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男票饲养指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梨花酿
太子妃愕然:“嫂子!”
苏王妃细细解释:“您别多想,我的意思呢咱们得找里子不要面子,唐宪宗的嫡妻懿安皇后母仪五朝,夫婿在时也没挣上中宫名分;你且细想,父皇对太子让一步,你再对母后让一步,父皇必然喜欢,近的看要在太孙、何大人身上弥补,远的说还能教中宫久悬么母后还疼太子太孙呢!”
从东宫出来,石王妃询问长嫂:“太子妃能想的开吗”
苏王妃淡淡地说:“让个皇后名分,丈夫承情、儿子得利,又能将功折罪泽被父母,傻子才会固执!”
两位皇子妃去东宫做说客的事儿也没能瞒过他们那位躺在病榻上的公爹。
十月初一日,怀郡王永栋赶回京城,过了皇太后千秋,燕国公主的婚期便到了眼前,身为大青开国后第一位元配嫡出的封国公主,礼庆热闹自不在皇子亲王之下。
琴思月(龙汐)履行前言,真就赠送了满庄子黑奴作为陪嫁,一群胜过黑炭的西洋奴着实戳中了京城贵人的笑点,尔后知道这类黑奴吃苦耐劳,反倒生成了家家豢养的风气......这却是后话了。
依据规制,封国公主该有嫁妆一百四十五抬,皇太后没有亲生女儿,嫡亲的孙女只有小公主一人,压箱底的宝贝自然狠命往孙女的箱笼里塞,石皇后自不必说,她不用担心儿子们没饭吃,索性将历年的积攒贴给女儿,把个偌大的北五所塞挤的停停当当。
燕国驸马夏于飞真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京城的勋贵子弟恨不能套了麻袋替他去洞房花烛夜。
当事人却似黄柏木做成的磬槌......外头体面里头苦。夏于飞的迎亲之路远没有外人看到的那样轻松。
皇家的规矩最多,夏于飞顶着七个舅子的刀子眼给皇太后与帝后夫妻磕头,皇太后婆媳还算客气,皇帝岳丈直接恐吓他:“朕是天下至尊至贵之人,你若敢把朕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放在地下,朕教你一辈子改成‘悔’姓!”
夏于飞很乖巧地磕头领训:“儿臣不敢。”
“谅你也不敢!”皇帝哼了一声:他还是舍不得宝贝闺女。
即至三朝回门,皇帝在宁寿宫摆设家宴,除新婚夫妻外,列席名单如下:皇太后、皇后、贵妃、淑妃、太子夫妇、朝云公主夫妇、六位皇子、七位皇子妃、皇太孙、东宫皇孙、诸皇子府长子以及平郡王。【…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这顿饭是有讲究的。
宴及半酣,皇孙们开始退席敬酒,连刚会走路的宗郡王世子也被乳母哄着捧杯充数,永泰帝摆了摆手,指着太子向理郡王长子金现示意道:“你是朕的
长孙,且率诸弟敬过叔父。”
金现领谕而行,永林慌忙起身:“儿臣不敢越次。”
“坐下吧。”皇帝淡淡地说,“今后他们都要倚仗你来看顾了!”
能当面说出“我又不是保姆,凭什么去善待他们”这等糊涂话的蠢货两千年也只孕育了栗妃一个。皇太子很正常,决计不能回怼皇父:“他们不是我的儿子,我凭什么去照顾他们”与之相反,有这句暗示性极强的话搁着,哪怕是挖腹掏心,永林也得摆足姿态:“父皇说的哪里话,儿臣为叔为伯,照顾侄儿原是份内之事。”
皇帝点一点头,转头看向琴思月(龙汐):“大公主,朕想问一问,你建金华行宫破费了多少银钱”
琴思月(龙汐)茫然回道:“总账约有三百六十万两,每年还需五万银子公支。”
皇帝又问:“朕要你不动国库、不挪内务府,在一年之内把北海苑整治的比金华行宫宽敞两倍、精致两倍,你能办的到么”
琴思月(龙汐)摸到了皇帝的脉络:“是。”
“很好!”皇帝欣然吩咐,“你放手办吧。”
伴随燕国公主的婚事尘埃落地,皇太子即将转正已然成为内外皆知的秘密。
冬月初一日,永泰帝在大明宫召见宗室诸王、议政大臣,甄定明春正旦内禅皇太子永林。
永泰帝之所以着急禅让,内中还有另一桩缘故。
昔日义直郡王谋逆事败,坊间曾有跛足道士捏传谶语,言说天道逆转,太宗与当今父子合享大宝六十一年,太祖皇帝在二月初一日驾崩,太宗次年改元,宁和年号用了四十七年,如今正是永泰十四年,起初当他妖言惑众,以眼下形势来看,皇帝还想多活两年,自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门心思筹备起禅位事宜来。
宗亲大臣们是不敢轻易表态的:若行劝阻,新君的小鞋不好穿;若要劝退,眼前先就得罪了老皇,永泰帝只管自说自话,除了皇太子哭拜推辞,愣是没有一个人敢轻易接茬。
齐翰最是滑头,弯着老腰躬身出列:“皇太子贤达,若陛下不辞劳苦,禅位后指点教导一程,为社稷苍生计,老臣自是没有异议的。”
诸王大臣纷纷附和:“齐大人老成持国,万请陛下察纳忠言。”
“这个不急。”永泰帝示意儿子起身,“还有件要紧事你们需得提前议一议。”
众人乐得转移话题:“请陛下吩咐。”
永泰帝沉吟片刻后方道:“朕禅位皇太子,朝云公主的名分如何定立,你们必要拿个章程出来。”
康亲王试探着询问
第五百二十三章 不吃醋?
教八百万两银子砸晕的清姐只得歇下大展拳脚的心思,亲自起身为长嫂敬盏:“有您劳累周全,二爷更该争气的。”
冬月二十五日,乾清宫明发圣旨:择定正旦朔日禅位皇太子永林。
哪怕早有准备,六部及有司衙门还是难以避免的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
要急的是在衣食住行上下工夫,太上皇、太上皇后并帝后太子也都罢了,横竖有定例遵照。宁寿宫老太太却是大青开国后的第一位太上皇太后,这是一个不常出现却又真实存在的尊位,既要区别皇太后,又不能高过太皇太后,要找参考得往上翻书查到南宋去,内务府就不用提了,礼部堂官且要头疼一阵子;再有永泰帝虚设掖庭,东西十二宫有十处殿院已经荒败养鸟,据内务府统计,皇太子如今有八个儿子,他们的母亲都是有名牌的人,太子妃不必说,直接往坤宁宫里搬;二皇孙三皇孙的生母都是侧妃,现如今已经贴靠了皇妃的待遇;四皇孙的生母是郭庶妃,七皇孙八皇孙为洪庶妃所出,身份最低的是五皇孙的生母杨昭训,她们五位约莫都是主位,一人就占一座正殿;又有皇太子新近宠爱的魏昭训正有身孕,保不齐会补足半路六宫的缺口,还有几位生了皇孙女的侧室......不算未来天子选美,把东西六宫收拾齐整有备无患总是没错的,这样排下来,工部与内务府比起礼部还要悲催十倍。
东宫后院早就开了锅,内务府的针房丫鬟穿梭而入,几头着忙给未来后妃量体裁衣。太子妃瞥了一眼环绕奉承的尚衣局管事,站起身转头吩咐贴身宫女:“预备素衣。”
“你再说一遍”恒亲王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席藁待罪好端端的她折腾什么不怕连累太子太孙获罪陛下么”
小黄门喘吁吁地解释:“太子妃跪在乾清宫后院,必请万岁爷准她所求,否则只能断发出宫,永远退隐世外,为皇太后与万岁爷、主子娘娘祈福,也为皇太子与皇太孙祈福。”
恒亲王麻了头皮:“胡闹!”
懿郡王赶忙问道:“太子妃寻的什么明目陛下又是怎么答复的”
小黄门缓了一口气,开始向两位王爷鹦鹉学舌:“太子妃自陈失德,有负万岁爷与主子娘娘厚望,实在不堪国母尊位,请求主子娘娘另择贤良执掌宫闱;万岁爷降旨宽慰说‘教皇太孙向朝云公主执母后礼本为权宜之计、折中之法,让她切勿多心,既为太子元妃、太孙生母,依情论礼自该居受凤仪之享。’太子妃再奏‘朝云公主品德高古,非臣媳所能比较,太孙时听教导,不但太子承情,臣媳亦怀感念,纵然皇父无旨,臣媳自该戒勉太孙,时领朝云公主庭训,以为大青英明储君,所以此时
恳请,乃为太孙兄弟标榜,知错能改方属大善,辞让中宫凤印、退居妃妾嫔嫱,正是臣媳知错认错改错领错的一片诚心,请皇父母后千万体谅。’”
二王对视一眼:“太子妃是为魇镇旧事不安吧”
紧跟着又有后续消息,石皇后开解儿媳无果,急召诸子媳并朝云公主入宫同做说客,太子妃矢志不移,再四向公婆声明:若不能退居妃位,情愿舍弃子女冷宫自戕,好教天下人不得嘲讽未来天子有个失德发妻、不仁母后。
公公劝一回,太婆婆与婆婆劝一回,丈夫劝一回,小姑劝一回,妯娌劝一回,朝云公主再劝一回。眼见六劝无果,皇帝终于“勉强”应诺:“太子妃以诚悔过,朕与皇后本该察纳苦衷应其所请,然有皇太孙聪明仁孝,朕需顾及圣孙体面,翌日皇太子承继大统,可立太子妃为皇贵妃,仍摄六宫事务,比于前唐懿安皇后旧例,待其积劳成功,正位坤殿为时不晚。”
太子妃顿首谢恩,自随夫婿回转东宫,诸王妃公主摇头叹息,各自告罪折返本府不在话下。【!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三司主事都想骂娘:皇贵妃也是妃,没有入住坤宁宫的资格;副后也是后,何况膝下还有皇太子撑腰,收拾她的住所便该加倍留神。又有仪仗、车驾、冠服都需作废重制,上至亲王堂官下及粗使下人,真真是一口气都不能懈怠,加班加点的为皇帝一家子抢时赶工。
皇帝继位皇后从缺,东宫两位侧妃眼睛都变绿了,紧锣密鼓的串联娘家,就指望把贵妃的名号顺顺当当收入囊中。
应黄子杰之请,荣宁两府召开了一次“zhengzhiju扩大会议。”
“自打出了魇镇事件,两宫圣人一向对太子妃不满,只因皇太孙早立,又有老圣人在堂,所以把她留到了今日,现如今她这招以进为退用的颇为合宜,连中宫位份都让了,往前的旧错自该一笔勾销,只要日后谋划得当,晋封皇后是早晚的事儿。”黄子杰话锋一转,“不过中宫虚悬终究是莫大的机缘,侧妃母子还要用心把握才是。”
顾正赶忙附和:“舅兄言之有理。”
琴思月(龙汐)挑了下眉毛:“黄大人有何高见”
“臣不敢!”黄子杰微微欠身,“臣的拙见,当务之急侧妃该在‘步步为营’、‘反客为主’八个字上下功夫,再得存周、长白、微臣襄助在外,千岁与宗王妃、世子妃、交趾王妃匡正于内,侧妃必定不能在立妃事宜上吃亏的。”
“有意思!”琴思月(龙汐)含笑点头,“你倒仔细说说,咱们怎么来个步步为营、反客为主!”
黄子杰细说究竟:“太子妃虽然让位,但有老圣人撑腰,侧妃仍应礼敬,当务之急却是压过吴侧妃一头,只要咱们
侧妃的位份列居吴侧妃之上,三皇孙理所应当子以母贵,日后便是仅次于皇太孙与六皇孙的皇子了。”
&n
第五百二十四章 抓错重点
“怕什么,反正没第二......第三个人听到。”魏昭训不以为意,“我的爷,争未必是争、不争未必不是争,您的心里有自己的一杆秤,我们姐妹这点儿争宠花样不过似那跳梁小丑的把戏,能入您的法眼才怪。”
永泰十四年的十二月十三日算是朝云公主以春殿女储身份庆贺的最后一个生辰。
正旦朝贺之日,永泰帝于奉天殿告祭父祖,正式举行禅让大典。
按礼部所奏,新帝改元“洪禧”,奉皇父为太上皇帝,奉皇太后为太上皇太后、奉皇后为太上皇后;册立朝云公主为安国朝云长公主,册立皇太孙为皇太子;册封皇太子妃为皇贵妃,为长春宫主位,权摄六宫凤印;册命东宫侧妃顾氏为贤妃,赐贵妃仪仗,为永和宫主位;册命东宫侧妃吴氏为淑妃,为钟粹宫主位;册命东宫庶妃郭氏为惠妃,为延禧宫主位;册命东宫庶妃洪氏为贵嫔,为景仁宫主位;册命东宫昭训杨氏为贵嫔,为景阳宫主位;又有东宫昭训魏氏原定贵嫔品级,因其于正旦破晓产子,太上皇龙琴大悦,降特旨册命其为德妃,为翊坤宫主位。其余侧室各有封,从嫔位及于选侍依次不等。
太宗皇帝后妃颇有寿考,新任天子禀奉太上皇太后慈谕,自童贵太妃以下,所有在世庶祖母尽皆奉尊一等;宗亲同得恩荫,所有太宗皇帝无爵皇子尽授双字郡王,一字亲王以下叔行诸王晋爵一级,已革顺亲王复授顺郡王,永阳金昍皆授郡王品级。
与此同时,外戚亦得推恩,太宗诸皇女各依本位晋封大长公主,膝下长子升爵一级;燕国公主晋封燕国长公主;值得一提的是,永林以许婚为名,册封皇长女金瑶为纪国公主,东床顾茂同封纪国驸马,这也是顾府子孙在新帝登基大典上唯一获得的一项恩荫。何家本是一等承恩公爵,而今以太上皇太后推恩,另加三等轻车都尉准其世袭,又因皇太子推封外家,起复何弈为山东按察使,授封一等奉恩伯;石氏国舅居家戴罪,现因太上皇后推恩,复晋二等承恩公世职;琴思月(龙汐)为安国朝云长公主父族,擢进一等伯琴吉为三等公,晋封越氏为越国大长公主,补授琴思阳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替古人作忧的无事忙们许能发问:短短一日工夫,礼部和内务府能办完这些手续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皇帝颁布的圣旨仅能说明这些事都可以合法的开启办理流程,至于选在哪一天执行就得依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每月的吉祥日子就那么几天,赶在半年内完成这些工作已经算得上是极有效率,一言以蔽之,圣旨的作用在于:正事先办、手续后补。
正月的好日子不少,继太上皇太后尊奉大典、太上皇后尊奉大典结束
后,正月二十二日,琴思月(龙汐)于交泰殿受贺,正式从春殿女储过渡到了不后而后的“安国朝云长公主”。
俯首看向躬行大礼的两班命妇,朝云长公主的心底隐然生出了南面称孤的野望。【 ¥ ¥¥最快更新】
抬手示意居首的皇贵妃起身,琴思月(龙汐)却留意到了另一个不该于此刻出现在交泰殿的身影:“魏德妃,你未出满月,怎么不在东宫安歇”
魏德妃笑答:“坤殿吉日,臣妾岂敢怠慢。”
琴思月(龙汐)点一点头:“你也忒懂规矩了,以后大可不必,还是照看皇子要紧。”
魏德妃微微欠身:“臣妾谨遵懿旨!”
礼部是很会躲懒的,完全照搬照挪皇后册仪用在了朝云长公主的册立大典上。
老一辈的亲王公主看着鲜明对比的琴思月(龙汐)与皇贵妃,心中不是没有感慨的: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拐道弯依然不是你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真真是半分难以违拗。
此次恩荫,神龙将军府几乎是被轮空的,这当然是琴思月(龙汐)的意思,伴随永林登基、丹琦封妃、顾茂受爵,顾家“内有主位、外有王妃、子弟尚主、权列中枢”,已经彻底实现了寻常世家所能企及的最高政治目标。
琴思月(龙汐)很是大方的赏赐了顾家族人,神龙将军府在京八房,人人手中得了一部新近刊刻的《大青律》,同时又放出流言:朝云长公主摩拳擦掌的要找一个垡子杀鸭给猴看,免得阖族上下趁势兴风、给顾家招来滔天祸患。
对于琴思月(龙汐)这番做派,顾贤妃的生母是不以为然的。
今日的神龙将军府二房早已今非昔比,你大房有封国驸马、有王妃、世子妃,还有一位秩同中宫的坤殿公主,但你们再显再贵,有一条是不能与二房相提并论的,那就是顾正的亲外孙是拥有继承大统资格的正牌皇子。
皇帝正当盛年,太子妃没有升格为皇后便是一个极大的信号,听说三皇子颇负圣宠,将来万一皇太子获罪,序长论贵拼外家,二皇孙和六皇孙都比他差了一手,到那时再去赶热灶可就为时已晚了。
有根基的京畿勋贵也还罢了,那些妄求攀附的外官都把视线放在了新晋“国舅”顾不梵身上,加之本身名声在外,又知现今的宝二奶奶是以纳侧礼嫁进的神龙将军府,献妹送女的阿谀小人层出不穷,黄氏也不知看了多少名帖,再瞧没声没息的华黎愈发不满,真就生出了另择良缘匹配爱子的心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