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外星男票饲养指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梨花酿

    嫁闺女了,肯定就会有陪嫁,你看王熙凤骂贾琏的时候,就说她娘家带了多少多少陪嫁。

    贾家嫁贾敏给林如海,那陪嫁肯定也是少不了的,这笔钱不也都带去林家了

    结论是:林如海有着丰厚的家产,留下了巨额遗产给黛玉。

    也有人说,林黛玉身为女儿,在那个封建时代是没有遗产继承权的。

    但是龙汐以前也查过相关的法律。

    在那个时代,女儿虽然没有和儿子同等的继承权。但自唐代就有规定规定:“绝户”之家,在室女可分得财产之一半,作为自己的嫁妆费用。

    “绝户”就是没有儿子的家庭,“在室女”就是还没有出嫁的女儿。

    到了南宋,绝户财产继承的办法是:绝户立继承人有两种方式。凡“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称“立继”。凡“夫妻俱亡”,立继从其尊长亲属,称为“命继”。继子与绝户之女均享有继承权,在室女享有3/4的财产继承权,继子享有1/4的财产继承权。只有出嫁女的,出嫁女享有1/3的财产继承权,继子享有1/3,另外的1/3收为官府所有。

    按照这个说法,林黛玉在父亲林如海“捐馆杨州城”后,林如海属于绝户,她没有




第二百六十九章 乳燕归巢风雨同舟
    此后,王熙凤数次和林黛玉开玩笑,说什么用了我家的东西,就是我家的人之类的话,也说“宝兄弟和林妹妹一娶一嫁,用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

    贾府娶媳妇嫁闺女肯定花费巨大,不用官中的钱,老太太的梯己钱是什么钱呢是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本就是林家代管的财产,肥水不流外人田了呢

    另外,贾母代管的这笔钱的去处,很有可能会就被贾家挪用了。

    在林黛玉的爹死后不久,荣国府斥巨资修建大观园,而在《红楼梦》一开篇,曹雪芹就借着冷子兴的嘴说,贾家早就寅吃卯粮了,书里夜多次提到荣国府有点入不敷出了。这么短的时间,修建了这么豪华的园林,加上元春省亲的花费,那银子支出哗哗跟流水似的,这么多钱荣国府哪来的,不由得不令人怀疑。

    正因为如此,龙汐(紫夕)才想劝说黛玉早日归去,回到父亲身边。

    此时的林如海尚未病重,神志清明,倘然黛玉把当中厉害关要之处都跟父亲言明,那么林如海应该会提前把房产、田地等遗产变换成银子,把大部分银子都交给黛玉自行管理。

    这样一来,黛玉往后就无需再过寄人篱下、仰人鼻息、“一年三百五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生活了。

    而且,一旦她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白富美”,她跟宝玉的婚事还会有谁来阻挠

    当然,龙汐(紫夕)也是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一旦宝黛成婚,她就作为荣国府在当家娘子当家作主了。而龙汐(紫夕)作为黛玉的陪嫁丫鬟、得力亲信,自然是能相助黛玉,为重振荣国府出力的!

    若黛玉愿意乳燕归巢,龙汐(紫夕)必定与她风雨同舟,不离不弃!

    龙汐(紫夕)费尽唇舌,给黛玉讲了半个时辰,总算是让一心沉溺于朦胧初恋的黛玉如同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她当即修书一封,派心腹之人带回给他父亲,让他父亲派人来接她回家。

    这个时代的交通没那么方便,这一来一回,也需要一些时日,龙汐(紫夕)让黛玉耐心等候,平日里也时常开解,为她排忧解难。

    过了一个来月,王夫人的娘家妹妹薛姨妈和儿子薛蟠、女儿薛宝钗一家进京了,住进了东北角的梨香院内。

    薛蟠是个纨绔恶霸且不去说他,那位宝姑娘的确是如同书上描述的一位冰肌玉骨、位品格端方的美人,才华也不在黛玉之下。

    可是几日观察下来,龙汐(紫夕)倒也没发现宝钗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

    或许是因为她的意识穿越成到了黛玉的贴身丫鬟,又跟着她一路从南到北,龙汐(紫夕)心里就先对黛玉起了亲近维护之意,再看宝钗,就忍不住在心里把她和黛

    玉放到一起对比!

    又或许是宝钗故意藏拙,安分随时,不让自己过于锋芒毕露吧

    总之,龙汐(紫夕)是没觉得宝钗比黛玉强多少的,或者这么说吧,两人是不相伯仲,各有千秋!

    可是贾府内的一众下人们却似乎并不这么看,时不时说些风言风语,什么“宝姑娘行为豁达、安分随时,林姑娘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爱使小性儿”之类的,龙汐(紫夕)也不知道这些传言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传着传着,倒似成了真事儿一般,让她心中很是不平。

    龙汐(紫夕)不禁有些不解:林妹妹多好呀,待人十分真诚,也从来不对下人高声恶气的,怎么这府里的下人就看不到她的好呢

    又过了一阵,连黛玉自己都懒得再计较生气了,再加上宝钗待黛说玉也还不错,黛玉还时不时过去梨香院那边串门,和宝钗相处得也还算可以,只是偶尔看到宝玉也在宝钗那里,两人相谈甚欢,还拿出各自的宝玉和金锁来“比通灵”,黛玉也会吃点小醋。

    渐渐地府里便传言说宝钗有金锁,必须要有玉的来配,成就所谓的“金玉良缘”。

    龙汐(紫夕)心中如同明镜似的:这府里有玉的,除了宝玉还有谁看来是宝钗进不了宫,薛姨妈就退而求其次,想要宝玉当女婿,特意跟王夫人联手,放出这样的风声来。

    她看到黛玉因此经常对月流泪,长吁短叹,也着实心疼黛玉。

    等到了年后,贾母大约是终于意识到孙子和外孙女同住一个套间不符合俗礼,开始着人张罗着收拾两边的厢房,一边给了宝玉,一边给了黛玉,两人分开居住,却又同在一个大的院落之中,日常起居也都在贾母的上房内,关系自然愈加亲密,与别的姐妹不同。

    黛玉禀明了贾母,提拔龙汐(紫夕)当上一等大丫鬟,贾母也同意了。

    到了晚上,黛玉让龙汐(紫夕)陪着她睡在一张床上,而紫鹃则睡在厢房中另一间屋子里的火炕上。

    又过了几日,林如海果然派了管家徐墨夫妇亲自来接黛玉回家,还带来了林如海的亲笔书信,内容无非是感谢贾母一干人对黛玉的照料,自己思念独女,要接黛玉回扬州共享天伦,云云。

    贾母也很是忧虑,说是不放心外孙女一个人回江南,特地点了贾琏的名字,要他同往。

    黛玉几次推辞,贾母都坚持要贾琏同往



第二百七十章 慧紫夕协理荣国府
    黛玉离开贾府一年,对宝玉十分记挂,眼中再无旁人,可见真真是一往情深!

    而宝玉也时常让人送书信过来,明确地表示非卿不娶!

    转眼间,秋去冬来,又到立春时节,贾母打发贾琏夫妇一起过来,正式向黛玉提亲。

    黛玉跟龙汐(紫夕)商议过后,让王嬷嬷和秦管家夫妇出面,答允了这头亲事。

    一个月之后,宝玉和黛玉正式定亲!

    半年之后,贾琏亲自来扬州接黛玉到贾府,宝黛两人风风光光地大婚,一对小夫妻甜甜蜜蜜,和和美美,举案齐眉。

    虽然已经大婚,但是两人都不过是豆蔻年华,十三四岁的年纪而已,都还是小孩儿心性。

    众人见黛玉才不见一年,就容光焕发,气色比从前好多了,也不需要再吃人参养荣丸了,都十分诧异,只是都不好意思当面问黛玉。

    一日,黛玉又到贾母处请安,一向注重养生的贾母就问了她此事,黛玉照实回禀。

    贾母如今什么都有了,唯一的心愿就是想长命百岁,活久一点,多享几年福,如今听到龙汐(紫夕)居然懂得养生之道,自然就主动要求龙汐(紫夕)来教授她瑜伽之术。

    龙汐(紫夕)正等着这样一个跟贾母亲近的机会哩,自然是满口应承。

    她尽心尽力地教授贾母瑜伽之术,还每日给她熬食疗的汤汤水水。

    过了一个多月,贾母也自觉身子比从前壮健。从前她吃半个桃子都能闹肚子疼的,如今肠胃比从前好很多,心里对龙汐(紫夕)着实感激。

    她一向疼爱女孩儿,就让三春、黛玉、宝钗每日都到她房里来,大家一起跟着龙汐(紫夕)练习瑜伽,这一来二去,龙汐(紫夕)跟姑娘们都混熟了,姑娘们的身子也都好了些,也不再弱不禁风了。

    之前是凤姐儿协理荣国府的,但是如今黛玉成了正经的荣国府孙媳妇,按理说应该是由黛玉协助凤姐儿管家的。

    但是黛玉到底不喜这些俗务,就禀明了贾母,让自己的异姓姐姐龙汐(紫夕)协助王熙凤打理荣国府。

    老祖宗也是慧眼识珠,十分欣赏龙汐(紫夕)的才干,很快就同意了。

    龙汐(紫夕)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开源节流,想方设法减少开支用度,增加收入。

    她征得贾母的同意之后,用了荣国府名下的一间地段很好的商铺开设酒楼,让林之孝当掌柜,让柳嫂子当大厨,她自己就帮忙出谋划策,使尽各种营销手段。

    仅仅过了半个月,这酒楼就开始赚钱了,而且生意越来越好,赚到的银子大部分都归入了荣国府的银库内。

    贾母对龙汐(紫夕)愈加倚重。

    这样一来,王熙凤就不乐意了。

    王熙凤可不是什么善良之辈,明

    里暗里给龙汐(紫夕)使绊子。

    龙汐(紫夕)不动声色地把王熙凤弄权铁槛寺、毒舌相思局害死贾瑞、用荣国府的库中银子放利钱、克扣下人银子等事情的证据搜集齐全,悄悄地禀告贾母。

    贾母当晚就找王熙凤促膝长谈。

    第二天,贾母就以王熙凤身体不好为理由,收回了她在荣国府的管家之权。

    证据确凿,王熙凤也自知理亏,并不敢多说什么。

    接下来,贾母就让龙汐(紫夕)代替了王熙凤的以前的位置。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走马上任之后的头一把火,就是征得贾母的同意,恢复贾氏宗族的私塾。

    这件事她其实也是考虑蛮久的了。

    自从贾瑞被王熙凤毒设相思局整死了以后,他的爷爷贾代儒就更没心思教书育人了。

    再宝学生们生过于顽劣,常常不去上学,宗学真真是荒废了,贾家这么显赫的身世背景,如今族中竟没有一个科举出身的,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是靠自己本事的。

    这曾经辉煌的四大家族果然是没落了,就靠宫里一个贾元春,朝堂上一个王子腾,可谓是危如累卵。

    贾敬老早寻仙问道去了,贾珍和贾赦都是一丘之貉,色中极品。唯独一个贾政看得过去就是脑袋不大灵光。再小一辈贾琏看着精明,实则都是小聪明,大事方面糊涂得很。

    贾宝玉打小就厌恶读书,不想考取功名,而贾环虽想考取功名,却是被赵姨娘教坏了的,人品低劣,一向是被看低的了!

    唯有一个荣国府嫡长孙贾兰还有贾赦或许还有看头,只是因为他是个遗腹子,竟然完全没其他人注意到这个身份尊贵的哥儿,也不知道贾府的规矩到底是怎么立的。

    在见过贾家几个当家男人之后,龙汐(紫夕)彻底灰了心。

    这游戏设定果然如书中所写,没有给她留下一点偷懒的余地。

    为今之计,就只能从教育方面着手了!百年树木,十年树人嘛!

    龙汐(紫夕)跟贾母深谈了一回,贾母考虑了几日,终于下定决心,叫来贾政深,让他去请一位姓范名博的扬州名士,请他来当新的教习先生。

    范博乃是林如海的同窗好友,文章写得比林如海还好,只是不爱当官,只以教书育人来糊口。

    贾政



第二百七十一章 元春省亲未雨绸缪
    一日,探春又过来找黛玉玩,恰好黛玉和宝玉一起到梨花园去探望宝钗了。

    龙汐(紫夕)听说宝钗病了几日,总是不见好。

    探春扑了个空,就顺路到住在隔壁的龙汐(紫夕)的屋里来。

    龙汐(紫夕)先是陪着探春说些闲话,然后就屏退左右,用玩笑的语气道:“三姑娘这模样,这般性情,我瞧着将来也回像大姑娘那般,有大造化的。“

    探春的眼中亮光一闪,但是很快就自嘲一般笑道:“我哪里比得上大姐姐,惟愿能像大姐姐那般为家族添彩,再辛苦也值得了。”

    龙汐(紫夕)心里一动,正巧宝玉和黛玉回来了,顺路也到她的屋子里,她便停住了话头,不再说什么,转而问起宝钗的病况来。

    但是她注意到,探春后来一直紧紧攥着帕子,好几次眼光都不由自主地往她这边瞟来,像是有什么话想说。

    第二日,宝玉和黛玉到贾母那边请安,把龙汐(紫夕)也带上了。

    王夫人不一会也到了,她一直惦记着当年林家的银子,没少为此事来旁敲侧击地哭穷,如今得了机会,再不肯放过。

    她对贾母道:“老祖宗,这娘娘在宫中多年,难得回来探亲回!这归省一事,可马虎不得,咱们园子也都旧了,媳妇觉得要好好造一个才是。”

    贾母不动声色地笑着说道:“这是天家恩典,自然马虎不得,只是这银子从何而来呢难道从天上掉下来不成”

    王夫人脸上笑意一僵,当下不由看了看宝玉、黛玉、龙汐(紫夕)等人,希望有人开口帮腔。

    龙汐(紫夕)如今代替凤姐儿管着家,自然明白如今贾家的底细,因笑道:“回老祖宗的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我的愚见,那会芳园和旧园都是顶不错的,打通了连在一起好好倒腾一番,这银子倒是可节省不少日子呢。会芳园和旧园是宁国府和荣国府本就有的园子,大小位置都不错,就是日子久了有些陈旧,正好借机会好好翻新一番。【¥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贾母沉吟片刻,笑道:“真真是好主意!比起新造一个园子,这样的改造显然既省银子又不失体面。”

    若是新起一个园子也不是不行,只是看老祖宗的意思并不赞成,那自然不会拿银子出来帮衬。

    说起来,贾母也没剩下多少银子了。

    如今算起来,荣国府里最富有的姐儿是拥有四分之三父亲遗产的黛玉!

    贾府没银子,林家的那一笔在黛玉的口袋中,哪里是那么容易掏出来的

    即使黛玉愿意,龙汐(紫夕)也不会让她这样做的!

    当下龙汐(紫夕)就对黛玉打了个眼色。

    黛玉会意,心中决定不开腔,只是乖巧地低下头听着长辈们说话。
1...100101102103104...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