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步兵上尉听到观察兵向他报告,犹然不敢置信,而是亲自用望远镜观察马打蓝人的大军,果然在望远镜之中看到了马打蓝人的阵型前面列着两门加农炮。

    “不一定是他们自己生产的火炮,说不定是从哪里买到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搞到的火炮,无论如何要小心他们的炮击。”步兵上尉在得知对方有加农炮后,无法判断对方火炮的威力,怕未完工的棱堡城墙会经不住加农炮的轰




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全面反攻
    马打蓝国的素丹见火炮不能奏效,很快就放弃了无力的尝试,他转眼又想出了一个土办法,在夜间频繁发动对堡垒的袭击。

    不过这个办法也显得很笨拙,每次的冒进突击都会被严阵以待的守军击溃,坚固的堡垒是他们所无法逾越的铜墙铁壁,以至于马打蓝大军围困了巴达维亚长达二十一日而无法抵达巴达维亚真正的城墙下。

    仅仅是城郊这座驻守了500人的堡垒就拖住了他20000人的大军,寸步难行!

    巴达维亚港口的炮台和武装商船在这二十一日内击溃了打算强行登陆的马打蓝舢板船船队。

    这些船只本来是近海的商船或者渔船,被火炮击中后很容易损失惨重,它们始终无法做到突破炮台和武装商船的火力靠岸,反而被击沉了好几艘船只。

    被马打蓝人骗出去调查的第三步兵营主力收到了巴达维亚的求援信后立即从其他港口返回驰援巴达维亚。

    两艘战船轻易地驱逐了封锁港口的马打蓝船队,超过700人登陆巴达维亚。

    “大爷的,没想到竟然被这些土著给摆了一道!”第三步兵营的营长回到巴达维亚第一句就破口大骂,“他们派出了几百人的分队袭击港口,夺取船只,为的就是将我们吸引过去。当我们到了当地,他们就想要将我们引入丛林之中。幸好我没有中计,不然还要耽搁更长的时间。”

    “说明这些土著王国也在和我们的斗争中学会精明了,他们真正的主力正在城南郊外围困堡垒。现在你们返回,我们该发动反击了!”巴达维亚的民政官有些许恼怒。

    马打蓝人围困巴达维亚二十一日,巴达维亚在这段时间直接、间接的损失巨大!

    像是橡胶林这种对于马打蓝人无所谓的种植园还能够保持完整,然而像是椰子林、香蕉林、甘蔗林这些可食用的种植园就遭遇了马打蓝人的洗劫,损失在10万两白银以上!

    “城中有多少人马”步兵营营长问道。

    “100正规士兵,还有几百个青壮,如果想要发起总攻,我们还能够组织更多的青壮、商人、水手、工人进行反击。”民政官说道。

    “既然是总攻,那么就要一次性打垮他们,尽量集结更多的士兵!”

    南洋行省开始最大程度地动员巴达维亚的商人、居民参战!

    在第三步兵营的主力抵达后,巴达维亚城上空的阴霾一扫而空!

    超过3000居民、商人、工人、巡捕、狱卒、水手被编成了三个营,少数人被官府发放了火枪,部分人手持冷兵器,还有人使用的是菜刀、扁担、长棍这种几乎没有战斗力的器械。

    但这并不重要,这些人是为了壮大声势,实际上他们也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他们的任务是跟在800名正规步兵的后面冲锋即可。

    “城外的马打蓝人毁坏我们的农田、种植园,让我们巴达维亚连续二十天陷入停滞,我们必须要将他们驱逐出去!”民政官振臂高呼。

    “驱逐马打蓝人,守住巴达维亚!”下方的巡捕带头为民政官应援。

    “驱逐马打蓝人,守住巴达维亚!”

    巴达维亚的大门打开,第三步兵营的主力雄赳赳地出城布阵,后面是3000名巴达维亚的平民。

    他们气势高昂,还有两门火炮被拉了出来。

    马打蓝大军见到这群出城一副要和他们决战的巴达维亚军队,不安地开始后退。

    “冷静!冷静!”马打蓝王国的素丹见到自己的部队包括象兵都开始躁动起来,勒令下方的将领维持秩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分而治之
    南洋舰队的主力舰队载着第八步兵营抵达巴达维亚。好不容易从印度返回马六甲的邓千龙得知巴达维亚正遭到爪哇岛中最强大的土著王国的攻击,立刻和第八步兵团的吴易合兵前来支援。

    然而他们抵达巴达维亚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

    驻守巴达维亚的第三步兵营和东瀛武士、巴达维亚平民在马打蓝大军的攻势受挫后,轻易地击败了他们。

    这种以几百正规士兵加上若干平民击败几千、几万土著大军的胜利对于第十二兵团而言屡见不鲜,训练、火器技术的差距让战斗几乎呈一面倒的趋势。这是来自高级文明对于连火炮都无法铸造的低级文明的碾压。

    有上千马打蓝士兵成为了巴达维亚的俘虏,他们将会被派到劳动密集型的种植园劳作,为巴达维亚的生产总值和当地官员的政绩做贡献。

    “我又来晚了一步……”邓千龙有些郁闷。

    第八步兵营在普拉西和莫卧儿皇帝展开普拉西会战的时候他在途中,第三步兵营在巴达维亚击溃马打蓝大军的这时候他又在途中,相当于和两次立功的机会擦肩而过啊!

    “邓将军不用遗憾,马打蓝人为了组织这一次攻势,他们袭击了好几处小港口,劫持当地的船只为他们的大军运输粮食,你们南洋舰队正好到来,可以收复这些港口,再次将马打蓝人逼退到爪哇岛腹地。”南洋民政官对邓千龙说道。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马打蓝王国经常袭击港口,击溃了他们,过几年他们又会卷土重来。”邓千龙想到即使收复这些小型港口,指不定什么时候马打蓝人又会再次袭击这些港口。

    像是这一次他们打听到南洋舰队到了遥远的印度,所以才会组织大规模的攻势。无比漫长的海岸线,香料群岛的众多港口,让南洋舰队无法保证所有港口的安全。

    “放心吧,这一次他们的主力被我们摧毁,短时间内是不会再次有所行动,对于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土地的收入,只要我们不在大海上将他们封的太死,他们还不至于和我们死磕到底。我们南洋行省需要他们生产的大米,而他们需要棉布、胡椒、蜡等民生物资。”民政官说道。

    南洋行省和这些土著王国并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僵局,实际上双方的商人一直在进行贸易,马打蓝的大米甚至供应给马六甲的军民。可见贸易是无法避免的潮流。

    即使马打蓝素丹突然袭击巴达维亚,与南洋行省相互敌视,但是马打蓝素丹还是大力鼓励出口大米,对棉布、胡椒、蜡等物资征收高额关税,以实现贸易保护。

    “话虽如此,总不能无休止地和他们消耗下去。我们需要让他们内部陷入分裂,无法在爪哇岛形成一个统一的王国来对付我们。这样一来你我地任务就轻松了许多。”邓千龙从孟加拉回来,见识到了东印度公司强行将孟加拉地区从莫卧儿帝国独立出来,便想到了是否能够在爪哇岛如法炮制。

    如果将爪哇岛的马打蓝王国也拆分成若干个小诸侯,分而治之,则蚕食马打蓝王国就容易许多了。将马打蓝王国变为附庸,就相当于占领了马打蓝这个爪哇岛的产粮地,为南洋行省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我得好好思忖一下该如何分而治之才是稳妥,然后上报给军部。从广州府铺设到巴达维亚的海底电缆工程好像才进行到曼谷,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接到我们巴达维亚,那样就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东印度公司改组(上)
    “这是东印度公司、南洋行省衙门上报的春季报告,他们在两个地方分别遭受到了对莫卧儿帝国和马打蓝王国的攻击,并且成功击退了来敌,做出相应的措施——东印度公司成功策反了孟加拉总督,现在的孟加拉地区已经撇开莫卧儿帝国单独和东印度公司签订了通商条约。”

    “南洋行省那边摧毁了马打蓝王国的主力,提出分而治之的策略,打算收买马打蓝王国的长老来分裂马打蓝王国。这件事情理论上六部都没有权力涉及……我们认为交由军部或者情报处处理此事更为恰当。”

    冬季、春季发生在印度半岛、爪哇岛的事情统一从曼谷的电报站上报到了京城,报告也很快出现在六部议会上。

    说实话帝国之南疆发生这样的事情,楚云也没有想到。特别是在东印度公司和东印度派遣军的运作直接让孟加拉脱离了莫卧儿帝国的控制,强行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特权扩大到整个孟加拉地区。这比计划中提前了不知道多少。

    “不过这两次行动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东印度公司的土邦雇佣兵数量从500人上升到了2500人,临时调动第八步兵营从马六甲抵达加尔各答,期间消耗了大量的火枪、火药、炮弹、粮食。东印度公司在苏拉特等几个位于莫卧儿帝国境内的商站全部撤到孟买、果阿、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几个新据点,将加尔各答视为新的总部,以后我们本土或者南洋的商品都可以经过新据点以较低的关税进入印度市场。预计未来三年土邦雇佣军的数量还会继续攀升,用于支付这些雇佣兵的军饷、枪支弹药也会增加。”

    “巴达维亚遭到围攻到彻底解除威胁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有几艘商船在外围遭受到马打蓝海盗船的袭击,几个小型的附庸港口和渔村遭到了马打蓝人来自陆地上的攻击。在马打蓝人的袭击中,城市、商船、橡胶园的直接、间接损失,再加上我方调动部队的开销,合计超过了几十万两,不可谓不重。”

    户部的官员一如既往地抱怨开销,冬季、春季突然产生的巨额开支让户部也有一些措不及防。

    “我看这报告里面,南洋舰队从苏拉特获得的战利品足够补偿相当一部分开销了。”楚云说道。

    “确是如此,不过东印度公司自从我们接手以后就没有怎么盈利,要是将东印度派遣军的费用也算在东印度公司的账簿上,实际上东印度公司的财务报告将是持续的亏损。更不要说按照十年的计划,以后东印度公司还要在印度半岛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张,将来需要维持超过30000土邦雇佣兵,仅仅是凭借控制关税和当前规模的贸易是无法维持如此大规模的土邦雇佣军。再加上可能随时爆发的战争,这样的财政充满了不确定性。”户部的官员说道。

    东印度公司本质上是官府控股,归户部直接管理,而远西派遣军的军费间接需要户部承担。也就是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盈利需要弥补东印度公司本身雇员、设厂的开支,远西派遣军和土邦雇佣军的军饷。

    以目前东印度公司的财力需要承担这么庞大规模的开销,不免吃力。

    “需要对东印度公司进行变革,使其变得能够获取更大的利润。”楚云意识到东印度公司的扩张加速了,目前的组织架构很难适应其越来越快的扩张速度。

    不列颠人设立东印度公



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东印度公司改组(中)
    对于东印度公司的改组对于户部而言是最近的一件大事,还成立了专门的东印度公司改组委员会。东印度公司在京城总部的董事们也手忙脚乱地准备改组事宜。

    这一次改组很有可能会决定接下来一百年东印度公司的命运。改组的目标是为了让东印度公司更有效率地运转,从印度半岛牟取更多的利益。

    在楚云施加的压力之下,东印度公司改组委员会在忙碌了半个月便拿出了初步的改组方案。

    会议在东印度公司于京城的总部大楼召开,侍卫提前在这里清场子。

    一共有十二个在京城的董事担任委员会的成员,其中两个还是不列颠人担任的董事。

    当初收购东印度公司,为了吞并原本东印度公司的资产,留了一成股份给不列颠人,收购条约中他们要求在董事会有两个席位,而东印度公司目前有二十个董事,不列颠人只有两票的决策权,基本上无权影响东印度公司的重大决策和变更。不过毕竟涉及到了东印度公司改组这样的大事,还是要找来不列颠的两个董事。

    “首先是东印度公司的治理结构,仍然设二十名董事进行决策,京城和加尔各答分别驻十名董事,京城的董事会进行重大决策、编制预算,加尔各答的董事会负责临时决策、监察。另设一位总督在加尔各答进行日常运营和管理,决定是否要发动战争来得到目的。在加尔各答、马德拉斯、果阿、孟买等重要的据点各设立一名管事负责打理。”

    “除了董事会、总督、管事,还有设监事会、监察委员会对其进行管理,约束总督和管事的行为,监察委员会每年对各个据点进行巡视。”

    “其次是代为征收关税之事,需要成立专门的东印度海关委员会,负责征收各国商船到东印度贸易的船只税收。同理董事会、监事会要对海关委员会进行监察。”

    “以后扩张的时候在每个地方设立一个管事即可,同时监察委员会、海关委员会的规模可以随着扩张的规模扩大而扩大。”

    东印度公司的董事率先汇报了东印度公司的主体框架,采取的是多权分立的管理模式,董事会、监事会、监察委员会是实际的决策者,而总督、管事、海关委员会是实际的管理者。

    “公司的结构解决的是如何让东印度公司有效运转的问题,接下来便是如何赚更多的钱了。东印度公司除了在各地设立的商站为我们华夏商人和其他国家商人提供服务收取服务费、仓储费以外,还将单独成立煤业公司、粮业公司、茶叶公司、黄麻厂、机纺厂等工厂,率先在孟加拉进行扩张!预计五年内能够能够全面盈利,其利润将会是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东印度公司的董事在说道东印度公司的前景时自己都不禁激动地有些颤抖。

    孟加拉当地可是拥有大量的人口,意味着庞大的市场,东印度公司要成立这么多公司,意味着可以通过输出商品扩大贸易顺差,将当地百姓从土地上获取的财富掠夺过来!

    “预计公司将有三种收入来源,最重要的是进出口贸易,其次是海关对各国商人征收的关税、最后是商站为各国商人提供仓储等服务的服务费。支出则有工厂、土地、机器、人工等费用,另外需要组建一支土邦雇佣兵、一支武装船队来保障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洋的利益,以及维护多支商船船队进行印度洋到南洋、本土进行货物的周



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东印度公司改组(下)
    东印度公司的董事用手帕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水,楚云也太直接了,一点也不加修饰。

    要从印度王公手中夺取土地的地租权,唯一的途径就是发动战争,扶持、拉拢、打压那些王公,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交出地租,接受东印度公司的保护,用治下百姓的血汗钱来为东印度公司养活庞大的雇佣军!

    “因此我建议东印度公司应该和东印度派遣军成立战争委员会,以负责训练雇佣兵、离间和拉拢印度王公、决定发动战争等事宜。战争委员会为二元制,总督和派遣军指挥官同时进行最终决策,只有两人意见相同时才能够在东印度发动战争。当两人的意见相左时,则上报军部,由我亲自决定。”楚云说道。

    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人说道:“倒是我们疏忽了战争这件大事,我们随后会在报告中增加这个部门。”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我们立刻就要占有印度半岛的地租权,而是可以作为一种战争条约里面的条款。我们在当地的雇佣军成长起来之前暂时不要暴露我们的野心,刚开始可以要的少一点,然后慢慢地索要更多的地租。当他们发现并且反抗的时候,我们就拉拢他们的敌人,离间他们的将领。只要饿不死人,总会有人愿意接受更加苛刻的条件……切不可在一开始让所有印度王公站在我们的面前。”楚云说道。

    “军主大人真是英明神武……”东印度公司的人更是满头大汗。

    他们本来以为抢走对方的海关关税、大举入侵当地市场就已经够狠了,楚云却连印度王公最后的饭碗都不放过。

    “东印度公司将合法拥有两支武装部队,土邦雇佣军和武装商船船队。土邦雇佣军三年内规模扩张到10000人,武装商船船队新购30艘风帆武装商船,以完成护航、巡逻等任务。武装商船从江南造船厂、广东造船厂购买,统一装备24门火炮,这笔钱暂时由九州银行提供贷款,将来东印度公司盈利后连本带息偿还。”董事说到了东印度公司在合理的范围内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
1...426427428429430...5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