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小公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所以,他选择的是用这些名册做见面礼。

    虽然张小公爷不知道李福达接下来有何打算,但他肯定李福达要做的是大手笔!

    是一笔能够让国朝不得不重赏他的功勋,唯有挣下如此功勋才可与子孙共享富贵。

    “如此一来,天下……再无白莲了!”

    张小公爷点了点头,这些人都是多次扫荡的漏网之鱼。

    有些传承了数代,逐渐才抬头的。

    若是再被连根拔起的清扫一番,想要再死灰复燃恐怕得五六十年之后了。

    经筵辩讲也很快的结束了,连续多日那些反对学派的官员几乎都被外派。

    同时大量支持湛甘泉学派的官员被抽调回京,那么选出的结果可想而知。

    湛甘泉不负众望,成为了“帝国弘文注释院”院正。

    支持于湛甘泉的各家学派,十人遴选为“弘文注释使”。

    五人为“弘文注释郎”,内廷派一人为“司务”。

    礼部、庠序教谕部,各派一人为“院监”。

    如此组成的“帝国弘文注释院”,将会在两个月内筹备成立。

    他们将负责对所有的古籍经典进行整理、校正、标点注释,并作为官版刊印。

    在经筵辩讲落下帷幕尘埃落定之时,格根塔娜带着五千鞑靼各部族头人、子嗣来京。

    同时他们一并押送来的,还有近十万白莲门徒。

    格根塔娜的这次到来,引起的是整个京师的轰动!

    上次她只是率领着一部分人来依附,可这种甘当马前卒为国朝征战并押送战俘过来的……

    哪怕是武功赫赫的永乐朝,也是不曾有的盛事啊!

    五千鞑靼各部族头人、子嗣,上表国朝恳请入帝**事学院、军官学校,并入军伍。

    这……同时也标志着,鞑靼真正的开始全面融入大明。

    白莲,将被湮灭了。

    儒家学派,伏倒归附。

    鞑靼……开始与大明,全面的融合。




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明珠还京师,火筛提请内阁难
    “我回来了!”

    格根塔娜看着熟悉的桃林,桃花朵朵艳丽盎然不由得心下生喜。

    瞧着那笑盈盈站在了桃林门前的俊俏少年,大叫了一声便扑了上去。

    还好张小公爷那是常年扎马啊,被这死丫头“扑通~”装上还是抱住了。

    “回来便好。”

    终究是不会哄女孩子的直男啊,可怜的玉螭虎心里叹气。

    上辈子跟着处男哥一块儿厮混,啥时候需要放下身段哄女孩儿啊?!

    都她们哄我好么?!

    甭管真情还是假意,上辈子张小公爷那是真没哄过哪个女孩儿。

    张小公爷那会儿跟着处男哥,更喜欢直接一点儿。

    大家都是成年人,就别玩虚头八脑的了!

    你家我家,凯宾斯基还是香格里拉。

    没成想,这一转世到来大明……堕落了啊!

    “这些是父汗让我带给你的!”

    格根塔娜献宝一般的雀跃着,让跟着自己的鞑靼人将一个个的箱子抬下来。

    “这些是宝石,据说来自于很遥远的地方!很漂亮吧!”

    张小公爷笑着点了点头,轻声道:“拜占庭风格的,看来是古物。”

    “哎呀~!我也不知道,据说是很远的地方来的商人给父汗的礼物。”

    格根塔娜咯咯咯的笑着,不断的命人将一个个的箱子抬进草庐里。

    然后一把拉过妙安足利鹤她们几个女子,便向着草庐里走。

    “这是白熊皮,据说来自于很冷、很冷的地方!你看着和熊皮多大啊!”

    这是北极熊啊,张小公爷苦笑了一下。

    这玩意儿若是在后世,恐怕被得口诛笔伐罢?!

    “这是……大马士革刀?!”

    张小公爷看着一柄长长的马刀,不由得好奇的拿了起来。

    这工艺和装饰方式,一看就是源自于那一片地区。

    繁复叠打出来的重叠几何形花纹,还有金色的纹章。

    砍刀的弧度很特殊,适宜于在战马上进行劈砍。

    “啷呛~”一声将刀抽出,刀身上层层叠叠的花纹亦无声的说明了它的身份。

    “我也不知道,这也是商人给我父汗的。”

    微笑的将刀归鞘放回去,张小公爷坐在了椅子上让格根塔娜亦坐下来。

    “这次回去,累了罢?!”

    格根塔娜笑着道:“还好,就是发现你们大明人真狡猾!”

    “哈哈哈……你父汗,也不遑多让啊!”

    张小公爷却不曾否认这点,其实说到狡猾跟什么区域的人没有关系。

    只是跟那些人自身,比较有关系罢了。

    “这次……你父汗想要什么?!”

    格根塔娜听得这句话,直接摊开了双手道:“父汗说,你们大明人给他什么就要什么。”

    聪明人啊!张小公爷感叹,弘治皇帝为了长治久安决计不可能亏待他。

    毕竟还得老火筛在关外,帮着大明震慑诸部族。

    同时也得借着老火筛的力量,让大明在关外建造起一个个的城池、堡垒。

    尽快的将鞑靼人融入到大明中来,这样才能彻底的掌控住草原。

    火筛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他没有子嗣,只有一个女儿。

    这个女儿现在又在大明,而且跟着的是张小公爷。

    也就是说,他的血脉、唯一的外孙将会是大明人。

    “不过……父汗对于大明,大概也是会提出要求的。”

    格根塔娜歪着头,瘪着嘴道:“只是,我不知道父汗提了什么要求。”

    张小公爷也很好奇,那位几乎是算无遗策的便宜老丈人究竟会提出怎样的要求……

    这个要求现在就摆在御书房内,弘治皇帝很意外的把虎头老国公也找来议事了。

    因为老火筛这回是挟功提事啊,而且这事儿还关乎到张小公爷。

    “陛下!老臣这……”

    虎头老国公一脸拧巴,这特么咋想咋隔应的慌啊!

    边上的马文升、刘健,甚至还有湛甘泉都被找来了。

    几个如今大明儒家理学扛鼎的大佬,这下全蹦达出来了。

    “老国公啊!虽说鞑靼与我大明、与张家有世仇,可如今内附罢除刀兵乃大明与鞑靼之福啊!”

    最先蹦达出来的是马文升,老家伙现在对于元老院都有执念了。

    眼瞅这元老院就要搞起来了,自己将要荣登院正之职。

    这个时候,老家伙可想多点儿功绩呐!

    “且这火筛哪怕是过继为孙,却也是你张家血脉不是?!”

    刘健这老家伙也蹦达出来了,上窜下跳的完全没有一个重臣的模样。

    大马猴儿似的,在雄壮的老国公面前跳脚。

    “若有张家子孙在边境驻守,且又有鞑靼名望血脉在!帝国边患,才能永久止歇啊!”

    虎头老国公一脸黑线,敲里吗!你们俩老东西说的倒是轻松了。

    我老张怎么跟我张家列祖列宗交代啊?!自家孙子,做鞑靼去了?!

    “老国公啊,此事应当如此做想……”

    湛甘泉突然觉着,那小狐狸被拉出去做种马也是挺好玩的。

    再想想那小狐狸一副智计无双的模样,他就很想笑。

    “过继一事,功在千秋啊!!”

    这特么千秋大义都给他们整出来了,虎头老国公还是心里堵的慌。

    张小公爷当年觉着,给足利小姐姐度一个种大约没啥问题。

    其实虎头老国公心里还是隔应的,但念及人家好歹是国主、孙儿自己愿意。

    哪怕是周边小国,那也是一国不是。

    虎头老国公咬咬牙,默认不吱声也就算了。

    阔且那会儿张小公爷还未有这般名声呢,如今如此声名赫赫老国公就不太愿意了。

    且鞑靼与扶桑不一样啊,张家跟鞑靼那堪称是血海深仇啊。

    虎头老国公手上沾了的鞑靼人命,直接斩下的人头恐怕上千得有了。

    弘治皇帝倒是不担心将来边境起乱之事,因为按照规划军权是军部收回的。

    即便是火筛最终也仅仅是有几百护卫,甚至更少。

    护卫一项会逐步的削减,而从鞑靼招募的兵员将会补充到国防其他队伍中去。

    “陛下,老臣……”

    虎头老国公还是觉着很拧巴,然而看着弘治皇帝的目光亦只能长叹一声不再言语了。

    是日,鞑靼诸部族早朝觐见。

    献俘于御前,上悦!命英国公张懋赐宴。

    并命礼部备厚礼还,封火筛“顺义王”。世袭罔替!

    命内阁复制子、男而爵,赐诸部头人以铁券。



六百零五章 学馆初成勋贵至,心甘情愿掏腰包
    作为当事人的张小公爷,是直至国朝宣布火筛为“顺义王”之后。

    虎头老国公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回来,张小公爷才知道自己被当成种马给卖了。

    不过,令他欣慰的是:熊孩子也没能跑掉。

    他必须要跟黄金家族的女性生一个娃,然后那个娃将会继承黄金家族的名号。

    成为草原上鞑靼的共主,而火筛这一支则是作为辅助的存在。

    想到这点,张小公爷的心情就好多了……

    可怜的熊孩子不知道,自己将来也会成为种马需要被送去交配。

    而且,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

    弘治皇帝陛下和朝中诸位重臣都觉着,这个模式似乎挺好?!

    反正本来成为皇帝就要娶些许妃子,若是能娶对方的女性还继承对方的国土产业……

    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嘛!

    至于熊孩子这能不能接受,作为种马痛苦不痛苦这就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了!

    为了帝国大业,便是皇帝献出你的肾又如何?!榨干也成啊!

    敢说要追求啥爱情不爱情的,信不信弘治皇帝敢直接辣手摧儿?!

    学馆的修建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不得不说人多就是好办事儿、砸钱就能办事儿。

    在小周管家遍洒金银、不计成本的轰击下,工人直接分作三班倒。

    材料哗哗流水一样的送进来,甚至很多参天古树也从深山老林里被挖出来。

    送到了这学馆里安置。

    这学馆与其说是一所学馆,不如说是一所精致无比的庭院更合适。

    因为这学馆中的建筑,不仅仅是囊括了大明传统式的飞檐、斗拱、榫卯……等等。

    同时包括了徽派、苏派、晋派,以及现在逐渐开始成形的京派建筑特点都被囊括其中。

    甚至各处园林中除了苏式、岭南派,还有扶桑的枯山水、池泉园、筑山庭……等等。

    刷好了桐油的木质地板,踩踏在上面感觉无比舒坦。

    就光看这景致,砸了银子的勋贵们心里就俩字儿:值了!

    再往内走,巨大的书楼。

    上有匾额曰“是知楼”,这是出自于《论语·为政》。

    其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是夫子教弟子子路的话,意思是:

    子路,你当记住。知道才表示知道,不知道也要坦荡的表示不知道。

    这才是智者所为。

    (有其他断句式,但本篇章不展开)

    夫子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对待学问要诚恳、踏实。

    此处取“是知”二字,一则表示要这种态度。其次,则是要于此“是知”。
1...253254255256257...4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