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七零:农村麻辣媳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宇宇
    “你先看看。”

    面对领导面色平静的样子,胖干部心砰砰跳着,很想知道文件里的内容,却又害怕知道,他矛盾地忐忑着,不过仍是咬了咬牙关翻开文件,埋首阅读起来去。

    胖干部刚刚看第一页脸猛然就僵了,暂不追究怎么可能!陈志国打架证据确实可靠,无法否认,暂不追究意思连检讨都不写。

    哗啦一声,胖干部将文件抖了抖再阅读,页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对陈志国这次处分不追究,没有错。

    “这,这……”胖干部不敢置信地抬头,看向领导。

    “纪委组同志很重视陈志国同志的这个问题,连夜赶过来,专门




第三百九十章 真正的好干部
    梁红旗又低头去看文件,第一页文件上醒目的黑色大标题,写着的是这么一句话,陈志国同志不畏两恶势力,捣毁一横跨三省特大人贩子团伙,查扣涉案金额三十万余元,并先后解救出被拐人员十五名,其革命精神为扫黑除恶工作锦上添花,为魏县干部争光。

    陈志国重大拐子团伙宣告彻底覆灭搜查金额三十万元解救十五名被拐人口

    梁红旗吞了吞口水,继续向下阅读文件内容,文件内容首先介绍了扫黑除恶工作下达后各地两恶势力成为首要斗争目标,其中玉山县以周姐为首的拐卖人口团伙为重点攻坚目标,这半年来公安局多次进行了整治行动,可都遭到了收网空的死局,接着,说明陈志国和周姐交手并交火,分秒必争,联合派出所同志连续作战到天明,又顺线抓获同案另外团伙的事,最后指出在陈志国同志的提议下,顺利找到这些团伙以杀人制造煤矿遇难的方式,骗取高额赔偿金额,就周姐团伙连续作案二十起,至十九人死亡,一人轻伤,骗取赔偿金额高达二十五万元,另外,改团伙买卖人口数量已达三十五名,陈志国同志维护社会治安,这种革命精神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革命干部,为扫恶除恶工作带来飞跃进展,是魏县的光荣。

    文件的末尾还指出干部要向陈志国同志学习这种革命精神,尤其是年轻的干部,要带领群众打好这场扫恶扫流氓战争,要提高自己的革命自觉性。

    在另外一份文件中指出,针对陈志国打架事件,由于举报人胡援朝等人经核查有徇私枉法的事迹,即明知不可为而为知,对胡援朝等人做出撤销职务开除党籍处分决定,经核实陈志国同志和胡援朝有私人恩怨纠纷,对此,陈志国同志打架案再进一步侦办。

    梁红旗看得暗自激动。

    领导说:“陈志国同志低调啊,在玉山县干了那些事,竟回来都办字不提,不跟我这个老领导提就罢了,连你也不说一声,这个家伙,要不是昨天晚上上头领导带文件过来,我还蒙在鼓励呢!那个团伙的事我倒听说了些,我爱人有个堂兄就是被人介绍去煤矿工作,没两天就死了,说是矿井里发生事故。我现在想想,八成跟这帮人有关系,以亲人的身份介绍人下井干活,再用铁锹把人砸昏,用炸药将身体炸死,随后,跟煤矿老板谎称是意外事故。”

    “后来呢”

    “介绍他工作的人回头给我爱人家亲戚赔偿一千块钱,我爱人告诉他们不能接受,让报公安处理,亲戚家得知报公安处理相当于得把尸体停着不急下葬,他们没法接受,哎,没读过书,就认定了人死就得入土为安,这事便不了了之了。现在想想,可能我爱人堂兄的死跟这伙人有关。”

    领导愤愤讲完,叹了口气,这才换了一副面孔看向梁红旗,道:“你现在就写大字报公告,把外面那些替他沉冤的事情也写上去,陈志国同志是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召集干部学习他这种革命精神。通知报社单位,要大力宣扬这种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的革命精神。”



第三百九十一章 很好的好办法
    李小琴当即明白贴的是对陈志国的公告,可能是打架事件的处分,她生怕这两天下的努力都白搭,一颗心突突地跳,手心里都出了汗。

    李小琴脚步下意识就放慢,耳边更清晰地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这种人必须要执行枪决。”

    “陈志国同志真是个好干部啊。”

    执行枪决还是好干部李小琴当下一懵,忙加快步子,小跑到黑板报跟前,凑近便看到了红底黑字上名目的大标题,陈志国同志不畏两恶势力,捣毁一横跨三省特大人贩子团伙,为扫黑除恶工作打了响亮的一炮。

    李小琴继续往下看,大字报内容介绍了人贩子团伙如何罪逆深重,接着说明陈志国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敢于挺身而出,摧毁了团伙,并号召全干部向他学习,鼓励群众积极举报两恶势力。

    “呀,陈志国同志竟然做了这么大一件好事,有他在,咱县城的那些个小混混还能偷摸抢劫吗”

    “肯定不能的呀!听说陈志国同志是部队里出来的,身手好着呢,他既是咱们老百姓的好干部,又是维护咱安全的好公安。”

    “那打架斗殴这事怎么说没下文啦”有人小声说。

    “你可拉倒吧!陈志国同志哪会打架我看是遭人诬陷!不然,那几个举大字报伸冤的人,大院里的人怎么不管管”

    “我听知情人说,打架这事确有发生,但打的是一个小混混,这小混混呀,拿迷药放在别人家婆娘的水里弄晕,再扛着去家里祸害咧!”

    “那这小混混该打!狗日的!要是哪个如此祸害俺婆娘,看俺不提刀把他那鸡儿割了!”

    “就是。”

    “……”

    梁红旗贴好后转回身,这才发现李小琴就站在身后,他精神奕奕,仿佛溢满了光似的,急忙走上去说道:“小琴!志国的事摆平了!这小子,上头不仅不追究他的事,还要对外弘扬这种革命精神!”

    李小琴早有第六感,可亲眼看到大字报公布的内容,又亲耳听到从梁红旗口中说出来,这个喜讯使她的眼睛里有了神采,咧嘴有些傻笑的说:“好,好事,呵呵。”

    “太好了,陈志国同志这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啊!”歌舞厅负责人站在李小琴身后,笑眯眯地道:“我们这些外地人是弱势群体啊,大家都比较畏惧地头蛇,这些人不仅会小偷小摸,还敢于打架,而且都是打群架,很少单独打架,这要是吵起嘴来,吃亏的都是我们。现在那些两恶势力,看到这个公告估计都躲起来了吧希望陈志国同志带领干部们将这种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将这些地头蛇都抓起来关进大牢里!”

    旁边人听闻一阵高兴。

    李小琴也高兴,陈志国打人本就没占理儿,现在把打小混混提到扫除两恶势力层面,这就是两码事了,没准上头还会给他升职呢。

    “这个想法不错,让志国做扫除两恶势力的负责干部。”梁红旗笑容加深了,回头就跟领导把这想法提一下。

    李小琴望着黑板报上贴的大字报内容,一遍又一遍的读,一颗喜悦的心都快要跳出胸膛,眉角含笑,小小的脸蛋也泛着红光,呼家人和胖干部联合给陈志国穿小鞋,党员干部打架影响极坏,人人都以为陈志国这次必栽跟头,万万没想到事情出现了转机



第三百九十二章 必不可少
    她眨眨眼说:“梁大哥,我可不可以提个要求呀”

    “你说。”

    “你在跟记者说的时候,能不能提一嘴,说我和人合伙开了熟食店的事就说我不仅是一个面对两恶势力敢于挺身举报,还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

    梁红旗一愣,他不傻,脑筋一转,就想到李小琴提这个要求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小丫头小小年纪就做生意,还跑县城里花钱买下自家铺垫,他晓得李小琴是个机灵机智的人,这下心底更加惊叹她的机智了,于是笑着道:“行,行。”

    没想到梁红旗这么爽快就答应了,李小琴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发丝,说道:“梁大哥,我这个要求太过分了,你看考虑一下,为难的话就不用了。”

    梁红旗笑,“没有为难,一两句的事情,再说这又不是虚假的。”

    事实情况确实如此,李小琴爹妈早死,又摊上时刻惦记她家三间砖头房甚至为此不惜祸害的老叔,若换做别人恐怕只有天天以泪洗面的份。然而,人家小姑娘挺身扛起一家子重担,对付遭天谴的老叔,对生活充满热情,积极向上,努力挣钱,争取未来更好。

    梁红旗认为,这样的正能量人物就得好好宣扬。

    李小琴感激地看着梁红旗,“谢谢,谢谢梁大哥。”

    “客气啥。”梁红旗道,头顶金灿灿的阳光倾泻下来,大地浓雾渐渐散去,估计时间以及接近十点钟半,今儿工作繁忙,他便不再耽搁,对李小琴说道:“没事你就回吧,我也得上报社一趟。”

    李小琴点了点头,抓紧时间问,“梁大哥,志国哥什么时候出来”

    “得到文件通知时,我就把他从宿舍带出来了。我出来贴大字报的时候,他在办公室里做事,没办法,这几天耽搁了太多工作,另外,胡彩霞那件事也需要处理。估计今天把这些都做完了他才得空。”梁红旗说。

    李小琴感激地点点头。

    梁红旗急匆匆回大院,没会儿便手拎一个文件包出来,朝报社方向赶去。

    歌舞厅负责人回头招呼员工们今儿放假休息,陈志国没事了,他感到特别高兴,这次帮了李小琴的忙,小丫头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哪怕隔三差五来一次歌舞厅卖酒水,他也是赚到的。有了陈志国这层关系,往后他做生意只会越来越放心大胆,当然,这个放心大胆可不指干一些违法犯忌的事。

    走在回铺面的路上,李小琴高兴得嘴角上翘,陈志国这件事儿摆平了,自己“见义勇为”的行为,以及“正能量人物”的宣传还会上报纸,前两天还在愁怎么想宣传方式呢,这下什么都解决了。

    而且报社亲自报道出来的广告,比她自己千方百计想的那些宣传语获得的收获量还更大。

    心情好了走起路来也轻快,从政府大院到达店铺,李小琴走了十分钟就到了,一到店铺便喊,“红霞姐,俊杰哥。”

    “诶,诶,小琴,你回来了。”王红霞披着围裙从店铺里出来,眼下墙壁粉刷好了,地板是水泥不用再次浇灌,虽然是冬天但是早晚温差特别大所以一天中午就干了,明天就能开门做生意,她这会儿正拿抹布将店铺里里外外擦得一尘不染 。

    “红霞姐!”李小琴心里像灌了一瓶蜜,眉角含笑,一把抓着王红霞的双臂,激动地说道:“跟你说一好消息,志国哥没事了!”

    “啊真的啊!”王红霞听到这个消息,先是怔了一下,转瞬睁大了双眼,张大了嘴。

    “嗯!”李小琴点头如捣蒜,说道:“这段时间不是扫除两恶势力挺严的嘛,志国哥上回陪我上玉山县找我大哥,我们一块混入拐子窝把我大哥救出来,再联合公安把拐子窝给端了,上头领导得知后很重视,说志国哥这种革命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刚才我在大院门口就看到宣扬志国哥这种行为的通报。”

    王红霞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惊呼一声,“那歌舞厅打小混混的事,不得往扫除两恶势力上面台”

    “嗯!”

    “呀!太好了!”

    两个小姐妹手拉着手跳着,笑着,心情像浪花一样欢腾。

    李小琴笑到累了,才停下来喘着气,说道:“俊杰哥去买玻璃罩还没回来吗”

    “没,被你说中了,卖家具的地方没有玻璃罩。他第一趟跑了个空,回来又拿了你给画好的设计图去让师傅做。”

    这个年代肯定没有卖熟食用的挡风玻璃罩了,李小琴昨天晚上就考虑过这个问题,避免王俊杰今天白跑,她今天早上爬起来第一件事便拿画好和铅笔画下来。

    一共两块,两米长一块,宽是六十多,高也是六十多,拢共四米,并在画稿页末备注需要两个可移动铁架,临走前怕王俊杰看不到,李小琴将画稿贴在了门框上。

    李小琴笑说:“这家伙哪都好,就是有点倔。”

    王红霞赞同地点点头,“可不嘛,特别的自以为是,早上我就让他拿着画稿去,非得说卖家具的地方有卖的。”

    王红霞拉着李小琴走进店铺,便问,“这都中午了,你吃过饭了吗”

    “没。”

    “我半小时前刚吃过。这都快十一点多了,你去小吃街买吃的。”

    “不了,做完事再去。”

    “这么急干嘛”

    “咱明天就得开店营业。



第三百九十三章 冤家路窄
    王红霞和王俊杰对视一眼,一脸茫然地望着李小琴,“是什么”

    李小琴说:“招牌。”

    甭管开什么店铺,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店面门头,也就是招牌,好的招牌也是一种有效的广告形式,能让客人看到招牌,就知道店铺是做什么的,有什么样的美食。

    而且招牌不能花里胡哨,得简洁,得让人一目了然。

    李小琴把想法跟王红霞、王俊杰说,然后三个人拉凳子坐下来,拿笔和本子分别把自己觉得还行的招牌名字写下来,再一块儿商量以排除的方法去筛选,筛选来筛选去,都觉得桂花酿肉就这四个字就够了,末尾加老字号三个字。

    王俊杰作为男人比两个女娃都耐劳,拿着敲定的画稿,匆匆赶往家具店去订做。

    这年代的门头招牌很少有喷绘,发光字,霓虹灯,led炫彩屏等材料,材料是有,不过得跑到市区购买,李小琴想做这么一种门头招牌,但时间急迫,他们只能暂时用木头刻字再油漆的方式来完成。

    王俊杰走了后,李小琴和王红霞又忙了一会儿,两个人把玻璃罩挪回店铺里,就在店铺门口靠墙的位置摆置,又拿抹布沾水将店铺门口的玻璃擦了又擦,卖熟食的店铺,敞亮的玻璃会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力,干净的一尘不染的玻璃,能让客人从外面便看到里头的东西,吃得放心。

    忙了好会儿,终于将店铺除了门头都收拾妥当了,本想着在明天开门大吉之前三个人去国营饭店吃一顿庆祝,可眼下没什么资金,一分一毫他们都省得花。

    王红霞抬头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望了望外面天色,晚霞消退,天地间就变成了银灰色,她连忙说:“小琴,你还没有吃午饭呢。”

    “忙完再吃。”

    “基本都忙完了,你赶紧去买吃的,身体健康最重要。”

    李小琴想了想这辈子这具身体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点了点头说:“那行,你和俊杰哥想吃点什么回头我带来。”

    “馒头就成。”

    “好。”李小琴听从王红霞的话,快速地解开系在腰围的围裙,搭在旁边凳子上,走到店铺门口拧水龙头洗手,便揣着今儿没花完的钱朝县城小吃街的方向赶。

    陈志国忙完这几天耽搁的所有事,迎着黄昏走出大院,朝李小琴店铺的方向赶,这几天她为自己忧心挂肚的事梁红旗都如实告知了,又是找胡彩霞,又是跑玉山县找胡家人的证据写举报信,又是一日三餐准时送饭,李小琴的用心和体贴,令陈志国心里头暖暖的。

    陈志国正准备拐弯往梁红旗说的店铺地址走,可是想了想,最终还是掉头往旁边另外马路走,听梁红旗说,小丫头这几天忙店铺装修又为他的事奔波,累坏了肯定,兴许这会还没吃晚饭。

    陈志国朝县城小吃街走,昏黄散去,夜幕来临,家家户户都点亮灯,有煤油灯,有灯泡,街道上那些挑扁担卖小吃的商贩这会胆大的从小巷子里钻出来,在各个小道穿梭小声吆喝。
1...8788899091...1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