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你为什么要助纣为虐,你不知道这些恶贼杀死了多少好人吗?!这个被救下来的女子还是对张元有些偏见。
张元也有些意外,因为如果她面对的不是他张元,那么以她的性格早就被玷污或者杀死了。能在这个时候让他弃暗投明,还不是一般的勇敢。
这些人在没有东西吃之前,也是好人。张元冷冷地说道,一个人吃不饱肚子的话,可是连人都会吃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乱世之中人命就是这么卑贱。看你之前的打扮,看上去像是富家女子,哪里会懂得一个穷人饿人的感受。我只会为他们感到可悲,贫穷和饥饿才是一切的原罪。
那你你为什么要救我?我这种人应该被你们视为眼中钉。女子被张元这种违逆伦理道德的话语震惊到。
我想救谁就救谁,我想杀谁就杀谁,这就是权力。张元说道,义不守财慈不掌兵,在这个乱世,就要冷眼相待,才能保住自己。
第三百九十七章 血色代州
炮击!经过张元调教的炮兵熟练地将炮弹填充入炮膛中,对准了代州城古老的城池。
二十万农民军包围了代州城,其密集的数量让人头皮发麻,忍不住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轰!随着一缕白烟冒出,呼啸的炮弹砸在代州城的城墙木楼上,将屋檐的一角给砸得粉碎!木片落在城墙上,城头的大明士兵连忙躲避。
二十多门复辽军暗中高价卖给李自成的青铜炮在试探性的炮击以后,纷纷调准角度,开始咆哮!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仗着大炮的威猛,二十万农民军齐齐呐喊起来,声势震天动地!!!
城郭内的百姓听到城外震天动地的叫喊,哪怕是官府封锁消息,也能想象到城外是有多么恐怖的人群。
我的天啊,这就是传闻中的闯贼吗?怎么这么多人城头的将领俯视城外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流寇部队,双腿竟然有些发软。
将军,我们真的要抵抗吗?要是因为抵抗惹怒了他们,他们进行屠城该怎么办?一个士兵颤巍巍地说道。
愚蠢的家伙,你以为放他们进来,我们的命运就会有所不同吗?代州守将皱眉喝道。
虽然他在这么多农民军的包围下有九分怂了,但是还有一分理智告诉他要是投降的话,城内的百姓也未必能逃过这蝗虫一般的军队的清洗。还不如以命换命,拼搏一番,也许能换来一分生机!从太原府逃过来的溃兵更加印证了他的看法,据说被乱军践踏过后,已经十室九空。
可是将军投降虽然会遭到凌辱洗劫,但是还是比屠城好一点啊士兵颤颤巍巍地说道。
做人要有点气节!如果没有任何人敢于抵抗这群恶徒的话,只会让他们更加放纵,以后遭到摧毁的将不只是我们代州城里面的百姓和你我,还有天下亿万臣民!我就是死也不会投降这一群恶贼的!将军咬了咬牙,却异常坚定地说道。
李自成军队的火炮不停地落在代州城的城头,代州城的各段城墙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毁,不过古老的城池仍然在坚挺着。
城内的部队看起来是没有要投降的意思,张元兄弟,你的计策似乎对官兵没有什么作用啊。李自成站在城外的高地上,纵观全局。
之所以我们的计策没有发挥作用,是因为我们才刚刚开始表演。一旦抵抗,则立即屠城,这是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手段,没有人敢冒着城破被屠杀的风险继续守城,我们完全可以效仿他们。如果代州城顽抗到底,我们就将代州城内所有抵抗之人杀光!张元的脸部有些抽搐,显然这个决定让他自己都有点痛苦。
屠城,看上去是很简单的两个字,不过却意味着要背负千古骂名,成为人生的污点。
真的要非屠城不可吗?李自成问道。
这就要看他们是不是要顽抗到底了!张元挥手,第一批死士准备!
被分为第一批死士的流寇有四万人,从四面八方涌向代州城。古老的代州城就像是大海之中的一叶扁舟,漂浮不定。
守卫代州城的大明士兵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他们面对的根本就不是正规的对手,而是一群群蝗虫!
大炮仍然在轰鸣,无视了可能命中自己人这件事情。张元想要得到的是一座被攻克的城池。至于二十万蝗虫部队中即使是损失那么一点人也没有什么,在张元眼中和一堆数字没有区别。
四万人的第一批流民扛着最简单的云梯攀爬城墙,没有重点攻击的地方,而是全靠这些流民的喜好,这样也更加防不胜防!守城将领根本无法估计哪段城墙会最先崩溃。
一个流民举着一面从明兵那里缴获而来的牛皮盾牌,沿着云梯快速攀爬。在他的身后,一个个流民随后跟进,蚁附在城墙之上。再下方的弓箭手则不停地往城墙上射箭,来压制城头的大明守军。
一二三!几个大明士兵合力将守城的礌石推下。
斗大的礌石顺着云梯滚落,劈头盖脑砸在云梯的流民头上!被砸中的流民没有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就白的红的连带尸体从云梯上面滚落下来。后面的流民被上面伙伴的尸体和礌石一同撞落,如同蚂蚱一样落下。
不只是礌石,还有火油火药弓箭等各式各样的防守器械如同流水一般落下,尽可能地杀伤攻城的流民!城下变成了火与血的世界,无数的流民倒在血泊之中。
后面还有不停的流民往前推挤,这些流民没有任何退路,就像是被驱赶的牛羊一样盲目向前。
防备物资都给我省着点用,要有效杀伤敌人!代州守将看到礌石等物资在急速减少,心里着急。眼看下方的流民主力都还没动,若是物资用光的话,那守城的士兵就只能用性命和流民交换。以代州城几千人的守军,以命换命的话根本就撑不了多久。
第一批撤退下来,第二批部队接着上!张元在时刻关注着代州城的攻势,他心里对农民军的承受能力有个大概的预判。
在第一批的四万流民伤亡超过上千以后,他立刻让第一批流民鸣金收兵,由第二批的另外四万人开始接替第一批攻城部队继续攻打代州城!
一**的攻势像是凶猛的潮水一般此起彼伏,二十四个时辰绝不间断!就是二十万流民的统帅李自成对于张元的战术也是毛骨悚然。在张元的眼中,士兵的命根本就不是命,一切只为了达到目的而已!
代州城如若无法坚守,很有可能他们会退守宁武关。宁武关比起代州城,要更加易守难攻,如果让他们的兵力抵达宁武关,可能要付出超过攻取代州城几倍的伤亡。还请闯王分一支军队在前去宁武关的路上埋伏,我们再故意放出一个缺口,必能大获成功。张元看了看周围的地形图,冷冷地说道。
第三百九十八章 东瀛之乱
大连港的港口,最近多了许多空船只。这些船只很多都是皇家造船厂一厂二厂三厂造出来的新船,只是这些新船也不运货,就停泊在大连港的港口,不知道用途。
这几十条船只要是用来运输货物就好了,我们的船队正好缺一些货船将货物运到安南国。听过安南国南北两朝又开战了,各种物资紧缺,正是大发战争财的好机会啊!一个在大连港的商人看到这些挂着远东贸易公司官方旗帜的空船,总觉得每多停泊一天,就会损失几百两银子,怪可惜的。
说起大发战争财,山西陕北河洛等地不也是在进行战争吗?如果能够将粮食药草运到那里,可获得十倍百倍的毛利。另一个商人说道。
晋地陕地的生意就不要想了,复辽军的军队控制了从北方进入关内的所有关口,暂时不允许任何商人从北方进入关内进行贸易,只能走水路。若从山东天津卫等地前去山西府,路途遥远,多半会被乱民给抢掠了所有的货物。
不知道复辽军最近有什么行动,总感觉气氛有点不对劲,听说复辽军已经包围了大凌河堡,一副要举兵入关的姿态。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要变天了啊。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情。
一群敏感的商人在私底下讨论。
不过不管他们是作何感想,这些空船有海军部的士兵看守,寻常人是无法靠近的。最多只有检查船舶情况的工人可以检查这些空船的安全情况。
大连港除了空船以外,还有一件事情显得十分不正常。胜利号亚特兰特号编队一直停泊在大连港,声称是为了保护大连港。而且现在在长崎港的北洋舰队司令官郑芝龙收到了楚云的又一封军令——即可率领北洋舰队主力返回大连港。
才刚刚逼迫幕府签订《横滨条约,从江户湾返回长崎港,现在又要返回大连港,我们北洋舰队还真是忙碌个不停。副司令施大瑄知道了楚云的再一次调度,不由叫苦连天。
有事情做说明我们北洋舰队的官兵有机会能够建功立业,这还不好?最近的风头都被南洋舰队给抢走了,好不容易轮到我们新成立的北洋舰队出动。郑芝龙说道,传令下去,两日后我们便返回大连港。
驻守长崎港的北洋舰队匆匆准备离开的消息很快在九州岛传开,再由九州岛上的幕府探子传到本州岛。。他们不知道华夏大地发生了李自成两路进攻京师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晓得复辽军的大本事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不然怎么会要走得如此匆忙。
北洋舰队只在横滨村长崎港各留了两艘炮船,合在一起也不过是四艘炮船。这对于辽阔的东瀛国四岛来说,四艘炮船的震慑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
对于德川幕府来说,北洋舰队这块大石头落地,终于不用担心什么时候江户城会被北洋舰队攻陷。但是,一时间各地大名藩国蠢蠢欲动。显然这个时候是复辽军对东瀛国影响力最小的时候。
岛津家族的家族岛津忠恒召回了管理长崎港的儿子岛津光久,然后又派武士前去联络九州岛四国岛上的大名。本州岛上也是风起云涌,大名们开始站队,也有人开始怀疑起幕府的权威,对幕府割地行为的不满尘嚣日上。
在复辽军撤离了九州岛后的第七天,东瀛国岛原天草地区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人数从数千人迅速扩充到上万人,而且大有星火燎原的趋势!
第十天,德川幕府大为震惊,派遣家臣酒井忠胜前往九州岛督战,并责令九州岛的萨摩肥后日向等地大名派遣家臣武士镇压起义。
可能就连楚云都难以想象复辽军的一举一动实际上已经对整个东瀛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复辽军的舰队在,所有势力都只能乖乖维持现有的状况,一致对外,防止复辽军有借口侵吞更多的土地。但是一旦复辽军离开,那就相当于捆绑在几头猛兽项上的锁链被解开,这些猛兽要开始挑战幕府的地位。
留守长崎港横滨村的海军对于大乱的九州岛无动于衷。因为军部对于郑芝龙离开后,其余留守部队的命令是看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好。只要九州岛上的农民起义军不威胁到长崎港的安全,他们也乐得看东瀛国幕府大名起义军乱成一团。
从长崎港返回的郑芝龙无暇顾及九州岛的小打小闹。
说实话,郑芝龙回到大连港以后,收到九州岛万人的农民起义的消息,只是有点意外,并没有大惊失色。东瀛国更像是一个缩小版的大明,才万人的农民起义。再看看陕北河洛山西等地的大明起义军,动不动就几十万。
复辽军需要面对的是这群人,而九州岛的农民起义,就交给幕府和当地的大名们头疼去吧。
郑芝龙回到大连港海军部,见到了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怎么出现在外人面前的纳尔逊。他的身边还有来自金州军事参谋总部的参谋。由军事参谋亲自传达命令,而不是通过电报传达,可见这是一件不能说是紧急,但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军主在金州城召集了陆军部各个旅级长官,现在就缺海军部的各位大人了。来自金州城的军事参谋对纳尔逊和郑芝龙说道,郑芝龙将军,很同情你才刚回来就又要坐上前去金州城的火车了。
习惯了,火车总比在海上漂浮要稳当。郑芝龙不介意地说道,而转头向这两年传授了他不少近代海战知识的纳尔逊问道,老师,南洋舰队的邓千龙那小子怎么没有回来?
南洋舰队有他们的任务,会以另一种形式参与我们的行动。这一次可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行动。与楚云关系更加亲近的纳尔逊显然知道这次战略行动的情况。
第三百九十九章 军方大佬齐聚(第三更)
楚云的府邸外面,有数百的亲兵驻守,比平时的兵力多了许多。警卫营营官余成亲自坐镇这次的防务,站在府邸大门附近,一脸慎重。
这回楚云召集的是陆军部和海军部的全部重臣。除了远在广州府的南洋舰队正在拖延大明边军的三个步兵旅和一个炮兵旅以及各地必要的守军以外,将军们都到来。
杨太,好久不见,最近在哪里发财?刘兴柞见到了第一旅的杨太,两人因为防区不同,而且经常轮防,所以最近几乎没有怎么见面。
发财个什么?两三年都没有打仗了,我们的军衔也挂着升不上去。杨太郁闷地说道,军衔不升也没关系,主要是手痒啊,手下带着几千个人又如何?
我看你是太平日子过多了闲得慌。想想五年前你还是个小军官,时刻有可能被后金袭击的危险,那个时候我看你不但不想要打仗,还做梦都害怕金兵攻过来。刘兴柞说道。
大爷的,后金都灭亡了几年了,你一定要揭人家伤疤吗?当初谁是后金的走狗将军来着?杨太大大咧咧地说道。
过分啦你,我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直想着弃暗投明,就算没有投靠军主也会投靠大明的。刘兴柞也有点愠色,不过看在对方是好基友杨太的份上,也没有真正生气。
就你的才能,要是投靠大明的话估计就是当个小游击把总什么的,也亏得军主收留你,给你一批好的火器,才有现在的地位。还有凭什么你是我们陆军部唯一的一个将军军衔的人,我杨太就不服了。杨太说道。
哼,你这是在妒忌,**裸的妒忌。刘兴柞说道。
两个人会面的时候,第二步兵旅卡尔大公第四步兵旅陈继盛第五步兵旅昌义第六步兵旅徐继第一炮兵旅董大卫辽南骑兵旅孙胜科尔沁骑兵旅新任旅长吴克善等第一批陆军部的大佬抵达。这些人手里掌握的兵马就有五六万人,代表了复辽军的军方势力。
海军部的话大佬可能不多,海军总司令纳尔逊北洋舰队司令郑芝龙,还有几个副将。郑芝龙由于加入复辽军以后尚未立下什么功劳,所以军衔只是校级,还没有成为将军,但是由于楚云压制军衔,所以将军的数量是鳞毛凤角。郑芝龙其实是海军部三个巨擘之一,与纳尔逊邓千龙被军部的人私底下称为海军三大将。
这些人的部队,任何一支拉出去都能和几万明军硬肛的!
而此刻,这些主力中的主力都收到了军部参谋或者军部电报,汇聚于此。
你们陆军部真是人才济济,这还不包括正在宁远宣大一线鏖战的新将领。郑芝龙看到陆军部来了二十多个旅级军官参谋后勤官,而海军部才十个出头,相比之下气势不是那么足。
那几个新组建的步兵旅和第二炮兵旅是从我们各个旅抽调军官组成的,也是时候该学会独立作战了。这是军主给他们安排的试炼,我们就算想要去找明军练手军主都不肯,怕把大明的防线给打穿了。陈继盛说道。
把大明的防线打穿还不好?郑芝龙问道。
不好不好。陆军部的大佬们纷纷摇头,如果把大明的防线打穿了,你是继续进攻还是不进攻呢?继续进攻就必须要亲自攻打京师,就是造反了。不进攻的话,你都把别人的防线打穿了又不继续进攻,这怎么和士兵们解释?万一又谁一个冲动往前多走了一步,其余人为了抢功,也纷纷向前,那即使我们的本意不是继续进攻,也会很快打到紫禁城下了。
真不明白你们陆军在考虑些什么,拥有攻陷京城的能力也不着急。郑芝龙摇了摇头,何须顾忌那么多,能打就打了。要是攻下京师,那些士大夫敢说我们造反,全部推到菜市口斩首,看他们还敢不敢说。
军主考虑的东西要比我们这些打仗的人要多,我们也很难完全了解军主的意思。可能军主也在顾忌什么。或者有些事情不想要自己动手。刘兴柞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