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亚舍罗
哇呼基茨吹了声口哨。
李淑仪也有些吃惊,一眼看去都是金银器皿丝绸布帛,堆满了整个货舱。
都是无法带出本世界的物品,对我们来说价值不大。白晓文说道。
老大,你难道要还给他们?基茨牙疼地说道,可惜了这么多好东西,拿到岸上去,能睡多少妞啊。
还?不可能的。再说就算还给他们,那些海盗也不会放过我们的。白晓文看得很清楚
老大英明,基茨拍马,嘿嘿说道,到了咱们嘴里的肉,哪还能吐出来呢!
你还当自己是强盗呢?白晓文瞥了基茨一眼。
基茨缩了缩脖子,尴尬一笑:也是,我洗白了不干这一行了。
这些都是倭寇劫掠的不义之财,上岸之后也应该上交官府,归还给百姓的。白晓文义正言辞地说道。
眼看着追来的帆船已经接近,一个身材瘦长,穿着一身鲨鱼皮甲的海盗首领站在船头,扬声说道:对面哪条道上的?知道这船货是谁家的吗?
白晓文站在船尾:是大明百姓家的。
瘦长海盗首领声音变冷:多管闲事,找死!
海盗追来的速度,确实要比那群初学乍练的渔民快很多,船帆在风力催激之下,劈波斩浪前进。
白晓文掏出了沙漠之鹰,双手持枪,瞄准了对方船帆的缆绳。
瘦长海盗首领冷笑道:我不信你有这种百步穿杨的本事
嗵,嗵,嗵!
枪声连续响起。
白晓文现在的射击特长是3级,在最强学霸的加成下也只有4级,要说隔着这么远,在两条船高速开动的时候百发百中射中缆绳,他没这个本事。不过,他却是开启了连射模式,用数量来代替精度。
只要十发子弹里命中一发,就足够了。
在瘦长海盗首领惊怒的目光之下,他乘坐的海船,船帆缆绳被射断,船帆顿时跌落下来,船只打横在海面上。紧跟着,是第二条船第三条船
白晓文船上的渔民们齐声欢呼赞叹,他们也渐渐摸到了操纵海船的窍门,速度渐渐加快,没过多久,就把这群缠着白巾的海盗甩得看不见了。
瘦长海盗首领的脸色阴翳,恨不得把白晓文碎尸万段。此时,手下一名倭寇前来禀报,已经接好了缆绳,是否继续追击?
追个屁。
瘦长海盗首领手一挥,这次灭了陈独眼,目标算是完成了一半,哥哥那里也可以交待。掉头,回寨!
忽然一条小艇快速划了过来,一名海盗禀报道:洪爷,在二彪哥的船上,突然冒出了两个人,罗秀才说叫什么形迹可疑!您要不要过去瞧瞧?
二彪怎么搞的,能让人神不知鬼不觉摸到船上!要是官军的探子,岂不坏事?瘦长海盗首领洪爷怒道。
洪爷您有所不知,那两个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干二彪哥的事情。那海盗显然是二彪的心腹。
有这回事?洪爷有点不信。
是真的,一船的兄弟都可以作证哪。那两个人还说,他们对大当家徐爷慕名已久了,特来投靠,之前陈独眼被杀,他们两个可谓是居功至伟!
这么说,抢了爷的货逃走的那些人,也是他们的同党了?洪爷气哼哼地说道,我倒是要好好问问!
白晓文终于踏上了陆地。
那些被掳掠的渔民,连同塾师谢升在内,自是千恩万谢。白晓文从船舱中取出了一些财货钱币,分给他们,也好让他们回去之后,不至于因为家园破碎,导致流落街头挨饿受冻。
反正这些财货钱币都是无法带出灵界的物品,送一点出去白晓文也不心疼。至于为什么不多给?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白晓文还是懂的,嘉靖时期的大明朝,豪强缙绅巧取豪夺的时候,不比倭寇好多少。
白晓文命召唤生物将一船财货搬运,放在僻静之处堆放,然后让吸血鬼基茨负责看守。做完这一切,白晓文带着李淑仪,沿途打听,找到了抗倭明军最近的一个海防据点,名叫崇武所。
明朝在福建,海防设有五卫十二所,崇武所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明朝中后期,卫所明军的战斗力实在很一般,明实录中记载有浪人武士结团百人,流窜千里,杀死杀伤数千明军的事,并非空穴来风。
历史上倭乱能够平息,主要是靠三个人,一文两武。
先说两个武将,俞大猷戚继光,号称俞龙戚虎,是令倭寇闻风丧胆的人物。按照白晓文对于明代历史的记忆,俞大猷的评价是个人实力强,而戚继光擅长统兵。
再说文官,名叫胡宗宪。
大明朝一向是重文轻武,武将再厉害也要受读书人的节制,胡宗宪是俞龙戚虎的上司。
不过跟戏文里文官总是扯武将后腿不一样,胡宗宪是个有本事的人物,整饬海防设立水寨,将明军废弛的军务重新拾掇了起来。而他最厉害的还不是练兵强军,而是文化人的老本行忽悠。
嘉靖时期的海盗巨头汪直,堪称海盗教父级的存在,自封徽王,以日本为基地,号五峰船主。有一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势力之大:海上之寇,非受(汪)直节制者,不得存。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被胡宗宪忽悠上岸了,然后被诱捕,做掉。可见文化人忽悠的可怕。
白晓文来到崇武所,发现这里士兵的精神面貌,比想象中要好得多,站岗放哨令行禁止,不像是想象中那么废弛,显然这是胡宗宪的整饬之功。
第338章 直浙总督胡宗宪(2合1)
经过通报之后,崇武所的守备官丁鸿接见了白晓文两人。
在丁鸿的身边,还有一个青袍长衫的中年文士,正在翻阅崇武所的兵员名册。
白晓文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述说他们两人是道门弟子,在外修行游历,见到倭寇横行,特来相助朝廷。
在编造这段谎话之前,白晓文就已经从读书人谢升那里了解过,嘉靖位面世界的明朝,对道士还是很看重的。
在明朝开国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就召见过正一道的祖师张正常,封其为正一嗣教真人,赐银印,等同于二品大员的官阶,其后历经数代皇帝,龙虎山都是道门正宗。
而当今的嘉靖皇帝,更是笃信道教,授予许多道士少保礼部尚书等官衔,甚至参与朝政。
果然,听到白晓文两人是道门弟子,崇武守备丁鸿原本不在意的神色变得有几分郑重,点头说道:两位是道门高徒,不知可否让我看看龙虎山嗣教真人签发的度牒?
白晓文摇头说道:我二人师承玄宗,一向隐世修行,并非归属龙虎山一脉,所以未曾有度牒。
崇武守备丁鸿原本稍有重视的神色又松垮了下来,淡然说道:既然没有度牒,两位何以自证身份?万一你们是倭寇派来的奸细,岂不危险?请恕本官不能接待了。
白晓文摇头说道:丁大人,度牒没有,但是这清白身份,我师兄妹还是能自证清楚的。
他随后取出了那块陈独眼的信物,展示给丁鸿道:这是我二人斩杀倭寇首脑陈独眼的证据,还请丁大人验看。
这话一出,文案后面的那名中年文士,却是抬起了头,惊咦一声说道:陈独眼?哪个陈独眼?莫非是悍匪叶麻子麾下的陈豹?
白晓文说:此人的本名我并不知晓,不过他是倭寇首领叶麻子的麾下大将,这一点是没有错的。
中年文士站起来欣然说道:陈豹凶悍异常,数日之前劫掠了泉州府,打破了泉州府城,多少缙绅百姓深受其害。两位若当真杀了陈豹,我必当将此番功劳上报总督大人。
一旁的守备官丁鸿赶紧向白晓文两人介绍:这位是王师爷,总督大人帐下幕客。
中年文士点头笑道:在下王铨。
白晓文放下心来,把信物交给王铨。也不知道王铨用什么办法,鉴别了一番之后,大喜道:这正是倭寇陈独眼的信物令牌,两位的功劳真实可信,没有半分虚假。有二位加入,东南倭乱指日可平。
提示信息:
你得到了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直浙总督胡宗宪的幕客王铨的认可。
你加入了抗倭明军阵营。
你在抗倭明军阵营中的声望大幅提升,目前声望等级为:友善。
你在倭寇吴平阵营中的声望降低,目前声望等级为:冷淡。
你在倭寇张琏阵营中的声望降低,目前声望等级为:冷淡。
你在倭寇松浦隆信阵营中的声望降低,目前声望等级为:冷淡。
一大串的提示信息,居然有几十条之多,每一条都代表一股倭寇势力。这就是加入抗倭明军阵营的影响。
当然,这些冷淡的倭寇势力,是不包括叶麻子徐海两个阵营的。因为杀死陈独眼以及强行开船跑路的原因,白晓文两人在倭寇叶麻子阵营的声望已经是仇恨,而倭寇徐海阵营的声望则是敌对。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倭寇势力的首脑名字,大部分是华夏姓氏,真正的日本人名只有松浦隆信辛九郎四助等寥寥几个。
在加入抗倭明军阵营之后,白晓文顺势问道:敢问师爷,我们什么时候能见到总督大人?
王铨显然是把白晓文两人当成了有一定特长的奇人异士,正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在隐世道门中学到了本事,想谋个出身也属正常。
王铨点头笑道:不急,总督大人就在泉州府城安民。这次我奉总督大人之命,来查阅泉州府的一卫三所,这崇武所刚刚是第二个。等我查阅完毕,就带上你们回泉州府城,面见总督大人,陈说功勋。
白晓文哪里有这么多时间等王铨查阅兵员名册,大明官府的行政效率低下,等王铨查完,时间恐怕是要过好几天了。
白晓文也不好撇开王铨独自去泉州府。要面见位高权重的直浙总督,他和李淑仪两个白身肯定是不行的,要有王铨这个引见人。另外,王铨也是想引见两人的,这可以提高在总督胡宗宪心中的地位。
师爷,听闻总督大人在泉州府安民,不知是否顺利?白晓文问道。
王铨摇头:怎会顺利?泉州府被倭寇攻破,缙绅大户几乎家家戴孝,积攒多年的金银财货也都被搜掠一空这些缙绅你不知道,结交了不少能在朝中说上话的京官大员,总督大人也要赔上几分小心呐。
白晓文明白,胡宗宪这个直浙总督,抗倭明军总兵官,虽然权重,但责任也大,这次泉州府被破,他肯定要吃弹劾奏本的。
王师爷放心,我可以为总督大人分忧白晓文笑道,请看这是何物。
白晓文一件件地取出物品,有古玩字画,也有金银玉器,都是从陈独眼抢掠的货舱里拿出的珍奇。
这赵千里的《后赤壁图?黄龙元年的铜鼎?《韩昌黎集?
王铨瞪大了眼睛。
一旁的守备官丁鸿微微一愣,道:白小真人是道门高徒,怎会有如此多的珍奇宝货?
王铨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白小真人,这些东西,应该是从陈独眼的船舱之中抢救出来的吧?
看到白晓文上演了一番袖里乾坤(从储藏空间里拿出物品)的本事,丁鸿和王铨对他的态度都尊敬了许多,言谈之间开始以真人相称。只不过白晓文看上去太年轻,跟印象中须发苍苍的道人有很大出入,所以在前面又加了个小字。
白晓文笑道:王师爷火眼金睛,倒是省去了我的一番解释。
王铨说道:我怎能看不出来?泉州府的各个大族给总督大人列出的失单,其中就有这幅赵千里的《后赤壁图
白晓文点头说道:王师爷,我在斩杀陈独眼之后,连他的座船也一并夺了,船舱里的宝物还没来得及销赃。我想,若是把这些财货宝物交给总督大人,他安民的时候应该会顺利一些吧。
一旁的丁鸿点头:那是当然。
那就请王师爷尽快带我二人去泉州府,拜见总督大人吧。白晓文说道。
王师爷皱眉说道:话是这么说,只不过我还有职责在身
白晓文把那本《韩昌黎集连同一件玉器笔洗,塞给了王铨,然后又把两件金器推给崇武守备丁鸿,笑道:王师爷,些许礼物,还请笑纳。
王师爷微微吃惊,随后脸色微红,强自说道:你把我当什么人了?这些
我虽然从倭寇陈独眼手中抢回了一批宝物,但还是有不少财物遗失了,其中就包括这本《韩昌黎集和这件宋代笔洗,还有这些金器白晓文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我已经尽力了,无奈人力有时而穷。
丁鸿会意地笑道:是啊,白小真人能抢救出一批宝物已经是难能可贵,至于那些遗失的财物,只能算失主自己倒霉了啊。
王师爷,你觉得呢?白晓文看到王铨脸上露出了犹豫神色,追问了一句。
王铨咳嗽了一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说的也对。被倭寇抢去的宝物,能追回一部分已经是侥幸,想来那些大户缙绅也无法要求更多。
师爷明鉴。白晓文笑了笑。
王铨:那个白小真人,这幅《后赤壁图应该也在遗失之列吧?
白晓文倒是微微一怔,随后哈哈一笑,把那幅赵伯驹的名画塞给了王铨:正是如此。
李淑仪默默撇了撇嘴,大明官场贪贿成风,就连一个小小的师爷,也是逮到机会就贪。
正所谓拿钱好办事,王铨立刻决定,中止巡查一卫三所的任务,带着白晓文和李淑仪,乘马车前往泉州府城。
当晚,白晓文就见到了胡宗宪。
有王铨的引见加上解说,胡宗宪对白晓文和李淑仪两人的身份深信不疑,言语之间颇为优待。他作为堂堂总督,封疆大吏,这么做绝对称得上是礼贤下士了。
这也是因为,白晓文斩杀陈独眼,并带回一船财货,着实化解了胡宗宪此时面临的一个难关。
这一船财货,白晓文不在管后续的去向,直接交给胡宗宪完事,胡宗宪要留下财物还是要分还给缙绅,是他自己的事情。
这也是胡宗宪最喜欢的做法,他能在严嵩父子当道的背景下,做到直浙总督的位子,个人品德当然不能和海瑞这样的清官相提并论。就好比这船财货,胡宗宪肯定是要截留大部分的
但是,白晓文还是认为,胡宗宪这样的官,比海瑞要更好原因无他,胡宗宪有本事,在历史上能平息倭乱。而海瑞除了清廉二字和骂皇帝的奏折之外,实在没留下什么显眼的政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