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霸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tx程志
作为搞细作情报出身的张平,对于细作的基本异常行为非常熟悉,所以在利益的刺激之下,很容易抓到一部分细作。
禁卫军虽然是司马聃的忠诚卫队,可是他们毕竟不是真正的细作,也没有细作的相关培训,很多细作都多少在人前人后露出了马脚,在张平的甄别之下,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细作,很容易被审讯出了同伙,即使有硬骨头,也承受不住张平的审讯手段。
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张平共计揪出了一千六百余名细作,可能有漏网之鱼,但是绝对大部分不是冤枉的。反正这些细作也不是直接杀掉,而是充当苦力,出了不发工钱之外,和民夫的待遇差不多,倒也没有引起什么乱子。
随着几十支新组建的宣传队南下,冉明开始移驾了。冉明御驾亲征,预示着晋国与魏国的全面战争爆发了!
以“天聋地哑”和“天眼”为基础建立的皇家内卫,其实还秉承着他的传统。既不对残疾人士歧视。残疾人士事实上比正常人更渴望得到认可,他们更希望有人可以雇佣他们,让他们可以自食其力,养活家人。
尽管皇家内卫的工作性质甚至比正规军部队更加充满危险,可是那些有幸成为皇家内卫的残疾人士都爆发了自身的潜力。皇家内卫渐渐走向了正轨,效率也慢慢提高了很多。在仅仅半天多月,就瓦解了晋国的渗透行动。在这个时候,张平和杜聪把皇家内卫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对晋国的情报侦察方面。有时候残疾人士比正常人更适合地下工作,仅仅几天功夫,冉明的案头就放上了晋国各地的详细情报。
在东路、中路、西路南征大军中,谢艾就是一个另类。作为武将,谢艾不会骑马,甚至连一石弓都拉不开,更别提准头了。虽然谢艾为镇西大将军,可是从他成为将领以来,还没有亲自杀死过一个敌人,他身上的剑,就是一个摆设,根本就没有饮食过敌人的鲜血。
作为一个由文入武的将军,也是一儒将,谢艾最厉害的地方就是知人善用,很有担当。知人善用这四个字就是领导者魅力的诠释,任何一个肯上进的人,都希望在这样的领导者的带领下,建功立业,发挥自己的才能。
此时镇西军前锋两万余人马已经抵达了江油城。江柚城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游,龙门山脉东南,东临梓潼县、剑门关,南接涪陵,西连安县、北川县,北抵平武县、广元市青川县。距涪陵七十里,成都三百二十里。
作为金牛古道的必经之处,江柚的地位位置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剑门关的后勤补给物资中转基地,也是成都的外围屏障。历史上邓艾走阴平灭蜀,如果克江柚不下,事实上邓艾必败无疑,可惜蜀将马邈不战而降,邓艾一战名扬天下。
有道是兵雄雄一个,将雄雄一窝。真正的良将之才却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把部队的战斗力提升一个档次,谢艾恰巧就有这种素质。
镇西军的前锋部队主力以秦州军姜协所部为主,这是经过冉明调教的一支精锐部队。虽然是精锐部队不过,一路七百里山路走来,部队的士气也下降很快,为了避免被蜀军发现,谢艾严令部队不得升明火做饭,连续半个多有的强行军,部队都是吃干粮。魏国的行军主要干粮,绝对不是美味可口的罐头,而是炒面,那种掺杂了盐巴和牛油的炒面,用水一拌,黄吧拉唧就像一陀大便。至于口感,绝对称不上美味。
如果只是累点
第878章难啃的硬骨头
第878章难啃的硬骨头
谢艾率领的死士其实只有四百余人,对一个拥有万余兵力驻守的坚城实施偷袭,基本上没有什么成功的希望。然而,偏偏谢艾成功了。加上抢夺而来的蜀军水师的战船,谢艾多了一次性可以运输七八百人的运输力量,加上自行打造的木筏、竹筏,谢艾可以把军队源源不断的投送到水门的战场上。
随着不断深入江柚城,蜀军的抵抗渐渐加强,和魏军混战在一起。这支蜀军出自三虎之一的邓遐所部。战斗力还算不错,但是魏军以有备攻无备,打起仗来又拼死互相救护,在乱战中形成了一个个战斗小组,竟然一直占着上风。
冉明训练的部队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同,那就是弱化将领的作用,主张依靠团队协作的力量。以三角形为主的兵刃战术小组比士兵逞个人英雄主义,单打独斗好得太多了。三人相互协作的战斗小组采取轮换的方式,每一个士兵都会有机会充当主攻手,这样的效果非常明显,既可以保证战斗小组的持续战斗力,也可以避免伤亡。
就像雁形阵中的领头大雁,其实是最耗费体力的,特别是冷兵器作战,对士兵的体能要求非常高。可以轮换就是避免一旦士兵体能下降,从而影响推进速度。像这种城中巷战,更注意团队协作,由于街道上的房屋和建筑阻挡,人数太多也施展不开。
这时,那些训练过巷战的秦州军士兵就按照训练时的经验,在多余兵力无法全面推进的时候,快速搭结人梯,爬上了街道两旁的房屋屋顶,占据了制高点,利用弩箭对敌人进行压制性射击。
一群刚刚聚集在一起的蜀军士兵,还没有来得及进行结阵进攻,就被爬上屋顶的弩机手射得阵形大乱。这些爬上屋顶的弩机手越聚越多,他们利用屋顶开始快速向里推进,遇到对于魏国有较大危险的阵形,他们就采取远程压制性射击,对于刚刚完成集结的士兵,要么是一阵弩箭,要么就是潜行过去,乱扔一阵手雷。
在几近立体的进攻方式下,蜀军士兵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他们手忙脚乱,当魏军从水门推进到两里多地时,这才遇到真正的阻力。
江柚城的主将已经拼凑了一条防线,几百名披甲亲兵列阵护卫中军大纛。蜀军主将非常清楚,魏军有大量的士兵,他就算逃跑八成也逃不掉,不如坚守中军,聚拢部队和魏军决一死战。
看着部下缓缓推进,谢艾满脸大喜。事实上这一次进攻水门只是为了吸引江柚城守将的注意,谢艾真正的杀招还是姜协所率领的秦州军主力。
就在谢艾率领死士突进江柚城水门时,姜协也行动了。他率领的主力部队早已通过木筏上游三十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青浦村镇绕道而行,潜行在了江柚城下。蜀军水师将领望着空荡荡的河岸码头,正在错愕之际,突然黑暗处传来阵阵杀喊声。
疾如暴雨的弩箭劈头盖脸的打来,无数打着火把的蜀军水师官兵就是最好的箭靶,那些中箭的蜀军水师官兵发出阵阵惊恐的惨声,蜀军水师将领还没有来得及做出正确反应,突然发现营地方向燃烧起了冲天大火。
莫约一个部的水师战兵和辅兵一箭未放,直接当了俘虏。
“大功告成了!”姜协的脸颊上鲜血横流,当然这并不是他受伤了,而是在冲锋过程中砍杀敌人溅出的血液。
“胜败在些一举了!”姜协收拢部队,准备偷袭江城南门,此时他命副将押解着蜀军水师俘虏,携带从西门摆开强攻西门的架势。
蜀军主将看到阵线摇摇欲坠,而且又听到西门外遇到敌人大股部队的强攻,此时他不仅有点头大。有道是有什么样的师傅,教出什么样的徒弟。作为邓遐的老部队,江柚主将樊猛就是一个万人敌之类的猛将,史载其幼倜傥,有干略。既壮,便弓马,胆气过人。历史上樊猛的成名之战是在蓝田之战,当时桓温与苻苌在蓝田相遇,苻苌是一个猛人,苻苌单骑突阵杀伤不少晋兵,就在桓温军阵松动之际,樊猛持枪越从而出,虏短兵接,杀伤甚众。
这是一个善于打恶战的猛将,谢艾的攻势虽猛,经过初期慌乱,樊猛慢慢冷静了下来,他不仅没有撤退,反而继续从其他城门抽调部队,顽强阻击。
江柚城北城水门以及西门发现大量魏军士兵,南门与涪陵郡城相接,尚未发现敌情,东门与梓潼相接,也同样没有发现敌人,樊猛猜测魏军采取的策略就是围二缺二,目的是逼走他,好占据江柚城这个战略要点,隔断涪陵与剑门关的联系。
樊猛一面向梓潼和涪陵求援,一边从二个城门抽调援军,他也不傻,而是假装大张旗鼓,从南城和东城调兵,而是悄悄把兵马集中在城下,如果魏军此时趁机夺城,他们就是给魏军迎头痛击。
即使抽调南城和东城的兵马,魏军仍没有动静,反而加快了对西门护城河的填充,江柚城的护城河虽然宽不过三丈,深也仅有一丈两尺余深,但是却是直接与涪江接通,所以想以填平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时辰,樊猛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就将南门和东城的两部士兵调入城中阻击魏军突进。
樊猛其实不知道魏军有一种东西叫做望远镜,也不知道江柚城中虽然没有混入魏国细作,却有了蜀中商贾,这些蜀中商贾眼皮子非常活络,他们心中没有什么国家概念,只有利益是他们最看重的,华夏商盟以准其加入华夏商盟的条件为诱惑,十几家大型商号都暗中投靠了魏国。让这些蜀中商人帮助魏军打开城门,他们不敢,也没有力量,可以让他们传递一些消息,他们却非常称职。
樊猛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其实早已落入了蜀商伙计的眼中,城中调兵的动向也被人快速给了谢艾。当谢艾成功吸引了江柚城主要兵力时,谢艾对姜协下了“总攻”的命令。
此时,南城门方向,姜协率领两部人马就悄悄向城门摸去,然而意外发生了,城外居然被胡乱仍了几面破铜锣,一名秦州军士兵不小心碰到了铜锣,在黑夜里铜锣的声音显得非常唐突。
这时,城墙上突然亮起了大量的火把,莫约五六百名士兵张弓引射,十几名秦州军士兵被射倒在地。
既然有了防备,哪怕是只有五六百人,姜协也没有了成功偷袭的可能,想要强攻,也要有强攻的实力,姜协所部只有四具简易的云梯,想要依靠这四具云梯攻进南城,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见好就收吧,即使把兄弟们全部仍在这里,也不见得能攻下南门!”姜协心里有些犹豫:“是不是要撤退呢!”
就在这个时候,城墙上传来一阵大乱。
“杀叛军,恭迎王师!”
一群江柚城中的百姓莫约千人,他们有的拿着自己的锄头,有的拿着菜刀,大部分手里都是一根削尖的木棍,充当长枪。这些都是江柚城的普通百姓,按说桓温成了蜀王之后,对蜀中的百姓还算不错,仅仅五成的税赋,比晋国高达六七成还低了些。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相对而言,晋国的百姓要比蜀中百姓更苦,而蜀中的百姓要比魏国的百姓更苦。随着魏国商贾带着魏国的商品涌入巴蜀,商人们也会在茶前饭后说着魏国的各项政策,真正的三十税一,而且没有杂役,除了必须服兵役之外,其他收入都是自己的。魏国的百姓就像是生活在天堂里。
不仅不用挨饿受冻,而且还能吃得饱,穿得暖。现在魏国穿带补丁衣服的人越来越少,就连乞丐也几乎绝迹。和后世某些人好吃懒做不同,在这个时代的百姓还是非常朴实的,他们宁愿自己多出力,多流汗也不愿意受人白眼。
听说魏国商人的描述的魏国情景,这些蜀中百姓就坐不住了。要说生性斗狠,其实川人一点也不弱于燕赵男儿,至于清初湖广填川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清军入关,抵抗最激烈的,还是川地,当然满清对四川的屠杀也是非常狠的。有些不明真象的人说是张献忠屠杀的,这又是一群脑残清粉。
任
第879章对牛弹琴
第879章对牛弹琴
突然,城墙下掀开了四五个藏兵洞,五百余名荆州军一窝蜂地冲了出来,手举钢刀疯狂砍杀,还把猛火油撒在鹅车上,城墙上的荆州军弓箭手这个时候也突然居高临下的向魏军倾泄箭雨,措不及防的魏军士兵一阵大乱,几十具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其他人纷纷逃过护城河。
藏兵洞,是守城时常用的机关暗道,在较大的城池里比较常见,以地道和城内相连,随时可以派出奇兵袭击城外,洞内则设有陷阱机关,防止敌军从藏兵洞攻进城中。这四个藏兵洞位于城门左右两翼,城门一直是敌军的进攻重点,樊城主将郭铨挑选了五百多名精锐士卒组成敢死队,突然出城发动逆袭,以打乱魏军的进攻节奏,把魏军的鹅车洒上猛火油,并且点燃以后,荆州军的敢死队没有恋战,又立刻转身撤进了藏兵洞。
此时,魏军的进攻再次受挫,器械营所拥有的七十六辆鹅全部被荆州摧毁了。
如果说苗汝霖利用模型,吸引荆州军的八牛弩和投石器等重型武器的进攻,再利用埋伏的弩炮、火箭弹轰炸对方的重型武器,算是小胜一局。然而郭铨却马上还以颜色。
魏军猝不及防,的确吃了个亏,伤亡了上百名士兵还罢了,关键是最那些鹅车,相对于攻城云梯,鹅车可以大大减少攻城部队的伤亡,没有了鹅车,除非魏军愿意拿人命去填樊城这个无底洞,否则根本没有办法攻占樊城。
当天夜里,身在南阳郡城宛城的冉明就接到了樊城的战报。看了战报,冉明无奈的丢在了案上,嘴里喃喃的道:“真是麻烦啊!”
樊城的守军主力仍是桓温的西府军老底子,论战斗力荆州军士兵野战能力绝对不如魏国镇南军,但是攻守易位,魏国却占不到便宜了。这个樊城守将郭铨只是一个年龄不足二十岁的年轻新锐将领,打仗的手法非常老练,仗打得很稳,把荆州军的战斗力都发挥出来了,看来想要攻克樊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冉明此刻也在暗叹,在守军士气高昂的情况下,想攻破一座坚城非常困难。要知道无往不利、所向睥睨的蒙古军队可以在襄阳城下被阻三十八年之久,尽管这个时代魏军的战斗力不弹,但是冉明还没有自大到可以自认天下第一的程度。
樊城首战受挫,冉明把头疼的事情丢给了参谋总谋,督促参谋总部尽快拿出解决方案。籍罴这个总参谋长不敢携带,亲自坐阵总参谋部宛城总部,很快,就在当夜参谋总部就拿出了一个行动方案,冉明看后拍案叫绝,大呼:“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参谋总部的方案其实并不复杂,还是秉承着以往魏国器械为主的原则,决定动用火炮和热气球,对樊城进行轰炸。
不过,冉明否决了动用火炮的方案,因为冉明比较清楚,这个时代的火炮威力还非常有限,在陆战威慑大于实际战斗力,特别是对付那种坚固的城池,即使是十八世纪或十九世纪的原始火炮,都啃不动中国古代的城池,更别提现在这个时代的火炮了。火炮攻城,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奇不意,直接轰击城门,可是樊城的情况非常特殊,根据热气球的侦察。
樊城的四座城门全总用沙袋或石块封死,就算轰破城门,也无法攻进城内。不过热气球轰炸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如果配合得当,倒有有破城城池的机会。
不过,还是应了那句老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干了。魏国镇南军目前拥有四个器械营也就是说他们拥有了四个小型的热气球,这种热气球载重能力都非常小,不过五六百斤。想要实施空中轰炸,肯定有点不理想。
不过聪明的古代匠人还是非常有办法的,他们把四个热气球并装在一起,取消三个吊篮。这样就减少了两千斤的重量,这样采取并装的方式,让热气球有了三千斤的载重能力,用三千斤炸弹轰炸,就算不能炸平樊城,至少也可以重创樊城。
雄浑厚重的战鼓响彻云霄。大地也仿佛随之颤动,惊起了汉江江面上的几只水鸟,鸣叫着向远处飞去,鼓声之中,镇南军选锋营、破军营的攻城部队抬着云梯呐喊向前。冲向护城河,冲向樊城城墙。
樊城城上的荆州军也擂动战鼓,不肯被魏军的声势压住,随着鼓声鼓舞,惊慌失色的荆州军士卒又恢复了勇气,重新投入作战。
这个时候,荆州军并没有发现其实魏军的声势虽然大,只是佯攻,并没有动真格的,而他们头上却悄悄飞来一个庞然大物。
载重三千斤的庞大并装热气球开始飞临樊城上空。在这个时代要说对火药的熟悉和理解,谁也比不上冉明。冉明知道三千斤载重的能力的热气球,根本炸不平樊城。即使换成后世的tnt,也不见得可以杀光樊城里的所有的守军。偏偏荆州军还不是那些南洋土著,他们也有自己的火药武器,也对火药武器的恐惧免疫了。所以冉明决定在轰炸中加入一点佐料。
“嗖!嗖!嗖!嗖嗖!”
热气球上扔下来二三十个轰天雷,轰天雷毕竟不是真正的航空炸弹,他们有的凌空爆炸,有的正砸在荆州军士兵的头上身上,然而爆炸中,石灰粉溅得到处都是,无数荆州军士兵立刻捂着眼睛叫了起来,紧接着,热气球上又扔下一颗颗燃烧弹。落在地上砸碎后,燃烧的火油洒得到处都是,樊城瞬间陷入了火海。
突如其来的空中轰炸哪怕是威力非常小的空中轰炸,但是造成的恐慌却是致命的。守卫在城墙上的樊城的守军顿时大乱。趁他病要他病,这个道理苗汝霖还是懂得的,他赶紧急令所部士兵加坚进攻。
魏军的鹅车早已被荆州军毁掉了,此时使用的,都是那种非常简易的云梯,和普通的梯子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更高更坚固一些,前端还有两个可以起固定作用的搭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