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号外号外,九州银行开张,年利率百分之三,让钱更值钱!
号外号外,复辽军第五艘护卫舰下水,舰队实力再次增强,商人们在环渤海将畅行无阻!
在九州银行开张的同一天,复辽军发行的第一份报纸就发行了!考虑到减少朝廷在这里的影响力,楚云后来又将预定好的《明报改成了《九州报,以建立复辽军自己的影响力。
第一次份报纸首页便是刊登九州银行开张的消息,要尽量让更多的人得知。而后面就是宣传复辽军自己的实力,让大家更加看好复辽军的未来,以人们积极存钱。《九州报后边,则是鼓励科学文化发展的一些科普知识。
此时印刷厂的产能还不高,金州城发行报纸的份额是五百份。不过楚云小看了金州百姓对复辽军生产的报纸的好奇,一时间发行的报纸被抢手一空,还有人相互传阅!特别是关注复辽军动态的商人和世家大族们,更是人手一份,要自己的学徒和接班人仔细研读里面的信息。
我这里只有三两银子,你们九州银行收吗?一个纺织工人将一小些碎银摆到了柜台上。
请放心,不论多少银两,我们都会一视同仁。请出示您的户口簿和个人号码,我们会给你准备存款凭证。九州银行的人员按照流程说道。
之前楚云建立的新式人口登记制度此时也派上用场,只有成为复辽军登记的百姓才有资格在九州银行存款,而且可以减少伪造凭证的可能!
这次开张,九州银行不仅在金州城设立了总部,还在盖州复州大连港成立了分行,广收各地的闲置资金,也防止淳朴的辽南百姓将白银投入土地上。自古以来,国人对土地都太过执着了,这一点是楚云尽量要避免的。白花花的银两,要投入到实业上才能真正创造价值。
大人您猜猜,按照这样的速度,我们能从老百姓吸收多少存款?跟在楚云身边与楚云一同视察九州银行开张盛事的陈挺兴奋地问道。
看着门庭若市的样子,这几日多半光是金州城就能收纳十几万两白银,以后会有更多。只要我们的百姓越来越富有,我们的九州银行也会越来越庞大,给我们复辽军的产业和辽南的经济输送源源不断的白色血液。楚云有点低估了复辽军的影响力,或者商人们的示范作用,金州城的百姓排着队往九州银行里存款!
虽然现在这些老百姓只是几两几两白银地存入九州银行,但是只要他们尝到甜头,以后的工资上涨后,他们多半会将这些存款放到银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特别是纺织工人煤矿工人仆人车夫这些固定收入的行当,百姓们没有像是商人一样可以投资于各个店铺和贸易航线,所以九州银行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好的投资机会了!
不过总觉得钱来的太容易了,不知道以后我们要偿还这么一大笔巨款时陈挺想到来钱一时爽,以后有苦日子要受。
那是以后的事情了,只要我们复辽军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九州银行应该不至于崩溃的。楚云不是没有设想过以后偿还存款的问题,他在赌复辽军的军运,有工业革命系统在手,要是这都玩脱的话,那楚云也就认了。
辽南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九州报上面的宣传更是将复辽军的盛况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时间辽南百姓信心满满,朝着报纸上面描述的好日子努力工作。
不只是辽南的百姓看到了报纸,一些渗透进来的后金探子也拿到了一份《九州报,并将这份报纸当成是重要的情报,快马加鞭送到盛京
皇太极手里拿着一份还泛着墨香的《九州报,一脸蒙蔽,复辽军又搞钱庄又搞报纸又搞海军,这是什么操作,还将不将他们大金放在眼里
第一百零七章 后金的战略
这份辽南复辽军的《九州报诸位都传阅完毕,不知道有何感想?皇太极令人将复辽军第一份报纸在朝殿之上传阅。
这可苦了朝殿里的金人官员,他们学汉文本来就辛苦了,《九州报上面使用的还是变形了的简体字,好不容易才看明白讲的是什么。
复辽军开钱庄,很有可能是他们没有足够的钱来支持他们弄那么多花样,微臣看他们又是弄报纸又是造船,肯定是财政紧张。开始在后金有话语权的汉人文官范文程率先说道。
不错,正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皇太极目光如炬,不知道有没有办法可以借机弄垮复辽军?
微臣倒有一计,只是还不到实施的好时候,此计简单可行,微臣已经写在这竹简之中,还请陛下过目。
范文程将一扎竹简交与朝殿上的太监,由太监呈与皇太极。
皇太极打开竹简,眉毛微微上扬,嘴角咧出一丝笑意:范爱卿,还是你有办法,若此计成,你便连升两级。
连升两级!所有与会的后金官员都大为诧异,究竟是什么计策让皇太极如此满意?他们不禁好奇又嫉妒。
范文程却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得意:承蒙陛下错爱,微臣只是略尽微薄之力助我大金度过难关而已。奖励不奖励的,都没有关系。
哈哈,范爱卿真是我们大金的福星!皇太极说道,待会早朝结束,你便留下,我有要事与你商议。
皇太极话音一落,所有的大臣和将军的眼光齐刷刷地落在范文程的身上。皇太极单独留下范文程独宠一人,这意思还不明显吗?
姓范的要上位了!几乎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火辣辣而嫉妒的眼睛之下,范文程却波澜不惊。他待群臣散退后单独留在空荡荡的大殿,宝座之上是后金的主人。
宪斗,你知道为何我要单独留你下来吗?
微臣愚钝,微臣不知。
你可知道我们大金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皇太极的右手放在扶手上,不安地搓了搓昂贵的红木扶手。
这个小动作没有被垂头直视地下,不敢和皇太极直视的范文程发现。
陛下说的是长远的威胁,还是迫在眉睫的威胁?范文程问道。
你不妨说说,长远的威胁是是什么,迫在眉睫的威胁又是什么?
长远来看,辽南新兴的复辽军对我们威胁最大,甚至要比大明的关宁防线对我们的威胁还大。但是迫在眉睫的威胁却并非**,而是天灾。年年犯寒,我们大金的粮食所剩无几,若不能及时筹集到足够的粮草,恐怕我们很难撑过即将到来的寒冬范文程小心翼翼地说道。
每一年,寒冬都是大金所要面对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后金来说,无非就是去抢!去抢比自己弱小的高丽蒙古和大明!因为要活命,他们才会狠!但是今年辽南出现了复辽军,让大金异常尴尬!你说要是去抢劫高丽的话,视高丽为盟友都楚云多半要在背后捅自己菊花,而即使是去抢蒙古和大明,复辽军的动态还让皇太极投鼠忌器,比毛文龙的东江镇恶心了几百倍。
你说的没错。这是我大金立国以来的巨大危机,弄不好这大好江山就会崩溃,你说我们该如何是好?皇太极问道。
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向大明甚至复辽军学习他们先进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但是这条路长远可以带给我们巨大的收益,眼下却解不了燃眉之急。而是和以往一样,去抢!只要缓过这个冬天,迅速变革,我们下一个寒冬就不再担心粮草的问题!范文程的语气凌厉起来。
抢?抢谁?有复辽军在辽南盯着,我们投鼠忌器,除非我们去硬撼复辽军。只是恐怕到时即使消灭了复辽军,我们大金国的底蕴会被消耗殆尽。
陛下,我们研发出的新式火器目前只装备了正黄旗的一些建州牛录,还不好与复辽军决战。不过我们可以向西抢蒙古人的食物,掠夺他们的牛羊,甚至绕过漠南,进攻大明富庶的大同山西等地!
何等疯狂的想法!如果说是前去掠夺蒙古人,还和皇太极想象的不谋而合,但是绕过关宁防线,千里突袭大同等地,岂不是太过疯狂!
山西远在千里之外,此举太过冒险,复辽军虎视眈眈,万一趁我们主力西进之时,从背后直扑天眷盛京,我们岂不是腹背受敌?
非也。微臣这些时日,日夜在研究复辽军的意图,发觉复辽军和大明朝廷不是一条心的。他们甚至扣押了大明朝廷的使节。如果复辽军可以被朝廷指挥,我们早就在大明京城散播复辽军扣押天使的传言了。可是我们没有这样做,因为我们知道就算大明朝廷知道了这个消息,也奈远在海外的复辽军不何。
既然复辽军乐得看我们与大明朝廷争斗,他们在行动前一定会再三斟酌,看看偷袭我们盛京是否符合他们的利益。微臣观复辽军成立钱庄,定是近期资金紧张,除非我们大金主动去招惹他们,否则他们一时半会不可能会愿意打一场大仗。要是消灭了我们后金,那大明朝廷下一个收拾的就是他们复辽军!
蒙古部落的黄金家族已经衰亡,我们正好借此机会彻底解决他们,将漠南的蒙古部落全部纳入我们的疆域,顺便突袭大同,让大明朝廷震动,重新书写我们大金的辉煌!腐朽的大明朝廷一定不会是我们装备了新式火器的八旗兵的对手!
范文程将西进的好处一条条呈列出来。
你说的极是!皇太极猛地一拍扶手,朕这些日子受够了复辽军的气,定要在蒙古部落和大明朝廷那里找回一些面子。朕有建州八旗和新成立的蒙古四旗,有了新式火器,定能重振雄风!
第一百零八章 明末遣明使
繁华的大连港口,一艘风格迥异的东瀛安宅船缓缓驶进。这艘安宅船刚刚靠岸,港口的守备军就派遣了一支小队前来检查。
来者何人?可有我们复辽军的停泊许可证?守备小队长在安宅船下方朝上面喊话。
别误会,我们是东瀛萨摩藩岛津家的武士,这是我们岛津家的二少爷,我们有军主派发的许可证。安宅船上方的武士喊道。
一条木板被放下,连接地面,岛津光久带着数十个青年武士下船,看到繁华的大连港,眼睛都直了。
这里就是新建设的大连港?嗯,虽然布局还不完善,不够短时间竟然有这么大的规模,比我们九州岛最大的城市还要繁荣,真是令人敬畏。岛津光久上次直接到金州找楚云,那时候大连港还是青泥浦。
萨摩藩的朋友,你们的停泊许可证没有问题。欢迎你们来到大连港。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向军主报告,想必军主一定会盛情接待你们。守备小队长朝他们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带着这些人到港口的临时屋舍。
这些屋舍平时是招待路过的商人和一些海外使节的。
少爷,大明果然是金碧辉煌,看他们港口的货物吞吐,估计一个月的货运量就是我们萨摩藩一年的产量啊。一个跟着岛津光久的武士眼红起大连港的贸易。
你们都只看到了表面。我们这次来大明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他们的技术和制度,让我们萨摩藩成为东瀛第一大藩!岛津光久说道。
是,我们一定会刻苦学习,振兴我们萨摩藩。跟着岛津光久前来的武士纷纷说道。
楚云得知东瀛萨摩藩派遣明使来到大连港,还请求至科学院学习,不由有些糟心。自己要怎么处置他们呢?
在东瀛还没有征服之前,如果让这群遣明使学习到了科学院最先进的知识,那么他们就会让东瀛变得强大,以后万一翻脸不认人,则就是农夫与蛇的故事。实际上几百年前遣唐使来到盛唐,学习到盛唐的文化技术后,就敢和大唐开干,不是没有先例。从这个角度来说,楚云并不想让他们来占用宝贵的学习资源。我们辽南的学子都在渴望着进入科学院的名额呢!
但是,另一个方面,科学技术应该是无国界的,如果借此机会向海外弘扬大明的文化,让大明成为全世界的精神文化圣地,那也很难说不会成为历史上浓重的一笔。至少能促进自己势力与萨摩藩的关系,免得将双方的关系搞僵。
如何处置这两者的关系,那真是楚云需要好好考量的事情了。
难啊,难啊。一边是狼子野心,一边又是成为全世界文化中心的机会,要如何平衡是好呢。楚云不由叫苦连天。
自己这个势力的核心人物要考虑的事情也太过多了一些。
大人在烦恼什么?我们辽南蒸蒸日上,大人应该高兴才是。警卫队长余成见楚云愁眉苦脸,不由说道。
你说我们该如何处置萨摩藩派来的遣明使?要是给他们去科学院学习,那岂不是让他们平白做大,而日后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楚云问道。
那大人就撵他们回去呗。
不可,这样一来会寒了前来我大明求学贸易的海外人的心,我们就无法成为世界的文化中心。楚云纠结道。
嗐,还以为是什么事。大人就让人教他们一些偷工减料的知识呗。而且还可以要求他们先学汉语和我们大明的文化,才可有机会进入科学院学习,这样一来,他们就被我们大明同化了。余成撇撇嘴不在意地说道。
是的!除了要求他们学我们的语言和文化,我们还要严格控制名额,制造出名额有限的假象,然后收取天价学费,让他们王国最有钱的人才能来我们大明学习。就算他们之中有天才学成,我们就给他们提供成为我们大明百姓的机会,将这些人才留在我们大明任职,为我们大明的建设添砖加瓦!楚云想到了以后的世界,不正是这样做的吗?
要是将其他王国的有钱人世家大族子弟都笼络过来,就算只是吸收一半的人留在大明,大明的影响力将波及整个世界,只要大明抖一抖,世界要颤抖好几年!
而且跟后世还不一样,楚云有工业革命系统在手,知识跟新换代的速度根本就不是遣明使能跟得上的!
另外涉及到蒸汽机风帆战列舰等核心技术,坚决不能让他们得到。我这就列出一份核心技术清单,只要我们掌握核心技术,其他一些涉及到基本科学原理的技术就任由他们学习,也算我给世界科学发展做贡献。楚云想了想。
其实让东瀛百姓有一些科学素养也是不错的。万一以后楚云生产出一些新型工业品和商品要卖到东瀛去,结果东瀛人不识货该怎么办特别是万一以后生产出电视什么的,东瀛不识货,那真是欲哭无泪。而且借助遣明使的宣传,让东瀛普及汉语和汉文化,以后也有便于接管那儿嗯楚云不禁浮想翩翩。
等到岛津光久带着几十个人来到金州城后,见到了楚云。楚云笑呵呵地接待了他们。
不就是到科学院学习吗,这算什么难事?我这就派人去安排!
对了,我们科学院授业都是用汉语和简体字,你们还不知道简体字是什么吧?而且我见各位汉语还不流利。这样吧,我会派人教导各位汉语简体字拼音和仁义礼智信等我们优秀的文化,等各位经过我们的考核,汉语达到一定等级后,各位便可以去科学院学习了。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啊还有汉语等级?岛津光久等人傻眼了!
对的,我们为海外百姓设置了汉语等级考试,有汉语四级六级八级考试,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们汉文化。你们是第一批来学习的遣明使,所以呢,我们对你们有特别的照顾,只需要达到汉语六级的水平就好了
第一百零九章 遣明使的汉语课
楚将军,在下可从来没有听说过汉语还分等级考试啊。岛津光久一脸茫然。
这个世界本来是没有路的,人走多了就有路了。世界上本来也是没有汉语等级考试,但是来我们大明求学的人多了,自然就有汉语等级考试了。我们设置这个汉语等级考试,全是为了你们好呀。仔细想想,我们科学院的课程全是汉语授课,而且生产贸易全是使用汉语交流,书籍也是用汉语书写。如果你们的语言能力不够扎实,万一在学习的过程中误解了知识要领,岂不是后患无穷?而且汉语不过关的话,怎么和我们的商人们工人们交流?楚云语重心长地拍了拍岛津光久的肩膀。
说的好有道理。岛津光久眉头紧皱,却又不得不认可楚云的说法。
而且我们的教学资源十分紧张,如果要为你们专门开设课堂,我们还需要雇佣一些先生,这个费用楚云又为难地说道,右手拇指和中指轻搓,示意要白花花的银子,唉,本来你们远来是客,应该我为你们免费提供教学的,但是无奈我们辽南最近的资金有些紧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