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这点倒是没有问题。不过真的准备开始建造两艘姊妹舰的话,我们会连夜更改设计方案,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洽谈,保证制造出来的战舰是你们海军部所需要的铁甲舰。”管事迫不及待地说道。

    突然拿下两艘9000吨的大订单,足够他们造船厂一段时间不愁没法开工了!

    “我们的需求中有一点特别重要,新的主力铁甲舰不使用伏波将军号上的40磅炮和68磅炮作为武备了。”海军少校说道。

    “不使用40磅炮和68磅炮难道兵工厂生产出来了更加先进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布武三大洋(上)
    时间回到几个月前,一群陆军部、海军部、参谋部、后勤部的高层齐聚京城,军部办事处的街道重兵把守,封锁了街道。一个个元老级的人物被从帝国的各个行省在冬天召回来,有些都是从辽南就开始跟着楚云起兵讨伐后金的老人了。

    这次是楚云少有地召集军部的高层们,所要商讨的是布武六大洲、三大洋的规划。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规划才行,何况楚云的目标是要取代哈布斯堡王朝成为新的日不落帝国。

    哈布斯堡王朝通过王位继承和殖民扩张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它最鼎盛的时候统治过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波西米亚、匈牙利、尼德兰、意大利若干公国、西印度群岛、巴西、秘鲁、马尼拉、墨西哥。

    如果不是出现土耳其人带领的奥斯曼帝国这个强敌,尼德兰从帝国独立,法兰西、不列颠、尼德兰、瑞典、丹麦联合起来与它为敌,说不定哈布斯堡王朝会更加强盛。

    不过西班牙帝国受制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扩张也有一个限制。

    而楚云手头掌握的科技,可是没有限制的。

    “军主大人,许久不见!”

    镇守辽南、辽东这个九州军最初的工业基地的第一步兵兵团的兵团长杨太见到楚云的时候,一阵唏嘘。

    当初他还只是江东镇一个小小的低级军官,因为跟对了人而成为军部巨擘,以至于他对楚云感恩戴德。至今他仍然带领着第一兵团镇守对于九州军而言十分重要的辽南、辽东地区,这里拥有着帝国目前最大的鞍山铁矿、最先进的大连造船厂和其他重要的工厂。

    现在的杨太也已经成家,儿女都有了好几个。

    “咳,你有点发福了。”楚云看到此时的杨太都胖了一圈,果然岁月就是一把杀猪刀。

    “属下追随军主麾下已经超过了十年的时间,自从天下太平后就没有参与战事,弓马疏松。再加上年轻的时候受了不少伤,现在被旧疾所连累,身体不比以前了。”杨太感慨道。

    楚云想想也是,即使是军官有谁能够让自己的身体始终保持在最巅峰的状态呢

    历朝历代以来都是如此,当天下无战事,则军备松弛,不只是军官,就连底层的士兵都丧失战斗力,如明末的卫所兵缺员严重。

    也许这一次召集军部高层,可以对各个兵团做出调整,以保持九州军的战斗力。

    楚云面临的处境要比以前的王朝要好上许多。九州军的常备军由军部发饷,不务农事,是完全的职业部队,中下层的士兵年龄保持在30岁以下,身体素质处于巅峰的状态。

    除了杨太,还有陈继盛、昌义、刘兴祚、卡尔大公等一批元老也到来和楚云报到。

    十二个常备步兵兵团,除了南洋的第十二兵团,有十一个兵团长到来。

    不止步兵兵团,还有四个骑兵兵团的兵团长,四个炮兵兵团的兵团长。

    仅仅是陆军部就下辖就有二十个兵团!

    海军部来的高层就比较少了,第四舰队远在欧洲,南洋舰队因为进行军事行动而无法到来。

    郑芝龙勉强从高丽国战场返回京城。

    “高丽的局势如何了”楚云见到郑芝龙,向这个曾经的海盗王问道。

    郑芝龙在高丽国帮助高丽总督金自点稳定高丽国的局势,常年驻守高丽。

    “现在高丽国分成了王师和反叛军两块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布武三大洋(下)
    “陆军部仍然维持二十个兵团的兵力,新的火枪正在研发,不过仍然以德莱塞步枪为标准火器……除了本土的兵团,将正式成立远西派遣军、东印度派遣军两个额外的编制。远西派遣军在未来十年人数将从1000人逐渐增派到20000人,下属两个兵团。东印度派遣军人数将从300人逐渐增派到30000人,下属三个兵团。相当于陆军部在将来要扩编5个兵团。”赵有光说道。

    “这五个兵团是步兵兵团,还是骑兵兵团、炮兵兵团”

    “以步兵兵团为主,可能会配备比普通步兵兵团要更多的军马和火炮。除了我们的正规军团以外,我们还将视情况在这些地方雇佣当地的士兵,训练出仆从军来解决我们兵力不足的问题。从本土派遣士兵到西洋去成本最高,其次是东印度。”

    赵有光代表的是楚云的意思,他向众多军部的大佬们描绘了未来十年陆军部的发展计划。

    最重要的就是在陆军部现有的二十个兵团之外成立远西派遣军和东印度派遣军,将军力扩张到二十五个兵团,其次是更换军备、重新调整防区、改良战马等调整。

    “第十二兵团的黄得功还在南洋么”有人发现了陆军部二十个兵团之中第十二兵团没有人到场。

    “他们将在东印度实行远征行动,包括南洋舰队都没有被召回。”楚云说道。

    东印度!众人听到楚云这么一说,顿时对东印度半岛的莫卧儿帝国感到同情,同时动用南洋舰队和第十二兵团,兵锋直指东印度半岛,就是不知道具体的作战目标是什么。

    “接下来是海军部的军备计划,在将来五年内海军部要新添4艘主力铁甲舰、10艘用于保护内河、沿海的蒸汽船,十年内主力铁甲舰数量要达到8到10艘,其余蒸汽铁甲船20到30艘。十年后海军部的人员将达到5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后勤人员。”赵有光继续宣布军备计划。

    陆军部的军官们听到海军部的军备计划,都大感震惊!

    跟陆军部不痛不痒的军备计划相比,海军部的军备计划就有点夸张了。

    十年内要建造的蒸汽船在30艘以上,相当于每年至少要有3艘蒸汽船下水!

    更为夸张的是主力铁甲舰的数量多达8到10艘!

    “主力铁甲舰是什么级别的船只”不少陆军部军官不解地问道。

    “海军部定排水量8000吨以上、装备新式前装炮的蒸汽炮船为主力铁甲舰,第一代铁甲舰为大秦级,第二代铁甲舰为大汉级,以此类推。目前大连造船一厂已经提出了第一代铁甲舰的建造方案。”赵有光解释道。

    “8000吨以上!新式前装炮!”

    陆军部的军官们算是彻底眼红了!

    这样一艘船只不知道多么昂贵,何况还是10艘!看上去海军就像是亲儿子,陆军部在接下来十年没有多大的变化,而海军部将会彻底改头换面。这样的待遇相差太大了。

    楚云感受到了陆军部军官们眼神的火热。

    海军部的军备在未来十年将会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改造,而陆军部则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使用已经成熟流水线生产的德莱塞步枪、铁铸炮管的滑膛炮。

    至于军备计划中正在研究的新式步枪则还没有个准确的音讯。

    “海军部看上去投资巨大,不过长远来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布局东印度
    “东印度公司的人已经等您有一段时间了。”

    楚云在向众多军部高层宣布了将来十年的军备计划后还没有来得及休息,他又要前去见东印度公司派来的董事。

    东印度公司已经是官营的产业了,正在按照官府的期望在南亚次大陆布局。

    这次东印度公司专门派了人过来听从上头的指示。

    “我们东印度公司和东印度派遣军一同行动,已经先后建立了马德拉斯、加尔各答两座堡垒。东印度派遣军有300人,又从当地的低级种姓招募了500人作为雇佣兵进行训练,为了防止当地的雇佣兵发生叛乱,给雇佣兵使用的是旧式的遂发前装滑膛枪。这样的火力对付当地的土著王公的军队就足够了。”东印度公司的董事向楚云汇报当地的情况。

    “东印度公司的工厂有没有能够跟上”楚云问道。

    之所以要在南亚次大陆部署兵力和海军基地,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满足征服欲,而是为了赚钱啊。往东印度派前军队和雇佣当地人作为雇佣兵都是需要钱,而钱的弥补还要靠东印度公司的生意。

    如果不是楚云知道他以前所在的世界的东印度公司从南亚次大陆获取了巨大的好处,他也会有些犹豫要不要在南亚部署派遣军和海军基地。

    “我们已经在马德拉斯、加尔各答设立商站和设立工坊,从当地购买原材料以及输入商品……不过想要真正获得的巨额利润,还需要完成两件事。这是原东印度公司在苏拉特港的管事佛朗西斯日托在下转告给军主大人您的征服南亚次大陆的报告。”东印度公司的董事将一份不列颠人的报告交给楚云。

    楚云对于这个人有点印象,就是这个家伙在华夏收购了东印度公司以后就一直在怂恿东印度公司征服南亚次大陆。

    楚云接过报告仔细看了一遍。

    佛朗西斯日在报告中将征服南亚次大陆分成了三步。

    第一步是在西海岸、东海岸、孟加拉三个区域各建立一个主要据点,分别是苏拉特、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并且开始训练雇佣军。这一点已经达到。

    第二步是围攻葡萄牙人、尼德兰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在南亚次大陆的据点,所有从海路到南亚次大陆进行贸易的商人都必须向东印度公司缴纳关税。如果能够完成到这一步,那么东印度公司将可以通过私设海关和调节关税,玩弄莫卧儿帝国的海外贸易于股掌之中。

    第三步则是以海港商站为据点开始向内陆渗透,利用各地的土邦王公之间的矛盾各个击破,获取在南亚内陆的贸易特权,彻底挤压和打击当地的手工业,将南亚次大陆变为原料产地和倾销产品的市场。

    楚云知道如果按照这份报告一样去对付莫卧儿帝国,那么几十年后南亚次大陆的上亿人口都将为东印度公司工作,而莫卧儿帝国自己的产业将会被东印度公司垄断。

    “佛朗西斯日是一个人才,南洋舰队已经在马六甲集结,很快就会按照他设想的第二步的计划进行行动,我们的舰队将会拔除葡萄牙人、尼德兰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的据点,一家独大。”楚云说道。

    当初南洋全面战争的时候,香料群岛南洋舰队也是这样做的,将西班牙人赶出马尼拉、将葡萄人赶出马六甲、将尼德兰人赶出巴达维亚。现在南亚次大陆这块门前的肥肉,楚云也要赶走苍蝇,自己享用。

    &nb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自行车与汽车
    脚踏车出现在京城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不过价格不菲,是富贵人家才能够用得起的产品。能够骑着脚踏车在京城的街道上的人,非富即贵。

    直到最近在从海南岛、印尼种植园获得了足够的天然橡胶储备后,终于解决了橡胶短缺的问题,官府才正式建立了第一间自行车行,开始流水线生产自行车。

    对于这件事情嘛,楚云也是很关心的,毕竟脚踏车可以方便出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拉动经济发展。

    大量的白银从全世界流入本土,很容易导致通货膨胀,需要有足够的商品来消化得到的财富才行。

    “我们对原本的自行车进行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革,我们研制出了充气轮胎,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解决了震动的问题。”自行车行的行长向楚云介绍他们新的产品。

    此时的自行车有钢丝辐条、滚子轴承、脚刹、弹簧、链条等结构,基本上具备了楚云以前那个世界的自行车应当有的结构和零件!充气轮胎的出现更是提供了一条新颖的工业产品设计思路!

    “工厂成立多久了”楚云因为需要关注许多项目的进展,所以没有怎么记得自行车行的事情。

    在几年前还没有专门的自行车行,只是由某个工厂安排了一个小组来进行自行车的研究,几年来只零零散散生产出了几百辆自行车吧。对于庞大的市场而言,杯水车薪。

    当然自行车的产量稀少让京城的人觉得物以稀为贵,拥有一辆自行车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身份的象征!这导致了京城可以接受自行车这种新事物,而且还很狂热!

    “今年我们研发出充气轮胎才开始筹备建厂的,我们还需要联系钢铁厂、橡胶厂给我们生产专门的原料,然后我们自行车行的工厂生产出我们需要的零部件,以方便生产整车和进行维修。”自行车行的行长自豪地向楚云说道。

    也许当初楚云给他拨款研究自行车之后就逐渐因为其他事情而淡忘了自行车这个行业,但是他带着手下一群工人可是始终以此为目标奋斗。

    充气橡胶轮胎的出现让自行车终于可以商业化了。他也因此向户部申请经费开设自行车行,有了现在的工厂。

    楚云隐约想起了户部确实在六部会议上提及此事,只是金额和其他大项目相比不是很大,所以印象不深。

    “我们正准备在冬天生产第一批新型的自行车,开春后往京城投放300辆自行车,尽早收回户部给我们批下的经费。以前我们在钢铁厂研究自行车的时候生产的都是零散的自行车,没有自己的名头,我们自行车行的雇员都商量过了,想要厚着脸皮向军主大人您要一个好兆头的名字作为我们自行车的品牌。”行长紧张地搓手说道。

    给自行车起招牌楚云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只能灵光一闪:“凤凰牌怎么样百鸟之王,有祥瑞之兆,又有腾云驾雾之意。”

    “凤凰牌!我们就用这个招牌了!”自行车行的行长兴奋道。

    “自行车可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如果产品可靠过关的话,不只是在京城,在帝国的各个行省都可以快速普及,将来还可以出口到西洋去。”楚云对于自行车行的未来自然是很看好。

    在汽车出现之前,不少人还是很乐意使用自行车来代步。

    说到汽车,楚云又带着一些官员前去戴姆勒的汽车厂房。

    如果说自行车行有不少技术含量的话,那么戴姆勒花费大量精力设计的汽车厂房和使用内燃气的早期汽车的工业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印度土邦雇佣兵
    马六甲聚集了不少南洋舰队的战船,这些船只清一色都是木制帆船,还没有蒸汽船的影子。

    不过南洋舰队的木制帆船已经是这片海域最强大的船队,没有之一。南洋舰队摧毁了亚齐国、马打蓝国等土著国的船队,舰炮所到之处无不摧枯拉朽。

    他们平常只是在香料群岛打击海盗和走私船,偶尔再次摧毁土著王国试图振作的舢板船队。

    这次他们将要进入印度洋围攻其他殖民者在南亚次大陆的据点。
1...416417418419420...5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