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徐梁并没有将廉价物美意味着大明的生产力极其高,而他们会在贸易顺差下,日子越发的艰难告诉他。就算是说了,他一个科技和信仰于一身的大佬也未必懂得。

    “陛下为什么非要说造物主,而不是上帝呢”卫匡国知道自己这话说的有些过分,当下有些心的看着徐梁。

    却见徐梁并不恼火,笑着说道:“你们西方的信仰只是一种精神力量,但是我们信仰却是传承。你说的上帝我没见过,但是我们祖先却是实打实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你们的宗教之所以那么虚无缥缈,那是因为你们的文化断层过,而我们的文化从上古先秦,就一直记载着。拿大洪水时代来说,你们说是上帝发了大洪水,诺亚方舟载着百姓活了下来,但是我们东方的传说,您想听听吗”

    “肯想陛下告知。”卫匡国认真道。因为这关乎到,他们在东方传教事业能否顺利开展。

    “我们东方有条河叫大河,在上古三皇时期,那个时候大概相当于你们所说的上帝时期,甚至比上帝出生的时候还要早,我们的大河泛滥发起了洪水,全国各地遍布水泽,那个时代的君王舜帝命令鲧和禹父子治理水患,我们并不会选择躲在穿上逃避,而是组织千千万万的先祖,用最原始的工具,挖掘山河,疏浚沟渠,将大河发出来的水排到大海中去。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祖先便相信,人是可以战胜上天的。所以我们不相信什么鬼神。但是我们又没有办法解释人是从何而来,所以我也相信这个世界是有造物主的。”

    “这,陛下您说的都是真的吗”卫匡国震惊的说道。

    他虽然了解东方的文化,但是这鲧和禹父子治水的故事他却是第一次听说。

    如果眼前的这位君主说的是真的,那么也就意味着,从上古时代开始,东方就有了伟大的国家,而且通过他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可以知道这个国家是何其强大。

    自己在这么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传教能够成功吗

    看着卫匡国失落的模样,徐梁笑着说道:“卫先生不必难过,我大明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国家,一个人在信仰自己祖宗的同时,也可以信仰上帝。在我看来,信仰并算不上一件坏事,它起码可以让人变得真诚而充满力量。我允许你在大明传教,但是有一条,那就是不允许你们的教皇干涉我们国家的政务。如果你愿意,那么我大明一亿多子民,都可能成为你们的信徒!”

    “陛下!”卫匡国欠身道:“如果您允许我们在大明传教,作为回报我可以将西方的知识和文化传输到大明。我相信您也感受到了,您东方的科学明显已经开始慢了一些,作为上帝光辉照耀的地方,没有道理让科学和文化比其他的地方落后。”

    “还有一个条件!”徐梁说道

    “陛下您请讲!”

    徐梁看了一眼南怀仁,笑着说道:“在我们大明传教,那就必须成为我大明的子民,接受我大明的国籍,而且还需要将子女接到大明来。”

    “这。”卫匡国有些犹豫。

    南怀仁却毫不犹豫的说道:“陛下,我愿意。”

    徐梁摆摆手说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全家都漂洋过海来大明,从此流落异国,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朕想说,大明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你们在大明肯定会比你们在西方过得幸福,还有如果你们不是朕的子民,朕如何相信你们在大明传教没有异心呢回去好好考虑考虑吧。这是朕的手令,你们随时可以去皇宫里见朕,在这之前你们就先住在外事宾馆吧。”




第六百五十二章 帝国军校
    第六百五十二章帝**校

    帝**校。

    “以临沂战役为例,自从军队扩编以来,我们的战事太过于依赖武器,自身的战术素养在迅速下滑。”

    大明信任的大将军李岩站在可以容纳四五百人的大堂里,高声说道。

    他知道,下面坐的都是大明的精锐中的精锐,都是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功勋的大佬。

    李岩在等,在等他们发表不满的言论。

    可惜徐梁手下军人的素养,从来都是一等一的优秀。没有人发表发对言论。

    所有的军人都正襟危坐,眼睛死死的盯着李岩,没有丝毫的多余动作。

    从他们的肩章上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军衔最低的都是少校,之前叫千户,现在叫营长。

    甚至有些人比较特殊,他们的肩章是红色的。红色是大明最信仰的颜色,他们是配军营中的精华,亲卫营的大佬。

    里面随便挑出一个,都是跟大眼儿一级称兄道弟的存在。

    当然,也有些另类,秦良玉的部将,左良玉的部下,阎应元的部将,刘良佐的部将这些人中过往的战绩极其优异者,或者通过了选拔者,也在此列。

    不过不论是外来户,还是新人,都在极其短的时间内,被童话了。

    李岩冷冷的扫视了一圈,心中对徐梁的敬佩又上升了一个阶段。换做是自李自成的军队,自己这样说话,下面肯定有老人站出来指着自己的鼻子骂,甚至要跟自己动刀比武。

    而这群人不会,李岩看过他们的资料,这里面的军官很多人水平非常高,甚至有些妖孽的存在,可以去考秀才了。

    “既然,你们认可我的说法,我就继续说下去。”他回到了正题,听过实战来继续讲解战争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最优的解法。

    李岩是高傲,但是他却又不得不承认,徐梁在看人上非常准。

    山东一战,他没有选择资历最老的大眼儿,也没有选择在山东最优影响力的冯先奇,而是选择在徐梁军中一直默默无闻的高燕。

    可以说,当初很多人都非常不看好,在军中这个靠力量说话的地方,大佬们认为拳头和身高更能决定一个军人的素养。

    所以没有人看好高燕。

    但是高燕却用战绩打了所有人一个巴掌,在帝国最为动荡的时刻,她带着一群新兵蛋子,直接歼灭了尚可喜军团,是徐梁登基以来,第一个大胜。

    顺着将士们高傲的眼神,李岩看见了新进入的男人,那人朝他做了个继续的手势,然后坐在了最后一排。

    有老兵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多么熟悉的场景,当初不论是在居庸关,还是在沂蒙山,陛下不论都忙,都会跟兄弟们一起讨论军事。可是自从陛下登基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

    兄弟们明白,陛下忙,要通宵达旦的处理国家大事。但是兄弟们心里还是期翼着陛下能够来。

    因为这支军队,只有一个信仰,那就是带着他们一次次创造神话的男人。

    那个带着他们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打败了李自成城下一个个骄兵悍将,在居庸关打的李自成抬不起头,在山东打的满清抬不起头的男人。

    可是当那个男人从门口默默走进最后一排的时候,他们心里并不是欣喜,而是难过。

    陛下瘦了,操劳的国事让这个曾经可以以武力问鼎天下的高手,瘦了。

    但是他的眼神依然犀利,这是他们的头狼。

    他们的信仰。

    李岩忽然感觉到自己的心口有点儿闷,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周围的气势他见过一次,就是在居庸关,那种将士们身上发出的天下老子最吊的气势。

    李岩沉了沉心思,口中尽量放慢速度说道:“高燕将军的战术堪称新军成军后作战之典范,不论是炮火支援,还是以精锐之力量消灭敌人指挥首脑,都非常优秀,但是在战场上,出现了很大的延迟。

    首先,在炮火延伸时,将士们未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指定位置,这导致在进行总攻时,给了尚可喜反攻的机会,这是我们首先出现的损失,这个损失完全可以避免。”

    “其次,在战场厮杀阶段,前线的指挥官并不能完全灵活指挥自己的部下,这导致我们的军阵总体非常灵活,但是下放道排级和营级就非常有问题了,只能僵硬的维持总体阵型,却没有足够的杀伤力。”

    徐梁静静的坐在后面,听着李岩的讲解,仿佛回到了自己在前线的日子。

    兄弟们手里捧着馒头,抱着热水,懒洋洋的躺在帐篷里,听着自己的讲解,谁要是敢睡着了,不用心听,徐梁一个眼神,老实巴交的黄韬便会一脚踹上去。

    “纵观整个临沂的战事,基层指挥官缺乏的是战术的灵活运用,而手下的兵士也疏于训练,连总体的布置都不能完美的运行,更不要说在自己团队内发挥出最佳的水平。身为军官,并不是说,你能够实施上官的命令就好了。上官如果说,给了下了一个一百分的命令,那么一个优秀的军官指挥员要做的是,将主官的命令进行优化,将战果最大化,损失最化,而这其中就需要你们的思考,将你们军事生涯中的经验运用出来。而且你们要尽可能熟悉你们的部下,熟悉你们每一个部下的能力,将他们的水准发挥出来!”

    徐梁听了微笑,他知道不论是自己,还是他,对于临沂的战斗都非常的不满意,这也是为什么自己可以封赏高燕,但是却又必须训斥他的原因。

    损失惨重。

    他也能感觉到李岩心中彭拜的热血。这位大将军是不安心呆在朝堂的,他希望去战场。

    哪怕现在火器越来越多,个人武力已经微不足道,但是他依然希望去战场。

    他自信,他比很多人做的要好。

    而且,他也很自信可以让更多人做的更好。

    “这一战也就是欺负欺负尚可喜,若是遇上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张献忠的义子营,李自成的老营,多尔衮的白摆牙喇,甚至当初在山东对阵的西洋雇佣军,都能让我们吃上足够的大亏。”李岩看了眼徐梁,见他点点头继续说道:“战场之上,何时进攻,何时撤退,这是火候。何处集中力量,何处布置额的机动兵力,这是本事。交战之中,那部分用于牺牲,那一部分用于摧毁敌人,这是智慧和决断。你们今日回去之后,都要思考,这一战如果战场的千总,不对,团长亦或是营帐是你,你该怎么打甚至你也可以说说,如果你是高侯,你们该怎么打。”

    看来,这个家伙虽然不满意自己对他的安排,但是却也很用心的工作。

    “领兵之妙,存乎一心。天赋很重要,经验很重要,思考更重要,不是所有人都是天生的军神,更多的是不断的在作战中总结经验。”

    “本公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每天的时间都浪费在教导你们身上,这里有一本我印发的我从在李自成部下为官道追随陛下以来,总结的作战经验,练兵技巧,你们一道拿回去看,限期一年写出总结,以文章的形势上交到军部,这将作为你们军校生涯的毕业考核的比试成绩,战总成绩的四成,所以老兵痞可要心了,因为本公不会给你们机会的。”

    窗外,柳如是朝着徐梁挥挥手,示意徐梁时间差不多了。

    徐梁点点头。

    朝着李岩咳嗽了一声。

    李岩心领神会,淡然道:“行了,我也知道,或作平时,我就算是念叨一整天,你们也听个津津有味,但是今天有位老大哥来了,我就不占用太多时间了。军仪官。”

    “起立!”军仪官一声高喊。

    连同徐梁在内,所有军人起立,将拳头抵在心口。这是徐梁定下的军礼。

    “启禀陛下,帝**校二期进修班整队完毕,请指示。”

    徐梁点点头,战术这东西,已经不是徐梁应该思考的,如今他身为皇帝,他更在乎的是军心和军威。

    将士们军容整齐,昂首挺胸,气势高昂,他心里是真心高兴。

    尤其是,在李岩指着他们昔日的袍泽仗打的不够好的时候,他们没有站出来反驳,而是虚心接受的时候,他心里更是发自内心的自豪。

    这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军人。

    徐梁走在教室里,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拍了拍一个个将士的肩膀,“大刀营的老兄弟,不错,都当大校了。你叫什么来着”

    “卑职王狗剩!见过陛下!”那大校敬礼到。

    徐梁拍了拍大校的肩膀,笑道:“不错,大刀营都是卖力气的大汉,学业也是当初朕手下最差的。你能走到今天不容易,好好干,别给黄韬丢脸。”

    “是。陛下!”王狗剩泪如雨下。黄韬。在他们心中尊重他甚于尊重陛下的人。

    沉默寡言,有点儿蔫坏,但是护犊子,每一战必身先士卒。金陵战役,大刀营几乎全军覆灭。

    “行了,朕知道你们看着朕紧张!该说的,大将军也说了,朕就不给你们洗脑子了,你们听着都烦。不过朕现在不说,但是三年后的校友会,朕还是要发表讲话的。毕业了,到了战场上,能回来的,尽量活着回来,到时候朕留着肚子,敞开了让你们灌酒,别说朕不给你们机会。滚吧。”

    陛下一贯豪迈的性格,大家默不作声的离去。

    等到学员们尽数退出,李岩才在徐梁身边说道:“陛下,这招募教员的事情得抓紧,我家娘子嫌弃我每天备课,没时间陪你,已经在苦练武艺了。”

    徐梁忽然感觉头皮发麻。

    “他一个妇道人家,练武做什么”

    李岩有些不好意思道:“夫纲不振,她说她要揍你。”

    “这话当着红娘子的面,你肯定不敢说,别什么事儿都推给娘子,一点儿都不痛快。说实话,是不是想上前线了”

    李岩毫不犹豫,“想。”

    徐梁给了个大白眼,“想啊,没门,老子比你还想,可是老子能怎么办坐在那个无数人都想坐在的椅子上,老子都瘦了,老子容易吗”

    李岩呵呵的苦笑,陛下也只有在老兄弟面前才能抱怨两句。而如今,能够让陛下抱怨的老兄弟不多了。

    “你是皇帝,你说的都是道理。”李岩道:“这军校是个好东西,但是这样上课太无趣了,我想申请一下,是不是可以分配他们点儿部队,让他们去剿匪,实战才是练兵的最好手段。”

    社稷到金陵的军权,别说是徐梁,就算是提出这个建议的李岩都有些紧张。

    徐梁并没有立刻拒绝。

    “这事儿我得考虑考虑。”徐梁不得不谨慎。

    李岩脸上也不是很轻松,他心里很清楚,军权是君王的命根子,明朝的君主之所以后期日子过得难,就是因为军权不在手里。

    “我虽然不可以立刻给你答复,但是你可以让他们组成红蓝军,以紫金山为军事训练区域,进行双方对抗。”



第六百五十三章 新式火炮
    第六百五十三章新式火炮

    话说徐梁在走访完军校之后,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却又少了那么多值得自己珍惜的兄弟,便颇为感怀。

    这一种感觉,李岩就没有,因为他在李自成的队伍里,将士们牺牲实在是太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今天你是把总,明天就可能没有了。

    哪怕是到了刘宗敏这个身份,牺牲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1...353354355356357...4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