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为了完成驱逐,莫卧儿开始收缩防线,不再扩张领土,而把重心放在稳定疆土,对抗来自大海上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皇帝陛下将会亲自带着大军亲征加尔各答,誓将华夏人从孟加拉赶走。这也就意味着孟加拉要再起大军协助皇帝陛下进行攻城,他作为孟加拉总督还要统筹大军需要的粮食,以及抓壮丁来补充上次大围攻的损失。
这次莫卧儿皇帝预计的远征大军和辅兵多达7万人,孟加拉估计还要凑出3万人,合计10万人的大军,要维持这样一支大军可不容易。
“总督大人,有个低级种姓的在外面说他有和华夏人有关的事情要向您汇报,您看怎么安排……”守卫低声地在孟加拉总督卡西姆耳边说道。
卡西姆愣了一下,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竟然有人要和他说这种事情,还真是怪事。
“你们先回去清点人马,我要见一个人。”卡西姆奇怪归奇怪,但是对方这个时候找上门来,无论如何也是要见一下。
一个小瘪三被带了进来。
“你是什么人要是说不出让我满意的事情,那么你的下场将会很惨。”卡西姆很怀疑这样的人能够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和他说。
“小人叫做阿三。华夏人托我给您带个话……”
小瘪三顺利见到了卡西姆以后,突然抬头挺胸,从嬉皮笑脸变得傲气凌人。
“你是华夏人的走狗!”卡西姆怒拍椅把。
正是华夏人操纵的东印度公司在他管理的地盘上修建了棱堡,还让他在大围攻中损失惨重!
“至少他们将我们这些低级种姓看作是半个人,而在你们高级种姓眼中,我们估计连一条狗都不如。算了,小人不是来和大人争执的,而是华夏人托我给您带个话。”阿三看了卡西姆身边的护卫,示意要他们退下。
“你们退下吧,他不敢拿我怎么样。”卡西姆说道。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到马六甲求援
“不知道阿三那个家伙能不能顺利完成任务。本来这样的事情应该由情报处的人去进行,不过情报处那些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从来只有他们主动找上门,而我们很难找到他们。而且为了这种八字没有一撇的事情让情报处的人员暴露出来也不是一件好事。”
正是秦佐明指使他手下最为精明的土邦雇佣兵去找到孟加拉总督。
自从莫卧儿帝国皇帝下令驱逐海外之人后,华夏商人、葡萄牙商人、尼德兰商人已经不敢在堡垒以外活动,所以秦佐明只能够派出招募的印度土邦士兵前去交涉。
“你说孟加拉总督是否会同意从莫卧儿皇帝那里独立出来成为孟加拉的国王”陈邦彦问道。
“他不愿意答应成为国王还有一群王公排队想要当上孟加拉的国王,占据孟加拉这一块富裕的地方可以让他们拥有更加高贵的地位,子子孙孙都是王室。他们在皇帝下令全面封锁我们的时候都敢私底下卖粮食给东印度公司,只要能够给他们足够的好处让他们放下防备,那么他们就愿意背叛莫卧儿帝国。”秦佐明说道。
孟加拉的王公们并不是铁板一块,平时就有领土上的争端,连粮食在战争的时候都敢卖给敌人,想要找一个傀儡再容易不过了,所需要考虑的不过是这个傀儡的势力如何,是否值得扶持。
“听说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沙贾汗要御驾亲征我们,我们这座建造没有多久的堡垒这回可算是出名了,接连被莫卧儿帝国的二皇子和皇帝讨伐。以他们帝国的能力,要是使用骑兵长途袭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兵临城下,但是考虑到他们要召集步兵和火炮,没有三个月的时间是没法对我们造成威胁,所以我打算明日就出海前往马六甲城寻找第十二兵团求援。”陈邦彦说道。
加尔各答堡的两个指挥官,秦佐明是从本土四川派遣过来的军官,而陈邦彦是广东人,后来在南洋舰队担任船长,所以陈邦彦对南洋和驻守南洋的第十二兵团更为熟悉,打算亲自乘船前往马六甲城寻求第十二兵团的援助。
他们为了打击莫卧儿帝国皇帝的威望,不只是要龟缩在棱堡中闭门不出,而是要追求在野外会战中正面击溃皇帝的大军,让莫卧儿皇帝威望一落千丈。只要莫卧儿帝国皇帝威望动摇,这个复杂的帝国将会分崩离析,各地的王公和封建主将会群起角逐!
“第十二兵团在南洋扫荡一些土著王国,丛林中的土著王国很不好对付,还要协助维持治安、平定已降服地区的叛乱,不知道是否可以分兵到印度战场。”秦佐明对于第十二兵团的事情就不是很清楚了。
与印度半岛不一样,香料群岛是真正归南洋行省管理的地方,所以第十二兵团不留余力地打击不肯归顺的土著王国。
而在印度半岛,他们采取的是分而治之的策略,只要东印度公司能够在这里获得原材料和倾销商品就可以了。
“现在很明显印度半岛的战争更加重要,要是他们知道我们正面临着莫卧儿帝国超过100000人的更大规模的围攻,一定会派遣军队过来支援我们。而他们那边的战事可以暂时放下,马打蓝王国、亚齐国的火器水平比起莫卧儿帝国还要差……”陈邦彦说道。
&nb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莫卧儿大军至
金色的狮子太阳旗铺天盖地,一队队骑兵沿着恒河向下游行进,铺天盖地。
他们的腰间挂着战刀,马鞍间挂着火枪、弓箭、盾牌等兵器。这些骑兵是莫卧儿帝国最为精锐的部队,所领取的薪水也最高,还有专门的皇家马厩负责照看军马。
跟在骑兵后面的是步兵和杂役兵,有些步兵装备有火绳枪,有些则仍然装备短刀和弓箭,至于由低级种姓组成的杂役部队就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
陆地上有大量的骆驼、牛及大象,它们负责为皇帝庞大的军队运输粮食、青铜炮、弹药、弓箭。军需官吆喝着杂兵尽快跟上大部队,由于技术不成熟,为了避免火炮炸膛,莫卧儿皇帝的青铜炮加厚了炮身,显得十分笨重,与九州军使用的同等重量的火炮威力不可同日而语。这些笨重火炮往往需要用有六个轮子的木车来搬运,而且速度非常缓慢。
虽说高贵的骑兵是莫卧儿帝国的中流砥柱,但这些从中亚带来的笨重火炮才是突厥人征服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的利器,以前的印度半岛火器技术更加落后。
除了陆地上,恒河的河面上有大大小小数量超过700的船只,缓慢地跟随着大军行进,为大军提供物资搬运。
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骑在一匹黑白两色的战马上,马鞍铺设名贵的丝绸,他腰间的配刀也是镶嵌着黄金和钻石,看上去流光溢彩。
在他的身边是禁卫军和仪仗队,这次皇帝亲征牌面也是要做足。
远征大军进入孟加拉,在一个叫做普拉西的小村子集结,从这里可以在北面威胁到加尔各答棱堡。
150000人的庞大军队和后勤部队几乎淹没了这个小村子,大营延绵几十里。
二皇子沙舒贾、孟加拉本地王公集结的40000大军到来普拉西与帝国皇帝集合。
“父皇,儿臣无能,没法攻陷东印度公司的堡垒,请父皇治罪!”沙舒贾跪倒在皇帝面前。
“你看看你现在一副被酒色掏空的样子,你在军事上的才能比起你的弟弟奥朗则布要差远了,他在德干高原可是战无不胜。”沙贾汗冷冷地说道。
沙舒贾低着头,脸上有一丝不爽的神情。
“华夏人的堡垒和火炮不是德干高原上面那些弱小的国家可以比拟,我们的火炮无法轰塌他们堡垒,他们的火炮给我们的士兵造成巨大的恐慌。”沙舒贾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再厉害的火炮又能够厉害到哪里去难道还比波斯人、欧洲人的火炮厉害”沙贾汗久在阿格拉,对于火炮的认知就是陆地强国波斯的火炮,还有欧洲人卖来的火炮。
“他们的火炮无论射程还是准度比以前遇到的葡萄牙人使用的火炮还要卓越,请父皇千万不要轻敌,否则说不定可能会重复儿臣的挫折……”沙舒贾说道。
“你是认为我会打败仗!”沙贾汗微微恼怒,额头上青筋暴起。
“不敢!”沙舒贾赶紧将头垂低。
沙贾汗作为莫卧儿帝国经常率军征战的皇帝,虽然不认为东印度公司所谓威力更加巨大的火炮存在,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小看对方。
在听了他的二儿子对加尔各答堡的围攻部署后,沙贾汗似乎看出了问题之所在:“再坚固的堡垒也会被攻陷,不外乎三种途径,强攻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碾压恒河船队
莫卧儿帝国的内河船队出现在了恒河口,多达300艘大大小小的商船、渔船、纵火船组成的船队打算从恒河口转向支流胡格利河,进而从河面上包围加尔各答城堡。
沙贾汗已经彻底豁出去了,将内河船只全部派遣出去围攻,要知道东印度公司在胡格利河就只有4到5艘大船,而莫卧儿帝国动用了超过300大小船只!
即使这样,莫卧儿帝国仍然害怕自己的失败,将希望放在了堆满干柴和火药的纵火船上。双方的造船水平已经相差了不只一代,莫卧儿帝国连支海军都没有,只能够使用运输军需的内河运输船和沿海渔船、商船。
在浩浩荡荡的内河船队刚出横河口之际,他们正好撞见了从马六甲前来支援的船只。
嘭!五十门火炮级的风帆战列舰大韩号劈风斩浪,海浪被船艏劈开,白色的浪花向两边飞溅!
两艘风帆护卫舰紧随其后,更后面还有两艘运兵船。
“发现疑似莫卧儿帝国的船队!”手持望远镜观察的水手叫道。
“报告敌船数量!”
“约200到300艘左右,大都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小船!”
“开炮驱散他们!”
没有多加犹豫,大韩号带领着两艘护卫舰像是恶狼见到了羊群一般扑上去!
战船上火炮轰鸣,白烟弥漫,实心炮弹如同流星一样砸入莫卧儿的船队中!莫卧儿的内河船队不比远洋的大船,绝大多数几乎没有防御力,被实心炮弹击中可以被轻易地摧毁!
前往马六甲城求援的陈邦彦就在大韩号上,他亲眼目睹了这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
三艘安装了12磅、24磅火炮的大帆船在恒河口将300艘莫卧儿帝国的内河船只吊起来打!
没有想到会在恒河口遇到南洋舰队船只的莫卧儿帝国指挥官手忙脚乱地指挥船队,各艘大小船只已经乱成了一团,不知所措。
唯一可以对大帆船造成有效伤害的纵火船在没有提前准备、风向和洋流的方向都不对的情况下无处出击,只能够祈祷不被炮弹击中。
挤成一团的内河船队在被火炮击沉了十几艘后不得不逃回恒河下游,逃跑途中不少小船竟然被自己人的大船撞沉。
“他们在恒河上的船只竟然想要进入孟加拉湾,看来他们是打算进入胡格利河从水路对加尔各答进行包围。说明他们皇帝的十万大军已经抵达了加尔各答附近,我们要赶紧到达加尔各答。”陈邦彦见到这支船队在横河口被驱散,很容易就判断出了对方的意图。
这样一群大大小小的船只很难进行远洋航行,只能够贴着海岸线,意图之所在估计就是为了贴着海岸线进入胡格利河作战。
只是内河船队出师未捷便被三艘大帆船给赶了回去……
“放弃追赶,继续向加尔各答前进。”大韩号的船长追杀了一阵,又击沉几艘行动缓慢的船只,对于沿着恒河进行追杀意兴阑珊。
欺负这种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内河船只,对于他而言没有多少成就感,还会耽搁时间。
三艘大帆船和两艘运兵船在杀散了对方的内河船队之后,继续向西航行以进入胡格利河的入海口。而海面上还有不少落水的土邦士兵在挣扎或者抱住浮木……
被坚船利炮驱散的内河船队见可怕的风帆战船没有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无处不在的情报处
“你们可算是来了,我还以为我们只能够困守棱堡!”秦佐明见到马六甲城的援军在敌人兵临城下之际赶到,不禁松了一口气。
一个个背着行囊,手持火枪的士兵登上河滩,还有几门6磅和12磅的野战火炮被推上了上来。
这些士兵经过了长期的远洋航行,仍然保持高昂的士气,比起加尔各答堡的守军还要精锐。
南洋舰队、第十二兵团一直在南洋地区和土著王国进行作战和扑灭当地贵族的叛乱,他们经常乘坐帆船从一个岛屿到另一个岛屿进行作战,可以说这两支部队的官兵拥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的到来让加尔各答堡的守军信心十足。
尤其是刚刚招募的2000土邦雇佣兵,他们见到马六甲城到来的雄赳赳的军队,莫卧儿皇帝大军压境带来的心理压力有所减缓。
“你们来了多少人”
“第十二兵团派遣了一个步兵营、一个火炮连,大约1500人左右,南洋舰队的海军官兵大约有300人可以上岸作战。”陈邦彦如数家珍地说道。
“加上我们的棱堡中的守军大约有2100名正规士兵,还有2400名雇佣兵。”秦佐明大致盘算了一下人数。
“在下第十二兵团下辖第八步兵营的营长吴易,到来的还有我们第十二兵团的一个火炮连。”一个胸口有第十二兵团标志的中层军官抱拳说道。
九州军的每一个常备的兵团都有自己的专属标志,以加强凝聚力,其中第十二兵团的标志是白腹海雕的头像,为帝国守望着南洋这一片岛屿。
“我需不需要将指挥权交给你”秦佐明见到第十二兵团派来了一个步兵营外加一个火炮连过来,这就涉及到了指挥权的问题。
“我是步兵少校,你也是步兵少校,我们应该是同级,但是你更加熟悉这里的情况和地形,还是你继续担任总指挥官,我无条件接受指挥。”吴易说道。
“那么我就不客气了。”秦佐明说道。
虽然他的手下只有300正规士兵,但是他是东印度派遣军的指挥官,军衔同样是步兵少校,还拥有在印度半岛招募雇佣兵的权力,并不比到来的吴易权力要低。
“情报处在孟加拉的情报人员前几天主动找到了我们,他们带来了莫卧儿帝国大军的情报。”秦佐明说道。
“情报处!”
无论是陈邦彦还是吴易,他们都惊讶于情报处的无处不在!
能够在关键时刻将莫卧儿帝国大军的情报送过来,可见这几年情报处早就渗透到莫卧儿帝国腹地,至于渗透到什么地步,恐怕只有京城少数几个人知道。
“根据情报处提供的情报,莫卧儿皇帝和各邦的王公带来了大约70000的士兵、80000的民夫,除此之外还有孟加拉的40000士兵和民夫,其中值得警惕的是莫卧儿皇帝最精锐的5000重骑兵、12000名火绳枪手、27尊六轮的重型青铜炮、臼炮。他们现在的主力部队在一个叫做普拉西的村子,声势极盛。”
秦佐明向新来到加尔各答的人说明情况:“另外这是情报处弄到的敌人的布防图,他们的后勤部队和粮仓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叫做凯特瓦的堡垒,派了20000士兵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