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nb




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化学制碱
    “从很早之前我们的老祖宗就从卤水、草木灰、地下碱矿中获得碱,这种东西可以洗涤衣物、发酵面粉、治病,有着很神奇的作用。有不少人从事碱的开采加工、以此为生,据我所知,在开采地下碱矿的时候一般流程是开窖、浸水、漉起、晒干、烧灰。”李晋德听楚云提到碱,多少有些了解。

    “没错,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利用碱来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使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获得的碱也叫做天然碱。不过里面含有多种杂质,换而言之纯度不够。我们想要加工成纯净的碱类产品,用以精细的工业。其中一种碱叫纯碱,是一种很重要的原材料,肥皂、玻璃、冶金、纺织、制纸、石油、医药都离不开它。”

    楚云尽量用最简单的形容来向李晋德介绍纯碱是个什么玩意。

    其实就算楚云以高中时候学到的化学知识就可以轻易地理解纯碱就是碳酸钠,可以与许多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而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工业原料,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

    比如纯碱和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应可以生成硅酸盐,硅酸盐则是玻璃的主要成分。

    随着楚云治下的工业兴起,对于化工原料纯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此时组建专门的纯碱厂势在必行,否则无法满足工业的需要。

    本来楚云第一反应想到的化学制碱方法就是侯氏制碱法。

    福建化学家侯先生发明这种联合制碱法,在他的时代打破了西方的垄断,还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极大地振奋了华人的信心。

    楚云起先打算一步到位建立一座联合制碱厂!

    不过侯氏制碱法出现的年代比较晚,楚云在开启它的前置技术前不能够直接开启侯氏制碱法。

    目前楚云召唤出来的人才能够实现的化学制碱法为18世纪法兰西人发明的路布兰制碱法。

    在这种方法上面还有更加先进的索尔维制碱法,再上面才是侯氏制碱法。

    虽然还不知道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但是楚云可以暂时使用路布兰制碱法建厂生产纯碱,然后再研究索尔维制碱法,最后到侯氏制碱法。【   ¥最快更新】

    “小人对于其中的原理并不清楚,可能需要花费一点的时间琢磨一下……”李晋德有点为难。

    他本来只是一个海商,不可能会知道化学式和化学反应这种超乎了时代的东西。

    突然被楚云吩咐下来这样的任务,他也很难办啊,难不成要他速成化学知识

    “其实你不用太担心,我只是想要委托你前去督促工厂的筹办和改善管理而已,并不一定要精通此间的原理。我们自然会有化学院的专家专门负责制造相应的仪器和研究其原理。”楚云说道。

    “这样一来我就放心了……”李晋德松了一口气。

    “这次设厂的地方预计在塘沽,选址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因为有火车的关系你来往京城和天津卫之间也很便捷。侥幸从西洋死里逃生回来,你应该不是很想要离开家里吧。”楚云说道。

    “多谢军主大人体谅,如果只是临时到天津卫办事,在下到时愿意前去视察一番。如果发现有什么问题,一定会向您汇报。”李晋德知道这件事情压力并不大,楚云只是想要一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塑造英雄
    “稍后会有报社的雇员前去你的府上进行采访,将你在地中海上的经历编成报道,再加宣传。”楚云起身送李晋德出府,并告知了他一个消息。

    “我被抓住当成苦力这样的事情说出来实在是丢人,还是不要见报的好……”李晋德听了楚云的话,连连摆手。

    他可是被抓住在阿尔及尔当苦力,吃了不少的苦头,这件事情并不怎么光彩。

    “无妨,你放心描述你的经历,报社进行加工之后才刊登。你不是建议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前去西洋开拓市场虽然历史是由广大的群众创造的,但是群众需要英雄。如果对你的经历经过艺术加工后大肆宣传,就可以让众人有个效仿的对象,说不定会再次兴起前往西洋贸易的浪潮。”楚云说道。

    “……”李晋德不禁觉得心里有愧。

    他被抓住在地中海的这段时间可是什么都没做,这样也能够被报社宣传成英雄的话,这也未免……

    “当做是为我们前往西方开拓市场的造势,不要有心理负担。而且作为第一个主动带领船队抵达欧洲的华夏人,当个英雄又如何了”楚云拍了拍李晋德的肩膀,让他更是受宠若惊。

    要知道他面前的可是掌握着帝国大权的人,无数的军队、工厂、舰队都是由他从无到有打造而来。

    事实上李晋德投资西方公司的3万两白银本金已经升值了,随着西方公司在伦敦城建立工厂和开始源源不断地盈利,西方公司的股价越来越值钱。如果李晋德现在将原本价值3万两白银的股票转手卖出去,可能超过10万两白银都会有人收购。

    正是因为跟着楚云,李晋德的财富积累越来越快。

    李晋德是海商的代表,他代表的是帝国内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商人群体。与内陆依靠骡子、运河、人力周转货物不同,海商依赖的是大帆船,而且每次周转货物的数额巨大。

    目前主要有三个海上贸易圈,北洋贸易圈,涉及江南、京畿、辽南、高丽、东瀛、琉球。南洋贸易圈,涉及江南、广东、夷洲、中南半岛、香料群岛。西洋贸易圈,基本上是对南亚次大陆、欧洲的贸易。

    海上的贸易量与日俱增,可能有几百艘、上千艘大帆船在三个贸易圈进行周转贸易!

    这是发展的必然,特别是北洋贸易圈和南洋贸易圈都在帝国的疆域范围之内,基本上是处于自由贸易的状态,通过大帆船来让帝国内部的商品流通,充分让资源高速有效运转,也离不开海商。

    海军部的几十条军用船只和民间的上千条大帆船没有可比性。

    将李晋德送走以后,楚云回到了后院的凉亭中踱步。他要考虑派遣更多的士兵前去欧洲来干预不列颠的内战。但问题在于该派多少士兵前去欧洲

    派去的士兵数量太多的话成本会很高,补给也是一个大问题,而且会引起欧洲诸国的警惕和反感。数量太少的话派不派去没有多大的区别。

    “如果能够在西洋有一支仆从军就好了,既可以降低派遣远征军的成本,又可以减少西方对于我们的恐惧,就像是印度的土邦雇佣兵一样。”

    楚云想到了东印度公司的管理方式,通过在印度半岛雇佣土邦士兵来降低维持军费,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印度雇佣兵去欧洲
    军部独立于六部之外,有着自己的会议,安排帝**队的调遣。楚云经过艾拉的启示,想到了一条用较低的成本插手不列颠内战的途径——将在印度招募的雇佣兵运到欧洲战场参战。

    这样的想法看似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完全是行得通的。当印度的土邦雇佣兵被运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欧洲,他们就只能够更加依附于他们的主子。

    而且最关键的是雇佣兵便宜啊,一个华夏士兵等于十个土邦雇佣兵,派遣1000个华夏士兵前往欧洲可以运10船土邦雇佣兵过去。

    “不列颠很快就要进入内战,我们的原则只有一个,必须要确保不能够由当地的新贵族和商人集团控制的议会当权。一旦那群人当权,我们与查理一世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可能会作废,他们的诉求更加麻烦,甚至会排斥我们的商品,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楚云率先提出了目标。

    无论保不保查理一世,楚云都不想要让偏向于贸易保护的英格兰议会当权。

    原因很简单,他费尽心思和查理一世签订那么多条约,说到底就是为了市场和原材料。这必然会损害到不列颠商人的利益。

    “最近的军费有限,如果要介入不列颠的内战,我们可能需要派遣超过5000人前往欧洲才能够真正起到作用。要组织5000人的远征,费用会比较高昂。”后勤处的军官说道。

    “我们只需要派1000人前往欧洲即可,剩下的4000人向东印度公司要人,他们在孟加拉招募了不少的雇佣兵,要走他们4000人后让他们在孟加拉重新招募一批雇佣兵就好了。”楚云说道。

    “向东印度公司要走4000人么……这样做的确可以降低成本。”后勤处的军官对视一眼,利用孟加拉的土邦雇佣兵作战不得不说是一件节约军费的事情,还不需要向他们支付大量的补贴,随时可以从印度半岛进行补充。

    “从本土派遣1000人,在抵达加尔各答之后重新编组,让我们的人担任军官,尽量能够做到抵达不列颠之后就能够投入战斗。”楚云说道。

    “大人,请问多久之后这支部队需要出发”后勤处问道。

    “如果只是1000个本土士兵,那么三个月后就要与西方公司的船队一同在第四舰队的保护下出发。”楚云知道时不我待。

    伦敦城距离这里有严重的时间差,他得知的消息可能已经是一年前的消息,而从这里组织部队前往不列颠又需要一年的时间,不能够继续从容不迫下去。

    “海军部需要向西洋增援船只吗”海军部在总部的军官问道。

    “不需要,西洋有第四舰队就足够了。不列颠的皇家舰队姑且与第四舰队有着不错的关系,而且第四舰队在地中海向他们展示了实力,就算皇家舰队背叛了国王,估计也不敢和第四舰队翻脸。唯一对我们有威胁的是西班牙、葡萄牙、尼德兰、法兰西的舰队,但是很幸运的是这四个国家正在交战,他们的舰队需要用来防备彼此,抽不出船只来干预不列颠的事情。所以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楚云说道。

    欧洲诸国联合起来的话第四舰队不够用,然而欧陆各国打的不亦乐乎,没有精力理会不列颠。

    楚云预计欧陆的三十年战争还有九年才结束,就算是因为他的到来而使得进度加快,也不会太快结束,这是干预不列颠的最好时机!

    “火



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李晋德与化学工业
    “话说我们的商人李晋德被凶神恶煞的西洋海盗抓住以后,他卧薪尝胆,在海盗的巢穴收集情报,摸清楚了城中的部署,还派人暗中联络我们的舰队,以共同消灭为害一方的祸害……我们的舰队,也就是第四舰队,有大船一百余艘,火炮5000门,到了海盗的巢穴前,只见一大将登岸给海盗们最后的通牒:‘念你们上有八十高堂,下有三岁小儿的份上,若你们能够交出劫掠的财物,从此洗心革面,不再祸害过往路人,便饶了你们’。”

    “不料那些海盗一向凶狠惯了,不听好言相劝。我们的舰队只好用5000门火炮轰击海盗的巢穴,那实心的炮弹个个有小山般大小,直叫海盗们抱头鼠窜!”

    茶馆里的说书先生唾沫横飞,说到惊险之处,令众人拍手叫好。

    李晋德早在几年前前往欧洲活着回来的时候就被塑造成了航海英雄,京城早就有他穿越惊涛骇浪见到西洋国王的传奇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现在李晋德在地中海的故事又被九州报社大肆炒作,其热度更是扶摇直上。

    说书人甚至将故事分成了好几幕,如地中海遇险、智斗西洋海盗、突尼斯大海战、远征埃及,让京城听腻了往常几样评书和戏曲的观众来了兴致。

    在他们看来这些故事比起一些书生凭空想象编造的故事更加栩栩如生,因为这就是根据事实进行夸张化的传奇故事,加上真的有李晋德这个人,还回到了京城,更是让许多普通的民众对此深信不疑!

    “相公,你现在的知名度更高了,就连我去买菜有一群人问你的事情,比如问你是怎么骗过海盗的耳目为我们的舰队提供消息的。”萨琳娜坐在茶馆的包厢中,几乎是带笑地向李晋德说道。

    因为包厢的存在,倒是帮助李晋德挡住了许多烦恼。

    越来越出名以后,李晋德和萨琳娜两个人出门都必须要蒙住脸才行了,不然会被京城中一群听过了评书的狂热“粉丝”围着问这问那。

    李晋德对此很是无奈。说实话他从西洋之行中获得了不少的好处,他手中的西方公司的股份更加值钱,每年他能够从公司获得不少的分红,他在商人的圈子中也算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了。

    但是他并不想要在市民群体中也这么出名啊,这样会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让他甚至不得不请两个护院站在大门口驱逐试图闯进他的府中的好事者。

    出行在外也变得麻烦起来。

    可是他不得不成为这样的一个英雄,因为需要一个英雄形象来激励商人和水手向西方开拓进取。何况这件事还是楚云亲口拜托他的,他无法推辞。

    “报社的人越来越过分了,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夸大了事实。我在阿尔及尔一直是充当苦力,哪里有机会收集情报。还有第四舰队满打满算加上补给船不过10多条船只,哪来的100多条。说书这种东西就是越夸张,听众才越喜欢,若是按照事实说出来,怕不是他们会意兴阑珊。”李晋德像是自嘲道。

    “相公,你能够隐忍着活下来就已经很厉害了,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萨琳娜握住了李晋德的手说道。

    “哈哈哈,你说的是,如果不是有这张照片,饥寒交迫的我怕不是已经死了好几次。”李晋德取出皱巴巴的黑白照片,上面是李晋德他们一家子的合照,“这张照片我需要找人裱起来作为我们的传家之宝,然后我们再去拍一张新的合照……”

    &n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天津卫的化工厂
    天津卫的塘沽地区,世界上第一座纯碱厂的厂房已经搭建起来,里面的工人正在安装设备和仪器。

    李晋德跟着一群天津卫的官吏和化学专家来到了这座纯碱厂巡视这里的情况,这间工厂被寄予厚望,即将用于生产重要的原材料纯碱。

    “此地盛产原盐,百里之外有唐山的煤,再往东不远有滦州的石灰石。又面临渤海,背靠铁路,交通方便,碱厂定能办成。”天津卫的官员说道。

    纯碱厂在天津卫成立,对于他们天津卫的官员而言是一件好事,能够成功督办纯碱厂可是政绩一件。

    “当然还离不开附近的一个精盐厂和一个硫酸厂为我们提供原材料。我们所使用的是路布兰制碱法,利用硫酸将盐转化为硫酸钠盐,再将硫酸钠盐与焦炭、石灰石混合燃烧生成碳酸钠和废渣。”化工人员带着众人参观砖瓦水泥建筑的制碱厂。

    纯碱厂里面有在这个时代可以称得上是精密的化学仪器和管道,还有一袋袋制造纯碱的原材料,如原盐、焦炭、石灰石等。

    李晋德看到复杂的工艺流程,不禁觉得费力,这些东西已经和绝大多数传统的生产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区别,让人难以理解。

    尽管他在到来之前已经前往化学院了解最基本的常识,不过到了这里见到各种仪器和管道,还是有些懵懂。

    “纯碱的产量可以达到多少”李晋德问道。

    “如果材料供应的上,日产10吨纯碱不是问题。”纯碱厂的厂长答道。

    “日产10吨!”李晋德惊讶,这样的产量简直可以说的上是夸张了,堪比高炉冶炼钢铁的产量。

    那么一座纯碱厂岂不是年产3000吨的纯碱

    “这是在理想的情况下,原料提供没有问题时的产量。实际上原料的供应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隔壁的精盐厂只能够日产5吨的原材料,需要扩厂后才能够提升产量。我们也在研究新的制碱方法,实际上如果新的制碱方法完善的话,日产40吨纯碱都不成问题。”厂长指着其中一个实验室,“那里的技术人员正在实验新方法和装置。”
1...435436437438439...5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