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美利坚传奇人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月沧狼

    先前送达的军火,包括cgt和其名下的邮轮在内全部转移给温莎王室。



    除了阿黛拉伊德公主号转交给lca以外,其余连同玛丽皇后号悉数在内。



    用价值数千万的资产和军火武器来换一座古堡,好像是有点败家,只是李子涛喜欢这座城堡。



    英国王室的家族城堡,现在成了他的私人产业,光是想想就觉得爽。



    钱



    钱是个什么东西,不就是用来花的嘛!



    再说,除此之外他也并非没有收获,比如王室掌握的荷兰皇家壳牌的股份,也会全部溢价转让给他。



    这是属于李子涛的私人投资,和mobil与壳牌达成的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无关。



    壳牌董事会一直对他充满防范,不想看到李子涛以个人名义插手壳牌事务乃至列为董事席。



    可到最后他还是拿到自己想要的,比他的计划还要完美。



    百分之736的股份,李子涛一举成为壳牌持股最大的个人股东,这点别说是壳牌董事们,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



    为此还要感谢亲爱的乔治六世陛下,温莎王室的底蕴看来颇丰,‘是不是找机会再割点肥油下来刷锅’



    让乔治六世下定决心把家族城堡转让给卢森堡大公,是因为他的尊严遭受到无法忍受的屈辱。



    他是大英帝国的国王,是欧洲最强大帝国的统帅,在历史上从未有过英国被殖民侵略的情况发生。



    更别提让他这个国王逃跑到国外,去组建什么流亡政府。



    或许其他国家、王室的人能够忍受,但他不行,他与其他王室贵胄不同,英国也与其他国家不同。



    正是这样的原因,让乔治六世改变他的想法,转而支持丘吉尔,

    ,并放下面子亲自致电李子涛,取得他的帮助。



    当然,效果也是显著的。



    有了李子涛送来的飞机和邮轮,英国本土的局势立刻得到稳定,无论是乔治六世或丘吉尔都对接下来的大撤退充满信心。



    要知道六艘5吨重的邮轮,只需经过改装就能立刻成为航母,而它正是搭载闪电的最佳平台。



    不过在此之前,他们首先要找到足够多的飞行员,把对面的30万军队撤回英国本土。



    …………



    敦刻尔克。



    沙滩上到处都是满目沮丧的士兵,在延长的海岸线上拍成长龙。



    防浪堤上站满了排队等候撤离的士兵,但是他们现在的目光里已经不再闪烁着希望。



    天上是敌人的截击机,不时就会有轰炸机出现在上方,炮弹和机枪从身旁扫过。



    每当他们出现的时候,溃败被围没有任何气势的英法联军所能做的就是抱头趴下,然后祈祷。



    在空旷的沙滩上,任何逃跑或躲避都是徒劳,甚至会引起敌人的注意,让对方生出猫捉老鼠的心态蹂躏你的身心。



    从海峡对岸来的战列舰越来越少,医疗船也无法靠近沙滩,防浪堤就成了离开的唯一出路。



    敌人同样知道这一点,所以每当有轰炸机出现时,他们首先就会向防浪堤发起攻击。



    上面拥挤沾满的士兵是最好的人肉靶子,炮弹和机枪扫射而过,留下无数尸体和鲜血染红的泥泞踏板。



    接着,后面的士兵继续踏上防浪堤,用满是绝望的眸子望向海峡对岸的家乡。



    “敌机,敌机来了。”天色刚亮起来,前方就传来观测员尖锐的呐喊声。



    士兵们捂着钢盔就地趴下,也有人仓促的想要逃跑,躲藏起来,但在他们看来这完全是徒劳。



     




第832章 搞笑的意大利
    ;

    “德国人必将对我们实施轰炸,他们无法度过由皇家海军封锁的海峡,空战是取得胜利最便捷、快速的方式,

    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打击我们的信心,但是,英国人民永不妥协,决不投降,决不……”

    在英国参谋长联合会议上,英方就即将发生的战争做出预测和防范性的讨论。

    就此次会议结束后,战时内阁批准切实加强各项防御措施的战争方案。

    首先,战争内阁组建了飞机制造部,由比弗担任部长,大力加强对飞机的制造速度和型号比例。

    在飞机制造部对产能的整合下,英方的飞机月产量由700架迅速增加到1000架,并且这还不是最终的数字。

    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整部署防空力量,重点加强伦敦地区的防空能力,成立作战训练部队。

    在内阁的授权下,在全国建立多个训练学校,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培训空勤、地勤人员。

    按照军方的预估,这样他们能够每月增加200名飞行员补充到部队中。

    至于这些飞行员在战时能发挥多少力量,就要交给事实去验证了,现在他们没时间来计较这些问题。

    与此同时英方也在海外签下海量的订单,其中包括飞机、舰艇,各式的武器、导弹、弹药和军需物资。

    英属殖民地的力量也在调动中,距离最近的加拿大开始为战争做好准备,各项工业从无到有飞速发展。

    交付给美利坚的订单占据英方海外订单数额的百分之30,这可是一笔大生意。

    美利坚各方企业为了这些订单,快要打的头破血流。

    距离战争越近,来往于美利坚与伦敦之间的邮轮和飞机就变得越是繁忙。

    只是这里面的危险同样不小,几乎每周都能在报纸上看到有邮轮、飞机坠毁的消息传来。

    新出售给英方的cgt也被国家海军部收编,成为制造舰艇的重要生产工厂。

    但是,这些都已经和李子涛无关。

    在把cgt和军火交给英方后,他就开始接收属于自己的‘报酬,’最受瞩目的自然是温莎古堡。

    就算是在战争降临的紧迫时期,这则消息也在英国和欧洲等地引发大规模的争论。

    幸好,对外宣布是交给卢森堡大公的,要不然李子涛有可能会被愤怒的英国公民撕成粉碎,别想再安全返航。

    当湾流壹号从英国起飞,在四驾‘闪电’的护送下返回美利坚本土时,所有清楚他此行的人都松了口气。

    “亲爱的。”刚从飞机上下来,李子涛就被玛丽抱住。

    此行最担心的就是她,如果不是这件事太过重要,她绝不会允许李子涛亲自涉险。

    现在天上每天都会发生战斗,德国、法国、英国的飞机在天上肆无忌惮的来来往往。

    一旦遇到非本国的飞机,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开火攻击。

    为了避免危险,李子涛的机组专程绕过战争发展最频繁的区域,安然无恙的返回美利坚。

    “别担心,无论是谁都别想把我从你身边带走,上帝在照着我……”李子涛玩笑的指了指天上,让玛丽转转忧为笑。

    “法国人正在内讧,他们撑不了太久,好消息是母亲终于决定离开,前往伦敦主持国家事务。”

    听到丈母娘要提前离开,李子涛为玛丽感到高兴,当然也包括他自己。

    毕竟每天看到妻子提心吊胆,他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

    有关法国人的内讧,李子涛也大致了解一些,在离开前与丘吉尔的第二次短暂会面时,他们曾经谈论过这件事。

    作为国防和战争部



第833章 孤独的英伦三岛
    ;

    逗逼的意大利成为各队调侃的对象,罗斯福这一时期却在不停考虑着美利坚未来的走向。

    欧洲战争距世界战争只有一步之遥,日本在远东地区咄咄逼人,苏联正在巩固国家防线,为战争做好准备。

    德国更是节节胜利,气势高昂,让敌人闻风丧胆。

    幸好还有个逗逼意大利在拖后腿,否则,现在的德国已经渡过海峡,向曾经的世界霸主发起挑衅了吧

    没有人怀疑德国是否会对英国用兵,战争打到现在,已经不是想停下就能停下的。

    其中蕴含的庞大利益,在驱使着以国家为单位的利益集团向前推进,就好像现在的德国一样。

    英国人被困在英伦三岛上,想要抢功的戈林放跑了33万敌军。

    虽然对敦刻尔克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德国人停下脚步还抱有疑问,但最可靠的说法就是空军元帅戈林想要抢功。

    实际上,这一时期的德国确实很强,但也没有强大到能够在短短一个月内战胜法国。

    真正让法国人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里选择投降的,是他们根本就不想打仗的消极态度。

    英国被丘吉尔煽动的全民沸腾,法国人消极的认为‘打什么打,回家喝酒、种玫瑰、泡妹子多好。’

    丘吉尔想要取得罗斯福的帮助,他也同样想帮助英国人。

    无论是站在个人或国家的角度来看,被统一的欧洲都不符合美利坚的利益。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庞大的帝国,都绝不是仁慈的。

    以贝当为首的求和走fxs路线的政府于17日要求停战,力主反抗的戴高乐被排挤在政府之外。

    于是,当日戴高乐连夜返回伦敦,与丘吉尔会面商谈继续反抗的事宜。

    此时的贝当政府已经宣布停战,而在伦敦的戴高乐,于第二日在丘吉尔的支持下,在bbc公开发出抵抗号召。

    这种公然和政府唱反调的行为,让还未正式组建完毕的贝当政府恼怒万分。

    当即宣布对戴高乐做出降级和停职的处理,但是有了英国和丘吉尔内阁的支持,贝当政府对他来说已经可有可无。

    在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戴高乐多次公开在bbc宣布,以贝当为首的政府当局正在出卖法国的利益。

    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对法兰西的背叛,戴高乐将会在英国人的支持下,组建新的自由法国政权,与fxs抗争到底。

    实际上就算是有丘吉尔的支持,在盟国内也很少有人认可他的合法性。

    因为戴高乐没有获得民众的合法选举,这在民权国家看来非常重要,也是政府合法性的标志。

    好在戴高乐手上还有不少力量,而他的存在也能激发法国内部的反抗力量。

    对丘吉尔来说,合不合法并不重要,他在意的是有多少力量能够加入到反fxs斗争中。

    6月22日,法国当局正式宣布投降。

    有人为此松了口气,厌战的法国人甚至在自己农场举办酒会,邀请路过的德军一起狂欢。

    这种奇葩的事情让人啼笑皆非,但在更多的地方却激起了民众的爱国心理。

    在法国有能力进行战争的时候,每个人都厌恶战争的到来。

    但在法国当局宣布投降后,许多民众自发的组织起来展开小规模的反抗行动。

    在法国人看来,在沦陷时拯救国家与危难之中,这很浪漫……

    法国佬的脑回路与众不同,正常人恐怕很难理解,但是有反抗就是好事,至少能在海峡对岸牵制些德国人的注意力。

    法国当局的正式投降对英国人



第834章 不列颠空战
    ;

    英伦三岛,硝烟取代了曾经蔚蓝的天空。

    英国当局已经为战争做好一切准备,7月,他们可用的飞机已达到900架,另有700架轰炸机。

    而在海峡对岸的德国人,调集的空军足有2600多架,在数量上形成绝对的压制。

    不过,英国本土方面还有高射炮等防御工事,这点弥补了他们在战机数量上的空缺劣势。

    自10日开始,德国的战机和轰炸机成群出动,不列颠空战也因此拉开序幕。

    真正的战争枯燥而冷酷,一个瞬间,就有可能彻底留在战场上,无论他是一名普通士兵或战功赫赫的战斗英雄。

    进攻前德国的飞行员心中充满自信,强大的法国败了,欧洲几乎被全面占领,现在只剩下孤零零的英国人,他们又能撑到什么时候

    抱着强烈的自信和从容,德国4个编队的飞机起飞冲向海峡对岸,想要彻底摧毁最后的反抗力量。

    穿梭在云层中的战机掠过海面,很快他们就看到了路面,还有空荡的道路和看上去没有人烟的村庄和农场。

    他们并没有在这里浪费弹药,况且来时接到的命令也是不得无故伤害平民。

    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他们看来下面的农场和道路不值得认出一颗炸弹。

    飞机群很快驶向伦敦,出现在其上空,就算是坐在飞机里,他们也能听到下方刺耳的防空警报。

    战斗在飞机群出现在伦敦上空的那一刻已经打响,导弹一颗颗的被倾泻而下,此刻全然没有之前的‘节约。’

    机枪从建筑或道路上扫过,凡是发现有抵抗力量的地方,就会受到截击机和轰炸机的特别关注。

    就在德军刚完成一轮进攻准备掉头再来一次时,远处属于英军的机群风驰而来。

1...245246247248249...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