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虎符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三月壹

    “鞠义率领千余先登死士血战一万五千公孙边境精骑,阻拦长达半个时辰,一万五千边骑精锐伤亡过半,先登死士全军覆灭,鞠义死战,身受无数重创,直至身亡,死前斩杀公孙大将严纲,并仰天长啸,憾未成兵道巅峰”

    “末,颜良文丑袭杀公孙瓒,公孙瓒统合白马义从残余四十六人之力,凝结白马军势悍不畏死与其战之,颜良、文丑同出,力道爆发,颜良文丑狂退,公孙瓒好似昏迷,四十六名白马义从士卒以身拦之,尸骨无存,公孙瓒觉醒白马军魂,颜良文丑再度袭杀阻拦。”

    “赵云突然现身战之,相隔百余米一qing破天地,直接轰飞颜良文丑二人,文丑绝境突破,同样迈入罡气外化第三步,两人兵器尽毁,拦住赵云第一qing”

    “尾,公孙越带领千有余的边境精骑来援,颜良文丑跳河逃走,赵云并未阻拦,公孙越和边境精骑保护公孙瓒撤退,汇合界桥南岸鲜于辅、鲜于银残军,合共一万七千余人退往渤海,拿下南皮休养生息袁绍残军不足一万,驻于博陵、安平休养生息,双方陷入僵持”

    郭嘉一直侧头望着那封情报,光看侧脸,并无异样,然而心中却是思绪万千,即感叹于黑冰台密探的恐怖情报能力,又在思考着这则情报中可以利用或者说是能给大秦带来好处的方面,沉默良久,感叹道“袁本初麾下亦有英杰,可惜跟错了主公”

    “鞠义,的确当得上当世英杰之名”嬴子戈对于郭嘉的感叹不置可否,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奉孝,经此一战,公孙瓒若是再无变动奇谋,那他败势已定,无非就是看袁本初什么时候能再度集结好兵马,从而发动攻势。公孙若败,刘伯安纵然能拿下幽州也绝对不会是袁本初的对手,那时河北之地就是袁本初一家独大了,这可不符合我们的利益啊”

    “主公放心”郭嘉一扫之前的慵懒轻佻,面色肃然地说道,“影子计划已经开始,主公所给的那份名单中,嘉依照主公的描述进行了分级,第一级的群雄身边,我们基本都已经安排上了影子。幽州那边,刘虞虽然迂腐,然而在他身边影子暗中的影响以及那分割出来的龙气加持下,却也有了三分雄主之相,想来纵然还不是袁本初和袁家的对手,但是袁本初想那么简单的拿下河北,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更何况,公孙瓒虽败,但却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如有必要,嘉会吩咐他身边的影子透露一些情报和嘉的谋划给他,让其能和袁绍互相多牵扯一些时日来”11




第三百七十七章 抉择
    “好,那这事就交给你了,一旦袁绍转守为攻,公孙瓒那边有支撑不住的迹象,你就给他点甜头,不用太久,只要他能替我们死死拖住袁本初半年时光,那就是耗费些许兵甲钱粮去支援他都行!”嬴子戈点点头笑着说道。

    “诺!”郭嘉点了点头,重新恢复了之前的慵懒状态,殿内的气氛也随之平静下来。

    夜色如水,浸染了夕阳。闪烁的烛火下,商鞅面色郑重的望着手中墨迹未干的奏章,思考着等会儿见了嬴子戈后的言语。微风吹拂,烛火轻摇,斑斓的影子在商鞅的侧脸上闪动,恰似他此时的内心一般。

    自上一世变法成功却惨遭破门灭家以后,商鞅死前一度以为自己的未来将会停留在那一刻,直到被嬴子戈用匪夷所思的仙神手段重新拉回世间,重返光明,并决心再度为其效力,推动新法的执行以后,商鞅有想过以自保为主,但是那本盛秦五子法中所描绘出来的种种新法,却让商鞅那颗尚未熄灭的变法之心,蠢蠢欲动,难以自持。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而道德之心却不足以成为硬性规范,所以天下必须有法,国度必须有法,唯有法方才能强国富民,唯有法方才能让我华夏之民抛弃野蛮走向礼仪,主公曾言,天下以人治,若无良法可依,则必有不文明之时,那何为良法若水,明理、明德、和谐、共处、以君主为先,以群臣为辅,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天下自然成以!不过”商鞅停下思绪,望着手中奏章上那突然停滞的空白,仔细的思量着,“如今新的户籍法度已然成型,我大秦之民也已然习惯接受,虽然尚未经历长时间的实施见证,但应该是出不了什么大问题的,一切只会走向好的方向,然而吏治,官制终究和户籍制度不同啊!主公和诸君所谋之三省六部制度固然更加细化了各部职责,强化了中央权力,然而推行之难度却非户籍制度所能媲美,看来,某还是要和主公在商量一下那件事,要不然吏治、官制改革绝对不能轻举妄动!”

    定下心思,商鞅重新拿起了尚未干透的毛笔,一点一点的继续在眼前的奏章上记录着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天下风云涌动,形势百变。

    整个大汉,不,或许已经不能再将其称之为大汉,毕竟西北有大秦重立,江南有袁术不轨,除了幽州的一半还有荆州、益州两州尚且掌握在刘家人的手里边,整个天下十三州,基本都和刘汉没了什么关系。

    不过不管天下形势如何,对于将大局已经布下并且安排了相应的绝顶谋士主持的嬴子戈来说,除了等候就只剩下发展内部了,所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个道理对于有着后世记忆的嬴子戈来说,并不是那么的难以理解,虽然因为他身份的特殊性,以及时代的不同,他没法做到缓称王这一点,可是前两点执行起来还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未央宫,嬴子戈脸色平静的望着下方的商鞅、百里奚、蒙毅三人,静静的听着他们对这段时日内部诸事的陈述,一边听,一边在心里边快速的推衍计算着。

    “君上,后勤这边压力并不算大,匠作坊那边根据君上的描述,再结合了我大秦藏书阁中相关的墨家之法,已经将新的农具制作出来,并且配合公孙大人那边推行的新户籍进行了下发,再加上君上此前命农业司那边传出的农家耕作之法,到今年秋收之后,某保证我大秦雍、凉、司隶三地的城池粮仓全部都可以堆满,而百姓家中的存粮也绝对可以支持到明年夏收之际。”

    “很好!”嬴子戈满意的点了点头,“文和在荒城那边的越王剑主选拔,马上就要出来结果了,到时候罗必然会对蜀中剑阁以及汉中五斗米教发起全面反击,而子明、孟起、令明三路大军也必然会一同跟进,到时候后勤这边可就拜托子明了!”

    “诺!”百里奚迟疑着应了下来。

    “嗯有何不妥吗”嬴子戈微微一愣,看向百里奚。

    “君上,若是只有文和那边自然并无问题,不过”百里奚对着嬴子戈一拱手郑重道:“君上,奉孝这边的谋划也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后勤钱粮的支援绝对不能有丝毫短缺,而并州那边,虽然子羽和孝直两人占据了河西以及上郡等地,并且拉拢黑山张燕和张颌大军组成了三足鼎立之势,然而随着袁绍和公孙瓒的大战陷入僵持,袁本初必然会考虑并州张颌大军,到时候势必还是要大战一场,依据某的推算,时间很可能会和文和那边碰到一起。这样一来,我们就要同时支撑奉孝、文和、子羽、孝直三线之争,这样的话”

    “不够吗”嬴子戈眉头微皱,摆了摆手,直接了当的开口问道。

    “够自然是够,依据我们秋收后的积累,即使是同时支撑文和以及奉孝、子羽、孝直这三线同时动手,我们也是能勉强支持到明年夏收的。”百里奚迎着嬴子戈询问的目光,拱了拱手,郑重谏道:“君上,虽然能支持下来,但是某并不建议那样为之,三线作战,赢了固然能取得很大的利益,然而如今户籍制度随着耕作和农具改革的一同推广,整体的发展事态极佳。再加上军屯和民屯那边的发展状况也是顺风顺水,可以说正是一鼓作气,定下我大秦内部积累之时。如果此时动兵,虽然会得到很大的利益,但是却会打断内部现在这个良好的发展过程,短时间内纵然能攻得一二之地扩大版图,可是从长远上看,版图虽然扩大了,我们实际上的力量却消减了,更重要的是,我大秦原本就不容于那些打着汉室旗帜的群雄,如今占据雍凉、司隶尚且好说,但是一旦我们继续扩大势力,恐怕当年六国伐秦之事,不远矣!”

    “嗯”嬴子戈眉头紧皱,低头认真的思索起来。

    。。。。。。



第三百七十八章 被点醒的气魄
    大殿之中,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到了嬴子戈的身上,静静的等候着他的决断。

    “子明,你可知,如果文和、奉孝、子羽和孝直三线皆能取得大胜的话,那整个华夏十三州之地,起码会有半数落入我大秦之手”半晌过去,嬴子戈并没有做决断,只是脸色平静,语气淡然的对着几人阐述着三线齐动后所能得到的好处。

    “大胜方能如此!”百里奚同样脸色平静的躬身回道。

    “子明莫非认为孤和文和、奉孝的谋划有问题”嬴子戈神色不变,让人摸不透他此时内心的真正想法。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君上、文和、奉孝皆世之英杰,天下智者,所谋所行之事,自然完美无忧。然而曹孟德、荀文若、戏志才、荀文达、荀友达、沮公与、田元皓等等皆非庸才、更何况还有君上曾经畅谈天下英杰中所言的诸葛孔明、庞士元、周公瑾、司马仲达等等无数智谋之辈,再加上整个天下间车载斗量的文臣谋士,其中未尝不会有能够透过表象直勘真相、从而鼓动群雄,共抗我大秦之辈。”百里奚躬着身子,一脸郑重的望着嬴子戈,诚恳的建议道:“子明以为,天下之争,虽然并非不能弄险,可是最根本之处还在于一个正字,而主公之前一直所行的高筑墙、广积粮,勤练兵之策,就是当今天下最为堂堂正正之策,既有此取天下之正策,那我们又何必去行那弄险之事故此,某认为,三线动兵并非良策,我们应该还是继续以内部建设,完善后勤,广赞兵源为主,只要我们的硬实力强大到极致,到时候不说平推天下,至少攻城取地对于我们来说,不过是探囊取物而已,望君上三思!”

    “奉孝之谋正当关键时刻,不可放弃,并州孝直和子羽已成三足鼎立之势,无论我们动不动弹,只要袁本初想要打破僵局,动用张颌部队,那并州就必然会有一场大战,这样的话,那依子明的意思,就是让孤放弃文和那边的谋划,停下对汉中和益州的攻略”嬴子戈面色平静,语气淡然的对着百里奚说道。

    “不!”百里奚摇了摇头,“并非放弃,亦非停下,而是暂缓!只要奉孝谋划成功、并州形势稳定,不用我们超负荷的去三线作战冒险,那文和那边的谋划自然也就可以开始行动,到时候,没了奉孝和并州的麻烦,我们就可以更加专心的去支持文和,从而完美的完成文和对汉中以及益州的布局谋划。”

    又是一片沉默,嬴子戈脸色平静的沉思了良久,方才慢慢的点了点头,双眸深处微微带着一丝落寞的说道:“秦王扫,虎视何雄哉!可惜孤却未能有始皇帝之气魄,罢了,就依汝之意吧!让文和先等等,再准备一下,等奉孝和并州形势稳定下来了再动手吧!”

    “始皇帝之气魄,并非一人之功,而是以六世之功成就一人之气魄,虽然勇烈,但是却也可以量之。而君上崛起汉庭,却绝非始皇帝所能量之。”嬴子戈刚刚开口,殿外忽然郭嘉的声音,众人抬头看去,只见郭嘉一袭白衣,束发戴冠,姿态上完全有别于往日的懒散,一边向着殿内走来,一边缓缓朗声说道:“当今天下,汉庭已延国粹长达三百十余载,虽然先后有王莽、外戚、宦官、党锢、黄巾、军阀之乱,但是于民心而言,汉这个字依然伴随着儒家之功,深入到了每一个华夏之民的心中,纵然是那些野心勃勃的州牧刺史、太守军阀,在汉庭中央犹在的时候,表面上亦是要做出一副尊崇汉皇,以汉庭中央之命是从的姿态。就算是到了此时,大部分野心之辈表面上还是打着重兴汉室的旗号,这已经足以证明汉室之力。然而君上却能于此万难之境,悍然抓住机遇崛起,一路走来先定北原,再平凉州,扫荡长安、定鼎雍凉,在夹缝中,重新拿下雍凉、司隶关中等大秦故地,虽先有我大秦藏书以及蒙家底蕴辅佐,后有黑冰台之助,但是相比于始皇帝当年的境遇,却又要艰难了无数倍出来,故此君上可不要妄自菲薄!”

    “奉孝!”嬴子戈轻轻一笑,其实方才的落寞只不过是一时有感而已,却是想不到郭嘉会在那一瞬间入殿,并且发现说出了这么一袭话出来,“那不知奉孝可有何以教孤的”

    “没有!”郭嘉一本正经的向嬴子戈行了一礼,随即站到一边,洒脱回道。

    “”嬴子戈脸色不由的黑了一下,没好气的转过头去,“子明,奉孝之言汝也听了,孤虽然未曾经历始皇帝之过往,然而却也不敢妄自菲薄,如今天下群雄并起,河北之地,虽有公孙以及被我们暗中改变的刘虞阻拦,可是袁本初在袁家的帮助下拿下冀幽之势已然是十拿九稳,而并州那边虽有子羽和孝直支撑,然则毕竟是孤军深入,独木难支,所以稳固然可以,但是该弄险,该出手的时候却也绝对不可以踟蹰不前,所以孤决定了,奉孝这边自然继续进行,至于文和那边也不用故意延缓,正常进行即可,只要时机成熟,那就动手,哪怕不巧真的让我们陷入了三线作战的局面,那孤也相信,最后胜利的必然是我们!至于你担心会因此引起群雄忌惮,从而联合来伐的事”

    ”那就让他们来吧!”嬴子戈冷哼一声,“函谷、青泥隘口、潼关一线,前有徐荣、张三、李四后有蒙恬、王翦、再加上我长安城中的十万锐士,孤倒要看看这天下间的群雄能有当年六国几成魄力能耐!”

    “诺!”百里奚虽然心中依然有些不同意见,但是对于嬴子戈的决断他却是绝对不会有丝毫违背的,当即点头应允下来,同时在心中快速的计算着大秦后勤积累,重新谋划变更着内部积累的分配调动,以及应对最坏局面的应急方式。

    。。。。。。



第三百七十九章 商鞅之法
    百里奚退下,早已等候多时的商鞅第一时间躬身先前,对着嬴子戈施了一礼,随即拿出自己更正之后,重新誊写下来的奏章向前递去,“君上,这段时日得诸君之助,户籍改革已经初见成效,新法随着匠作司新农具以及农业司耕作之法的绑定推出,可以说已然开始深入我大秦百姓之心,下来只要按部就班的继续推行,自然就会彻底通行我大秦之地。”

    “很好!商君之功,当重赏之!”嬴子戈自然看到了商鞅拿在手中,随时准备呈上的奏章,他的案头上,这段时间可是没少商鞅的奏章,其中商鞅对于那结合了他透露的千年智慧以及郭嘉、百里奚等人的盛秦五子法的见解,以及结合实际情况的改善可是让他欣赏不已,如今对于商鞅能郑重拿上大殿来的奏章,自然也是心下痒痒,欲要一睹为快,不过该走的流程,该说的赏赐和态度却还是要表的。

    商鞅脸色平淡,恭敬的对着嬴子戈躬了躬身子,谢了赏,随即将手中的奏章向前递去,开口说道:“君上和诸君所著之法当为我大秦强国、强民、一统天下之不二法,如今户籍已成,对于下一步的安排,鞅通过这段时间的钻研和考察,心里却是有了些许心得,故特意书写下来,请君上一观!”

    商鞅一开口,早已等候多时的嬴子戈立刻探手接了过来,当场打开,一心一意的看了起来,随着商鞅奏章上的文字一一映入眼睑,嬴子戈一直淡然平静的脸色,也随着发生变动,时而皱眉沉思,思考着商鞅所言,其中的利弊。时而舒展展颜一笑,却是看到了商鞅所言中的精彩部分,知道会对大秦带来怎样的利益。

    良久,嬴子戈缓缓放下了手中的奏章,双眸深深的看了一会儿下方的商鞅,良久,方才郑重的说道:“不错,很好,非常好,商君费心了!”

    接连三个赞叹之语从嬴子戈嘴中说出,殿内几人不由的都对商鞅所书奏章升起了兴趣。

    嬴子戈深邃的眸子轻轻扫过众人,摆了摆手淡淡说道:“诸卿看看吧,顺带说说你们的想法!”

    百里奚看了看商鞅,最靠近嬴子戈的他第一时间上前将那份商鞅奏章拿到了手中,细细的审视起来,幽深的双眸中时不时的泛起一丝精光,丝丝异彩不断闪现,同为绝世智者,百里奚这名顶尖的王佐级全才,自然对于商鞅所书有着自己独特且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当他将商鞅所述和当下大秦的内部情况以及天下形势结合起来以后,他就更加能领悟了商鞅所书的绝妙之处。

    商鞅所书,实际上就是嬴子戈和郭嘉等人一起完善出来的三省六部之法,不过他结合大秦现状以及法家的一些理念,更进一步的将这份新法作出了细化和归纳,细细阐述下来的话一共却是分作了三个部分,分别为,“爵位新法”、“军政改革”、“部门细化”。

    爵位新法最好理解,实际上爵位制度自上古之时就已有记载,通典职官封爵上就记载有: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商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而到了周朝建立以后,周公更是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公、侯、伯、子、男五等中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但这种“爵”实际上一直以来都只是一种名号,可以说除了天子之外,公侯伯子男的地位和权力是相等的,仅仅是在礼节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而这一切的变化,实际上却是到了秦汉之时,随着商鞅变法,定下二十等军功爵位以后,爵位彻底从以前划分人地位的象征性制度变更成了有实质权利利益的身份制度。

    而汉朝更是进一步的给爵位者了无数特权,甚至在西汉甚至东汉初中期,爵位实际上就代表了官吏的选拔,只不过后期被东汉的世家、宦官以及桓、灵等皇帝玩坏了。但是无论如何,爵位对于一个帝国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所谓封侯拜将、封公拜相,这对于所有势力下属的文臣武将的重要性和刺激性,甚至远远超越了他们对于钱财美色,甚至生命的看重。

    商鞅虽然在先秦就已经一手定下了二十级军功爵,重新定义了爵位,但是随着他对嬴子戈书中所言的五等爵、九等爵、十二级爵,三等七级爵的深入了解以后,再结合如今的形势,却也发现了自己二十级爵位的过于繁琐,不利税收俸禄等等弊端,故此重新定下了新的爵位制度,官爵制。
1...126127128129130...1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