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老王飞升了!
这事儿是水到渠成,沈安并未惊讶。
曾公亮退下去,包拯也干不了几年了,随后就需要人来接班。
韩琦大概还能再干五六年,到时候也得要接班人。
谁来接班?
王安石!
老王行礼,百感交集的道:“当年臣进了京城任职,觉着这个大宋处处都是毛病,处处都要革新,臣心急如焚,就写下来了万言书,可后来风起云涌,新政悄无声息的就来了,那一桩桩,一件件,让臣知道,这等大宋,疾风骤雨般的革新只会撕裂朝野上下,最终两败俱伤!”
听到这话,沈安不禁倍感欣慰。
老王悟道了啊!
原先的历史上,他主持的新政可不就是疾风骤雨吗。
那样的疾风骤雨带来的不是成果,而是恶果。各方面博弈之下,新政反而撕裂了大宋,党争主宰了朝堂,新旧两党轮流上台,折腾的大宋体无完肤。
现在的王安石却是大彻大悟了。
他的大彻大悟就意味着大宋的新政将会持续平稳执行下去。
这个大宋,依旧会蒸蒸日上!
……
晚安。





北宋大丈夫 第1878章 排队枪毙的时代
王安石进政事堂了。
文彦博眸色黯淡,他知道,旧党至此可以说是再无希望。
而他自己也再无希望!
若是赵曙选择他进政事堂,那么就说明新政之事依旧在官家的心中有些踌躇的地方,到时候他自然能施展手腕,渐渐把旧党拉起来。
可王安石进去了,这就说明官家的心从未变过,他依旧会着力于新政。
再看看懒洋洋的沈安,再过几年,说不得就能在政事堂见到他了。
想到这个,文彦博觉得眼前的世界都是黑白的。
但吕诲却不同,他是属于斗士级别的,屡败屡战的典范。
他在期望着自己能执掌御史台。
赵曙看了他一眼,说道:“韩卿。”
韩琦差点就应了,赵曙也觉得不对,就补充道:“三司使韩卿。”
韩绛出班,心中狂喜。
“韩卿可去御史台。”
这是循例了。
以后谁想进政事堂,那就先去御史台厮混一阵子再说。
吕诲面色苍白,知道自己算是没戏了。
走了王安石,来了个韩绛。
他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啊!
随后就是三司使的任命,竟然是吴充。
吴充谢恩后,冲着沈安这边微微点头。
不管是谁担任三司使,都得和沈安搞好关系。
有了这位财神爷蹲着,三司遇到麻烦才有后路。
“唐仁。”
唐仁出班了,那眼中含泪的模样,让沈安恨不能一脚把他踢出去。
你就不能有出息些吗?
激动个什么?
“三司副使!”
唐仁跪在那里嚎哭,沈安也觉得鼻子有些发酸。
赵曙叹道:“你从下面一步步走上来,殊为不易,朕此刻让你为三司副使,就是要让天下人看看,臣子若是勤勉得力,朕自然会量才使用。若是只知道钻营,那等人,朕厌弃之!”
唐仁起身,回身的时候冲着沈安拱手。
沈安微微颔首。
赵曙含笑道:“这朝堂变动这般大,朕知晓诸卿也该去庆贺一番,如此就散了吧。”
群臣告退。
出了大殿之后,唐仁过来行礼,含泪道:“若非国公,某哪有今日。国公乃某一生之师……”
这货难得没有谄媚,沈安说道:“三司为国理财,你要好生做。”
唐仁应了,然后说道:“下官感激的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那就不要做。”
沈安觉得这厮最该做的是安静。
他刚升职上来,算是和重臣沾边了,这等时候就是新人。新人要谨慎,要低调,不可嘚瑟。
“小心杀威棍!”
沈安丢下这句话,就去寻包拯。
“您这次升了次相,回头包绶怕是要得意了。”
包拯一听就冷冷的道:“那孽畜最近很是跳脱,且等老夫归家好生收拾他一顿。”
“包公英明。不过家里已经把他们接过去了,晚些您下衙可直接去榆林巷,某那里有戒尺。”
沈安含笑而去。
包绶上次在沈家偷酒喝,喝的醉醺醺的,沈安还得帮他遮掩,否则包拯能气晕过去。
现在好了,包拯升官,包绶挨揍,沈安觉得暗爽不已。
等回家之后,沈安叫人先把包家一家子接过来,包拯下衙后就直接来了。
两家人聚餐,祝贺包拯升官。
王家也在庆贺。
“参知政事,下一步就是末相,甚至有可能是次相。”
王雱很自信的道:“包公两三年后定然要致仕养老,富弼的年岁也不小了,所以孩儿以为,三年之内,您将会成为次相,随后成为首相。”
这个判断很有说服力,王安石笑道:“为父这些年琢磨了大宋许多事,也想施展一番胸中所学,那就等着吧。”
几家欢喜,自然也有几家愁。
但此刻的大宋就像是一辆行驶在大道上的马车,越来越快。那些和马车背道而驰的人,只会渐行渐远,直至再也看不到。
沈安喝的醺醺然的,从出征到现在,第一次那么放松。
第二天醒来,不出预料的,高丽使者来了。
“没钱?”
沈安就像是一个债主般的看着高丽使者,“你在说梦话吗?”
高丽使者摇头,“燕国公,高丽……高丽每年的收入都花光了,甚至还不够……”
沈安知道为何不够:王徽扩建军队,军队要钱粮,本来就不算是富裕的高丽财政就崩溃了。
所谓穷兵黩武,这便是典范。
呵呵!
“大宋也很艰难呐!”沈安皱眉道:“大宋水军才将万里远征归来,犒赏将士们,修补船只,这些都要耗费钱粮,如今新任三司使吴充说了,大宋已经没米下锅了,明白吗?”
没米下锅了?
这话说的决绝,压根没给使者商量的余地。
“回去吧,高丽传承多年,好歹底子还是有的,让高丽王把仓库扫一扫,想来两百多万贯也不是事。”
沈安觉得自己是黄世仁附身了,就差去抢一个高丽贵女回来暖床。
“国公……”
使者跪了,沈家人一脸懵逼。
庄老实说道:“这年头谁家使者会跪的?赶紧起来,别讹我家郎君!”
沈安笑了笑,“这是国债,不是私人债务,你跪了有何用?起来,回去告诉高丽王,赶紧还钱才是正经。”
使者这时候回去,估摸着还没到高丽,那笔两百万贯的借款就到期了。
“还有一事。”沈安说道:“一旦逾期不还,那可是利滚利,若是不懂,可以去问问那些放贷的人。”
使者的脸都绿了,‘依依不舍’的出了沈家之后,就再度请见赵曙。
“官家没空,殿下在。”
赵曙自然不会见他,新任太子赵顼接见了他。
使者百般解释,赵顼只是一句话,“信诺!”
高丽同样是儒学文化圈,知道这话的意思。
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信诺第一。
失去了信诺,那就是耍流氓。
当然,在你的实力足够耍流氓时,那你就是老大。
但花无百日红,等你衰弱时,这些自然会还回来。
这便是轮回。
使者回去了,沈安进宫,邀请官家宰辅们去观看一场火力表演。
舍慧一脸怒气的被沈安从出云观里揪了出来,见到赵曙等人也难以释怀,“道兄,贫道还有一炉钢呢!”
沈安没好气的道:“炼废了某赔你!”
舍慧马上就精神了,说道:“赔三炉!”
“好说!”三炉钢的铁料……它不是事啊!
舍慧后悔了,嘀咕道:“早知道多要些。”
一行人到了城外,就见乡兵们已经在等待了。
“那是什么?”
赵曙见乡兵们的手中拿着一根东西,就问道:“怎地像是朕上次在乡村见到的烧火棍?”
沈安满头黑线,赵顼苦笑不已。
“陛下,这是火枪!”
赵曙哦了一声,“有何用?”
没用的话,那就是烧火棍。
“能杀人!”沈安觉得这群棒槌该接受新时代的洗礼了,就给黄春使个眼色。
三百乡兵排了三排,然后开始装药。
什么火绳点火……
从一开始沈安就瞄着燧发枪去的,所以一直憋啊憋,憋到了舍慧把燧发装置改进的无可挑剔之后,这才推出了火枪。
韩琦笑眯眯的道:“陛下,臣怎么看这个东西都像是长枪呢?军中有长枪阵,列阵捅刺,威力很大,臣看着这个……短了些。沈安,这火枪可是喷火的?就是火油弹那等火焰吧?可老夫觉着要近前才管用。”
沈安捂额,但却很是欣慰。
老韩竟然想到了火焰喷射器,这头脑也是没谁了。
“准备……”
黄春大声的喊着。
乡兵们举枪。
韩琦咧嘴笑道:“这是要喷火吗?离的可远了些。”
实际上火炮就是大号的火枪,都是用火药来推动弹丸杀人。
可谁也不会想到,原来火炮可以缩成那么小。
“齐射!”
黄春一声喊。
“嘭嘭嘭嘭……”
密集的枪声中,张八年第一反应就是挡在了赵曙的身前。
赵曙大怒,可此刻却来不及,就踮脚看了过去。
硝烟弥漫中,第二排轮换。
“齐射!”
“嘭嘭嘭嘭……”
张八年觉得没问题,于是就让开了,可恰好来了一股风,把那些硝烟吹了过来,正好笼罩住了赵曙。
“咳咳咳……”
刁奴啊!
赵曙真心觉得张八年就是个刁奴,早不让开,晚不让开,这不是存心的吗?
“齐射!”
第三排射击。
硝烟渐渐散去,赵曙嗅着硝烟的味道,问道:“打哪了?”
靶子离的有些距离,所以看不清。
沈安说道:“请诸位来看看。”
他带着赵曙等人走进了靶群里,看着那些铅弹留下的印记,赵曙激动了。
“这……这是火枪弄的?”
沈安笑了笑,“当然。”
赵曙伸手去抠深陷在木靶子里的铅弹,不小心把指甲都抠破了,可铅弹依旧牢固的在里面纹丝不动。
韩琦也在抠,不过他比较粗鲁,是弄了一把长刀在砍。
他几下把木靶子劈开,顺着缝隙找到了铅弹,惊叹道:“这么小的一个东西,竟然能这般厉害?”
赵曙回身,目光炯炯的道:“可能杀敌?”
“春哥!”沈安点头,黄春就带着人去了。
晚些他带着一群羊回来。
韩琦赞道:“好办法,既能验证火枪可否杀敌,顺带晚些一人带一头羊回家去吃火锅。”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只是到时候得先把铅弹找出来,否则不能吃。”
“准备……”
羊群在前方懒洋洋的,浑然不知即将面临的危险。
“齐射!”
“嘭嘭嘭嘭……”
一排火枪齐射,对面的羊群倒下了大半,剩下的撒腿就跑。
“齐射!”
可第二排已经轮换上来了,一轮齐射之后,羊群全灭!
所有人都回身看着沈安和舍慧。
那目光让人毛骨悚然。
“好!”
赵曙激动的一巴掌拍在沈安的肩膀上。
沈安觉得自己大概是骨裂了,然后韩琦又来了一巴掌。
“干得好!”
“这等火器竟然能弄出来,这便是天佑大宋啊!”
赵曙激动的就想当场和祖宗们唠叨一番。
……
求月票。




北宋大丈夫 第1879章 贫道舍药
“齐射!”
“嘭嘭嘭嘭!”
火枪一次次的齐射,直至枪管的温度无法承受为止。
前方的靶子已经被蹂躏的体无完肤,宰辅们欢喜的就和过年似的。
“这上千年算下来,厮杀的兵器林林总总的数不清,最厉害的也只是那几种罢了,可老夫却觉着,最厉害的两种就出在大宋,火炮一样,火枪一样,老夫以为……这是祥瑞!”
韩琦喊了祥瑞之后,沈安没法说了。
韩胖子拍马屁的功力,果真是了得啊!
祥瑞,何为祥瑞?
只有明君在世时,天地间才会出现祥瑞,比如说什么磨盘大的灵芝……
“记得那次出征,臣竟然在林子里见到了白虎……陛下,白虎就是祥瑞啊!”
韩琦激动的模样让沈安有些唏嘘。
赵曙看着他,也在叹息,“韩卿……何须如此?”
韩琦一怔,赵曙说道:“你我君臣相得,你只管安心罢了。”
韩琦垂首,众人不禁生出了英雄迟暮的感觉来。
最近这一轮朝堂调整,年轻的王安石进了政事堂,韩绛也接任了御史台,这是要更新换代的意思。
韩琦有些慌了。
他执掌中枢多年,一朝感到了危机,竟然有些失措。
所以他弄了个什么祥瑞之说出来。
至于白虎,白化病罢了,沈安不觉得是祥瑞。
沈安觉得他该是落泪了,可等韩琦抬头时,却是咧嘴在笑。
这个老家伙,果然是颗铜豌豆!
我就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这话用来形容韩琦再正确不过了。
这货的胆子……若非是大宋的朝堂结构互相制衡,以及此时的臣子们很是得力,沈安觉得韩琦定然会成为一个权臣。
历史上赵曙驾崩时他就在边上,赵曙去了之后手指头又动了一下,有人说要不再看看,韩琦说就算是官家醒来了,那也只能是太上皇。
其人的大胆和果断,大概在有宋一朝都无人能及。
“倾力打造!”赵曙红光满面的从靶群那边回来了。
对于如今的大宋来说,打造火枪并不是难事,唯一要耗费些时日的就是燧发装置。
“谁给老夫说说这火枪的道理?”
舍慧有些焦躁,他想回去看看自己的那炉新配方的钢材怎么样,可赵曙等人却一直哔哔个不停,还要他介绍火枪的构造和原理。
哎!
他叹息一声,然后继续说着火枪的原理。
介绍完之后,赵曙满意的道:“舍慧道长为国出力颇多,可为玄真先生。”
“贫道告辞……”
舍慧稽首,然后闪人。
众人都在看着他。
卧槽!
这是封赏啊!
当今官家可没封赏过方外人,这是第一例,你竟然大摇大摆的就走了?
人说富贵于我如浮云,没人相信,今日见到舍慧,都觉得这就是淡泊名利的高人。
前方的舍慧突然止步回身,疑惑的道:“先前贫道听到了什么……先生?”
这时候你千万别以为有什么真人,真人那不是一般人敢接的名头。
——真人者,体洞虚无,与道合真,同於自然,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通。
这样的真人,谁敢说自己能接?
你要说自己是真人,那就弄点本事来看看,否则就是骗子。
所以本朝封的是先生。
而赵曙本人在登基后对这些没什么兴趣,自己琢磨了佛道经书,得出的结论很是厉害:你自己就是佛道。
所以这是他第一次封赏方外人,以至于舍慧都忽略了。
陈忠珩没好气的道:“官家刚封了你为玄真先生。”
他有些担心舍慧来个:哦,知道了。然后转身就走。
这位的性子大伙儿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些,号称是炼钢痴人,别说是封号,就算是出云观他都没兴趣管,若非是有个师弟舍情在看着,估摸着观里的人早就散了。
这样的人,不给面子就不给面子,你要怎地?
赵曙也有些后悔,觉着自己的封赏太简单了些。好歹得先派人去打前站,告诉舍慧,朕要封赏你如何如何。若是舍慧不乐意,那再说。
现在他话都说出口了,无法收回。若是舍慧木然而去,他的脸面就算是丢光了。
舍慧抬头,先是想了想,喃喃的道:“师父当年好像说……若是能得封赏,他就能成仙,否则他死不瞑目……”
呃!
这个是啥意思?
没封赏就死不瞑目?
这分明就是官迷啊!
“师父?”
众人正在懵逼时,舍慧突然跪下,用力的叩首,随后嚎哭了起来。
“师父!”
他的额头都肿了,哭的涕泪横流。
这样的嚎哭毋庸置疑的打动了君臣。
赵曙唏嘘道:“是个有孝心的。”
韩琦说道:“官家,他都六十多了吧?”
赵曙淡淡的道:“就算是七十多了,该有孝心也得有。人,就得有尊崇的事物,否则心中无敬畏,不是无所事事,就是肆无忌惮。”
这话说的沈安都暗自点头。
人活着是得有敬畏心,没有敬畏心,那真心不知道会是什么一个状态。
舍慧哭的眼都肿了,然后被搀扶起来,径直问道:“官家,这个玄真先生能否给了先师?”
赵曙愕然,然后又觉得理所当然。
舍慧就是个痴人,痴人满脑子的想法,就是没有想过自己。
这样的人才可靠。
赵曙想了想,“如此,可追封你师父为……妙法先生。”
能教导出舍慧这样的人,不管那位道人是什么模样,赵曙都觉得值得这封赏。
“多谢官家!”
舍慧起身,转身就跑。
“哎!马!骑马啊!”
舍慧奔跑起来竟然速度飞快,很快就消失在视线内。
这是六十多岁的模样?
从赵曙到宰辅,人人羡慕。
……
火枪开始在各处工坊热火朝天的大规模打造,书院针对性的出了水力机械,打造速度飞快。随后又展开了谁先装备火枪的大争论。
大伙儿看这个架势都知道北征不远了,装备了火枪的那支禁军当然是大功的热门,于是纷纷争执。
就在这些争执中,折克行一言不发。
枢密院里,各军的军主在拍着胸脯,说自己的麾下是如何的悍勇,是如何的忠心耿耿。
“折军主!”一个官员招手,众人让开了一条道,折克行走了进去。
文彦博看着他,淡淡的问道:“火枪装备……要的是什么?老夫指的是需要武人做什么?”
折克行说道:“应该是山崩于眼前都不惊,不退的气势!”
文彦博微微皱眉,“寻了沈安来问问。”
大宋的头号火器专家就是沈安,而舍慧只是实施者。
王韶亲自去寻沈安,到了榆林巷才得知沈安去了出云观。等看到庄老实一脸苦涩,就问道:“这是为何?家里出事了?”
庄老实摇头,“舍慧昨日带着十余舍字辈的道人来家里,每人的手中都是一包砒霜,说是舍慧梦见了他的师父,他的师父说郎君于出云观有恩,可入此门。”
“出家?”王韶觉得自己怕是听错了。
“是啊!舍慧说是让郎君去做道人,是他的师弟,此后出云观会为他祈福,让他征战厮杀都无恙……”庄老实苦笑道:“本来娘子不答应,可舍慧说他的师父托梦,若是郎君不出家,此次北征最好别去。”
卧槽!
王韶觉得脑门挨了一棍。
“老师竟然要出家?”
别人说这话沈安两口子能乱棍把他打出去,可那是痴人舍慧,不会说谎的舍慧,换做谁都得信了那话。
“郎君已经去了,今日就入师门!”
王韶慌了,急匆匆的往出云观里去。
与此同时,赵曙也一脸黑线,“他出什么家?去!拉回来!”
张八年应命,急匆匆的赶赴出云观。
……
出云观里,沈安跪在在蒲团上,舍慧就在侧前方。
“今日贫道代师收徒,从此沈安就是我出云观的舍字辈的道人……”
沈安睁开眼睛,“某可是有家室的,以后说不得会杀人放火,你可别想用什么戒律清规来束缚某!”
舍慧昨天带着一干舍字辈的道人去了沈家,言辞凿凿的说先师托梦,说他必须要做道人,才能免灾。
舍慧抚须微笑:“只是让你挂个虚名,如此我出云观里做了功课和法事,就能连带让你得了好处。”
这便是得了气运?
沈安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着这些,但听到只是挂名时,就彻底放心了。
1...9991000100110021003...1011
猜你喜欢