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议会的反对派议员闻此大败,更是一个个惊慌失措、面如土灰。
&nbs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战后
议会派的主要人员被逮捕后,伦敦城甚至是整个英格兰都恢复了内战之前的平静。原本许多支持议会的伦敦城市民恢复了冷静,毕竟查理一世已经不在了,他们就像是一下子失去了目标。
他们反对国王开征船税和护国税以及其他各种名义上的税种,并且同情议会,然而当国王真的因为此事而身亡的时候,他们又赶到了前所未有的内疚,认为是自己陷害了王室。
这种内疚感让伦敦城以及各地城镇迅速恢复正常的运转。
牛津议会和伦敦议会合并成为了英格兰国会,并且开始重新选举国会议员,在索菲亚女王返回英格兰之前代替女王行使国王的权力。
当然,重新选举国会议员,基本上也是这些人当选,因为他们都是各个郡、城镇上有头有脸的乡绅和贵族,就连地方上的治安官和法庭的律师都由这些身份的人担任,除了这一小批精英,实际上没有几个平民能够被选为议员。
保王派在新的国会之中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席位,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重大的事情上都是由保王派来决定。
孙传庭等人一开始还不解为什么保王派还愿意将三分之一的席位让给战败的伦敦议会,后来很快就仔细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保王派只代表了英格兰将近一半的势力,从国王军和议会军几乎是势均力敌可以看出,如果只是有保王派的人在议会,那么他们还有很多郡会对他们的决定阳奉阴违。相反,如果适当地给予部分席位给反对派的人,他们将会拉拢到反对派的议员,使得他们能够打破平衡。
华夏商人在伦敦城开设的几个店铺又重新开张,许多贵族又重新回到了茶馆之中聚会,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从这些人的表情就可以分辨出哪一个人在开战之初是战败国王这一边,哪一个人又是站在议会那边。
“各位大人,你们也真是厉害,竟然在参战后这么快就平定了不列颠的内乱。你们可不知道自从去年国王和议会开战后,我们的生意几乎是一落千丈,很多伦敦城的贵族和居民都钱花在了粮食上面,而我们还真不卖粮食。”茶馆的老板直接将阁楼包下来,招待的是重新进入伦敦城的孙传庭等自己人。
他们在去年离开了伦敦城后再次返回来,这次却是战胜者的身份。
“议会有没有为难你们”孙旭问道。
“他们倒是不敢为难我们,各位大人是在不久前才正式加入战争,他们害怕战败后因为破坏我们的工厂和店铺被当成是罪犯交到我们的手上。我们对付他们可就不会像是他们自己人那么仁慈了。”茶馆的掌柜说道。
“这些反对国王的议员倒是精明,不敢动我们产业,否则我们还真的有理由处决他们。目前也就只有三十几个主要负责人被逮捕,其他的反对派议员要么被遣散,要么重新在新的议会中任职。这边还真是有自己的一套游戏规则。”
“比起处决背叛者,他们这似乎更加看重对财产的剥夺,反对派被逮捕的议员、还有其他一些的土地几乎都被拍卖,以偿还国王军的损失、士兵的薪水还有雇佣我们的费用。其实我们也没有损失多少士兵,倒是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回到夷洲
夷洲自从台湾城和赤坎城被九州军从尼德兰人收回以后,就归福建行省管辖,这样似乎有些简单的划分其实很正常,不少从大陆前往夷洲拓荒的农民多数是闽地的人,他们占据了沿海的平原,与原来夷洲的平原部落、高山部落逐渐混居在一起。
新移民难免会与原住民产生冲突,这也是文明开化不可避免的一个进程,面对更加高级文明的影响,平原部落、高山部落不得不学会外来者的生存方式,积极地融入改变习俗的进程之中。
笨港是夷洲此时一个相当之重要的港口,也是郑芝龙等以前的海盗从闽地募集流民过来的开荒地。
现在的笨港可谓是繁华,来自大陆的船只经过澎湖列岛,然后抵达笨港,又或者有吕宋岛的船只从南边来航。
夷洲目前有两样相当重要的农产品——一样是南方人的主食大米,还有一样是糖料作物甘蔗。
不要小看这些似乎是随处可见的农产品,实际上对于国计民生却十分重要,农业还是工业的基础,没有农业进步,就没有工业革命。农业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本身就可以为工业提供原材料。
一艘商船靠岸,几个男子和两个女子下来,他们看上去不只是普通的人家,但也不算是大富大贵之人。
“筱姐姐,笨港比起我们好几年前离开的时候更加繁荣了。”一个身穿窄衣窄袖的女子说道。
这个女子便是夷洲高山部落中泰雅族族长的女儿,因为想要去看岛屿大山外面的世界而跟随筱秀儿离开了部落,前往江南和京城,现在陆军讲武堂学习,而且已经是余成的妻子。
余成本来是楚云的近卫队长,不过被楚云派来保护她们两个人。
说实话余成觉得自己的年纪开始变大以后,很多时候身手不如更加年轻的手下灵活,所以也很放心由年轻的部下开始担任保护楚云的责任。
这次南下夷洲说是保护筱秀儿和戈雅,实则更像是一次长假。
笨港距离筱秀儿、戈雅离开夷洲有好长一段时间,人数从当时的小几万人变成了现在10万人左右的规模,而且港口的规模被人为扩大,好容纳更多的商船。
从港口向远方眺望,似乎笨港附近的农田面积也大幅度增加,这里变得逐渐繁荣,不再是蛮荒之地,与闽地一些港口相比已经毫不逊色。
“我听军主大人所说,笨港与厦门之间已经通了电报,所以说即使是我们在京城,也可以从京城发电报来到笨港,直接联系上部落里的人。”筱秀儿说道。
虽然她本身是杭州人,但毕竟从小在夷洲的高山部落中长大,受这边的山水养育,对于这里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情。
“唔!我怎么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戈雅惊呼道。
“那是我们出发前不久军主大人才和我说的,估计电报线也才刚刚铺设到这里不久。你久在陆军讲武堂,当然是不知道的。京城与笨港之间的联系却也不多,一般都是要经过厦门的电报站转发到这里,费用也比发送到其他城市要昂贵一些。”筱秀儿解释道。
“我今年也要从陆军讲武堂毕业了,将会在戍守京城的第二兵团中担任候补军官,如果两年考核下来没有问题,就可以申请晋升为
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夷洲的农业
“你是哪一位”筱秀儿离开了夷洲已经有7年的时间,一时之间想不起来有这么一个人。
那个皮肤黝黑的士子无奈地露出一丝苦笑:“也是,筱秀儿姑娘离开夷洲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忘记了我这个没有出息的家伙也是正常。小生是笨港移民子弟欧阳杰,当初你离开夷洲时,我还说能够前往京城考取功名,还能够与筱姑娘再次相见。”
筱秀儿经过对方这么一提醒,想起了当时离开夷洲的时候的确有一帮从前来笨港开垦荒田的新兴家族子弟曾经追求过她。只是……
“欧阳公子,你一时之间变化甚大,我已经是完全认不出来了。”
“说来话长了,当时我的确是随后前往京城试图考取功名,可是现在四书五经所占的份额太小,新学占了大头,算术、物理、律法,这些都十分艰涩难懂。我在京城逗留了两年的时间,始终没有信心通过入学考核,此时在夷洲的家父托人送一封家书过来,上面有言科举已改,如着实没有信心,可以回来这里开垦新的田地,官府愿意将新开垦的田地租给我们种植作物,只需要每年向官府收取一定的地租即可。我当时信心全无,虽然知道姑娘也在京城,但是大丈夫没有功名,无法实现当初的承诺,又有何面目再见姑娘想到这里我便回来笨港,与家父一起照顾家里的田地,雇佣佃农开垦荒地建立农场。我这一身皮肤就是开垦荒田的过程中被烈日灼黑的,所幸的是这几年风调雨顺,农场规模越来越大,日子好了起来。”
欧阳杰向许久不见的筱秀儿诉说这些年他的经历,他本身的经历也是夷洲移民的一个缩影,这里的移民主要以农业和农产品贸易为主。作为还没有怎么经过开发的岛屿,这里有着可以开垦的大片农田。
筱秀儿认真地听着他的故事,并没有露出一丝的不耐烦,不如说这样的故事更加具有代表性。在更加注重忠孝仁义礼智等人文道德的古老国度,还是有很多人无法接受数学、物理、化学等新学,他们只能够从事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再熟悉不过的工作——种田。
不过尽管连他们本人都没有发觉,此时的种田非彼此的种田,小农经济受到了巨大的破坏,他们开始追求更大规模的农场来获得规模效应,雇佣大量的劳动力,同时购买官办工厂出售的肥料、或者是一些商人从南洋运输回来的海鸟粪充当的天然肥料来提高产量。
“对了,我们家开办的粮食公司拥有的农场距离泰雅部落不远,如果你们不赶时间,我可以邀请你们前去参观一下我们的大农场,那可是好大一片农田。”欧阳杰兴奋地说道。
“粮食公司”
“是啊,由于禁止土地兼并,只能够以成立公司的模式从官府租借这些荒地。一个人的资本也很难经营这么一大片土地,更不要说还要承受农作物可能滞销带来的风险,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联手出资,再由其中几个人负责平时管理或者雇佣经纪人来管理。这样的效率比起挨家挨户吩咐他们在自己的田地上种植特定的庄稼好多了,欠收之年也不会引发小农户破产。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欧阳杰问道。
筱秀儿和戈雅两人看向护送他们回来的余成,似乎是在征求他的意见。
欧阳杰也发现了余成和几个彪形大汉,似乎个个都身手不凡。
这些人其实都是楚云的护卫队里面的成员,他
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来自南美的水果
“这里就是凤梨田吗”
筱秀儿和戈雅两人看着一整片青黄相间的田地,一眼望下去不见边际。
这还是两人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作物,而且是这么一大片土地,有十几个农夫正在凤梨田里面采摘凤梨,将它们放在箩筐里。
虽说凤梨早在更早之前就传了过来,不过还并没有大规模的种植,平常人也很少看到这种产地来自南美洲的水果。
就是余成跟随楚云那么多年,也没有见过这种玩意,这么一大片凤梨田对他来说也是蔚为壮观。
“因为普通的百姓很少碰过这种东西,为了避免滞销,我们粮食公司种植凤梨的田地只有300亩。”欧阳杰颇为得意地指着一大片凤梨地。
“300亩可不少了。”余成说道。
“我要去看看这种叫做凤梨的水果是什么样子!”
戈雅兴奋地要伸手去拔土地里已经成熟的凤梨。
“戈雅,这是别人的农田,你怎么能够没有得到别人的允许就擅自采摘。”筱秀儿赶紧拉住戈雅。
“不打紧,只是这凤梨带刺,要是刚才戈雅姑娘鲁莽地伸手去抓,说不定会被凤梨的刺划伤。老李哥,带两副厚实一点的手套过来。”欧阳杰朝着田间采摘凤梨的农夫挥手。
“知道了!”一个农夫见到股东的公子带人来参观凤梨地,赶紧带着粗布手套过来,“两位姑娘不要嫌弃手套粗糙,只是这凤梨有刺,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刺到。”
戈雅闻言赶紧戴上了粗布手套。
“采收的时候可以用刀切断果梗,然后小心采下果实,注意不要被茂密的叶丛划到皮肤,这种剑形的叶子有锐齿。”农夫提醒道。
戈雅在陆军讲武堂学习了几年,连火炮都操作过,采收凤梨自然不在话下,她三下五除二就将接连采摘了好几个凤梨。
筱秀儿也按捺不好奇心,尝试着自己采摘了一个凤梨。
这种水果的模样让她觉得甚是奇怪,说不上好看,而且让人怀疑这种水果该如何下口
“想要品尝这种来自西洋的水果,还需要用刀切开才行。”
农夫十分热情地从周围一盆盐水中取出一把小刀,手起刀落,很快就露出了里面淡黄的果肉。
“嘶……有点酸……”戈雅取了一块,柳眉微微一皱。
“盆里有盐水,可以适当减少酸味,不少船长路过笨港的时候也会购买这种水果来为水手补充必要的营养。如果他们水手在大海上不经常吃一些新鲜的果蔬,那就很容易患病。”欧阳杰说道。
随后欧阳杰又带着筱秀儿、戈雅、余成等人前往甘蔗地和水稻田,甘蔗地作为制糖的原料,占地千亩以上,而水稻田更是夸张,欧阳杰所在的粮食公司竟然拥有万亩水稻田,漫山遍野过去都是青色的水稻。
“这上万亩水稻,如果能够收获,也有几百万斤粮食了吧,还真是一个富家公子。”戈雅对筱秀儿说道。
只是她的声音不小,本来就没有遮掩之意,欧阳杰听到后苦笑:“戈雅姑娘误会了,这个粮食公司可不是家父独有,而
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回到部落
一行人牵着马匹在夷洲的山中行走,他们需要穿过溪流和山林才能够抵达泰雅族部落所在的地方。
原本这些地方还很偏僻,不过随着高山部落开始融入文明社会,贸易便开始了。
“一些小商贩用驴子驮着货物在各个部落之间兜售盐、油、糖、菜刀、铜镜、煤油灯等生活用品,他们还会从部落中换取一些重要的商品。野兽的珍贵皮毛、高山茶、民俗饰品是现在高山部落能够提供的特产。别看这些小商贩规模很小,但是这种流动式的贸易还是给他们带来了不少辛苦钱,养活了不少人,也方便了各个在山林中的部落。”
欧阳杰自告奋勇地帮助筱秀儿等人雇佣马匹来驮行李,还为他们介绍这里发生的变化。
他们一路上果然先后遇到了几个到山林之中与部落进行贸易的商人,他们有些喜欢交朋结友的商人会驻足停下来与筱秀儿一行人交谈,得知戈雅是泰雅族一个大部落族长的女儿,又是从京城回来探亲,多少有些惊讶之色。泰雅族部落和笨港、台北、闽南等地的交流倒是有一些,但应该还不至于有人已经到了京城吧
“与你们的部落交流比起周围其他部落好多了,你们是高山部落里面最早愿意主动出来和平原城镇交流的部落之一。”商贩们在告辞前说道。
筱秀儿等人继续向东行进了一段距离,终于寻觅到了泰雅族的部落所在,这里有着许多的木屋、茅草屋,还有孩童在村口玩耍。
这些孩童见到出现的筱秀儿、戈雅、余成、欧阳杰等人,兴奋地朝着村子里跑去,边跑还边喊着余成听不懂的预言。
“他们好像是将我们当成了来到部落里面贩卖日用品的商人。”筱秀儿和戈雅两个人倒是能够听懂泰雅族部落的语言,她们听到孩童口中的喊话,不禁哭笑不得。
不过仔细算算,她们离开泰雅族部落已经有七年的时间,这些孩童出生的时候她们都已经不在这里了,不认识她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很快孩童们的喊话声惊动了部落中的族人,他们不少人从村子里面出来,想要和周转于各个部落之中的商人交换物品。
这些成年的族人不少都有黥面、纹身,穿着和筱秀儿她们不一样的服饰,他们看到筱秀儿这一支“商队”,都察觉到了筱秀儿一行人似乎和以往过来做生意的商人不一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