够缩短东西方的距离,否则要敲打某一个不听话的王国,从本土派兵乘船过去未免太过遥远。
他胡思乱想之间,冯如两人在空中飞行了半个小时才开始降落,由橡胶材料制作的充气轮胎率先落地,因为与地面剧烈的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量,整个鸽式飞机也发生了晃动,让在地面上视察的众人不禁为飞行员捏了一把冷汗。
“实际上它可以飞行更长的时间,航程可以达到120公里以上。不过我怕大人看腻了,所以提前降落下来。”冯如与另一个飞行员从鸽式飞机跳下,摘下了防风目镜。
“百看不腻,大海和天空都是我们所未征服的区域,而这是我们征服天空的工具。”楚云对他们的成果赞赏有加。
“我们航空器制造厂仔细研究过大人提出来的方案,大人对于单翼飞机情有独钟,所以我们才别出心裁利用仿生学的原理设计出鸽式飞机,作为对单翼飞机的探索
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亚欧海底电缆
“情报处在欧洲渗透得如何了”楚云在回去的路上向艾拉问道。
“西班牙、法兰西、尼德兰联省、波兰立陶宛联邦等王国多多少少都有我们的人在渗透。不过欧洲多是贵族政治,我们的人想要爬上高位难之又难,所以我们采取了结交当地贵族的策略,并且将他们推上权力的舞台,然后他们上台之后会给我们一些回报。”艾拉答道。
“按照这样的方法就可以了。”楚云倒没有什么所谓,即使不使用布置情报网的方法,他也不畏惧欧洲的诸多王国和公国。
只不过布置了情报网之后,似乎在未来有那么点作用。
他们随后到来到的地方是位于京城的电报总站。
几乎每半年楚云都要到各个工厂和项目视察各个项目的进展,电报总站的项目比起飞行器项目还要重要一点。
电报总站的工作人员在楚云等人到来之后前来迎接。
他们在总站的长方桌上铺开了一张线路图。这张线路图实际上是就是一张世界地图,上面有一条条黑线,从京城延伸出来到各处,有海上路线也有陆上路线。
如果寻常的人,定然是不知道这张线路图是有什么用,不过在场的人却明白,这是电报系统的路线图。
“总站在京城,大海上有两条主要线路,一条是向汉城、长崎、横滨延伸的东洋路线,另外一条是向会安港、曼谷、马六甲延伸的南洋路线。我们已经从巴达维亚收到了电报,布缆船东方号在这几年顺利将海底电缆从广州府小心翼翼地铺设到了巴达维亚,现在南洋的重要港口都可以通过电报联系上,大概只有几分钟的延迟。”
总站长指着位于爪哇岛的巴达维亚,这里是南洋行省的治所所在。
将海底电缆从广州府一路铺设到巴达维亚,说明南洋的主要电报线已经可以运作,京城也可以对这些地方进行有效的控制。
但是这个时代的建设是没有休止的,南洋的海底电缆工程才刚刚结束,也意味着新的项目即将开始。
“接下来有两个选择,其一是在南洋各个据点之间铺设更多的海底电缆,让这些地方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二是开始向更加遥远的地方铺设海底电缆,与驻扎在外海的据点进行通信。”总站长说道。
“目前的主缆道已经可以满足军用和官用的通信了,至于南洋各个岛屿之间民用的通信需求还不大,没有必要现在继续在南洋加大对海底电缆的铺设量。而应该将重心放在建立一条从这里到印度、再到波斯、最后到伦敦的电报线。”楚云选择了第二套方案。
“从印度、再到波斯、伦敦……这一条电报线路是要经过埃及进入地中海再到伦敦还是绕过风暴角直接拉到伦敦”总站长问道。
就像是东西方的贸易一样,此时还没有苏伊士运河,海底电缆的铺设也面临着路线的选择。
“直接经红海,然后走陆路经地中海铺设到伦敦。最好能够在地中海找到一个中转站,到时候电报可以不只是拉到伦敦,还可以在地中海转连到罗马、君士坦丁堡、威尼斯等地
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宁芜铁路通车
江淮行省太平府芜湖,自宁芜铁路在芜湖破土动工已经有一段时间,而此时芜湖的商人、农民、工人几乎都集中在完工的月台边,人声鼎沸,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火车头发车。
自从宁苏铁路通车之后,很早就和楚云打交道的芜湖商人汪常远联合了一批芜湖当地的商人和新贵一同组织发起了由民间承包铁路建设的运动。他们出资、雇佣工人、负责运营,而官府提供铁道建设的技术人才。
这一段长达200多里路的铁路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很快就告完工。
现在所有当地的人都充满兴奋地来验收他们的成果。他们可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为自己的家乡修一条通往南京城的铁路,来发展当地的经济。如果这笔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们很有可能会对此感到失望。
一辆蒸汽机车静静地躺在卧轨上,喜欢热闹和好意头的人们甚至在冰冷的黑色车头给它戴了一朵大红花,以消除机器过于冰冷带来的寒意。
月台周围还有舞狮队和放着炮仗的人在为这次通车仪式而庆祝,周围嘈杂声和恭贺声持续不断,地面落着大量鞭炮留下红皮,热闹非凡。
“汪掌柜,你总算是从东瀛回来了,我们还怕你赶不上我们宁芜铁路的通车仪式。距离破土开工有小几年了,总算是完工,要缩短这两百里的路一点都不容易。”芜湖的商人们对其中一个商人感慨道,几阵唏嘘。
如果这条铁路是由工部出资建造的,也许这些商人们只是抱着来看热闹的心情,而完全无法体会到修建铁路的成本之巨,也无法体会到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艰辛。这一条铁路却是他们出资和管理,只是200多里的铁路却让这些芜湖商人们感到不容易。
“我本来在大阪府周转粮食,听闻诸君传来的电报,立即马不停蹄、船不落帆赶回来。诸位曾经因为信任我汪某,所以才共同出资建造宁芜铁路,以使得家乡繁荣。现在铁路修好,通车仪式验收成果,汪某怎能够不及时出现!”汪常远朝众人说道。
“电报还真是好东西,哪怕是千里之远也能够立刻得知。”众多芜湖商人现在也对新事物能够接受了,他们甚至花费不菲代价直接发电报给汪常远,邀他回来参加宁芜铁路的通车仪式。
“看,这辆是我们芜湖铁路公司向官府购买的火车头和若干车厢,我们打算将其命名为芜湖号,这样一来即使是他方旅人在这一段铁路乘坐我们的火车,也能够让我们芜湖的名声走出去。”
众人指着躺在卧轨上的火车车头,这个铁疙瘩拉着7节车厢,其中两节车厢是客运车厢,还有五节是货运车厢。
车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蒸汽机车头本身。
汪常远看到蒸汽机车车头戴着一朵大红花,不禁哭笑不得,怎么在当地的百姓心目中,这次的通车仪式好像是要送待嫁的闺女出嫁一样
汪常远在京城甚至是南京城到苏州城都乘坐过当地的火车,对于蒸汽机车已经一点都不陌生了,所以并不会觉得有多少新鲜感,同样他也相信这次通车仪式上的试车没有危险而言,于是他放心地和其他同伴进入客厢里面。
与汪常远这样经常走南闯北,见识新奇事物的大商人不一样,绝大多数芜湖当地的百姓完全没有见过已经出现在南京城与苏州城之间的火车和铁路,他们对这种奇怪的运输工具充满了新鲜和好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女王回归
泰晤士河畔再次出现东方的船队,主力蒸汽铁甲舰“霍去病号”给西方带来了更大的震撼,不过英格兰人还没有来得及为更大的铁甲舰感到惊讶,他们将注意力放在了回到英格兰的索菲亚公主,不,应该是索菲亚女王身上。
在失去了查理国王之后,联合王国终于迎回了被议会所认可的新国王。
议员们得知使节团顺利带索菲亚女王回来,大喜过望,一个个立刻换上贵族的礼服,前来码头迎接女王回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