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莲心武尊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暮雨尘埃

    看的出来,老板是个实在人,虽然是寻常吃食,可用料很足,吴明本已忌口普通食物,却吃的很开心。

    只有在这种时候,他才会记起,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王爷,也不是高来高去,不分五谷杂粮的侠客!

    “老板,来晚馄饨!”

    高大健硕的身躯,挡住了小摊前的一盏油灯,阴影扑面而来,唬的老板差点瘫倒,看清是一个伟岸年轻男子这才松了口气。

    “贵客恕罪,小老儿的摊子都被这位公子包圆了!”

    老板紧张的搓着手,小心翼翼赔笑。

    这也难怪,寻常见到灰衣捕快,都得卖好,甚至不收银钱,何曾见过这等尊贵之人,更何况还是一次俩

    “无妨,都记他账上,吃独食的习惯可不好!”

    狄龙象丢下一块银子,大咧咧坐到吴明对面。

    “使不得,使不得!”

    老板连连推辞,见吴明没有赶人的意思,他也算见惯了各色人物,知道两人说不定认识,当即松了口气收下银子,赶紧拾掇馄饨。

    昏暗的灯光下,缺角断腿,垫了砖的木桌旁,两大绝顶天骄,吃着最普通不过的馄饨,只有一个普通老板作陪。

    这事要说出去,恐怕没人会信,但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将小摊上剩余的馄饨,一股脑扫进五脏庙,吴明拍拍肚皮,满足的起身,淡淡道:“消消食!”

    “哈哈!”

    狄龙象爽朗长笑,声震长街,引得不少巡夜人惊觉查看,见两个年轻人散步,看了两眼便各自散去。

    望着两人离去,直至消失在街角,老板才恍然回神,收拾了摊子,喜滋滋往家赶。

    月上半空,夜深人静,两人就这般逛着,也不知疲惫,亦不知穿过了多少大街小巷,不知不觉竟是停在了一处灯火阑珊的楼宇前。

    莺莺燕燕,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这大半夜还做营生,除了秦楼楚馆不做他想!

    “吃了你一顿饭,我请你!”

    狄龙象不由分说,大步迈入楼中,俊伟的外貌登时引得一片尖叫。

    吴明也不差,雍容不凡的气度,略显柔和的刚毅面容,棱角分明,端的是一副好皮囊。

    可惜,门口龟奴慑于狄龙象之威,根本不敢上前,抛头露面的庸脂俗粉,自惭形秽,芳心荡漾一番后退到了栏杆后,只敢探头探脑张望,欲语还休。

    “哎呀呀,狄……”

    风韵犹存,半老徐娘的老鸨,察觉到楼下异常,看到狄龙象之后,差点尖叫出声,好在想起这位身份,大半夜逛青楼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贵客,贵客啊,快快楼上请,妾身这便让……”

    这位倒是有心想讨好狄龙象,毕竟后者可是歙坪城最尊贵的二代了,平素从未听说留宿烟花之地,今儿个算是破天荒头一遭。

    若非早年机缘巧合,远远见过狄龙象跨马游街,印象深刻,根本认不出来。

    “不必了,寻一雅间便可!”

     




第663章 国士无双
    翌日一早,吴明没事人般返回狄府,随行的狄龙象,毫不在意他人的异样目光,照常依旧。

    至于昨夜深谈的内容,两人都没有外传的意思,心照不宣。

    狄家乃徽州首屈一指的顶级豪门,家大业大,府邸相当于半个兵营,条件虽差了点,住下数百人绰绰有余,毕竟他们不是来度假的。

    一连等了六天,宗门、世家两大势力的天骄武者,依旧没有前来,显然是另有打算,而中唐那边的通关文书也传来了。

    不知狄怀远是公务繁忙,亦或余怒未消,再未露面,由三王领了文书,乘坐符镜天门而去,当再出现时,已然到了一座恢弘大殿。

    “可是宋国齐王、衡山王、澄怀王当面”

    不等众人看清,便听得一声颇为浑厚的问询,却见是一名高大健硕,微微发福,贵气不凡的中年男子笑吟吟上前道。

    “原来是鲁英王殿下!”

    三王在大宋地位尊崇,可在见到此人时,丝毫不见摆架子,反倒先一步走下高台,当先拱手见礼。

    吴明目光微凝,上下打量此人。

    据其所知,中唐不似大宋,没有异姓王之说,最高也就是国公。

    这鲁英王李兴,正是李氏皇族,当今皇帝的族叔,虽称不上位高权重,但身份尊贵,没想到竟做了迎宾!

    “哈哈,诸位请请请!”

    李兴爽朗大笑,亲热的拉着三王当先出了大殿。

    可吴明看的分明,看似松散的大殿周围,实则十步一哨,五步一岗,明里暗里,透着若有若无的肃杀之气。

    显然,这里戒备森严到了极点,绝非表面所见。

    随着众人前行,龙衣连颤了多次,这是在向他示警,至少不下十名大宗师监视!

    仅仅表面,就如此谨慎,暗里难保没有更强者!

    这种感觉直至到了一处衙门都没有消散,反而更盛,甚至刚进衙门,李兴便直接言明查看通关文书与所有人的身份文牒。

    直至一一勘验,并记录在册,那如芒在背的感觉,才渐渐散去。

    但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此地乃洛阳,号称东都,乃是中唐东境边界最重要的所在,与大宋比邻,洛河相通。

    从‘东都’之名,不难看出,中唐的野心!

    “有此令牌在,诸位便可在大唐境内畅行无阻,最近事务繁忙,本王实在是脱不开身,传送殿之处不知何时还有人来,就不多奉陪了!”

    每人发放了一块特制的身份令牌,李兴带人从头到尾监看,众人以精血留下气息烙印,这才找了个由头离开。

    “好大的手笔,不愧是盛武中唐!”

    吴明摩挲着不过半个巴掌大小的暗金色令牌,触感微凉,却有一股特殊的温润导入手中经脉。

    看似普通,实则内里有精妙无比的阵法,并刻录了详尽的注意事项,还有身份信息,以供随时查阅。

    如果没有这块令牌,虽不说寸步难行,但至少会有许多麻烦,这也是所有外来户会遇到的问题!

    所有人的令牌样式都一样,古色古香,简单异常,其上只有一个‘龙’字,显得大气磅礴!

    单此一块令牌,至少也要三代传家的家族,才能堪堪有资格炼制,而且材质也达不到这等程度,更遑论功能了!

    并没有多少时间让他细细琢磨,在两名中唐大宗师护送下,一行很快再次踏上征程,这次却并非直奔中唐圣京长安了。

    好在有通关文书和身份令牌,虽每过一地,都会经受严格盘查,但只要没有错漏,都会放行,算得上畅通无阻。

    虽然每到一处,最多停留半日便会启程,但沿途所见所闻,还是超过了以往书中所得有关中唐的一切。

    除了吴明外,几乎所有人都对中唐的一切颇感兴趣,身为天骄,自有傲气,可对比大宋与中唐各大要道主城的建设和所见武者,明显感觉到不少的差距。

    单从每一处的传送殿,都有至少一尊大宗师坐镇,就可见一斑了!

    吴明之所以并不怎么感兴趣,是因为陆天池委身吴家为奴,陆家早年是大宋顶级豪门,被迫背井离乡后去了中唐,所见所闻自然比道听途说强的没边。

    兜兜转转,足足过了大半月,兜兜转转,才到了离长安最近的卫城之一灞桥!

    如大宋一般,中唐也不会允许符镜天门,直接通传都城,不在于强大弱小,而是奉行‘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的准则!

    灞桥城主和守将,赫然全都是半圣,并未因身份和修为就怠慢大宋一行,反而亲自接见,并礼送出城。

    当然,也派了一队人马护送。

    到了这里,吴明算是真切感受到,中唐和东宋的不同了。

    中唐武风极盛的同时,人文气息也同样厚重,可以说兼容并蓄,百家齐鸣,反观东宋,文人大昌,儒家、杂家太过强势,压的各家联手才勉强齐平,以至于强者都隐遁避世。

    也正因此,才鲜少有半圣出现在人前,哪怕比中唐弱,也不至于半个不见!

    实在是儒家、杂家文人太过聒噪,这个规矩那个规矩,索性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大体就是如此了!

    最让吴明意外的是,中唐武者竟然多为儒生打扮,举止颇有礼数,即便也有武者的血性和高傲,可都很内敛含蓄。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了不起!”

    想到陆天池所言的中唐人文,吴明感慨不已。

    即便注重儒家,也不过是为



第664章 魏王李成
    “可是小柴蔚出事了”

    典客署外堂上门前,远远看见李东湖神思不属,全无平素潇洒自若,吴明面色微寒,劈头便问。

    约莫一年前,李东湖回中唐药王谷,给师尊拜寿,唯独只带了柴蔚这个弟子。

    这丫头也是个苦命人,母亲身殒福寿洞,就剩下父亲柴青一个亲人,如今在远在大宋汴梁。

    原本吴明是打算将他带来,好让两人妇女团聚,但柴青自称实力低微,路途遥远,不想拖累吴明,坚持没有来。

    如今只见李东湖,不见柴蔚,让吴明心中隐生不安。

    “哼,你小子少给我摆脸色,我好歹是药王谷真传,怎么可能连自己的弟子都护不住”

    李东湖俊脸一垮,没好气的白了吴明一眼,见他还有狐疑,解释道,“你放心,我已引她拜入药王谷,虽然身份上还只是我的记名弟子,但在中唐,还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伤害药王谷弟子!”

    吴明略略松了口气,目中疑色更浓,既然并非事关柴蔚,那就都好说,可还有什么事情能让这位药王谷真传弟子如此呢

    “这个……这个……”

    李东湖左右为难了好一会,最后一咬牙道,“你当初托我请师尊种植的道豆,被人盯上了!”

    “道豆”

    吴明眉头微皱,仔细打量李东湖一眼,伸出右手食指摆了摆,正色道,“首先要说清楚,那不是我托你,而是一笔交易,其二,东西是我的,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能替我做主!第三,我这人很小心眼,你清楚!”

    三条内容,每一条都被吴明用实际行动证明过,凡是无视这三条的人,下场无不凄惨。

    李东湖俊脸抽搐了几下,越发难看,隐有怒意道:“好小子,翅膀硬了就想过河拆桥吗

    别忘了,你家叶子姐还是我救的,柴蔚是我徒弟,当初我还……”

    “当初那颗烛照丹之恩,我记得清清楚楚!”

    吴明双目微眯,意味深长道,“李兄乃是君子,当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你我之间是上两代结下的情谊,你知我知,你与叶子姐的友谊,和柴蔚的师徒之情,我都记在心里,也感念你屡次出手相助,但这不代表,你能替药王谷做我的主!”

    掷地有声,铿锵如金戈铁马,最后一语落下时,吴明身上竟透着无匹锋芒,迫的李东湖这位上代天骄蹬蹬退了两步。

    “好小子,一年不见,修为增长到如斯地步,若我再不突破,恐怕就压不住你了!”

    李东湖面色一阵变幻,深吸口气,怒意尽数敛去,叹道,“不瞒你,依着药王谷的名声,即便是圣者想打主意,那也得掂量掂量,可那人于我师尊有恩,已经明确表示,要求取此宝,师尊抹不开面子,让我前来圆说!”

    他很清楚,吴明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软硬不吃,只能凭交情转圜此事。

    “什么人这么大的面子,能让堂堂药王谷医家半圣不顾名声,昧了自家弟子朋友的东西”

    吴明虽好奇道。

    “你小子……”

    李东湖俊脸微囧,听出了吴明话中的挪揄,没好气道,“你少编排家师,他老人家当年也是没办法,欠了魏王李成的人情,若非如此,换个人,哪怕是太子,老师都能一口回绝!”

    “中唐道教昌盛,道豆虽罕见,但绝非难寻之物!”

    吴明眉头微皱。

    魏王李成,乃是皇帝李晟和皇后长孙颖所出嫡二子,众子嗣中排行第四,聪明绝顶,异于常人,极受皇帝喜爱。

    单从谐音近似相同的名字,就可见一斑,乃皇位继承人中呼声最高的一位。

    莫看皇帝李晟有数十子嗣,实则只有皇后所出四子有资格继承皇位,这就是顺位继承,哪怕早已立皇长子李隆泰为太子!

    反观大宋皇帝赵宇坤,儿子虽然不少,嫡长子赵书航更是贵为天骄榜第一,霸绝大宋,偏偏这位不想当皇帝,当初敕封太子时,直接躲进了稷下学宫,坚辞不受!

    以至于,大宋东宫太子之位,仍旧悬空。

    可即使如此,朝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大臣,在此事上保持沉默,无外乎是希望赵书航回心转意。

    气的一众资质平庸的皇子,打破了头讨好,都无济于事。

    “谁说不是呢也不知他是怎么知道此事的!”

    李东湖颇为恼火道。

    “我可不管他是怎么知道的,道豆不可能出让!”

    吴明坚决道。

    “就怕你不让也得让啊!”

    李东湖苦笑道。

    “怎么,他知道道豆是我的”

    “不知!”

    李东湖摇了摇头,解释道,“老师替你培植道豆,不仅收了你的礼物,该用的资源也都是你所出,但他老人家也开出了条件,若你愿意放弃道豆,他愿为你炼制一颗道丹!”
1...323324325326327...7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